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会庆,黄 娅*,俞洪燕
(1.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阳 550003;2.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 550018)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韩会庆1,黄 娅1*,俞洪燕2
(1.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阳 550003;2.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 550018)
【目的】探究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青海、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上海、天津、吉林和西藏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贵州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结论】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关键词:薯类作物;比较优势;空间格局;中国
薯类作物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和优质饲料,它以其丰富的营养、较高的产量在全球各地普遍种植。我国是世界薯类作物生产的大国,占全球薯类总产量的24%[1]。薯类作物生产稳定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薯类作物生产研究多集中薯类作物生产效率、生产技术、生产影响因素等方面,如刘洋等[2]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马铃薯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谭伟军[3]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杜培珍等[4]分析了资源、技术与经济因素对我国薯类生产的影响。刘合光等[5]分析了影响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周期波动的各种因素。从研究对象看,多集中于马铃薯[6]、甘薯[7]、木薯[8]等。区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反映了区域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种植制度、市场需求等的耦合作用[9]。目前薯类生产比较优势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薯类生产优势分析,如于平福等[10]对广西木薯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赵辉等[11]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在省域尺度,很少涉及全国大范围研究,并且当前的研究多为静态比较优势分析,鲜有对比较优势变化规律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比较优势指数分析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特征,以期为我国薯类作物规划布局、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播种面积、产量、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数据来源于200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12]。利用粮食作物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得到单位面积产量。由于统计年鉴无台湾、香港和澳门相应数据,故本研究不考虑该3个地区。利用ArcGIS软件,将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趋势倾斜率)、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生成1×1km2的栅格数据,然后转为ASCII格式,接着导入SPSS软件,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SAI是第i省(市)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Ai是第i省(市)薯类作物播种面积,A是第i省(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Bi是全国薯类作物播种面积,B是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SAI>1表明该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反之,SAI<1表明该省(市)薯类作物生产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13]。
EAI是第i省(市)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Ci是第i省(市)薯类作物单产,C是第i省(市)粮食作物单产,Di是全国薯类作物单产,D是全国粮食作物单产。EAI>1表明该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反之,EAI<1表明该省(市)薯类作物生产不具有效率比较优势[13]。
LAI是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SAI是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EAI是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LAI>1表明该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反之,LAI<1表明该省(市)薯类作物生产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13]。
引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趋势[14-15],其计算公式为:
趋势倾斜率等于a×10,如a>0表明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a<0表明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利用SPSS软件对线性趋势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2006-2015年间我国内蒙古、福建、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具有规模比较优势(SAI>1),其中重庆、海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云南保持较大的规模优势(SAI>1.5)。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处于规模劣势地位(SAI<1),其中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南、西藏和新疆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处于绝对规模劣势地位(SAI<0.5)。10年间,山西和湖北薯类作物生产由规模优势转为规模劣势,浙江和广西薯类作物生产由规模劣势转为规模优势(见表1)。
10年间天津、甘肃、陕西、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湖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青海、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增加突出。海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北京、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见图1)。
表1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Table 1 Change of SAI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2006-2015年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EAI>1),其中西藏和青海保持较大的效率优势(EAI>1.5)。山西、湖北、广西和宁夏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处于效率劣势地位(EAI<1)。10年间,内蒙古、安徽、河南的薯类作物生产由效率优势转为效率劣势,辽宁、吉林、黑龙江、贵州的薯类作物生产由效率劣势转为效率优势。河北、浙江、陕西的薯类作物生产在效率劣势与效率优势之间波动(见表2)。
10年间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宁夏、江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海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和福建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上海、天津和吉林的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增加突出。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北京、云南和广东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西藏的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下降突出(见图2)。
图1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趋势倾斜率空间格局Figure 1 Spatial pattern of tilt rate of SAI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图2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趋势倾斜率空间格局Figure 2 Spatial pattern of tilt rate of EAI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表2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Table 2 Change of EAI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2006-2015年间我国内蒙古、福建、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LAI>1),其中福建、海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和青海保持较大的综合比较优势(LAI>1.5)。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西藏和新疆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处于综合劣势地位(LAI<1),其中天津、上海、西藏等省(市)薯类作物生产处于绝对综合劣势地位(LAI<0.5)。10年间,湖北薯类作物生产由综合优势转为综合劣势,浙江薯类作物生产由综合劣势转为综合优势(见表3)。
续表
10年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陕西、宁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贵州的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加突出。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云南和海南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见图3)。
