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梅
本期关注“核心素养”的核心要义和核心精神,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政策环境问题。“核心素养”不只是就业能力,它还追求人的内在超越。这其中,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21世纪人才解决问题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目前,需要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充足的资源,推动教师的行为转向,提升教学能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变革。
本年度理论前沿栏目“核心素养”专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沈章明老师主持,感谢所有读者与合作者的支持,期待这些文章能够有助于理解并落实“核心素养”,更期待广大读者能够藉此而超越“核心素养”。
在各国的21世纪技能框架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处于核心位置,被认为是个体生活成功和社会繁荣的根本保障,也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日益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必然要回应这种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全球性教育改革趋势,必然要把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视为一种强国战略,视为人民过上一种美好生活的核心能力。因为教育强国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当代表现就是发展人作为高阶技能的批判性思维。在康德和杜威那里,批判性思维作为人的根本特性,不仅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也是一种自我完善能力,因此,也是一种改善社会的能力,一种根本性的强国能力。
一、批判性思维技能是21世纪技能的核心
批判性思维技能作为一种理性能力,在各国的21世纪技能框架中处于一种核心位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21世纪技能框架的核心是道德成熟和理智成熟的个体为自己思考并承担起自己的学习和行动责任的自我反思能力。这种“自我反思”是“自主性、互动地使用技术以及在异文化中交流”三个组成部分的共同核心或更高阶的部分。其中,自主性的核心就是批判性思维技能,即批判性思考和负责任行动的能力。在美国21世纪技能框架中,“生活和职业技能”就是个体要适应多种不同的角色和职责,要在模糊、多变的环境中有效地工作,并有效地寻找工作,必然需要自我反思和问题解决的技能,必然需要评估和调整自我生活的战略;“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的核心是个体批判性地评估海量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和创新技能。其中,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与合作。在对各国21世纪技能框架的进一步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技能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见下图)。
21世纪技能重要性排序图
各国21世纪技能框架把批判性思维技能视为人的核心技能,并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从国际教育史来看,这并不新颖,因为这从来就是现代教育家如卢梭、康德、杜威等人培养理性主体的基本主张。所谓批判性思维,在恩尼斯(Robert Ennis)看来,是一种理性和反思的思维,旨在帮助个体决定应该相信什么或应该做什么。决定应该相信什么,涉及事实是什么的推理过程,是理论推理;決定应该做什么,涉及个体去追求什么和如何做的推理过程,是实践推理。批判性思维作为理性思维,遵循着特定的方法和标准,要求我们做决定时要有好的理由。“给出好的理由”,就是要求个体“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理性”,也就是康德所倡导的启蒙工程的目标。
康德指出,启蒙就是人类从自我招致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所谓未成年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在他看来,人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并不是因为缺乏理智,而是因为缺乏勇气与决心。因此,拿出勇气来!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口号。
个体之所以没有这种勇气,主要原因在于懒惰和怯懦。一方面,如果有学者帮我作理性论证,牧师替我操持良心,医生替我规定食谱,健身教练帮我瘦身,那就用不着自己操心和操劳,我就只需支付费用,就有人帮我进行思考和谋划;另一方面,总有些统治者不愿放弃对自己国民的监控,力图驯良自己的国民,使他们变得愚蠢和愚昧,提防着他们从圈养的牢笼里向外迈出哪怕一小步,并吓唬他们说他们独立思考会遭遇种种危险,还是听话顺从比较好。但是,康德指出,运用自己的理性就像学习走路,危险并不那么大,因为他们跌倒几次之后,最终是能学会走路的。帮助个体独立地使用自己的理性,就是作为启蒙的现代教育的根本使命。
康德相信,人的理性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独特禀赋,其目的是充分地并且根据其目的发展出来的。一种不能加以应用的器官,或一种不能完成其目的的配备,这在自然的目的论上是一种自相矛盾。大自然的隐秘的目的就是使人类的理性被普遍地实现出来。作为21世纪核心技能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就是在新的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大自然的隐秘计划,即培养每个人去过美好生活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相对于康德时代,这种技能在今天和未来变得更加急需和迫切,因为个体从来没有像现代社会这样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没有批判性思维这种导航技能,个体的人生之旅很容易在变化莫测的大海上迷失和中断,遑论美好生活。批判性思维技能是个体美好的能力,更是个体的生存能力。
不过,与21世纪教育改革强调国际竞争力不同,康德相信,人类物种被设想在遥远的未来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到这样一种状态,即大自然在人类身上所播下的全部种子都可以充分地发展出来,大自然也以人类物种完美的公民联合作为目的的计划来推进普遍的世界历史。
