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5 Reading教学案例

2018-01-08 22:11李娟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熊猫熊猫短语

李娟

课题名称 8A Unit 5 Reading

教材版本 牛津初中英语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40分钟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牛津初中英语》8A第五单元Reading的教学,计划2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让学生从了解一只名叫“希望”的大熊猫的成长过程过渡到对大熊猫现存状况的关注。文章列出大熊猫面临的诸多危险,唤起学生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已经适应了情景交际的模式。本班学生常参加互帮互助活动以及爱心义卖活动,富有爱心。但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学困生较多。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兼顾到这些学生,使他们也能体会到上课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四会单词及四会短语。

(2)让学生初步了解大熊猫的生长过程及生存现状。

2.能力目标

(1)能灵活运用四会单词及四会短语。

(2)能描述大熊猫的生长过程及生存现状。

(3)通过听磁带能准确找出所需答案。

3.情感目标

(1)唤起学生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能保护身边的动物。

四、教学重难点

听磁带找出准确答案。

五、案例描述

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一张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的图片让他们猜是什么动物。我通过这种猜图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在告诉学生这是刚出生的熊猫宝宝“希望”之后,又让他们猜“希望”刚出生时多重。这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让学生通过听录音分别找出“希望”在出生时、四个月时、八个月时的重量,完成表格。

(考慮到班级一部分学困生,这张表格的设计比较简单,目的是想让他们不要对听力练习反感,让他们从简单的做起,树立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授单词weight和weigh,并给出例句加以区分。)

接着我让学生猜大熊猫出生后以什么为食。大部分学生认为熊猫宝宝以竹笋为食,少部分人觉得熊猫宝宝会喝妈妈的奶。他们为此争执不已。我向他们展示一张熊猫宝宝喝奶的图片以表明少部分人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同时告诉另一部分学生不要失望,他们的答案不完全错误,因为熊猫宝宝六个月后就开始以竹笋和叶子为食了。

在大致了解了熊猫宝宝的情况后,我觉得是时候过渡到大熊猫的现状问题了。我以“熊猫这么可爱,我们可以随处见到他们吗?”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意识到虽然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但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大熊猫的生存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此过程中教授短语survive in the wild和face much danger。

然后,我让学生听一段录音并记下大熊猫面临的危险,听两遍。我用三个if...给予学生提示,告诉他们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

If...,

If...,

If...,

(在这个问题上,90%的学生能顺利找出前两个危险,即“If hunters catch a giant panda,they will kill it for its fur.”和“If farmers cut down trees and forests,giant pandas will have no where to live.”对于最后一个危险,没人回答出来。于是我又让他们听了一遍录音,并提醒他们留心熊猫妈妈的行为。这样一来就有不少学生得出答案,抢着回答。(If their mother leave them for two whole days,they may be eaten by other wild animals.)

在清楚了大熊猫面临的危险后,我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4人,让他们帮忙想想办法如何才能拯救大熊猫,将办法写在纸上。在此过程中教授短语take actions to do。(小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最爱。这种方式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流与合作)5分钟讨论之后,我请每组的代表将他们想出的办法通过投影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那么课文中又给出了什么好的建议呢?我让学生打开书本集体朗读文章中列出的三点建议。

我并没有就此结束本节课的内容。仅仅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大熊猫还是不够的。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动物,他们也急需我们保护。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讨论,让学生从需要保护的动物、面临的危险及保护措施三方面展开。(这个设计增强了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在讨论中对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再一次的操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紧凑,过渡自然。在教学设计中兼顾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内容由易到难,由课文内容发散到现实生活。

本节课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表现在听音部分。因为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大,能力强的学生听一遍就能找出准确答案而能力弱的学生听了两遍都不能得出答案。因此当有学生手高高举着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再听一遍。这多少打击到了一小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有学生课后找我说他是班级第一个得到正确答案的,但又听了两遍后就有更多人也得出答案了。我没有第一个让他回答,他很不高兴。如果我能在课堂及时表扬他,多少会让他感觉舒服点,至少不会觉得我忽略了他的存在,挫败了他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定会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编辑 高 琼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熊猫熊猫短语
我们都爱大熊猫
大熊猫
我爱“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水中大熊猫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健民短语》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