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媛,刘永泽,张立秋
(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种:电石法和乙烯法,我国多采用电石法[1]。在电石法PVC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离心母液废水为PVC生产废水的主要来源[2-3]。该废水排放量大,COD一般为100~400 mg/L,属于低浓度的化工废水[3],且成分复杂,除了主要污染物聚乙烯醇[4]及氯乙烯单体之外,还含有添加剂及其他反应产物[5]。据文献报道,PVC离心母液废水中约有85%的COD来源于以脂肪醇、芳香醇为主的低沸点有机物,其中以α-甲基苯乙烯、异辛醇、2-乙基- 1-己醇、α,α-二甲基苯甲醇为主[6]。
在PVC离心母液废水所含有的污染物中,有些具有毒性[7-11],难以被微生物降解[11],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常采用臭氧氧化工艺,以提高去除效果。有学者采用臭氧氧化工艺处理PVC离心母液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72%,同时废水中的氨氮也有74.0%的去除率[12]。也有学者采用混凝—臭氧氧化联用方法处理PVC离心母液废水,获得了95.3%的COD去除率[13]。有学者采用厌氧—生物氧化—好氧—臭氧—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PVC离心母液废水,出水水质能达到地下水水质标准[14]。
本工作选择PVC离心母液废水中含量较高的3种典型有机物(聚乙烯醇、异辛醇和α-甲基苯乙烯)作为目标物,分别考察臭氧氧化工艺对3种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臭氧接触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和初始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COD测定专用试剂:购于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碘化钾、碘、硼酸:均为分析纯;O2:高纯氧,纯度大于99.99%。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见表1。
表1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
1.2.1 模拟聚乙烯醇废水
在烧杯中加入100 mg聚乙烯醇和蒸馏水,边搅拌边升温至固体完全溶解,定容至1000 mL,制得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聚乙烯醇溶液,即为模拟聚乙烯醇废水,pH为7.3,COD约为166 mg/L。
1.2.2 模拟异辛醇废水
向50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0 mL蒸馏水和1 mL异辛醇,摇匀后静置至分层,取下清液稀释10倍即为模拟异辛醇废水,异辛醇质量浓度约为20 mg/L,pH为6.8,COD约为181 mg/L。
1.2.3 模拟α-甲基苯乙烯废水
向50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400 mL蒸馏水和1 mL α-甲基苯乙烯,摇匀后静置至分层,取下清液即为模拟α-甲基苯乙烯废水,α-甲基苯乙烯质量浓度约为8 mg/L ,pH为6.5,COD约为85 mg/L。
采用定制的带塞玻璃瓶作为反应瓶及尾气吸收瓶,分别加入体积为400 mL的模拟废水及碘化钾溶液。高纯氧经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过微孔曝气头进入反应瓶,气体流量为300 mL/min。反应过程中经反应瓶下部的取样口取样。
聚乙烯醇质量浓度的测定采用碘-碘化钾和硼酸显色方法[10]。
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及降解产物的测定采用GC-MS联用仪。模拟废水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再用甲醇洗脱。采用无分流进样方式,在80℃下恒温2 min,然后以10 ℃/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 ℃[9]。采用谱库检索,并结合质谱图中基峰、荷质比以及相对丰度与标准图谱对比方法对氧化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峰面积计算去除率。
COD的测定采用快速消解法[15];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氧化法[16];pH的测定使用pH计。
气相中臭氧质量浓度的测定采用碘化钾测定法[17]。
在臭氧投加量为32 mg/L、废水初始pH为中性的条件下,臭氧氧化过程中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3种有机物及其对应的COD和TOC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分别见图1a~c。
图13种有机物及其对应的COD和TOC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由图1a~c可见: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聚乙烯醇、异辛醇和α-甲基苯乙烯的去除率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聚乙烯醇的氧化去除速率最快,在25 min左右时就已经获得了约90%左右的去除率,之后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其去除率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异辛醇的去除率略低,反应进行到60 min时异辛醇去除率约为75%;当反应进行到60 min时,α-甲基苯乙烯去除率达到了95%。
