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清 张敬伟
摘要:教育实证研究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因此针对研究范式转型和研究方法规范化传播过程进行研究。以学术创业为理论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嵌入式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领域和子领域两个分析层次来考察中国管理学研究在过去20年的范式转型趋势和过程机制,并进行跨案例比较。结果表明,范式转型过程主要围绕学术创业的三要素展开,通过多层次制度对话活动实现社群构建和规范化传播,遵循先“模仿学习”后“自主创新”、先“术”后“道”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树立标杆和领袖来形成高承诺团队和联盟,采用共同愿景和效果逻辑来指导创业行为,注重青年人才培育,并采取“争”与“不争”相结合的竞争战略,为教育研究范式转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实证研究;范式转型;学术创业;管理学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众多教育组织和研究者呼吁促进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和实证研究方法的规范化传播,加强国际交流,因此教育实证研究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1]。那么实证研究的范式转型和规范化传播应该如何实现?会经历怎样的过程?纵观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是较早开始启动范式转型的领域,至今已经历近20年的实践,完成了实证研究方法合法性的获取、研究范式的更迭以及智力资本的储备,产生显著正面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学术创业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以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范式转型和方法规范化传播过程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定性内容分析和嵌入式双案例研究的方法从整体领域和子领域(定量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两个分析层次考察范式转型和研究方法规范化扩散的过程,并进行跨案例比较,提出结论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教育实证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理论视角
从狭义来讲,学术创业(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可以指研究者或者学术组织参与商业活动,比如技术转移等[2];也可以指创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课题、理论、构念等[3]。从广义来说,任何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创业行为都可以被称为学术创业。行为层次既可以是个体研究者,也可以是团队、组织,乃至学术社群。当下教育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范式转型和规范化传播就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创业过程,创业目标是促进教育研究社群使用规范、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信度效度和影响力。
在实证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涉及“术”和“道”两个层次。首先通过“术”来实现平台和社群的构建,为范式转型获取合法性,最终实现从工具到理论的“道”。学术创业的三要素过程是指通过差异化、资源调动和合法性构建来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发展出独特的研究议题和意义的过程。[4]对于研究范式转型来说,学术创业意味着学术社群和学术权力的变革,对现有教育研究提出挑战并形成差异化定位,调动学术资源,最终获取实证研究方法的合法性。在推动变革的过程中,学术创业者也会面临企业创业者所遇到的困难,比如在位成员或现有领域的阻力、环境和机会的不确定性、自身的局限性等,因此学术创业也需要通过战略管理来应对挑战。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选择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实现从思辨研究到实证研究的范式转型?范式转型的学术创业是怎样的过程?如何实现研究方法规范化的传播?”首先,这是研究“如何”和“怎樣”的问题,需要深入场域内部探究过程机制,而探索性案例研究是构建理论的有效方法。[5]其次,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中,管理学领域开始国际化和范式转型的时间较长,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丰富经验和素材。第三,作者在管理学领域积累了一定研究基础,对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较为熟悉,可获取较为丰富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因此本文以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范式转型路径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整体领域的发展趋势(管理学领域)和子领域的发展过程(定量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两个分析层次进行嵌入式案例研究,从学术创业视角挖掘研究范式转型和规范化传播的内在机制与过程。
