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红
摘要:基于人的本性和发展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立德树人的文化建设要全面系统而科学地利用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养,让科学、技术和人文使我们的大学生更智慧、更强大。在大学文化的实施上,当前要注重通过通识教育,将科技人文统整起来,将大学专修选修和通识结合起来。将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整合起来。在大学文化的建构中,要努力建立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预设、保障,使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关键词:文化建设;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2000103
高校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生命文化在当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走向整合,人的理性与外观性趋向统一的时代,追求人的德化结构的统一性,即道德知、情、意、行的统一。认知具有从低级到高级、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普遍的多种层次。认知是人类社会的最系统、最成熟的精神文化领域,其中又以科学知识为最重要、最典型。它越发达、越丰富、越完备,人类精神文化在“知”的方面水平就越高、越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因此,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必须文理兼修,通专结合才能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既有专门的职业或技术,且有作为一个自由人和公民的一般素养。这是当代青年必备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目标。基于人的本性和发展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立德树人的文化建设要全面系统而科学地利用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养,让科学、技术和人文使我们的大学生更智慧、更强大。
一、关于科学与科学素养
科学是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动的总称(或是总和)[1]。科学活动是一项“以人为本”,反映“人是目的”的不可或缺的事业,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价值活动。人类在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是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然的好奇,是人类精神生活丰富发展的需要和能力。科学不仅对人类有用,具有“平等价值”或“工具价值”,科学还是人类本身的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特有的生存方式,這种求知本身,才是通往自由本性的基本教化方式[2]。文明人类不同于原始蒙昧人类的一大特征,就在于科学,它通过对对象、客体本质与规律性的把握,科学作为“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正在改写着世界,重新塑造着人的形象和品质。在大学人才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根本和核心的作用,但是我们面对现实社会和教育的问题时,也不可忽视科学的危机。
科学素养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全面理解和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是科学素养的基础,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适应未来自我发展,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的必然选择。
二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能多维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解决专门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理性和专业协调发展的专门人才。
三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当代中国已进入创造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要求大学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既保证个人的发展,也能满足社会的多元要求。创新是当今大学生质量的最高标准,能够在继承已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自我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创造性思考与解决。当代中国已进入创造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要求大学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既保证个人的发展,也能满足社会的多元要求。要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培养浓厚的学习、创造和创业的兴趣。努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创造性素质的才能。有了这种创造力,知识就会给人力量,特别是知识力量经过技术性物化,变成了人的实践力量,变成了人的实际活动和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这样就会优化和强化人的素质与能力。改变人的活动方式和生存方式,为人类参与的物质、能力、信息的变换开辟新的领域,推动人类在现实力量的基础上追求理想、实现理想,从而积极地改变着人类世界的面貌,促进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的发展[3]。
四是健全的心理品质。包括自我意识、理想信仰、人际交往、自我管理、文化底蕴。人通过了解世界而了解自己,通过变革世界而变革自己,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现实的、完整的人,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人,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自信的心境,不断激励自己,保持恒久的定力去追求理想、希望和梦想。在学习奋斗中加快自身的社会化进程,特别是要把与人交往中体验感受到的愉快、幸福、成功乃至烦恼、悲伤、挫折、失败、怨恨适时转化为自我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升华,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和人生境界。
二、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一词来自西方(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就其重要内容可以确定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总之,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及人文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的最高价值。它既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更看重人的精神品格,并视为人的尊严所在。而且对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正是基于人之尊严的意义,康德才明确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能把人用作手段。尊重人的价值,就本质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变更的,本身就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对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endprint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是灵魂。今天重提加强人文教育,主要基于人文教育的缺失与弱化,针对唯科学主义,理论至上,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流弊提出来的。20世纪至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空前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快速发展,征服了自然界、太空和宇宙,也改变了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生活的方式。但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成为残害人类的“凶器”,殃及人类家园,也贫瘠了人的精神世界。人们拼命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追求消费和享乐,物欲横流、拜金主义、腐朽没落的现象空前泛滥,让人类从文明退步到野蛮。
教育在这场人文危机中,表现出功利主义教育的取向和唯科学主义教育的霸权,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关注社会需求成“材”、成“器”的教育。正如鲁洁所说: “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4]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导致了人性的虚无,只关注追求人的“向以长生”的本事,放弃了引导学生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大学乃至所有的教育,都为了知识、技能和谋生的热门专业而教而学。无形中削弱和弱化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独尊技术知识的教育,不仅表现在学术对自我对他人生命的残害,对自然界生命的漠视,更使本已弱化边缘的人文学科及其教育日趋“科学化”“知识化”、灌输式、讲授型、死记硬背、僵化、刻板、失去人文教育意蕴,丧失生命价值体验的教条式考试,更让人忧虑的是正在走向网络化的“数字化生存”,再次将人的精神生活和灵魂世界排挤到一个日益边缘化的角落,成为人文精神失落的新机源。