同时,由图1a~c还可见:3种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始终低于3种目标有机物的去除率,这说明臭氧虽然能够氧化目标有机物,但对其产物的完全降解能力有限。由图1c可见,模拟α-甲基苯乙烯废水的COD去除率在反应初期呈现负增长,分析认为其原因是:在COD的测定过程中芳香族有机物α-甲基苯乙烯本身不易被重铬酸钾氧化,但其产物更易被重铬酸钾氧化,因此在测定时表现为COD升高的现象[18]。同时,由图1a~c还可见:3种模拟废水的TOC去除率均较低(小于6%),说明单独臭氧法无法将这3种有机物彻底矿化。
综上所述,臭氧处理3种有机物的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聚乙烯醇25 min,异辛醇60 min,α-甲基苯乙烯60 min。
在反应时间分别为聚乙烯醇25 min、异辛醇60 min、α-甲基苯乙烯60 min,废水pH为中性的条件下,臭氧投加量对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及其对应的COD和TOC的去除率的影响见图2a~c。
图2 臭氧投加量对3种有机物及其对应的COD和TOC的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2a~c可见:随着臭氧投加量增加,聚乙烯醇、异辛醇去除率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聚乙烯醇在臭氧投加浓度为136 mg/L时去除率为98%,与投加量32 mg/L时相比提高了9百分点;异辛醇在臭氧投加量为312 mg/L时去除率达85%,与投加量32 mg/L时相比提高了10百分点,之后继续增加臭氧投加量,去除率变化不明显;而α-甲基苯乙烯的去除率受臭氧投加量影响不明显,因为在低臭氧投加量时,α-甲基苯乙烯的去除率就已经达到了95%。
由图2a~c还可见:3种模拟废水的COD和TOC的去除率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仍始终低于目标有机物的去除率;其中,α-甲基苯乙烯反应液的COD和TOC去除率随臭氧投加浓度的升高明显升高,当投加量提高为572 mg/L时,两个指标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16%,与投加量32 mg/L时相比提高了91百分点和15百分点;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对模拟聚乙烯醇和异辛醇废水的COD、TOC、目标有机物的去除率的影响不明显,并且,TOC去除率最高不超过16%,说明改变臭氧投加量也不能使3种有机物完全矿化。
综上所述,臭氧处理3种有机物的最佳臭氧投加量分别为:聚乙烯醇136 mg/L,异辛醇312 mg/L,α-甲基苯乙烯32 mg/L。
在反应时间分别为聚乙烯醇25 min、异辛醇60 min、α-甲基苯乙烯60 min,臭氧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初始pH对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及其对应的COD和TOC的去除率的影响分别见图3a~c。
由图3a~c可见:随着初始pH由酸性变为碱性,异辛醇去除率增加,当溶液初始pH为9.4时,异辛醇去除率达到89%,较初始pH为中性时提高了7百分点;但初始pH的改变几乎不影响聚乙烯醇和α-甲基苯乙烯的去除效果。由图3a~c还可见:3种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均随初始pH的升高有不同程度提高,当初始pH为9.6时,臭氧对模拟聚乙烯醇废水的COD去除率达55%,较中性时提高了4百分点;当初始pH为9.4时,臭氧对模拟异辛醇废水的COD去除率达45%,较中性时提高了15百分点;当初始pH为11.0时,臭氧对模拟α-甲基苯乙烯废水的COD去除率达10%,较初始pH为中性时提高了9百分点。COD去除率随初始pH的提高而增加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臭氧会产生大量的HO·作为氧化剂,氧化速率快且选择性低[19],因此去除效果好。由图3a~c还可见,3种模拟废水的TOC去除率均不受初始pH影响,初始pH不影响臭氧对3种有机物的矿化程度。
综上所述,碱性条件有助于臭氧氧化对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这3种有机物的去除。
图3 初始pH对3种有机物及其对应的COD和TOC的去除率的影响
3种有机物臭氧氧化产物的GC-MS谱图见图4。
经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后发现:图4a上的峰1归属于草酸单乙酯,其余为杂质峰;图4b上的峰1归属于未反应完的异辛醇,峰2归属于其生成的产物异辛酸;图4c上的峰1归属于α-甲基苯乙烯的臭氧化产物苯乙酮。
根据图4及文献结论[20-21]推测3种有机物的臭氧氧化过程。
图43种有机物臭氧氧化产物的GC-MS谱图
聚乙烯醇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1,3-和1,2-乙二醇两种结构,根据其结构和产物草酸单乙酯分析臭氧氧化聚乙烯醇的过程为:臭氧首先使聚乙烯醇分子断链,形成了乙二醇和乙醇两种物质,乙二醇进一步被臭氧氧化生成乙二酸,乙二酸再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最后生成草酸单乙酯。聚乙烯醇的臭氧氧化反应机理见式(1)~(3)。
异辛醇被臭氧氧化生成了异辛酸。这是因为在醇分子中,由于受到羟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α-H的活性增大,容易被氧化。异辛醇的臭氧氧化反应机理见式(4)。
臭氧与α-甲基苯乙烯的反应属于典型的臭氧与烯烃的反应类型,为臭氧的直接氧化,且臭氧与不饱和化合物以及含有—OH的芳香烃反应较快,属于传质控制的化学反应。α-甲基苯乙烯的臭氧氧化反应机理见式(5)。
