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 中国国有四大银行,曾经是多少大学毕业生向往的工作单位,其岗位也是市场上公认的“铁饭碗”,是“活少钱多”的代名词。但是近年,为何国有四大行人才流失严重,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大幅下降?本文将会给大家简单剖析目前国有四大行主要存在的导致大量人员流失的几项因素。
[关键词] 人员流失 员工管理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志码:A
马云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员工之所以选择离开这个单位,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而离开国有四大行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基于以上因素。
一、员工待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近十多年来收入严重赶不上中国的通货膨胀速度
以二线城市为例,基本在2008年左右,正常四大行正式编制的基层柜员,一年缴纳税后、五金后到手的现金在十万左右。而当时二线城市地段比较好的房子,均价也只有六七千左右(以南京为例),也就是说,工作一年不吃不喝可以买十六个平方的房子。而2008年,当时一斤鲫鱼的价格也仅在6元左右,大学生在食堂吃一份盖浇饭也就6-8元左右。时至今日,四大行的基层柜员的平均收入仍没有明显的改善,有些业绩比较好的网点可能一年税后+五险一金后收入能达到15万左右,有些业绩不尽如人意的网点柜员辛辛苦苦一年到手的钱可能只有七八万,着实令人难以置信。而现在二线城市地段较好的房子均价,普遍在5-6万(仍以南京为例),至于鲫鱼的价格,早已在12元之上。现在的银行基层柜员基本都是本科毕业生,又要生活又要存钱买刚需房,一年十万的收入真的是捉襟见肘。最可怕的是这份基层岗位工作无论你干了三年还是五年,收入始终没有大的改变,而去了企业的员工,倒是从最初的月薪三千,慢慢变成了五千、一万,甚至几十万年薪。
(二)同系统内横向比较,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农商行有较大差距
十年前,中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像今天这般蓬勃发展,因此四大行的员工是没有什么横向比较的,最多拿本地的信用社、农商行来做对比,而当时信用社农商行的待遇虽然已比国有四大行稍高,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员工心中的抱怨声也不是很多。
但随着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基层地区的不断渗入,以及部分四大行员工跳槽去这些机构造成大家时不时地会互通有无,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收入内幕赤裸裸地暴露在四大行员工面前,尤其是一些营销岗的待遇。例如,四大行理财经理的待遇一年到手价普遍在12-18万左右,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的普遍薪酬都在20-40万左右。四大行基层网点行长一年的年薪在30-40万左右,而对门农商行的行长,年薪却在80-200万左右。即便基层柜员岗位差距不大,但是农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柜员工作量要远远小于国有四大行,因此从性价比上国有四大行的柜员也被甩了几条街。
(三)四大行仍有吃大锅饭的嫌疑,导致多劳者不能多得,少劳者也没有少得
四大行的收入截至目前仍存在着大锅饭的情况,做得差的理财经理一年拿十万,做得再好的也不过拿20万。做得好的网点行长一年也就四五十万,而做的差的一年也能拿个二三十万。严重违背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市场竞争体制(毕竟现代银行业的竞争已经非常市场化了),因此也导致了放眼望去混日子的人一大堆,真正做事的人却很少。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的,大家也就直接放弃了。
二、员工情绪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强度大
