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钊
寻访福州双杭古商埠
徐 钊
福州市工商联旧址
福州上、下杭,这片曾经以商业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情景,给几代人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忆。一直以来,为许多老福州人津津乐道,更是居住在古街的百姓记忆深处那抹不去的烙印。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旧时兴盛繁荣的古街已渐渐驶离了人们的视野。
昔日双杭街区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但这里的古桥、老宅等建筑,古意盎然,始终未曾磨灭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漫步在双杭古街,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斜斜地洒落在老街古旧的店铺门面上,欣赏着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仿佛在谛听一种穿透历史的音乐,古朴而又动听。
在这里,福州双杭的魅力源于她悠久的历史积淀,更源于她浓浓的人文气息和辉煌的商贸文化,因为这里有太多太多令人值得回忆的故事……
福州双杭,位于台江区中部偏南,自古以来就是商贾集聚、经贸繁荣之地,是福州商业中心,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商贸文化积淀。
古时,双杭地区中部、西北部有3座由火山岩、花岗岩组成的低小丘陵,其余大部分为闽江水域。其中有一座位于双杭地区中部、海拔30多米的小山,原名惠泽山。据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闽越王驺无诸接受汉王朝册封于此,后人在山上修建大庙以奉祀无诸,称无诸庙或大庙;又因传说东越王余善曾在山上临闽江垂钓“白龙”,此山遂有大庙山、钓龙台山、南台山、大雨山等名。
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年)以前,大庙山以南、以西尽是闽江水域。潮水从大庙山南麓冲积成两个大沙痕,可供人行走或供来往船只靠泊、装卸货物,成为天然的“码头”。涨潮时,人们走上痕,称上航;退潮时,人们走下痕,称下航。“航”和“杭”古音相通,故又称上杭、下杭。
北宋以后,随着上杭、下杭一带居民逐渐增多,街市形成,故称上杭街、下杭街,亦称上杭路、下杭路,简称上下杭路或双杭街。明末清初,福州地区自然寄泊的码头由洪塘渐移至包括双杭地区在内的闽江北岸。上、下杭因水陆交通便捷,遂成闽北物产集散枢纽,街市迅速发展。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开埠之后,对外开放促进商业繁荣,至民国时期,已形成高潮。从清末至民国,这里开设有金融、进出口、土产、茶叶、药材、木材、绸布等29个行业私营商业企业数百家,由此带动起来的粮食、面粉、食品、刻印、鞋帽等手工业上百家,成为辐射全省、沟通省外及东南亚地区的商品集散地,福州双杭随之名噪一时。
福州上、下杭古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商贸文化积淀尤为厚重。这里有百年建筑、古老榕树,这里有独特的民俗和极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走进古老的双杭街区,徘徊在深邃幽长的小径中,那些与小径“同住”的石壁,好像在无声地显耀着自己的辈分。而那斑驳的苍苔石阶、古朴的老宅,也一一跃入眼帘,犹如穿梭在历史的画廊中。历史将自己的变迁,留在了双杭街居住的人家,对老宅写下了曾经的记忆。千百年来,行人的脚步磨去了那些卵石的棱角,却未曾磨去它们的历史。
在双杭星安桥巷,笔者远远便见到一座古老的建筑,飞檐翘角,颇为气派。走近一看,在大门正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张真君祖殿”五个醒目大字。该殿始建于南宋,重新扩建于明朝,此后历有修缮。祖殿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石结构,殿内装饰大量采用石雕工艺,有透雕镂空的龙柱,有线雕水磨的壁画,雕饰精美。殿后直通一近代改建平房,内祀奉临水夫人陈靖姑。
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张真君祖殿,一晃几百年过去了,后世一些名人、商贾等,都慕名而来到这里祀奉。在这里,迄今仍然保留着戏台石柱,这也成为人们追忆历史的重要物证。
星安桥
在祖殿内,笔者采访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老人拄着拐杖,略显清瘦,但令人惊讶的是,老人的精神状态如此饱满,思维清晰。老人名叫陈天福,现年94岁高龄,祖籍莆田,至今乡音未改。于1932年到福州谋生,在仓山京果店当过学徒,在三保街做过批发零售等等,从而练就了一口流利的福州话。至1977年,老人搬到双杭古街居住,当地的居民都尊称老人为天福伯。
老人用福州话告诉笔者,祖殿内主祀的张真君是永泰嵩口月洲人,姓张,名慈观。张慈观乐于助人,年幼时家道贫穷,曾出家当过一段和尚。民间传说,他在闽清县地主家做长工,一日入山砍柴,遇见仙人对弈,遂驻足观看。仙人授以桃,他觉苦涩,无法下咽,勉强吃了一半,丢弃其半。此后他不食人间烟火,专食草木实;能预言未来事,本无文化,竟能写字作文,此后他帮民间募缘造桥、驱魔除妖,做了许多好事。传说后来他在闽清县九龙坛金沙溪一大石上“坐化升天”,乡人因此立庙祀之。