a)臭氧氧化处理含有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3种有机物的废水时,3种有机物均可得到有效去除,但单独依靠臭氧氧化作用很难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完全矿化。
b)臭氧氧化处理3种有机物模拟废水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臭氧投加量分别为:聚乙烯醇,25 min和136 mg/L;异辛醇,60 min和312 mg/L;α-甲基苯乙烯,60 min和32 mg/L。在此最佳条件下,聚乙烯醇、异辛醇和α-甲基苯乙烯的去除率分别为98%,85%,95%。此外,碱性条件下有助于臭氧氧化工艺对3种有机物的降解。
c)经臭氧氧化后聚乙烯醇、异辛醇、α-甲基苯乙烯分别生成了新的产物:聚乙烯醇断链后的产物经氧化和酯化反应生成了草酸单乙酯;异辛醇生成了异辛酸;α-甲基苯乙烯生成了苯乙酮。
[1] 李永磊,邱瑞玲. 中国聚氯乙烯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J]. 聚氯乙烯,2011,39(6):1 - 4.
[2] Qiao Ruiping,Ma Yongmin.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RR by combination of UV/H2O2technique[J]. Chin Chem Lett,2005,16(9):1271 -1274.
[3] 崔小明. 聚氯乙烯生产中节能降耗处理技术进展[J].化工文摘,2009,(4):59 - 62.
[4] Scruggs C E,Randall C W. Evaluation of iilatnentous microorganism growth factors in anindustrial wastewater activated sludge system[J]. Water Sci Technol,1998,37(4):263 - 270.
[5] Suenaga Y,Akimoto A. Particle size control of PVC[J]. Colloids Surf A,1999,153(1):321 - 323.
[6] 王立,侯斌,赵沁. PVC离心母液组成分析[J]. 聚氯乙烯,2011,39(6):30 - 35.
[7] 张斌,周永元. 浆纱污染与环境保护[J]. 棉纺织技术,2003,31(7):17 - 20.
[8] 谢冰,徐亚同. 含PVA退浆废水的处理实践[J]. 环境工程,2002,20(5):7 - 9.
[9] 楚晓俊. 高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联合处理PVA废水研究[D]. 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0.
[10] 雷乐成. 光助Fenton氧化处理PVA退浆废水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00,20(2):139 - 144.
[11] 邢晓琼,黄程兰,刘敏,等. 含聚乙烯醇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 印染助剂,2012,29(8):1 - 5.
[12] 葛睿,闫征楚.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的臭氧氧化法预处理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38(11):194 - 199.
[13] 王权. 臭氧氧化法在悬浮法聚氯乙烯母液处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氯碱,2001(5):42 - 43.
[14] 张迎新,殷继沛. PVC废水处理工艺[J]. 科技风,2012,(22):51 - 53.
[15] 环境保护部. HJ/T 399—200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S].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6] 环境保护部. HJ 501—2009.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S].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CJ/T 3028.2—1994 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8] Baird R,Smith R K. Third century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M]. England: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2002:250 - 412.
[19] Hoigné J,Bader H. Rate constants of reactions of ozone wi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in water—Ⅱ:Dissociating organic compounds[J]. Water Res,1983,17(2):185 - 194.
[20] 周长波,段宁,张振家.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清洁生产[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1):1391 - 1394.
[21] 吴银彪,李汝琪,田岳林,等. 臭氧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保产业,2010(3):44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