表3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Table 3 Change of LAI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续表
2006-2015年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相关性较强,与人均粮食产量之间相关性较弱(见表4)。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种植技术较低且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资源较少,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种植技术较高且地形平坦,耕地资源丰富。同时,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而东部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因此,这导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此外,由于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的空间格局较为接近,也导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亦存在负相关关系。最后,我国东部地区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这使得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为正相关关系。
图3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趋势倾斜率空间格局Figure 3 Spatial pattern of tilt rate of LAI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表4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之间相关系数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irrigation area,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per capita output of grain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hange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已有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和农民人均所得与薯类作物产量之间存在负向关系[4]。我国西部地区相对较少的耕地资源和较低的农民收入使得该区薯类作物产量逐渐提高,进而导致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呈增加趋势,同理,东部地区相对丰富的耕地资源和较高的农民收入使得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病虫害引起的技术进步下降是导致我国薯类作物效率比较优势下降的主导因素,这在我国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2]。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薯类作物播种面积较大,病虫害发生频率较大,进而使得该区薯类作物效率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同理,东部地区薯类作物病虫害发生频率较小,这使得东部地区薯类作物效率比较优势呈增加趋势。
2006-2015年间我国天津、甘肃、陕西、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湖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新疆、宁夏、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南和海南等省(市)的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
我国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宁夏、江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海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和福建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北京、云南和广东等省(市)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
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陕西、宁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增加趋势,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云南和海南等省(市)的薯类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
[1] 张鹏.我国薯类基础研究的动态与展望[J].生物技术通报,2015,31(4):1-6.
[2] 刘洋,罗其友.中国马铃薯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基于非参数的 Malmquist指数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38-144.
[3] 谭伟军.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9,23(5):306-307.
[4] 杜培珍,乔光华,刘合光.资源、技术与经济因素对我国薯类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2008年全国县(市)截面数据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7):23-26.
[5] 刘合光,谢思娜.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周期波动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蔬菜,2013,1(22):15-19.
[6] 梁淑敏,王颖,杨琼芬,等.我国云南山区马铃薯周年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6):201-207.
[7] 戴起伟,钮福祥,孙健,等.我国甘薯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3):201-209.
[8] 梁海波,魏云霞,黄洁,等.世界木薯生产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9):94-99.
[9] 陈其兵,彭治云,唐峻岭,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武威市县域经济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99-104.
[10] 于平福,韦本辉,郭绪全,等.广西木薯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J].广西热带农业,2008,115(2):40-42.
[11] 赵辉,乔光华,祁晓慧,等.内蒙古马铃薯生产的比较优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2):128-132.
[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13] 李晔,申广荣.上海市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34(1):63-68.
[14] 李生辰,徐亮,郭英香,等.近34a青藏高原年降水变化及其分区[J].中国沙漠,2007,27(2):307-314.
[15] 覃卫坚,李栋梁.近50a来广西各级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4):666-676.
Comparative Advantage Change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HAN Hui-qing1,HUANG Ya1*,YU Hong-yan2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iyang 550003,China;2.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Guizhou Normal College,Guiyang 550018,China)
【Objectiv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in China.【Method】Comparative advantage change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efficienc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aggregat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minent increasing regions of 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were located in Qinghai,Guizhou,Chongqing and Zhejiang.The prominent increasing regions of efficienc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were located in Shanghai,Tianjin,Jilin and Xizang.The prominent increasing region of aggregat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was located in Guizhou.【Conclusion】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rrigation area,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per capita output of grain with 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hange,aggregat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x change.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rrigation area,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per capita output of grain with efficienc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hange.
tuber crop;comparative advantage;spatial pattern;China
S53
A
1000-2650(2017)01-0017-07
10.16036/j.issn.1000-2650.2017.01.003
2016-1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3007);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4]2048号)。
韩会庆,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E-mail:hhuiqing2006@126.com。*责任作者:黄娅,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规划,E-mail:kuailebaby2004@126.com。
(本文审稿:郑顺林;责任编辑:刘诗航;英文审稿:刘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