在双杭街百姓的心目中,张真君不仅是民间信奉的神灵,更是一种正气的化身。为此,在双杭地区不少经商的生意人,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然而,这样一位斩妖除魔的得道高人,又是如何成为双杭街世世代代老百姓供奉的商界保护神呢?天福伯面带微笑地告诉笔者,旧时民谣云“圣君殿河水两头涨”。由于涨潮时,闽江潮水南端从新桥仔流入达道河至三捷河(即星安河),西端由闽江流向三捷河,两河水汇聚于三通桥北侧张真君祖殿前,形成独特的汇潮景观。这种现象在福州极为少见,被视为“聚财、发财”之吉兆,商界人士因而十分信仰张真君。
在采访过程中,仍有络绎不绝的信徒前来祀奉张真君。天福伯告诉笔者,他们中有一些是商人,对“商神”崇敬尤加,祈祷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早年,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张真君祖殿遂成为近代福州商业发展的见证。
张真君祖殿内景
自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来,上、下杭处于福州经济中心“金三角”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在这里,商行、货栈林林总总,规模宏大。许多商行都按经营商品种类组成“商帮”,随之带有同乡会性质的“会馆”也应运而生。
在双杭地区的商帮都具备一定实力,其中经商历史最久、资本雄厚、势力最大的首推“兴化帮”。兴化帮主要由莆田、仙游的商人组成,该帮商人具有勤俭耐劳的优良传统,无论开店铺还是摆摊、挑担叫卖,多是白手起家,艰难地积累资金,扩大经营。
祖籍莆田的陈天福老人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他对福州双杭的历史变迁十分了解。天福伯说:“许多年以前,众多莆田、仙游籍人聚居在双杭地区,大商家也集中在上、下杭一带,有不少人成为著名富商。”兴化帮在双杭地区经济地位颇高,因此福州人曾习惯地把下杭街称为“兴化街”。
明清两朝直至解放前夕,福州及各地商家,云集上、下杭地区,他们视张真君为“商神”,还把福州商会和金融公会会址等设在殿内。张真君祖殿遂成福州商业各同业公会交流行情信息、议行物价的中心。双杭地区也成为闽商及其所造就的商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天福伯告诉笔者,早年还有小船载着货物运到张真君祖殿前,然后装卸货物运到下杭街,商贸十分繁荣。他说:“解放后双杭街的批发店铺仍然很多,但现在盖了大楼,基本上都搬走了。”言语间,天福伯的脸上略显出淡淡的忧伤。
在近代福州商业发展进程中,尤值一提的是双杭地区的钱庄业。福州钱庄业始于18世纪末,早期多以经营银钞兑换为主,后来逐步由摆“钱桌”而为定点的钱币“兑换所”“钱样店”。兴盛时期,钱庄达110多家,开设钱庄者多为各地殷富商人和官僚乡绅。
在双杭地区,最早是罗氏家族开设钱庄,罗金城、罗勉侯父子一生倾力于钱庄业,用经营所得投资发展百货、木材、茶叶等其他产业,成为双杭地区首富之家。父子二人热心公益事业,深受商界众望,因而三任福州商会会长。
至光绪年间,福州双杭商贸活动大发展,及民国初期达到繁荣时期,涌现出一批批不同时期的殷实商贾,商界名人、名牌字号等,形成了“双杭”古商埠闽商的群体。但由于种种的原因,有的闽商又一个个地衰败,着实令人惋惜。
走出了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张真君祖殿,笔者继续向历史的深处走去。在双杭街的发展史上,有一座桥见证了双杭街区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双杭街区百姓的历史记忆。
星安桥,坐落于张真君祖殿前的星安河上。该桥曾经是著名的“南台十景”之“三桥渔火”中的一桥。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乾隆丙午年(1786年),嘉庆十年(180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宣统二年(1910年)、1975年等多次重修。桥为石构拱桥,南北走向,全长18.3米、宽2.1米,二墩三孔,跨度不等,桥墩为船形。桥两端铺设石阶,桥侧栏板,栏板上刻有桥名及“乾隆丙午”、“嘉庆乙丑年重修”、“垂裕堂张重修憔善社监督”等题刻。在桥墩处,还奇异地长有大榕树,树阴遮盖桥面,蔚为壮观。
据传,当年星安桥是入福州城的重要通道之一。古时从仓前山龙潭角搭渡,横过闽江,在苍霞洲道头上岸,星安桥是入城通往陆路的唯一通道。那时候,三桥周围聚居了无数的渔民。夜晚,从桥上远眺,万家渔火闪烁,水天相照。明代有诗人写诗赞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部帆樯近半牛。”可见,当年这里的夜晚景致美不胜收。
从前通过星安桥运送的商品,都靠肩抗手拉。据双杭街的老人说,当年有许多商人在这座桥上运送货物。如今,这里已不再出现商人络绎不绝在桥上运送商品的情景,因为历史的日历已翻过了千百年。星安桥上南来北往的故事,在岁月的尘埃中渐渐散去,只留下了些许片段,在人们的口中留传。
然而,更令人叹息的是,在这座桥下的星安河,“圣君殿河水两头涨”的情景在经历了数百年之后,已大不如初。“由于河道改建,现在的情景已经大不如前。本来星安桥两边的水是一样的,现在是一边水大、一边水小,不像以前‘两头涨’了。”陈天福老人在说这句话时,声音是低沉而厚重的,但是星安桥的名字依然被双杭街的百姓世代传诵。
昔日的星安桥,远方青山连连,田野纵横,石桥红尘,仿佛一端敲着回忆、一端连着未来,我们也在寻找着记忆的出口。很快就要踏上回程了,可是笔者还是沉浸在双杭古街悠久的历史和传说当中,这里有老宅、古桥,有历史,有故事,既古朴自然,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里还是福州商贸的发源地,她见证了福州商贸繁荣的历史变迁。更重要的是,“双杭”是我们闽商的生命源头、闽商心灵的净土,这里是一个能让人感到人生的自然和本真的地方。
星安桥上的石碑题刻
深邃的古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