·学科与专业·学术创业视角下研究范式转型:以管理学研究为例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作者在开展管理学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范式有长期观察,获取和积累了关于研究方法的丰富资料。一手资料包括非正式访谈、交流平台(会议、微信等)和观察;二手资料包括学术文献、社群平台、学术组织的公开和内部资料、书籍著作等。多种来源的数据能够形成三角验证,提升研究效度,同时在整体领域和子领域两个层次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1.在整体领域层次,通过文献分析来考察研究范式的整体演变趋势。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指定A类期刊《管理世界》和《南开管理评论》作为抽样对象,原因在于:首先,这两本期刊在过去20年中始终是管理学领域排名前两位的顶级中文期刊;其次,发表过综合性工商管理类论文。A类期刊中有很多主要发表管工、管科和金融类论文,与理工科交叉性较高,研究工具偏向定量、建模等方式,因此不作为抽样对象。以6年为间隔,选取1998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共四个年份的所有论文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的论文样本以截止到2017年3月前在CNKI网上刊出为准,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近十年间研究方法演变越来越快,故加抽13年论文作为补充样本,最后共获得1086篇论文样本。对所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演化趋势进行简单分析。根据陆根书等(2016)的分类方法,将研究方法划分为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类,思辨研究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概念分析、理论研究等;实证研究包括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三类。[6]对文献样本的研究方法进行内容分析,从模型构建和分析工具等方面考察方法严谨性的演化过程,与子领域层次分析相结合。
2.在定量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的子领域层次,通过双案例研究来考察范式转型和规范化传播的发展过程。在实证研究范式转型或者国际化(以定量研究为主)的过程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7],因此本研究以IAMCR为切入点对定量研究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案例研究方法的主要推动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工商管理类顶级期刊《管理世界》,主要方式和活动是举办“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简称“案例论坛”),因此本研究以案例论坛为切入点对案例研究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案例内分析,提炼关键构念和过程,比如核心学术创业者是谁?举办了哪些活动?过程遵循什么样的特征?然后进行跨案例比较,探索不同方法范式转型过程的异同点,采用逐项复制的逻辑将结论在双案例中进行验证和修正,提升研究结果的效度。在分析过程中,持续在资料数据和理论中进行对比,用学术创业模型和理论指导资料分析,同时不断探索和检验研究发现和结论,使结论与理论对话,进一步提升研究的信度效度和内在逻辑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管理学整体领域的发展趋势
根据表1所示,趋势上,在过去20年中,管理学顶级综合性中文期刊所刊发的学术论文呈现出明显的转型变化,思辨研究的比例持续降低,实证研究比例逐渐升高。2010年、2013年和2016年数据显示,实证研究在两个期刊都占到约80%-90%的比例,实证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比例也持续上升,远超过以案例研究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成为实证研究的主流范式。质性研究在比例上远小于定量研究,可能是因为质性研究的难度更高,也可能因为其总量仍远少于定量研究。
從比例变化来看,范式转型主要在前十年中完成,即1998年到2008年间,因此从思辨研究向实证研究的范式转型需要一段较长的过渡期。此外,1998年和2004年的实证研究论文缺乏对方法的描述,定量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比较简单,案例研究多属于叙事性单案例研究,普遍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整个范式转型的过程伴随着平台、社群的构建,方法规范化的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并最终以期刊发表为驱动完成范式转型。
(二) 子领域层次分析一:定量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与规范化传播
1.范式转型的起源与主体
IACMR起源于1999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实证研究方法培训班,2002年在香港正式成立,因此该社群的初始主体为境外(以美国和香港为主)华人学者,范式转型也更侧重国际化、科学化和定量化。学术创业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国内管理学研究水平,促进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其次是实现华人学者在国内学术领域的网络嵌入。
如徐淑英、樊景立等在国际管理学研究领域有强大影响力,他们调动学术资源,构建学术社群,通过举办主要活动来获取学术创业的合法性。这些顶尖学者来自于不同的知识背景,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研究层次从宏观到微观,都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
2.社群构建与社群活动
