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创新成果的生长或培育之我见

2018-01-09 13:33冯发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常识成果笔者

冯发柱

笔者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多年。教育科研工作是要出成果的,怎么讓于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用的成果生长出来?怎么精心培育成果?笔者体会最深的是“三坚”(“坚持”“坚守”“坚定”)“一思”(“反思”)。

一、对教育常识的坚持,才有教育科研的广阔天地

有位教育同仁说,很多教育创新成果实际上是对教育常识的坚持。笔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社区教育”是笔者主持的一个研究项目。众所周知,一个人能力的形成仅靠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校内和校外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统一,这是教育常识。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学校教书,还是在教科院做研究,无论是在应试教育情形下,还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无论是在城区工作,还是在农村工作,笔者始终坚持重视社区教育,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研究,探索出了中小学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型。

这个项目研究从内部领域来看,有很多创新。不过这些创新都是建立在“人的能力形成”这一常识基础之上的,课题产生并无多大创意,无外乎是对一个教育常识问题的深究。这个项目能够得到许多同行的认同,并作为教育创新优秀成果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与其说是创新成果,不如说是对教育常识坚持的结果。

与教育工作者谈教育常识,似乎很浅薄,往往被误解。现实情况是我们对教育常识认识十分不够,遵循教育常识的行为非常不自觉,还有好多好多的教育常识需要我们去再认识、再研究、再实践。笔者常常呼吁“做教育实践的明白人”,推崇“学习教育常识”“研究教育常识”“践行教育常识”。如果我们都深谙教育常识,并能自觉遵守教育常识,那么,我们会有研究不完的课题,会产生不尽的教育创新成果。如果我们都深谙教育常识,并能自觉遵守教育常识,教育恐怕就是另外一番境况。

二、对研究过程的坚守,才有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

回首西陵区一些重点研究的项目,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项目是速成的。从研究时间上讲,大多数项目研究都超过10年,最短的也超过6年。

教育是坚守的事业,研究教育亦是同理。一锹挖口井,急功近利,研究不出什么成果。有些研究,拟订方案与成果表达几乎同步,这样的研究,即使表达再好,成果一般也没有实在价值。

坚守需要勇气,直面批评、直面失落的勇气。笔者从2000年开始主持“西陵网校建设”,研究初期,领导很重视,学校很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个别领导不高兴了,说:“你怎么老做这件事,人家后来做的都已出了经验,都已广泛宣传,都已结题鉴定。”学校也没有了开始做时的热情。作为主持人,笔者的压力很大,风言风语扑面而来。“此人不行,研究不了什么东西。”笔者心里明白,这项研究远远没有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没研究清楚,结个什么“题”,鉴个什么“定”,宣个什么“传”。说我不行就不行,我也什么荣誉都不要,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劲儿地做,做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2012年,“西陵网校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网校”正式对广大师生开放。我们的研究成果,受到了海内外学子的普遍欢迎,省、市相关部门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相继报道,被认为是教育信息化的实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策。这就是坚守。坚守后一定可以看到彩虹。

三、对研究意义的坚定,才有深入研究的不竭动力

“学校文化建设”是笔者自2002年开始重点研究的一个项目。选定这一项目开展研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当时学校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重视文化建设,千校一面,校园苍白无力。走进校园,如果没有学生,你把它想象成什么都可以。好像一个衰败的工厂,孤零零的几排房子,墙上空空如也。又像个放牛场,操场上尘土飞扬,杂草丛生。还像文革时期的“五七干校”,随意而书的标语,几句生硬的口号。学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地方,没有文化怎么行,没有一点能让人驻足品味、留恋终生的地方怎么行。于是,笔者认定重视文化建设是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记得在当时的工作启动会上,笔者反复强调:怎样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怎样抢占学校发展先机,那就做文化建设。这句话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既然有意义,就坚定不移地去做,不妄议,不折腾,不人云亦云。于是又滋生了一句话:做有思想的人,干有价值的事。这句话在西陵区所属学校里随处可见,已成为西陵教育人的座右铭。笔者提出一个要求,要让校园的一砖一瓦皆有意,一草一木都含情。

“现代课堂研究”,至今已整整六年。六年不变,研究这一课题,是因为笔者充分认识到,时代发出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强音,如果我们还固守原来的课堂教学,固守已经习惯了的模型、方式、环境、形态,已然行不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必然要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坚定地做有意义的项目,特别需要定力。开始做的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稍后的“现代课堂”“教师课程能力提升”,颇有争议,甚至受到了许多阻力。尽管如此,笔者没有放弃。动力在哪儿?在于笔者坚定地认为这些项目有研究意义。现在看来,这种坚定是正确的。

定力怎么生发,当然要靠读书、思考、实践,恕不展开叙述。这里仅谈一谈读书。笔者想表达的是教育工作者须臾离不开读书,不仅要读关于教育专业的书,还要读关于学科和政治、哲学、科学、历史等方面的书。读书,广泛读书,让人宁静致远,可以生发定力。

四、对研究工作的不断反思,才有研究的美好前程

开展教育研究,生长、培育教育成果,伴随了笔者工作的37年。37年,于岁月不长,于人生不短,研究的成果不能说不多。这么多成果,对教育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又有多少人在运用这些成果改进教育实践。笔者很难准确回答。

2016年5月底,笔者参加了全国教育创新区域联盟郑州会议,听了刘坚老师的报告《再议什么是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很有感触。

刘老师在报告中讲,教育界项目往往教育元素丰富,但缺乏“产品化”的思维方式,难以形成大规模应用的方案,既无鲜明的教育理念,又无特定领域的规范标准,既无对具体教育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又无在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的典型范例。

刘老师的报告发人深省,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我国教育科研工作、教育创新工作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教育创新便没有多大意义。近年来,笔者总是大声疾呼,特别是对教育科研部门的同行大声疾呼,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要转型。

自2016年5月份开始,笔者也在尝试改进自己的工作。目前,笔者正在开展“教师日常课程计划设计研究”。整个研究思路是:首先,针对教育实践问题,由问题生发研究,不为研究而研究。其次,着力研究和提供设计模型,回答好有关课程计划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什么样的课程计划是好计划,好的课程计划包含哪些要素,怎么考虑和呈现这些要素。再次,探索广大教师按这种设计模型设计的路径、策略。最后,摒弃运动式研究,成立“研究坊”,点滴突破,层层推进,连点成面。

期盼通过调整后的研究思路,能够生长或培育更多的教育创新成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子课题“现代课堂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常识成果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工大成果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回归常识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