二、批判性思维技能即解决问题的能力
杜威在1910年《我们如何思维》中第一次系统考察了批判性思维,并把它作为教育目的,认为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杜威的批判性思维(他称之为反省思维),并不是传统上作为悠闲阶级游戏的形式逻辑,而是人面对问题情境的理性的处理方法,尽管也重视探究及结论的形式逻辑特性。
杜威认为,思考的本质就是保持好奇状态,并进行系统的长久的探究。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在他看来,人只有面对问题,才能真正地思考。正是令人疑惑、迷乱或怀疑的情境,向人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困难和未确定的疑问,从而引发了人的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功能就是把经验含糊的、可疑的、矛盾的、失调的情境转变为清楚的、有条理的、安定的以及和谐的情境。
在杜威看来,思考的本质就是教学的本质。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批判性思维转变为问题解决,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五步教学法。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情境,一个他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考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进行必要的观察,应对这个问题;第四,他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加以条理化;第五,他要有机会和可能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他的思想,澄清其意义,并自己发现其有效性和价值。相比于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杜威的教学法是问题导向的。
杜威指出,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只有当一个人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算真正在思考。如果个体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准确地复述一些正确的答案,但他还是学不到什么。告知正确答案,记忆现成的知识,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杜威那里,知识只是学习的中间物,不是最后的目标。“知识”作为一种资料,不过是进一步探究的资本。无论是谦卑的猜测还是高贵的理论,都不过是预料可能的解决方法,还必须经过行动效果的检验。如果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那么学生就会去堆积知识。但这种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有碍教育的发展,不仅放过思维的机会不加利用,而且扼杀了思维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科知识对于发展儿童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不重要。相反,杜威认为,各个学科代表了内在于儿童直接的粗糙的经验中的发展可能性,例如,毕加索的绘画代表了儿童稚气涂抹的未来可能性。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各门学科或知识分支的教材心理化,也就是说,使教材问题化,使之转化为与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而不是把学生自己的生动的但狭隘的经验埋没于所要传递的各种经验的洪流之中。教学的目的是借助教材把学生引入到更加丰富和更加有意义的当下和未来生活之中。教学中的思考不能仅仅关注旧的事物,更要利用它们去解决新问题。这也是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运动之所以重视批判性反思的一个重要原因。21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生态问题、人权问题、文明冲突问题以及反全球化问题等,都需要各国教育发展作为问题解决能力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当然,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对批判性思维技能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其提升为一种合作性的综合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合作探究是杜威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概念的基本特征。不同的是,21世纪的批判性思维更加强调交流、合作和创新,更加强调互动性地利用工具以及在异文化中的互动。
三、批判性思维技能即自我完善能力
在杜威那里,自我也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行动选择不断形成的,并向新的经验开放。在这样的观念下,杜威把教育理解为成长、生活以及经验的不断改造。
但并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意味着成长。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伴随着整个生命历程,经验也随之连续不断地出现。有时,盲目和任性的冲动推动着我们做这做那,从一件事到另一件事,但时过境迁,了无痕迹,并无丝毫生长的积累。有时,我们遭遇些快乐和痛苦的事情,但我们并没有把它们与我们自己过去的行动联系起来,对它们既无回顾,又无展望,因而它们无助于我们预料接着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无助于我们获得更好的控制世界的能力。有时,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我们的经验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营养,也没有变得更加丰富,我们习惯于一知半解和生吞活剥把教材装到脑子里去,逐渐养成了一种对知识学习的消极态度,并削弱了思考的活力和效率。
按照杜威的理解,只有经过批判性反思的经验,才可以促进自我的成长。我们并不是通过经验来学习,而是通过经验的反思来学习,这样经验的不断改造才能成为可能。同样,只有经过应用和解决问题,知识才不是隔离的,才不会形成一个个经验的孤岛,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气,更加丰富,从而增添我们的生命活力。晚年的杜威尤其强调那种转化性的经验,即对自我具有转化作用的经验。他把这种经验称为一种审美性经验。也就是说,我们所经历的事物完成其历程,经验达到其开始的目的,这样才叫拥有一个审美性经验。因为只有在这之后,它才整合进经验的洪流,并与其他经验区分开来。
