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摘 要:中日两国语言在情感表达方面十分丰富,情感形容词作为情感表达的代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中日两国情感形容词分类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把握情感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更好地把握其中语言使用中的意义。
关键词:形容词 情感形容词 分类
在汉语、日语的的词语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会作为定语(也称连体修饰语)来使用。现今主要会将其分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两类,并逐渐将情感形容词从其中分离出来。
在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书《马氏文通》中,将形容词称为“静字”,并分为“象静”和“滋静”两类。在《新著国语语法》一书中,将形容词分为性状形容词、数量形容词、指示形容词、疑问形容词四类。《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首次从语言、语法、语义这三个角度出发,将形容词分为简单式和复杂式两种。而汉语情感形容词主要可以从文体、音节、结构等三方面進行分类。[1]
从文体上,汉语的情感形容词可以分为口语式、普通式、文语式三大类。口语式情感形容词的使用比较随意一些,多用于口语当中。如:舒坦、憋屈、傻眼等。普通式情感形容词的用法比较广泛。如 :愤怒、幸福、欢乐等。文语式情感形容词的使用较为正式,一般用于正式的、书面语的文章中。如焦灼、愤慨、怡然等。
例:这是我遇到的最憋屈的事了吧。(口语式)[2]
非常快乐的一天。(普通式)
如此粗暴的方式引起周围人的愤慨。(文语式)
从音节上,现代汉语中的情感形容词按照音节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情感形容词。如乐、悲、怒、喜就属于单音节情感形容词。多音节情感形容词还可以分为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三种类型。如欢乐、悲伤、愤怒、喜悦属于双音节情感形容词,乐悠悠、喜洋洋、气呼呼等属于三音节情感形容词,喜笑颜开、闷闷不乐、喜上眉梢等属于四音节情感形容词[3]
例:心里乐开花。(单音节情感形容词)
他感到十分烦闷。(双音节情感形容词)
气呼呼地不说话。(三音节情感形容词)
摆出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四音节情感形容词)
从结构上,汉语的情感形容词可以分为并列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四种类型。
例:兴奋得跳起来。(并列结构)
设施故障让客人扫兴。(动宾结构)
他是妈妈最疼爱的孩子。(偏正结构)
经历了令人心烦的一件事。(主谓结构)
日语的形容词在教育学的角度上一般分为イ形容词、ナ形容词两类。此外还可分为表示客观性质或状态的属性形容词和主观感情、感受的情感形容词。西尾寅弥曾对属性形容词和情感形容词的分类条件做出了如下说明。
日语的属性形容词对于使用主体的人称没有限制,而情感形容词的使用主体则要求必须使用第一人称。
例:(○)私は背がたかい。(属性形容词,可使用第一人称)
(○)父は血圧がちょっとたかい。(属性形容词,可使用第三人称)
(○)私はかなしいです。(情感形容词,可使用第一人称)
(×)彼はかなしいです。(情感形容词,不可用于第三人称)
日语的属性形容词连接对象语,而情感形容词可以接续“~がる”。
例:新しい一年がはじまります。(属性形容词)
彼女が寂しがっているようです。(情感形容词)
而日语中的情感形容词可以按照情感类型、构成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情感类型进行分类,日语的情感形容词可以分为感觉形容词和情感形容词。
感觉形容词是指对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感感知的形容词。
(1)对于色彩、光线明暗等视觉现象感知的感觉形容词
例:黒いズボンをはいている。
青いマントをきて、その頭巾をかぶっていた。
(2)表现音色、声音强度、节奏等听觉现象的感觉形容词
例:うるさくてよくねむれません。
やさしい音がながれてきました。
(3)通过触碰物体感受物体形状等的感觉形容词
例:暖かいお風呂のなかでのんびりしている。
かぜが冷たくて辛いです。
(4)通过舌头感知味道的感觉形容词
例:からい物を食べて、食欲を高めることができる。
あまいものが好きですか。
(5) 通过鼻子感觉气味的感觉形容词
例:どこからあまい香りが漂ってきた。
冷蔵庫のなかが臭いです。
2.从构成角度,可以将情感形容词分为单一情感形容词、复合情感形容词、转换情感形容词三类。
(1)单一情感形容词
例:楽しい一日をすごしました。
(2)复合情感形容词
例:心苦しく思っていました。(名词+情感形容词)
寝苦しいままに寝返りをします。(动词+情感形容词)
(3)转换情感形容词
例:わずらわしいことが現れました。(动词转换)
その態度を苦々しく思う。(形容词转换)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情感形容词从文体角度可分为口语式、普通式、文语式,从音节数来看可分为单音节情感形容词和多音节情感形容词,从构成上看,可分为并列、动宾、偏正、主谓四种类型的情感形容词。而日语的情感形容词从情感类型上,可分为表达五感的感觉饿形容词和表达人们日常感情的情感形容词,再从构成角度上,可分为淡村、复合、转换情感形容词。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1998
[2]西尾寅弥.形容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J].国立国語研究所報告.1972(44)
[3]许罗莎,现代日语感情词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时,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