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08 19:57代立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2期
关键词:创业高等教育创新

代立武

摘 要:在国家各部门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创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但在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 创业 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希望通过创新创业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社会中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未必具备创业的知识。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创业人才和知识的需求,高等教育承担了这一人才培养的任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创业类课程,针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创业基本知识的培训,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起到创业启蒙教育的作用。另外,高等学校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机构,是社会创新的前沿阵地,那么在创新过程中便产生了许多创业的需求,而高校创业教育恰恰满足了这一社会需求。[1]

二、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定位

在我国高校中,有一部分高校以科学研究为办学定位,另一部分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在这两类高校中,科学研究类高校具有强大的研究能力,社会创新成果丰硕,这样的高校创业教育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而对于另一类则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具备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类高校的研发能力不强,科研实力较弱,那么,对于这类高校来说,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以培养“老板”作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业精神作为主要的培养定位。通过创业类课程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体系内,主要形成了四个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其一,是创业基础教育,主要是在大学的一年级或二年级,为学生创业思维的萌芽起到启蒙作用,助力大学生形成创业的心智模式,在以后的学业生涯中为创业打下深层次的基础。其二,是专业类创业教育,主要是在大学三年级,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深层次认识与专业相关较为紧密的创业知识,形成专业学生较强的创新成果转化意识,在这种创业意识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其三,是创新创业类技能竞赛,主要是在高校中推动创新成果参加各级各类创业竞赛,为创新成果的转化提供交流平台,另外可以推动社会创业基金与高校创新成果的对接。其四,是各个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从国家级的教育部、省级的教育厅到各高校,形成了多层次创新创业支持项目,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训练活动,各级部门都给予项目团队资金支持,培养创业团队,激励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四、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各部门政策缺乏灵活性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自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开始,各层次的教育体系逐渐搭建起来,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投入资金,通过教改立项、科研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形式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制度灵活性差制约科研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立项过程中,鼓励大学生组队参加立项。但是,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公司的注册程序过于繁杂、公司注册后却反公司日常经营的管理指导、各级部门对于创业实践项目的支持资金报销受到各高校财务制度的诸多限制如严格按照规定好的报销比例报销费用。这些制度的限制,大大制约了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积极性,申报项目的人数逐年减少,项目成员不断退出等情况纷纷出现。

2.专业创业教育缺乏创业知识与能力影响创业教育效果

在高校创业教育的第二个层次,针对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创业教育,这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初衷是好的,让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紧密相关,一方面是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快专业科研成果的社会化转化过程。但是,在课程后续教学过程中发现,各类专业的任课教师往往很难满足既有专业功底、研究功底又能在创业知识方面满足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于是,在很多专业,跟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课程很难找到胜任的任课教师,于是,这类课程的教育便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3.创新创业类竞赛商业化倾向偏离了创业教育轨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由各类商业公司主导、主办的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层出不穷。而这些企业举办比赛的目的,也大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的交流。这就让创新创业类竞赛偏离了国家创业教育的轨道。

五、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1.增强各部门政策灵活性加强部门间协调

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大学生开设公司给予一定的程序指导、后续培训,简化办事流程,让大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开展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同时,在各级部门的财务制度中,应该针对各级各类创业项目放开财务报销的限制,让各部门资助的创业基金真正能够发挥作用,为初创的创业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帮助。

2.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行业有创业经验兼职讲师

针对各具体专业创业教育中缺乏既具备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又具备创业知识和经验的问题。各高校可以放开政策,公开向社会招聘具备专业创业经验的兼职讲师。由于兼职讲师的专业背景与创業经历结合在一起,可以指导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哪些方面强化专业能力,一则为将来就业和创业提供切实可行的方向,二则增强了各专业创业教育的实用性。

3.规范创新创业类竞赛纠偏商业化

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创新创业类竞赛市场,授权相关的政府部门作为创新创业类竞赛的主办机构,承办机构也应该由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申请。采用政府拨款,学生免费参赛的形式,彻底杜绝过于商业化的创新创业类竞赛。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与技能,起到创业精神、职业精神培养的目的。随着创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创业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必将走向

繁荣。

参考文献

[1] 刘彦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高等教育创新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