四大行较之十年前的网点铺设、人员新增并不多(尤其是在基层柜员的新增),普遍增量在20%以下,但是业务量却是以前的好几倍。一些老师傅纷纷表示其十年前柜台工作还是相对比较可控的,一般也就是过年期间稍微忙碌一些,平时的下午基本上是有空余时间供大家休息休息。但眼前的工作却让他们应接不暇,甚至有一点“苟延残喘”的感觉。尤其是过年期间,一开门便是黑压压的人群,从早上七点半到达银行,基本晚上六点半以后才能离开。而且现金柜台中午没有休息时间,大家都是轮流吃饭,忙季的时候每个人的吃饭时间都被压缩到了15分钟。因此现在柜台上的员工普遍存在的身体毛病就是:胃病、结石、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
另外一个,你以为熬过来白天的十一个小时就能拎包回家了就太天真了。现在柜员的晚上业余生活,每周都有那么两天被培训、考试、加班和开会占据着。因此才导致了网上流行的“把女员工当男员工使,把男员工当牲口使”、“娶妻不娶银行女,嫁男不嫁银行男”、“一入银行深似海”等段子。也有女员工哭丧着表示由于生孩子之后没有时间照顾宝宝,导致孩子一直和奶奶外婆亲,对妈妈却不亲,难得想带孩子出去玩,却遭到了孩子一脸的嫌弃。
(二)工作压力大
在十年以前,银行的合规内控没有这么讲究,柜台上和大厅里的摄像头也没有那么多,柜员的操作步骤也没有这么流程化。尤记得朋友做柜台第一年,客户来取4.9万(没预约所以无法取五万现金),朋友把一叠五万的现金抽了一张后就交给了客户,最后傍晚算账时才发现多给了客户900元现金。后经与客户联系,客户表示愿意第二天来银行退还这900元现金,因此当天傍晚柜台主管做了一笔临时记账,当天的营业还是正常结束了。第二天客户如约来还钱,朋友千恩万谢并送上礼物之后,此事也告一段落。但如果该笔业务发生在今日,不管是客户归还了900元现金,还是朋友自己垫付了这900元,都无法逃脱批评通报并扣罚奖金的厄运,并且还将连累其柜台主管也被批评和罚款。
现如今即便比此类事件小的多的问题,都将被上级行检查部门的火眼金睛一一挑出来。例如客户离开时没有弯腰相送、例如客户来办理取款业务时没有向其推荐我行的理财产品等,实在是只能用“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来形容。也有柜员表示,厅堂里黑压压的一片等着办业务的人,客户只想我们把该办的业务赶紧办完,根本不需要这些“额外”服务,这样浪费时间反而让客户觉得反感。
(三)没有转正的机会
众所周知,银行早年招人的时候,很多即便“托了关系”的人,进来也只是一个“派遣制”员工,不仅待遇上和正式的员工有一定的差距,将来的转正也是遥遥无期。而这些年,周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除了校园招聘满足其部分岗位需求外,其余就是挖四大行的墙角。去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收入上有改观,连编制问题也解决了,即便是柜员再跳柜员,大家也愿意,更不要说营销岗位,因此四大行员工频频跳槽,员工如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再招一茬。
(四)渺茫的上升的机会和不公平机制
四大行属于国有企业,自然也有国有企业的“习性”在。这个小伙子是某某局长的侄子,那个小姑娘是某某董事长的侄女,这些“侄子”和“侄女”也许学历没有你高,能力没有你强,工作也没有你积极努力吃苦耐劳,但是三年后,人家摇身一跃却成了你的领导,而原因只是因为大BOSS看中他(大BOSS的司机摇身一变成为银行小领导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行里的营销岗位和管理岗位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公开公平的竞聘机制,都是领导一句话的事,让很多人都觉得心灰意冷,看不到未来,所幸这种局面已在慢慢改变,因为银行毕竟是企业,也需要几个会干活的来撑门面。
因此一些小年轻在银行奋斗五年八年后,终于做了银行的基层管理者,带着一帮苦力继续在基层拼杀。然后拼了三年五年之后,突然发现身边一个个不如自己拼的人都又上一层楼了,即便没有升迁的,也早已到上级行科室里面去享受生活了,而自己却在各个基层岗位之间不断轮岗。
这些有能力肯拼,手里又積累了一定客户资源的银行基层管理者,也是众多商业银行挖墙脚的香饽饽。而对于这些跳槽的人来说,不看职位看收入,即便还是做一个基层领导,但是毕竟收入上有两到三倍的改变。更何况平级跳槽的人是少数,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会给与一个稍高的职位。
三、结语
以上几个就是目前导致国有四大行员工大量流失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很多大学生均表示四大行不再是其理想的求职单位,因此四大行现在不仅面临着大量人员的流失问题,还遭遇了找不到好人才的严峻考验。希望四大行未来能够加速改革,完善管理机制,早日真正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