社群构建与学术创业的过程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Phillips等认为,组织规范的形成是群体内部各个行为主体对话的结果[8]。行为主体通过对话对事物进行塑造,为事物赋予意义。在定量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中,IACMR的行为主体通过举办多层次的活动实现了社群内部、社群内外之间、不同层次和部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通过情感修辞、认知修辞和价值修辞等手段来说服他人学习并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调动出版物和高水平学者等学术资源,逐渐扩大对话体系,形成基于共同愿景和动机的学术创业联盟,实现“个体-团队-群体”的跨层面传播,最终使制度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中获得合法性[9]。行为主体在群体内外的话语权越大,地位越高,修辞被唤醒的越多,制度化和传播的速度越快,范围越广。
3.范式转型的纵向发展过程
IACMR对于中国管理研究范式转型的推动路径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9年-2008年),主要以研究方法的规范化和传播为主要目标,也是历时最长的阶段。随着实证方法逐渐成为范式主流,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第一,研究过于碎片化,缺乏对实践的观察;第二,复制性研究过多;第三,缺乏对理论跨情境的认知;第四,挤压其他方法的使用者和本土管理学者在学术界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造成学术研究功利化、跟风化;第五,过于重视数据驱动,缺乏理论基础,缺乏对问题的关注。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后发先至,在国际上竞争力越来越强,因此在第二阶段(2009年-2012年),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呼吁本土化研究和中国情境的理论构建,关注道路的选择,反思定量研究的局限性。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主要强调回归“科学精神”,关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第一阶段主要是“模仿学习”,第二、三阶段开始进入“自主创新”。驱动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动因在于,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培育和储备了充足的智力资本;其次,本土管理学者需要更大的空间和话语权,实现管理研究的多样化。范式转型已经历近20年时间,但争论依然激烈,这说明学术创业的愿景要根据发展进程进行柔性调整,鼓励多元的有益争论,在战略层面经常对局限性进行评价和反思。
加速定量研究方法规范化传播的关键是由众多领域内知名华人学者共同合著的实证方法著作。该书对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通俗易懂,操作性强,靠近前沿。对于方法的原理、操作、应用和论文发表策略都有很好的指导性。经过社群内对话,该著作相隔4年再次修订,增加和更新的内容占约1/3,说明定量研究方法一直在快速持续的演进和提升。
4.研究方法的演化
研究方法规范性是指,研究过程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使用科学化的工具和手段,确保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10]研究方法的演化包括两个过程:规范性的提升和传播,这两个过程既是同时进行,又有先后顺序。首先,随着现象和理论的发展,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的提升,研究者们对研究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以期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更好的解读数据和回答研究问题。同时,学术社群通过学术活动实现对话,将研究方法规范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研究者,并通过他们在各自的团队和组织内进行分享和再传播,从而实现研究方法规范的同步化和制度化。
从演变来看,从没有模型,到检验简单的因果关系,然后开始加入中介、调节变量,后期出现更复杂的被调节的中介和被中介的调节模型,同时还出现了跨层级检验的跨层模型。在统计检验上,从没有数据分析,到简单的数据统计,到复杂的多元线性回归或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在度量工具和数据收集上,从早期没有数据,到使用单一来源的单一题项工具,到现在要求作者详细说明抽样标准、问卷开发的严谨性、预调研、共同方法偏差以及数据多来源等。在统计软件上,从简单Excel发展到SPSS、Amos、Lisrel、EQS、HLM,再发展到Mplus、SAS等。综上,定量研究方法已经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用于判断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规范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应用统计领域的学者一直在持续反思社会科学对统计的使用是否错误的引导了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海外学者在定量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和规范化传播中起关键作用。主要的方式是举办多层次学术活动,与多层次利益相关者对话,撬动海外资源,通过树立领袖形成强大社群和利益共同体,迅速占领学术资源和话语权,使众多研究者在制度下产生趋同行为,并将新研究范式内化为群体规范乃至价值观,完成从个体到群体的跨层面传播,从而获得合法性。由于定量研究方法变化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较高,因此通过高影响力的教材和高水平的工作坊快速传播定量研究方法的评价指标体系。整体可分为“模仿学习”和“自主创新”两个阶段,第二阶段着重对第一阶段的反思和批判,强调实践。通过制度对话和社群内部学习,培育大批优秀的本土青年学者,帮助他们在国际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
