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锐
对往年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最近,笔者对2014年各地高考题进行了再一次研读,在借鉴学习的同时,发现两道试题有待商榷,在此试作探讨。
江苏卷第16题: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體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答案:D
本题以“‘自由概念的阐释与理解”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罗斯福新政。很多师生初读此题都有一头雾水之感,原因是本题在题干和选项有限的文字中共出现了9个“自由”,命题者意图用这9个“自由”互相解释,互相比较,让考生理解“自由”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内涵。但遗憾的是,命题者的阐释几乎全部引用的是不能定性的、模糊不清的译著语言,这些表述由于语言背景的模糊和语言习惯的迥异,学生阅读起来仿佛进入了一个由系列哑谜组成的“八卦阵”,根本无法逐一辨清这些密集出现的“自由”的含义。为弄清这道题目所述问题的来龙去脉,笔者在网上邮购了《美国自由的故事》一书,经过认真阅读和对试题仔细研究,发现试题存在明显的史料剪裁和语言组织缺陷。在此试作探讨。
《美国自由的故事》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的代表作,该书以美国历史为叙述对象,把“自由”概念发展的历史描述成了一个“充满了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试题所引文字全部出自于该书第九章“新政与自由的重新定义”的“保障与自由”部分。这部分内容以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为背景,这是我们分析这道试题的基本语境。
为便于说明该题在史料剪裁上的问题,我们先把试题所涉及的原文部分一一列出:
(第291页)《新共和》杂志的主编乔治·索尔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反映出“两个对立的人群的不同需要与目的”,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第292页)如同罗斯福以压倒多数赢得连任的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第283页)约翰·杜威在1935年坚持道,自由的概念应该被重新界定,在“今天,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下划线部分是试题使用的文字)
通过比对原文,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史料剪裁和语言组织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不当缺省。题干引用第291页文字时省去了“《新共和》杂志的主编乔治·索尔写道”这句话,这虽然不影响考生答题,但人为隐掉该说法的原作者而代之以转引出处毕竟有失严谨。和这一省略相似但问题更严重的是D项对第283页的引用,这句话是直接引用,不仅隐去了原作者约翰·杜威的姓名,还将之想当然地说成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事实上,我们甚至不能从原著中找到“大多数人”明确赞同这句话的直接依据。这种处理明显改变了文章原意,没有坚持“忠实原文”的史料引用基本原则。
二是随意截搭。该题引用文字出现于原书的不同部分,命题者没作任何提示或者说明就把它们截取后搭配在一起,显得语意很不连贯。尤其是用约翰·杜威的话来阐释题干中“大多数人”的观点,想当然地把“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和“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等同起来,没有考虑经济安全是否还有“经济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般内涵,显得过于随意。
三是主旨不明。在对这道题的解析中,我们遇到的困惑还远不止于此。试作分析。试题题干先给出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接着提出了又一个新的关于“自由”的说法——“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这一说法是否属于“两套对立自由”之一呢?如果不属于,那岂不出现了“第三种”?如果是,它是否属于第二种呢?如果是,从试题省略掉的原文“如同罗斯福以压倒多数赢得连任”可以判定,“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那为什么选项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不对呢?还有,选项A、B都不对,也就意味着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自由的观念不属于这“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那岂不意味着真的存在“第三种”自由的观念?试题表述中,明确了前两种是二元对立的,那如何定位“第三种”和前两种的关系?命题者在呈现了“两套对立自由”之后又抛出这个“第三种”想要说明什么?如果试题本身就是“分裂人格”,互相抵牾,试题想要呈现的主旨是什么?本题史料剪裁和语言组织到底要说明什么?
海南卷第3题:
原题如下: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
答案:B
本题材料摘编自《晋书·王羲之传》,但对这一事件的最早记载则出自于《世说新语》,是典故“东床快婿”的出处。本题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为主,材料浅易,难度不大。从四个选项的比较来看,由于材料说的是为女择婿,女方在这桩婚姻中处于主动地位,“女性地位低下”无从谈起,可以排除A项。郗家从王家子弟中选婿采用的是常规的观察挑选——“遍观子弟”,方式上并无独特之处,C项也可以排除。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郗王联姻有互相勾结、拉帮结派的倾向,D项和题干的关联度就更低了,也可轻易排除。这样就只剩下B项了。由于郗鉴是太尉,而王导是“朝廷重臣(丞相)”,均是士家大族,加之从东晋社会状况来说,选官、交友、联姻讲究门第是确实存在的现象,故选择B项。
以上分析判断虽然吻合于试题参考答案,但采用的是排除法,思维过程是“A、C、D三项都不对,所以选B项”。但从正向逻辑推演的角度来说,由题干材料到B项之间并没有展现出清晰合理的推理路径,也就是说,从材料解读到答案获得不是必然的。推究其原因,是试题在两个问题上没有理清。
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把握住材料的核心意思,解读时明显偏离了主题。本题要从材料中得出的结论是“这(材料)主要反映了婚姻讲究门第”,材料的主题内涵果真如此吗?材料说的是郗家到王家选婿,“遍观子弟”后选中了那个在“东床坦腹”的王羲之。材料以郗家到王家选婿为背景,意在展现王羲之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气度”,王羲之被郗鉴选为女婿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显然这段材料并不是要突出郗王联姻,更不是要说明“婚姻讲究门第”。材料呈现的是王羲之和其他王氏子弟的不同,而不是王氏子弟与寒门庶族的比较,命题者对材料解读后得出“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婚姻讲究门第”的结论,显然偏离了材料主题。
第二个问题是假使材料有意突出了“郗鉴到王家这样一个高门大户选婿”的事件,是否就能充分说明郗鉴在婚姻问题上“讲究门第”呢?从郗鉴择婿“讲究门第”是否就能够推理出“当时婚姻讲究门第”呢?仔细琢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类推。霍启刚娶了郭晶晶,你能得出霍家娶媳(标准)是要找一个跳水运动员吗?就算碰巧霍启刚原初就真想找一个体育明星,你能得出当今富豪择偶以体育运动员为首选的结论吗?同样的道理,郗王两家联姻只是一个孤立事件,郗家和王家两个士族大户联姻,固然有可能是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但在无法反证他们不能接受“寒门庶族”的情况下,仅就这一件事而得出结论显然是不恰当的。而由两家联姻的这一事件进而推及“当时婚姻讲究门第”则更加夸张,因为“当时婚姻讲究门第”的说法是对社会风气的评判,支撑这一结论的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试题在逻辑上有过度推演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