在这种审美性经验中,每一个部分都自由地流动到后继的部分,所经验的材料奔赴其完成,中间没有空隙,但也没有牺牲各部分的自我确证。这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流,而不是整体性的静止的池塘。河流的流动赋予其前后相继的各个部分的确定性和趣味,要大于存在于池塘之中同质的部分。因此,审美性经验中的这一部分导致另一部分,后一部分又继续承载之前的部分,但是,每一个部分都获得其自身的特性。这样,持续的整体由于前后相继的、强调其不同特色的阶段而被多样化了。
杜威在1934年的《艺术即经验》中写道:“最精深的哲学与科学的探索和最雄心勃勃的工作或政治事业,当它们的不同成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经验时,就具有了审美的性质。这是因为,这时,它的各部分就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一個接着一个。各部分通过它们在经验中的联系而推向圆满和结束,而不仅仅最后停止。不仅如此,该圆满并非只在意识中等待整个活动完成时才实现。它是全部活动的期待所在,并不断地赋予经验以特别强烈的滋味。”
因此,在杜威看来,教育性经验不仅仅是事物的发生,而是其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体。就像在一个剧作之中,不同的场、节和事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但它们并没有消失,其特性也没有丧失。因此,真正的教育性经验具有一个情节或历史,或这些经验具有戏剧性质。教育经验的戏剧性和审美性,推动着经验走向完成或完善,也推动着自我不断走向完善。endprint
随着自我不断走向完善,实际上社会也走向完善。杜威相信,教育是一种调节个体分享和参与社会意识的过程,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体活动的改变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仅仅依赖制定法规或特定的惩罚威胁,或仅仅依赖外部的、机械的改革,都是暂时性的,最终也是徒劳无效的。
杜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共同生活情境中的要求来对儿童的能力提出挑战的教育,才是唯一真实的教育。因为这种要求会促使他以群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促使他从自己原有的行动和感情的狭隘范围中走出来,从其所属群体的利益的角度来感受和设想自己,并推动着社会的福祉。
因此,可以这样说,唯一真实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借助培养学生作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我改善能力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的自我完善才有可能,任何其他的方法,在杜威看来,就是在为社会准备动乱和暴力革命。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是各国强大的唯一真实的途径。
四、教育变革可以再勇敢些
随着近代中国在1840年败于西洋,1895年败于东洋,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把这种“学”界定为个性解放之学。发展个性和改善思维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使命。因为人们认识到,只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思想和能力的现代化,才是建设现代国家的前提和基础。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界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使得发展个体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变得更加必要和迫切。因为这一方面意味着,相对于之前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天的主要矛盾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界定,也更加多元。美好生活并不是由别人界定的,也不是从外界强加的,而是由个体界定的,是自己想过的生活,否则就不是美好生活。这就需要个体具有理性思考能力来选择和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对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来说,国际社会所热切发展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也是中国社会所迫切需要的。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竞争性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应以自己的方式,跟随国际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为核心的21世纪技能改革运动,发展个体理性的有效的习惯、适应能力以及如何学习的能力,以帮助“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们的战略大局。
但是,教育培养作为问题解决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批判性思维,会遭遇我们“教育即传递知识”“教育即发展德性”的传统思维的限制。我国依据“核心素养”进行革新的高中课程大纲把核心素养亦即21世纪技能理解为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和学科故事,并没有强调批判性思维技能是一种通用能力,没有看到它在个体完善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育变革还可以更勇敢些,把培养批判性思维、建设教育强国置于教育改革的核心。
杜威指出,教育的任务并不是要传递每种可能的信息。教育的使命在于发展根深蒂固的、有效的习惯和思考的习惯,并借以把被证实了的信念与单纯的断言、猜测和意见区分开来;在于发展一种偏爱有恰当根据的结论的生动的、真诚的和开放的态度;在于把适合于不同问题的探究方法和推理方法根植到个体的习惯之中。不管一个人吸取了多少道听途說的知识和信息,只要他不具有这种开放的态度和习惯,那么,他的理智就没有受到教育和训练。因此,教育的主要使命和职责就是提供条件,使学生养成这些理智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就是理智的训练,也就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美好生活的能力和强国的能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