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18-01-08 10:31王银凤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造力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王银凤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效率低下,已经不适应课改形势需要,必须摒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创造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效率低下,已经不适应课改形势需要,必须摒弃。我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坚持“引力、活力、创造力”的高效课堂模式,来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能力。

一、引力课堂

所谓引力课堂,就是教师授课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构建引力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心导入

初一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但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用计算机演示多变的图形、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能强烈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

我在教学《封面制作》这一课时,通过轻松的音乐和精美的封面图片导入,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我趁机说:“同学们,这些封面漂亮吗?你会制作吗?其实很容易,我们通过学习,也能制作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2.寓教于乐

学生大多喜欢玩游戏,那我们何不因势利导,采用这种方式上课呢?

我在教学《巧妙的机器人》一课时,让学生现场操纵踢球机器人,分成两队对抗比赛,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球场之中,玩得热火朝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乐在其中,寓教于乐,让课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成果展示

及时评价学生作品,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实践操作中,我会适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时给予点评指导,鼓励先进,引导后进。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常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活力课堂

所谓活力课堂,就是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探究。这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关键所在。

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我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

1.启发驱动

陶行知先生说,“使他不得不愤,不得不发。”巧妙科学的启发设问,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求知若渴,如沐春风。

在学习《TCP/IP协议与IP地址》一课时,(1)教学TCP/IP协议时,我提问: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交流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也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吗?遵循什么样法则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信需要遵循TCP/IP协议。(2)认知IP地址及IP地址的唯一性时,我提问: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访问网站实际上是访问该网站所在的服务器(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有数以亿计的计算机,为什么我们可以准确地访问到相应的网站呢?公路上的汽车是通过车牌来区分的,那么信息高速公路上用什么来区分每台计算机呢?从而引出IP地址,进而理解IP地址必须是唯一的。

通过这些层层启发的问题提出探究任务,在老师引导和学生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知识。

2.自主合作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抛弃“满堂灌”,变“授鱼”为“授渔”,变学生为主角。师生互动,开放民主,学生获得了心灵自由,充分自主探究,就有了无穷创造力。

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在学习《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一课时,以规划一次旅行为主线,学生选择几个想去的地方,根据选择情况分多个导游小组后,小组合作从因特网获取相关的信息,小組PK赛搜索更多吸引游人的信息。

三、创造力课堂

创造力课堂就是教师将静态死知识变成学生动态的创新能力,从已知去发现未知,这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更高要求。李镇西指出:“学生一旦获得了思想解放,他们所迸发的创造力往往超过我们的意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放学生思想,构建创造力

课堂。

1.一题多解

做练习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实现相同的操作,一题多解。设计作业不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不怕学生异想天开,存异才会有创新。例如,在布置学生进行贺年卡设计时,我对轮廓、内容等格式不作统一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从整体构思、编排技巧等方面进行大胆的设计。

2.举一反三

让学生能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从已知探索未知。举个简单的例子,只要教会学生使用资源管理器,学生学Word时对其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内容和剪贴、复制、粘贴等操作就会比较熟悉。学会了Word后学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就比较容易上手,当然,以后学其他软件也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只要比较系统地教会学生使用一个常用的软件,学生学其他软件就不会很难。

渠清如许,源自活水。如果说创造力课堂就是那清清渠水,那么活力课堂就是源头活水,源头活水要靠引力课堂来激发。“引力”“活力”“创造力”,三位一体,贯穿高效课堂始终。

参考文献: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142.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力高效课堂信息技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