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实践改造

2018-01-09 14:00赵杨
青年时代 2017年36期
关键词:宗教费尔巴哈马克思

赵杨

摘 要: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关于“类”和异化的思想,其早期思想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色彩。马克思从历史的、社会的角度去考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用实践的观点扬弃了费尔巴哈思想中的抽象性,将人的类本质归结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这一实践活动,而非费尔巴哈眼中单纯依赖自然生存与规定的感性存在。马克思进一步将异化思想运用于对经济领域的分析,发现了劳动异化这一造成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本原因。从“感性存在”到“感性活动”,马克思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性观的颠覆,继而在此基础上揭开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宗教;类;实践

“类”概念是费尔巴哈在其宗教批判过程中提出并予以系统发挥的,他通过赋予“类”以多重含义在感性的人和宗教的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可以明显看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痕迹以及马克思对“类”概念的运用。但马克思对其观点并非是全盘接受,而是一种批判性的继承。马克思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考察“类”,在吸收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的生命活动入手对费尔巴哈具有抽象性质的“类”进行了实践改造。马克思将人的类本质、类活动和类生活建立在人类自由自觉的感性活动基础之上,淡化其宗教色彩,赋予其实践内涵,从而为类主体的诞生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在宗教的神和社会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将宗教的“类本质”改造成为实践的“类本质”

费尔巴哈将人的类本质界定为理性、意志和爱,人成为精神中的类存在物而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他将“类”视为相对个体存在的完满性、无限性、至上性,而个体的人只能是不完善的、有限的存在。类似于至高完美的上帝对于尘世之人的否定,费尔巴哈也用完满的“类”否定了现实中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他从上帝的本质中反推出人的类本质,理性、意志和爱的根据不过是上帝的全能、全知、全善。费尔巴哈所谓的“类本质”已然具有宗教的抽象色彩和神秘因素,本质上也是一种主观设定的超验存在,“类”概念实质上只是上帝神性在人间的还原。

马克思不仅和费尔巴哈一样,将自然视为人生存的基础,更从人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肯定了人的类本质的存在,他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与动物不同,人可以按照各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构建自己的生存环境,即“人化的自然界”。因此“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2]因而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

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异化的根本原因,他将异化思想运用到对经济生产领域的考察,发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异化现象,指出正是劳动异化造成了人的本质异化,从而将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源从精神领域归结到现实生产领域,因此宗教异化的现实根据也得以被揭露。从“自然化的人”到“人化的自然”,从“感性存在”到“感性活动”,马克思赋予了“人”和“类本质”以现实的内容,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类本质”这一概念的实践改造。

二、将宗教的“类活动”改造成为实践的“类活动”

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拥有“类意识”,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作为类存在的,能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因此,人作为类存在物既可以和外在世界的对象进行交流,也可以在思维中与自身的类进行交流,而精神交往是唯一途径。因而,在费尔巴哈眼中“类活动”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思维活动。

然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之中。马克思将人自觉的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视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自然界也不再只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的感觉对象和认识对象,更是人的实践的对象。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人的对象化活动包含对自然以及自身的双重认识和改造。他指出,生产活动是人现实地复现自己的过程,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里直观自身,因而人对自身的认识和完善必须依赖于对象化的现实活动,因此,人的“类活动”的本质内容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而非人的精神活动或宗教活动。

由实践的“类活动”出发,马克思发现了人真实的类关系。人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不是单个人所能完成的活动,而是社会性的活动。人必须与别人合作才能进行实现自身本质的类活动,人在现实的生产活动和交往中建立起真实的类关系即社会关系。费尔巴哈也提到过人的社会性,但他只是将人的社会关系理解成精神上的类关系,人们只是被他设定在了用普遍的爱维系起的虚假社会之中。

这样,马克思通过将感性活动视为人的本质的活动实现了对“类活动”的实践改造,揭示了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实质,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实关系。

三、将宗教的“内在生活”改造为实践的“类生活”

费尔巴哈认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是人具有类意识,“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3],人的外在生活只是“个体生活”,“思维、讲话是真正的类的职能”,人只有通过精神活动才可以和“类”发生关系。因而,精神上的“内在生活”才是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类存在所特有的生活方式。由于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对类的意识,人可以在宗教的精神交流中发现自身,因此他将宗教视为人的“内在生活”的需要。

马克思立足于实践,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在于感性活动之中,因此人的“类生活”更在于现实中的物质生活领域。他认为,生产生活是创造现实生命的生活,因而它本来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4]马克思认为人能够通过有意识的、有目的感性活动对自然界进行合乎自身需求的改造,自然界便成为与人类本质相一致的属人的世界,成为人外在的类,人的类生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类生活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就能实现的生活。

马克思并未忽视人的精神生活,他认为人的完整的类生活应当包含人与外在的类和内在的类的双重交往,但不同的是,马克思将宗教生活排除在人的“类生活”之外。他认为宗教是人对超自然现象的幻想创造,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对人进行的也只是精神上的麻痹。因此,马克思认为宗教既不能满足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内在精神需求,也不会存在于人真正的类生活中。

这样,感性活动便成为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本质的活动,成为实现人本质生活的前提。马克思从感性活动出发,用实践思维方式,在继承费尔巴哈“类”思想的同时,完成了对其实践改造。人背后真实的世界被揭开,这就为宗教从天国下降到真正的尘世之中做好了理论准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27.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教费尔巴哈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