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研究

2018-01-09 08:08何强
青年时代 2017年36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高职院校学生

何强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生源结构趋于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因素都给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人员要看清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学生

学籍管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籍管理质量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运行,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有序开展以及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生源结构趋于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给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带来了压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人员要看清形势,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都重点放在教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而对于学籍管理来说,普遍的认识是认为学籍管理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能正常运转就可以,忽视了当前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首先,学籍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性和艰巨性。学籍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要依照国家所颁布的有关规定和学校自身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入学资格的审查,对学生入学报到注册到毕业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还要对学生在期间的各类课程的考核、专业调整、升学、降级、转学等情况进行管理和记录,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此外,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职院校生源数量增加,学生生源结构也趋于复杂,有五年制、统招生、单招生等几大类,里面又有细分为多种情况,这些就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工作量剧增,工作繁琐,任务重大。学校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使的学籍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愿意做学籍管理工作的人更少,人员流动较大,影响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学籍管理信息化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学生的学籍注册、学籍异动、成绩记录都在学校自身的“教务管理系统”上处理,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需要的相关情况。不过很多方面还是表现出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的现象。如学生学籍异动工作,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学籍异动的办理以纸质手续为主,学生办理休学、退学等学籍异动时,填写相关纸质表格后,需到相关部门逐一签字审核后将审批的材料报送至教务处,再由学籍管理人员在网上进行学籍异动操作。签字审批程序繁锁、时间长,导致部分退学学生嫌手续办理复杂就直接走人,不履行办理退学手续,这样给学生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造成较大困扰且办事效率低下。此外,学生在办理评优、资助、面试等许多方面需要学校提供在读证明、学籍卡、成绩单等,甚至部分已经毕业学生因各种情况需要成绩证明、课程证明等,部分高职院校多是学籍管理人员核实相关信息后签字、盖章,极大的占用了管理人员的时间。

3.学生管理人员认识程度不够

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重心更多的放在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学业提升等方面。而对学生的基本利益息息相关的学籍管理制度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大多是把《学生管理手册》发给学生让其自学,而部分学生会忽略这一部分,重点关注奖学金、助学金评定等方面。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多认为学籍管理都是学籍管理人员的事情,其自身对学籍管理方面的政策都不十分了解,面对学生有学籍方面的困惑时大多直接推给学籍管理人员。

4.学籍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学籍管理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它的原则性和服务性要求很强。而工作对象的多元化、处理事务的复杂化、工作效率不高等因素,使得学籍管理人员在对待学生事务时往往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学生不同类别的、纷繁复杂的、重复累赘的问题时往往耐心不够,或敷衍回应学生问题,或对学生指导不够,对每一项工作也不能做到都一丝不苟处理。而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推进,法律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学生法律意识加强,对自己的维权意识也越增强,这也要求学籍管理工作做出提升。

5.学籍信息共享不够

学校各部门需要共享学生基本信息,用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一个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将大大减少重复累赘的工作。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教务处为核心。部分高职院学生学籍信息共享不够,相关部门需要相应的学生学籍资料时要么重新统计,要么找学籍管理部门获取。重复做了很多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完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规范管理

高职院校应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新管理理念,精化学籍管理工作流程;划清职责范畴,减轻学籍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加大对学籍管理软硬件的投入,减少学籍管理人员工作量。此外要建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从自身发展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當前高职教育发展形势,为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提供外部制度框架,引导学籍管理朝着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

2.加强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人员大多紧缺、工作量繁重。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方式与技术,添置软硬件设备,加强办公智能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将一些可变化信息交由学生在系统中采集和完善,既实现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也减轻学籍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积极推进校园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为学校各部门提高办公效率提供有利条件,节省物力、财力、人力。

3.加强宣传,提升认识

学籍管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这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作为学校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及学生本人都应对学籍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首先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提升学籍管理认识,让他们熟悉学籍管理制度,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准则,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宣传。其次,加强对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教育,从入学之初就是把学习学籍规章制度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让他们认识到学籍管理的重要性,从而遵守学籍管理制度,并作为他们在校期间的行为准则。

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队伍素质

一方面,学籍管理主要是为学生服务。在日常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应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处理问题、解释问题时能做到耐心细致、有理有据,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多为学生考虑,为学生积极提供支持和帮助,切实做到学籍管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另一方面,学籍管理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繁琐、原则性强,随着学籍管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强,学籍管理人员除了要求有耐心、有爱心、细心外,还需要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面对各种层次学生,处理各种问题,还需要有工作技巧。所以要加强学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此外需要定期对学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籍制度、学籍管理系统、处理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知识等培训,切实做好学籍管理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高职院校学生
学生写话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