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 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云南省永仁县永兴乡那软村丙令一组水井湾沟泥石流地质特征分析
周涛1邓钟敏2
(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云南昆明650000;2.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云南省永仁县永兴乡那软村丙令一组水井湾沟在2015年6月21日突发泥石流,造成居民房屋、饮水管道、涵洞、乡村道路及设施受损,并损毁果树及耕地,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本文结合野外项目,综合调查研究了水井湾沟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水文地质特征各种地质环境因素,并总结了泥石流的地质特征。
水井湾沟泥石流;地质特征
泥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由砂粒石块和水等组成的固液混合物,是一种发生于山区的复杂的地质灾害现象。[1]我国有广泛的山区分布,且山区有较多的斜坡,极易出现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常对民房、耕地、道路等造成损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居民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大泥石流的治理力度,而有效性的治理措施应该具有针对性,需在明确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2]
永仁县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是楚雄州彝族最多的山区县,永兴乡地处永仁县北部,北面隔金枝花市相临,那软村丙令一组水井湾沟位于沙江与四川省攀永兴乡以西,水井湾沟属金沙江右岸支流永兴河中下游右岸支沟。
水井湾沟为斜坡区冲沟,主沟长约1.6km,径流面积1.41km2,沟谷呈树枝状发育,切割较浅,流域内最高点位于北东部山顶,海拔1771m,最低点为沟谷与永兴河交汇处,海拔约1284m,最大相对高差485m。
该沟谷在2015年6月21日区内普降大暴雨,暴发泥石流,历时约20分,泥石流造成居民房屋、饮水管道、涵洞、乡村道路及设施受损,并损毁果树及耕地,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根据勘查,沟谷中上游形成区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堆积。
1.气象
据全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表明,山区降雨多于坝区,海拔每升高100m,降雨量增加25~40mm,区内年蒸发量高达3733mm,相对湿度53%。
本区历年最大日降雨量、最大10min降雨量见表1;多年平均月降雨量见表2。
表1 历年最大日降雨量表(永仁县城气象站)
注:*为泥石流暴发时间
表2 1980—2015年永仁县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表(降雨量单位:mm)
2.水文
水井湾沟泥石流位于金沙江次级小支流永兴河右岸(见图1),仅有季节性洪水。源于北东部山脉,雨季降水汇集于沟谷内,由北东向南西径流,通过村庄后转向西径流,小角度交于永兴河。
3.地形地貌
永仁县地处滇中高原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永兴乡地处永仁县北部,位于金沙东南岸,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为深切割高中山地貌类型。
水井湾沟交汇永兴河部位河床宽阔,属河流侵蚀地貌,两岸断续分布有一级阶地,高于河床2-5m,阶面宽10-40m,坡度3-5°,现为水田及菜地;高程1325-1360m,地该段沟谷纵坡120-140‰,总体上纵坡较缓,沟道弯曲,上次泥石流暴发时,泥石流固体物质在村庄下方转弯处堵塞沟道而淤高,直接冲毁部分临沟房屋建筑。
区内村庄后缘斜坡逐渐变陡,坡脚区域地形坡度15-25°,高程1360-1550m,主要分布崩坡积层中,沟谷切割深3-20m,两岸坡度30-50°,局部陡立,受洪水侵蚀影响,全段均有岸坡失稳现象。
地形向山顶逐渐变陡,坡度达40-50°,区内植被覆盖一般,基岩裸露,崩塌掉块及滚石多见。该区内小型冲沟较发育,沟底及沟岸多见基岩出露,冲沟切割浅。
4.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及特征如下:
(1)第四系(Q)
根据调查,水井湾沟中下游堆积区浅表为泥石流堆积层(Q4set),其下部及永兴河河谷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堆积,沟谷两岸及丙令村后侧的缓坡上分布有大量的崩坡积层,其特征如下:
1、泥石流堆积层
泥石流堆积层(Q4set):主要分布于水井湾沟0+150m-0+300m段泥石流堆积区,为2015年6月21日泥石流堆积物,成分主要为块石、碎石、角砾及砂土混杂堆积,有少量粘性土细颗粒充填,松散,无分选,磨圆度差,呈棱角状,碎块石成分主要为细粒石英砂岩,一般粒径0.2-0.8m,层厚0.5-1.3m,堆积区顶部达2.0m左右。