(三) 子领域层次分析二:案例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与规范化传播
1.范式转型的起源与主体
定量方法在2000年后迅速占领学术资源,也逐渐引起不同的声音。关注质性研究方法和本土情境的学者与期刊认为,单一的定量研究难以深入把握和挖掘管理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管理知识应来源于实践,应该通过多方法多途径来进行探索,因此开始推动以案例研究为主的质性方法规范化,以期提升研究者对于本土情境的把握能力,提高质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主要行动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工商管理类顶级期刊《管理世界》。《管理世界》在2006年以前只发表过极少量案例研究,但是始终在探索如何推动本土情境的质性研究。自2007年开始,人民大学商学院(以时任院长、副院长为主)与知名企业如海尔等主体共同合作开展案例研究,并以专栏形式在《管理世界》上发表描述性案例研究,初步树立学术创业愿景,形成以“本土学术院校-学术期刊”为核心学术创业者的合作模式。
在个体层面,早期促进社群形成的关键成员通过举办案例论坛和推动案例研究规范化,在定量研究的红海中创造出一片蓝海,并利用先动优势掌握了案例研究方法的资源和话语权,在新社群中获取相对竞争优势,在学术职称、行政岗位、学术地位等多层面获得学术创业成功的收益。在社群层面,学术院校通过学术创业调动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资源,清晰的定位于差异化的学术需求(质性研究的低合法性与稀缺性),通过愿景管理来引入更多高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形成品牌效应。
2.社群构建与社群活动
主要推动方式是举办“案例论坛”,截止目前已举办十二届,每年都评选出若干优秀论文发表于《管理世界》为主的重要期刊。论文总数逐年递增(如表2所示),参加的学生人数从最初的200人发展到现在的600人,其中青年论坛与培训体现出尤为热烈的学术氛围,说明社群活动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作用。从论文总数的纵向变化来看,2012年出现规模的跳跃性进展,即案例论坛通过约5年时间获得初步合法性。
通过共同愿景的唤醒和成果发表的拉动,主要推动两个层面的社群构建,一是“在位研究者”,即经验丰富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群体;二是“新进入研究者”,以跟随“在位研究者”的青年学生和教师为主。还有一些独立研究者,共同参与了社群形成和话语体系的制定,为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发展赋予自己的定义,并且在社群发展中持续促进新制度演化。
3.范式转型的纵向发展过程
本研究对2007年以来的案例论坛综述文章进行内容分析,总结了研究型论文的方法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以案例研究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如表3所示,关注点反映的是当下研究者在方法使用上最欠缺的要素,即范式转型和方法传播的阶段性任务。在规范化得到广泛传播之前,很多案例论文只是单纯叙事,结论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早期关注点是研究方法和写作的规范性。经过2-3年的学习和传播,规范性得到显著改善,关注点回归到理论,并开始强调中国情境下的本土理论构建。说明“术”的进步开始更好的支撑“道”的思考。到2011年发现,很多研究由于过度强调严谨性,只注重枯燥的内容分析,由此提出要“在故事性和严谨性之间取得平衡”,即故事性的重要性重新回归。
在阶段性回顾中发现,案例研究难以提升的最关键问题是理论贡献的缺乏。2012年,案例论坛邀请了众多国际顶尖学者和顶级期刊编辑参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与本土研究者进行深入交流,使得论参会人数、投稿数量都得到突破性提升(如表2所示)。标志着以“学术院校-学术期刊”为主导模式的案例研究获得合法性并取得阶段性成功,有更多行动者加入,影响力更大,国际化程度更高,成为国内管理案例研究的最重要交流平台,并且成功构建了研究方法社群。之后,社群的关注点始终围绕在对“术”和“道”的反思上,连续3年强调理论对研究的指引作用和如何升华理论贡献。由此可见,在案例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中,“术”的转型和传播是比较快速和便捷的,但是理论贡献始终是制约案例研究的最关键因素。
4.研究方法的演化
从转型手段上来看(表3),早期学习对象主要是国际高影响力的标杆学者及其著作和论文,通过标杆学习来构建规范性的评价指标,并依照指标逐条改进研究现状。主要的标杆学者和研究包括:Glaser和Strauss(1967),Strauss和Corbin(1998)的扎根理论,Miles和Huberman(1994)的定性数据分析方法,Yin(1994)和Eisenhardt(1989)的案例研究方法。這些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控制研究过程和步骤,降低研究者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因此被案例研究论文所大量引用。然后,树立国际顶级期刊范文标杆,为研究者提供模仿学习的范式和榜样,快速传播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认同的研究范式。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模仿学习”。到后期,“术”的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接轨,社群业已形成,开始强调本土情境的“自主创新”。
