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琴
摘 要:微课,微型视频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物理教学不同,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主,以某一个知识点为核心,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微课的特征有,教学主题明确,教学内容唯一,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学情境仿真,教学内容不拖沓,教学视频使用方便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也开始逐步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结合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现阶段以及未来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经验方法的总结。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总结出基本物理规律,也通过实验对物理理论进行验证。通过物理实验,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增加对科学的兴趣。物理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实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校的课时安排和考试形式,物理实验课的课时总是不能满足,物理实验室的配置虽然都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后面实验消耗的补充总是难以满足。就这些情况而言,就显得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尤为可贵。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教学视频为基础,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展开教学。它和传统教学不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础课堂的补充完善以及拓展。
二、把微课运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方法论述
(一)微课的制作要“精”,选取要“简“
在日常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收集和录制一些实验进行比较成功的,实验结果比较明显的实验。而且视频时间不能过长,应该做到时间短、内容精。正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实验一般在几分钟左右。
例如,观察水加热至其沸腾这个实驗,在课堂上完成就需要很长时间,有可能加热方法有问题,一节课时间也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前期水加热升温慢,后期升温又变快,要明确这一过程的话就必须要求实验用水的温度偏低。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危险。若学生利用微课学习这个实验,在课前,就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基本认识。若是课后,学生也可以在家完成实验。这个实验当然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二)微课是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补充完善
实验作为物理学学习的基石。我们可以用视频补充教学,但是不能用视频代替教学,微课只是一种教学补充手段。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要亲自动手,或者通过团队协作分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对某个实验有深切感受。微课只是一个视觉感受,时间一长很容易遗忘。例如,在初二物理的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可以利用微视频、动画演示,但是只是让学生如此去了解,那么就有“填鸭式”教育之嫌。动手实验的话,可以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说透过凸透镜看见烛光,然后调节蜡烛位置,成像发生变化,这一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实验完成后再用微课加以归纳总结,学生就能留下一个深刻印象。即使某一次忘记了这个物理规律,但是通过回忆实验过程也能自己总结出来。
(三)利用微课把物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
利用微课把物理实验的问题集中起来,通过总结,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有时候在物理实验课上有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说实验仪器,抽象的概念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把这些单独提出来,做成PPT,通过讲解,实验过程和抽象的原理就变得浅显易懂。
(四)学生间的差异性利用微课去解决
微课的设计和制作主要围绕某一个知识点,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就被忽略了。我们传统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实验原理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原理讲解,实验内容与注意事项讲解。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讲解温度计的原理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就应该首先用微课去讲解,后面的水的沸腾实验、冰的融化实验、蜡烛的熔化实验就不用再介绍温度计的使用了。若是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用微课再次学习,并且可以多次观看。微课也能帮助学生巩固复习与提高。
(五)灵活运用微课给予物理实验补充
微课以微视频为载体,老师可以找出认为重要的、不好理解的内容做成微视频,也可以把成功的物理实验录制下来,让学生课下反复观看。这样就给离开实验室后学生接触不到物理实验提供了解决办法,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微课就是课堂上物理实验的补充。
总而言之,微课首先要从吸引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出发,发掘学生的潜力。以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学习,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我们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我们要利用微课的补充完善作用,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培养物理实验思考的思维,提高物理实验课对学生的有用性。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申杰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浅谈[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11):71.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