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求新意

2018-01-09 13:37罗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李陵新意设想

罗辰

谈到写作教学的难处时,不少教师归咎于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缺乏写作素材。笔者却以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缺乏素材,而在于学生缺乏创新使用素材的意识和能力。教师使用横向关联、纵向关联、逆向思维三种方法指导学生,能促使其用常见素材写出有新意的作文。

一、横向关联

横向关联指围绕某个素材就近取物,并找出它们之间联系的创新使用素材的方法。比如:对于素材中的人物,可以关联他(她)的工作单位、领导同事和亲戚朋友等;对于素材中的事件,可以关联其他时间、地点的类似事件等。

清洁工打扫卫生是个很普通的素材。看到这个素材,学生最常见的思路是清洁工辛苦,不怕脏,不怕累,平凡而伟大。这样写毫无新意,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怎样让这个材料生发出新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关联,联想清洁工的工作单位和身边的人。就单位而言,可以设想清洁工被校长请上了主席台、清洁工被评为了“感动校园”人物等。如果写前者,可以想一想朴实的清洁工在主席台会讲些什么;如果写后者,可以想一想清洁工身上有什么事迹打动了全校师生,是默默地资助了多名贫困生,还是捐出了几百本图书给学校图书馆?就身边的人而言,可以设想的内容更广泛。例如:设想清洁工居然是你同桌的母亲,具体内容可以写同桌大手大脚不理解母亲,也可以写同桌一贯节俭、成绩优秀;设想清洁工的儿子居然是市长,市长没有以权谋私,给母亲安排轻松的工作;设想清洁工是一位退休干部,退休后他(她)不愿意在麻将室打发日子,自愿当清洁工散发余热;设想清洁工的儿子在大城市是一个房奴、车奴、孩奴,他(她)没有积蓄也没有一技之长,只好做清洁工帮助儿子养家糊口;设想清洁工的儿子或者媳妇不孝,连养老院的钱都不交,老人只好自己出来挣钱;设想清洁工的老伴身患重病,他(她)是来做替班的,等等。通过这样的横向关联,常见素材的内涵就新颖了、丰富了,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有了新意。

历史人物也可以按这样的思路横向关联。学生作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历史人物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文天祥等,而所选取的角度也基本趋同,如陶渊明的隐、文天祥的忠等。如何突破定势思维,采取横向关联的方式把这些历史人物写出新意?笔者以司马迁为例谈谈。提起司马迁,学生往往会想到“逆境出人才”这个主题,并引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写,观点虽然得到了印证,但文章却落入了俗套。

采用横向关联法可以规避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联司马迁身边的人,如李陵。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八万骑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他们斩杀了一万多匈奴骑兵。然而,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增援,李陵不幸被俘。李陵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大为震怒。满朝文武趋炎附势,一改几天前称赞李陵英勇的姿态,而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司马迁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人。他一方面安慰汉武帝,一方面仗义执言,尽力为李陵辩护,结果身被腐刑,受尽屈辱。这样写,就表现出了司马迁为人正直的一面。

二、纵向关联

纵向关联是指对某个素材做深入探究(或探究人物的经历和精神,或探究事件的缘由和规律)的创新使用素材的方法。

比如写一位年轻的保安,可以做以下纵向关联:校园的保安大多是四五十岁,为什么新来的保安只有二十出头呢?然后揭示原因,原来这个小伙子因为没有考上大学,想效仿“北大保安”完成逆襲。具体可以写这个保安的过去,如他高中时学习的曲折、打工后的思考、做保安的勤奋踏实等。再如写一位秀气的清洁工,可以写为什么公园里的这位清洁工如此秀气,完全不像清洁工呢?然后通过纵向关联,写这位清洁工以前是一位园艺师,因为植物园拆迁后,她放不下自己的爱好,所以选择来公园做清洁工。这样写,老套的素材就有了新意。

历史人物的纵向关联,还是以司马迁为例。司马迁因为惹怒汉武帝被判了死刑。据汉朝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五铢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那么多钱。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又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轻重意义是不同的,比如左丘明、孙膑等人,他们忍受了巨大的屈辱,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于是,在慨然赴死和屈辱地活着完成《史记》的双向选择中,司马迁毅然选择了受腐刑。顺着这个思路思考,学生会发现,在司马迁看来,一世尊严重于泰山,一时耻辱轻于鸿毛,他之所以选择一时的耻辱,是为了获得一世的尊严。这样运用司马迁的素材,文章就有了新意。

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与正向思维比较而言的。正向思维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思维。逆向思维恰恰相反,是对传统、惯例、常识的反叛,是对常规的挑战。运用逆向思维需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学生引用陶渊明的材料时,习惯于写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因而写出了许多流传百世的诗文。这样写当然没错,因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已化为一种符号,成为中国历代士子的精神追求。不过,这种意思如果反复使用,就了无趣味了。怎样逆向思维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陶渊明也曾梦想过仕途腾达,成就功名,造福一方百姓,然而现实的残酷、官场的黑暗、仕途的不得志使他选择了逃避,即在风光旖旎的田园中求得心理平衡和精神寄托。如果历史上的志士仁人遇到挫折都选择逃避,历史怎么进步呢?陶渊明逃走了,收获了高风亮节的美誉,可是他却把一县的黎民百姓丢弃了,丢给了一个可能比他要坏的县令。陶渊明没有孔子所说的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决心,选择了消极避世的隐居方式,所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只不过是他为自己辩解的一个借口而已,而在他的另一作品《桃花源记》中,这种消极避世的思想表现得更为明显。陶渊明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缺乏担当的行为。真正有担当的人要像周恩来总理一样,在最艰难的时期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凭一己之力呵护苍生,尽可能地造福人民,减少国家损失。这样运用素材,陈旧的素材就焕发出了光彩。

(作者单位: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李陵新意设想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奋不顾身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新意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跟踪导练(一)1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