从阶段性发现和阶段性建议来看(表3),案例研究最常见的“术”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详细的案例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过程,研究问题模糊,缺少一手资料,缺少多案例研究。最常见的“道”的问题是理论如何贯穿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理论欠缺会使得研究执行和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问题提出-理论基础-案例选择-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论-贡献)之间都留下巨大的鸿沟,削弱研究的内部逻辑性。从发现和建议的互动来看,“术”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术”与“道”的提升是彼此支撑、相互交替的过程,二者始终在同时发展,不能离开“术”只谈“道”,也不能离开“道”只谈“术”。在十年模仿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在社群内部得到深度共享,社群成员持续内部对话和学习,对理论贡献和实现路径的理解逐渐自成体系。
综上所述,本土学者、学术院校以及学术期刊所形成的高承诺联盟在推动案例研究方法的范式转型和规范化传播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案例研究的演化和社群构建过程更强调标杆学习,在前期“模仿学习”阶段更加侧重于“术”,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后对第一阶段进行反思,并且更强调“道”,即理论的作用。案例研究的学术创业过程更侧重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即对学术市场需求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差异化战略,因为其面对的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流范式的学术环境。与定量研究类似,范式转型的关键在于社群构建和持续对话,并且在创业过程中使用效果逻辑,以愿景和使命驱动差异化的创业行为。社群构建主要在“在位研究者”和“新进入研究者”两个层面实现,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培育。
(四)子领域双案例的跨案例比较
将定量方法和案例方法的发展路径进行跨案例比较,可以发现若干相同点和差异。相同点在于,首先,范式转型是学术创业过程,因此发展过程都是以差异化、资源调动和合法性构建做为核心。围绕核心开展多层次学术活动,与多元主体进行制度对话,通过研究方法规范化的传播获得学术认同,形成社群和联盟,快速占领资源和话语权,参与创业的元老级成员获得创业者先动优势。其次,遵循先“模仿学习”,后“自主创新”的路径。最初都是以国际化为导向,快速引进以欧美为主导的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前沿与标准,提升本土研究者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与国际学术领域接轨并对话;经过第一阶段后后开始强调以“术”辅“道”,探索本土情境下的理论构建与检验。这说明“术”的学习和传播过程较快,先“术”后“道”的路径能够实现快速学习。第三,学术创业者以愿景和使命来驱动范式转型行为的发生,关注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比如IACMR和案例论坛的学术创业者都能够准确识别学术市场需求,对创业愿景进行定位,并且随着学术社区的演变不断更新愿景和目标。这说明成熟的学术创业者像企业创业者一样也善于采用效果逻辑来指导创业行为。第四,引领和推动学术创业的核心主体都通过学术创业的成功获得多方面收益,比如学术职称和行政岗位的晋升、学术资源的积累、学术网络的嵌入、经济利益的获取、学术话语权和地位的提升等。第五,注重青年学者的培养。青年学生和学者是一线科研工作者,对方法的使用有最实际的体会和经验,并且青年学者的成长对于社群和方法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不同点在于,第一,IACMR的主要推动者是海外知名学者,在IACMR中以徐淑英和樊景立等人为组织领袖,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撬动资源形成社群凝聚力,直接撬动海外资源,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将最前沿研究方法输入国内并传播;案例论坛的主要推动者是本土学者,以Eisenhardt、Strauss和Yin等人的著作和研究为标杆,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标杆学习。第二,定量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更强,社群更大,覆盖范围更广,方法的变化更快,竞争性更激烈,因此方法演化和传播的时间更长。由于统计方法在持续演进,定量研究方法领域没有最佳实践和固定标准,因此只有领袖没有标杆,主要推动方法的更新。案例研究方法已经发展出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不易掌握,因此可以以若干标杆学者和研究为基础,主要推动方法的应用。第三,采用并推广定量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具有背景多样性,诸多顶尖学者来自于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不仅促进学科交融和跨领域研究,还带动研究范式跨越学科壁垒进行流动,形成新进入优势甚至创造新兴制度场域。
五、结论与建议
(一)学术创业视角下的范式转型过程
教育实证研究范式转型的学术创业过程应主要围绕差异化、资源调动和合法性构建三个要素展开。首先对于学术市场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形成差异化的创业诉求,构建基于共同愿景的社群和联盟。然后通过社群和联盟进行学术资源调动,全方位开展制度对话活动,通过情感、认知和价值修辞加速传播和引导,通过树立标杆和精神领袖获取认同,从而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研究者加入。通过对话活动,积累人才储备,提升教育实证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而构建合法性。合法性的获得能够进一步促进资源聚集和成果产出,使学术创业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实证研究方法的合法性得到巩固。