三、高校文化建设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脚步从远古走来,一路足迹,从不停息,而且是处于一种加速度的状态。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追求真理曾经是少数学者的一种“闲逸的好奇”,当今的世界正在进入一个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新时期,其特点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5]。当下我们看到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及“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正在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未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逐渐转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在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中的速度日益加快,各国的发展优势都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竞争的年代,对于大学来说,希望与困难同在,迎接这种变革,要有远见和胆识,要有智慧与谋略,要有魄力和担当,这就要求高校文化建设必须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科学进程与现代化历程异常艰难。另外,从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发展历程看,科技文化主要通过科学家、工程师以及科技共同体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从科技文化诞生的那一刻起,特别是从17、18世纪以来,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到了19世纪中叶,逐渐被视为文化的典范,让许多科学家、工程师不关心人文文化,宁愿躲藏在不问世事的“象牙塔”里,在仪器、试剂、公式、推理等中“展示”其人生。离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也不复存在和长久。一方面必须要高举科学的旗帜,尊重科学,切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弘扬科学精神,如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超越现状、大胆创新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发展从个人到民族的健全自我的学习方向,守护人类思想,涵养道德情操,反思社会生活,深刻理解各种文明类型的人类生活。以现时代为背景,塑造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在国际竞争激烈,文化形态多元的当下,中国社会历史转型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全还有漫长的过程,人们精神文明水平提高任务还非常繁重,这就决定了大学智育文化中要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当今知识经济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创新性特征越发明显。对大学生培养能力和个人发展带来最大的要求是,具有选择、分析、判断及运用信息从事创新工作的综合素养,这些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文教育。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提出,建筑师应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重要的,他应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由于是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背景下。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融会贯通能力越强,就越容易接近科学前沿。爱因斯坦相对论,与其说是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还不如说是爱因斯坦用其深邃的哲学眼光提出的偉大理论。
在大学文化的建构中,要努力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预设、保障,使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保持一种合理的平衡,使科技、文化、人文文化更好地培育人类的理性与智慧,增强认知世界、改造世界,促进人类自我做发展,更加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的能力。在大学文化的实施上,当前要注重通过通识教育,将科技人文统整起来,将大学专修选修和通识结合起来,将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整合起来。
首先要从人的全面发展高度上、制度上赋予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从价值取向上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人生态度、思维方式、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从内容体系上,要开展人文知识的学习。从文史哲学基础人文学科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加强人文领域的学科知识修养;建立完整的人文思想系统,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的生命个体;要遵循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原则,学会用历史方法、实践方法等思考解决问题。把握人类文化的真谛,增强道德自觉和文化自信,做到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强调人文教育的作用。创新人才的特性之一是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这些既仰仗科学知识学习实践,更需人文教育的协调化。人性的解放,个体的自由灵动,是创新人才的不竭动力。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力量的肯定,对人格完善的追求,对人成长环境的营造和平台的搭建,必须靠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武装,创新人才既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的思维训练,又要有完整的大写的人的格局和境界,这些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舍此则别无他途。endprint
参考文献:
[1]江振寰.科学技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1.
[2]吴国盛.什么是科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48.
[3]夏甄陶.人:关系活动发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4]魯洁.教育的返本归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
[5]让栽树的乘凉[N].解放军报,20101001.
Abstract:Based on human nature and development needs a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centering on th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use of the progress in the human society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le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make the students more intelligent and powerful. Current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we should focus on general education, integrate humanity into science, and combine compulsory courses and elective courses with general education, interactively coordinating humanistic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we shoul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mutual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and interaction of the two cultures and maintain a necessary balance between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care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and the presumption and guarantee of the system.
Key words:cultural construction; humanity; scientific spirit; combination
(责任编辑:朱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