2、冲洪积层
冲洪积层(Q4al+pl):分布于水井湾沟下游段及永兴河河谷内,成分主要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石及砂土,混杂堆积,松散-稍密,分选较差,由上游而下磨圆度变好,多呈次棱角状。漂卵石成分主要为细粒石英砂岩,偶有砂质泥岩,粒径0.1-1.5m,变化较大,一般在沟谷中上游段粒径较大,下游段粒径多小于0.6m,厚度1-5m。
3、崩坡积层(Q4col+dl)
分布于丙令一组所在地周围缓坡上,主要为块石、碎石,其间有砂土及粘性土充填,松散-中密,块石及碎石呈棱角状,成分为石英砂岩,粒径多为0.2-1.5m,少量可达2-3m,系后侧斜坡岩体崩塌堆积形成,厚度一般2-10m。
(2)侏罗系
侏罗系中统蛇店组(J2s):区域地层岩性上部为灰黄色、浅灰色细-中粒砂岩、紫红色粉砂岩夹泥岩;下部为浅紫色、暗紫红色细粒石英砂岩、钙质砂岩夹泥岩,区域厚度453.6-1112.4m。工作区以暗紫色、浅灰色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夹少量紫红色泥岩,岩体呈中厚层状构造,分布于整个工作区第四系之下,陡坡区及沟谷底部均见基岩出露,产状280-295°∠26-33°,产状较稳定,呈单斜构造。
5.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
(1)地质构造
1、区域构造
水井湾沟区域上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复合部位。大地构造属杨子准地台——川滇台背斜——滇中中台陷区的向斜盆地西翼边缘,区域地质构造中等复杂。
2、新构造运动
工作区属滇中断块隆起区——华坪-楚雄断块差异隆起区内,夹持于程海断裂及元谋-绿汁江断裂两条活动性断裂之间,区内新构造运动的迹象较明显,区域新构造活动表现较强烈。
6.水文地质条件特征
区内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总体自东北向西南径流。区内地层岩性为砂岩夹泥岩,泥岩相对隔水,控制着地下水的径流运动方向,区内地下水总体贫乏,补给径流途径短,在沟谷中段沟底见地下水溢出,村民修建水池(水井)取水作为生活用水,在沟谷冲洪积层中转入地下径流。
区内岩层走向与沟谷上游方向大致平行,与下游沟谷大角度斜交,裂隙水自东向西运动过程中受到泥岩的阻隔,多沿层面及节理裂隙径流,在沟谷沿岸以泉点或散流的形式排泄到沟谷中,汇入永兴河。
(一)根据上表1、表2所收集到的数据分析,自1980年至2015年一日最大暴雨量出现的月份92%出现在6~9月份,每年均有1-3次暴雨,水井湾沟历史上仅于2015年6月21日暴发过一次泥石流,该日最大10min降雨量为26.3mm,30min降雨量为50mm,最大1h降雨量为57.1mm,该日降雨量为88.3mm,日降雨量不是历史最大的,但发生了短时特大暴雨,30分钟降雨量为历史极值,属于暴雨诱发性泥石流。
(二)水井湾沟流域地形整体呈“圈椅”状,汇流面积约1.41km2。汇口处高程1284.48m,源头高程约1600m,相对高差约315m,平均比降196‰。
(三)沟谷源头段位于陡坡区,地形坡度30-50°,基岩裸露,沟谷切割浅,谷底狭窄,出露J2s石英砂岩夹泥岩,沟底及岸坡多见基岩出露,节理裂隙发育,浅层岩体破碎;中上游段沟谷切局部陡立,受洪水侵蚀影响,全段均有岸坡失稳现象,是该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区。中下游段为村庄所在区域,沟谷切割浅,是泥石流的流通区。村庄以下沟谷向西转弯,纵坡约68‰,大量的冲洪积物堆积,也是上次泥石流的堆积区。沟谷下游与永兴河汇口段纵坡约170‰,沟谷狭窄,水动力条件强,以冲蚀为主,堆积不明显,沟底有基岩出露,上次泥石流也未对该区造成危害。
(四)滑坡堆积物源为点状分布的集中性物源,据本次调查,水井湾沟泥石流沟域内滑坡主要分布于形成区沟道内,共发育5个小型的土质滑坡,合计滑坡总体积2180m3
(五)根据勘查,水井湾沟流域内有大量松散固体物堆积,泥石流易发程度属易发。历史上仅暴发过一次泥石流,属低频泥石流。根据勘查,水井湾沟流域内有大量松散固体物堆积,泥石流易发程度属易发。
(六)流域内泥石流堆积物总体上土石比低,并表现为由上游向下游细颗粒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泥石流启动的固体物质以碎块石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强,堆积物由下游向上流颗粒逐渐变大,以块石为主,粒径多为0.2-1.0m,细颗粒少见。
(七)根据泥石流形成机制,控制因素包括沟谷地形、松散物源分布、暴雨等。流域内脆弱的生态环境短期内不能改变,如遇持续强降雨或大暴雨,将会暴发泥石流灾害。
[1]王纯祥等.泥石流的二维数学模型[J].《岩土力学》;2007第6期.
[2]牟长俊.山区泥石流特征及治理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第7卷.
周涛(1985-),男,工程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云南总队,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矿产地质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