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1-09 08:02王川东
青年时代 2017年36期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

王川东

摘 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本背景,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新时代发展下,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进行创新精神培养,提高创业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扎实的基础,并且提高国家战略发展优势。文章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且做出如下阐述。总结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进步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的重要内涵

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并且提高创业能力,将这些知识积极应用到实际创业中,从实践活动中提高创业能力。帮助当前的大学生,转变求职身份,能够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市场发展[1]。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对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将学习到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进行完美融合,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够帮助学生冷静应对市场发展的激烈环境。对于人才培育模式中创新能力来讲,需要学生积极采用学习到的知识应对创业挑战,及时总结创业实践经验,同时获得更理想的创业效果。创业成果的实现,囊括很多创业知识,并且创新创业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创业方案,不断研发新的创业款式,激发创业功能。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下,包含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原则

(一)方向性

对于方向性原则来讲,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以此为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与我国创新性国家发展以及战略部署等相符合,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相符合的人才,促进人才的全方面进步,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发自身发展潜力,利用创业的发展带动就业,不断开展“双创”活动,为活动的顺利进行铺垫好道路。

(二)广谱式

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创新,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且还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念思想等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保证全过程都能够渗透全新的创新思想,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的提升与增强[2]。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指导等进行融合,贯彻落实全面素质教育,将理念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重视教育中的实效,保证创业创新理念基础上,积极引领创业发展,完善创业模式,并且为创业发展提供机会,以创业为基础带动就业发展。

(三)协同性

所谓协同性,主要是高校对创业教育创新过程中,树立的总目标为基础,不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坚持协同性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内部发展、社会环境发展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发展等相互合作运行,协同作战,为创新创业教育贡献力量。学校、国家、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紧密合作,制定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树立全心的育人目的,积极构建科学研究创业创新管理机制。

(四)特色化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立足学校办学宗旨为基础,坚持学校特色指导,再不断铸造创业型教育模式,当然这其中需要注意,坚持校园发展特色原则,注重学校创业教育功能性特色的创新。以学生为根本,分层次的对创业教育模式进行革新,与此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学生能够提高创业能力基础上,还能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当的途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措施

(一)构建专业的教学平台

教学平台的构建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积极举办不同类型的就业讲座,同时激发出学生潜藏的创业意识。对于学院教学中,参与就业讲座的人员来讲,学校相关组织一定要进行专业的指导与评价。比如信息类型的竞赛,可以选择举办的范围,全国或者全省等,进行电子设计大赛,或者建模竞赛等,以“挑战杯”的形式为基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或者ACM国家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专业教师对设计原理或者用途等进行讲座,学生既能够学习到其中的原理知识,还能够总结很多经验。与此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高校中创业教育包含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理论课程是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课程的重要基础,对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竞赛能力、实践能力等非常重要,是后期发展重要的基石,需要对这方面提升关注度。理论课程教学期间,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开展,将创业教育的各种理论包含其中,对各种技术至少都进行讲解,创新学生创业思维,从而达到奠定扎实基础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实践教学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后,能够很好的渗透到实践应用中才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创新创业教学理论中,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甚是重视,创新的精神源于教育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都要依靠实践[3]。不断对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教育力度。不断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增设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原理,教师结合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适当对教学难度进行调整,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适应创新创业教学的管理体系,不断改善传统教学中的限制,对教学课程进行开放、科学以及系统化的创新改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不断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比如说,专业教育、选修教育以及專题讲座等,都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理念传播的途径。创业理论教学中,注重教学形式的调整,将创业方面的知识点交叉式的进行传播,教学模式革新基础上,教学功能得到提升,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重要保障。endprint

(三)合理规划人力资源配置

创业活动的创新,对人力资源要求非常严格,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从最初的启蒙阶段到后期的创业分析阶段,都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学校中的就业中心、学生会以及相关团体尽职尽责,权利投入到创业教育中,聘请专业人士与成功人士等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传递更多的经验。专业对学生目标以及创业意图等进行分析培养,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创建“云创业”平台

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创新,需要积极建立“云创业”平台,这种创业平台主要是针对云技术为依托,与知名企业合作,聘请指导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同时各高校组建创业团队,借助云技术进入到虚拟的空间服务中,不断探索云技术服务下的实体经济,为大学生创建更适合的创业平台,提供创业机会。“云创业”平台创建中,需要包含以下功能:生产企业、科技开发、金融风投、技术服务等,在这些功能的辅助下,将大学、社会、企业、大学生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循环的结构体,利用良性循环方式保证结构体的正常运行,并且为其中的各种用户等设置提供帮助,让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比如XX大学,学校利用“云创业”平台创建为基础,积极组建就业帮,增加就业教学以及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与此同时,采用“云创业”平台中的“创e+”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创业实例,该模式到2017年6月,合作企业已经多达110家,不断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同时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云创业”平台其为学生提供创业相关的课程,并且利用严谨的教学规划,为学生打造一个有机的创业生态链,不断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运营、创业咨询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坚持全面、严谨、务实等理念,创造风险低、投入低的真实创业机会,规范创业环境。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之间有效结合,这样既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能够顺应社会市场环境的发展要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总而言之,“云创业”平台非常受到各大高校以及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关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不断从构建专业的教学平台、建立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合理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三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仉春華,欧晓霞,张凤杰,乌云娜.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环境类卓越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4):147-148.

[2]顾洪军,宫鹤,李士军,徐艳蕾,周婧,侯丽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0):159-160.

[3]袁河,胡晗.科普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4):112-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