在学术创业初期,应特别关注三点。第一,社群的构建与创业团队搭建类似,最重要的是引入志同道合、有兴趣且有影响力的学者或利益相关者加入。核心学术创业者通过对话,从不同角度引起有影响力行为者的兴趣,使这些关键行为者以不同的程度和角色嵌入到社群中,并逐步提高卷入程度。因此核心学术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在学术创业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内部形成高质量的社群,在外部获取高质量的支持,是学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二,从结果出发逆向引导转型。当下期刊发表和项目申报仍然是评价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引入高影响力期刊形成高承诺联盟,是获得认同和推动转型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通过联盟内部对话,以特刊、会议等形式定向培育科研成果,通过快速行动获取先动优势。第三,学术创业应该聚焦于人才培养,使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成为人才培养的结果,因此应尽量强调过程导向。青年学者和学生柔性更高,可塑性更强,是促进未来实证研究长远发展的生力军,因此社群活动应该把与青年学者/学生的对话作为重点工作,关注青年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引导青年学者在大社群内部形成自己的子社群,实现范式转型和学术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范式转型过程中的创业行为特征
在本研究中,学术创业是在学术情境下的科研社群创业,虽然与企业创业的情境有很大区别,但是在行为上有相似之处。因此采用成熟创业者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能够促进范式转型的进程。
首先,对于学术创业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可能短期内难以获得显著的回报和成效,并且阻力重重,因此不能采用结果和績效评价来驱动组织进步,而要通过共同的愿景和使命来引领、激励社群,实现持续创业。对于正在学术创业的个体、团队、组织乃至社群来说,应该报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高远的目标,以边缘人思维保持创业的专注、动力和激情。其次,学术创业过程要面临高度环境不确定性以及资源约束。环境事件的快速变化和高度复杂性特征使学术创业者难以通过特定行动来实现预期目标。比如政府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研究期望的改变、社群内部的分歧、社群外部的阻力、国际化的影响、其他学科和领域的进入、研究方法的发展更新、研究范式的局限性、意识形态的差异、难以改变的惰性等。同时,学术创业者的资源调动和聚集能力受到限制,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因此在这种决策情境下应更多采用效果逻辑(而非因果逻辑)来指导创业行为,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当下既有的资源和手段出发,不要预先设定明确具体的范式转型目标和预期收益,而是在学术创业过程中使小目标一个个出现、更迭、演化和成型,比如形成青年学者社群、组织一次特刊、编纂一本核心著作,通过小范围、小规模的实验来测试小目标;第二,在资源约束的情境下发挥资源拼凑的创造力,发掘和利用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第三,构建战略伙伴联盟,获取他们的先前承诺,加深海外和本土高影响力学者、政策制定者、学术组织等伙伴在社群中的卷入程度。
(三)范式转型的阶段性特征
学术创业是漫长的过程,应该采用阶段化的观点来对待范式转型的演进。前期先采用“模仿学习”战略快速推进“术”的提升和传播,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关注“自主创新”。以“术”为辅助工具推动“道”的构建,促进研究者对“术”的深度应用和对“道”的深入思考,最终实现社群整体研究能力的提升。尤其对青年学者或学生来说,“术”的学习更易掌握,操作性更高,便于积累一手资料,加深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在“模仿学习”阶段,可能会更侧重“术”的导向,从而降低范式转型的合法性。因此应该加快这一阶段的进程,同时不断强调“理论”与“方法”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以促进范式转型向“自主创新”阶段过渡,并引导研究者进行“反思”和“纠偏”,弥补实证研究所陷入的科学主义陷阱,避免实证研究者追求过于刻板的范式,从而使“术”和“道”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本研究表明,研究方法一直在随着技术和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因此范式转型和规范化扩散也将是一个做中学的长期试错过程,需要社群内外营造宽松、鼓励的环境,使研究方法作为工具能够辅助研究者在未来开展更严谨、更有效的研究。
(四)范式转型的竞争战略
在竞争战略上,学术创业者和创业社群应注重平衡“争”与“不争”之间关系。“争”,是指学术创业者要在研究质量上力争上游,产出高信度效度的成果,并努力扩大成果的影响力;社群内不同层次、功能的组织(学院、期刊、协会等)要力争快速行动,在新兴场域中争得先动优势,竞争优势资源。以管理学研究为例,《管理学报》通过在案例研究范式转型和本土化情境研究中形成差异化的先动优势,获得大量优质稿件,学术地位显著提升。人民大学商学院通过积极推动案例研究,逐步树立了在国内案例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并以此为基础调动和聚集更多资源,提升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不争”,是指不与主流观点形成对抗。学术创业者和创业社群应采用两种策略来应对阻力。第一,在范式转型前期应避其锋芒,始终秉持长远的目标和谦卑的态度,以退为进。同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提升,依靠高质量成果来获取合法性,做到水到渠成,不争之争。第二,与主流观点对话、融合,寻找归属感和影响力。既保留自己的立场,又要采用柔性的修辞和策略与主流观点进行沟通,避免形成正面挑战。
强调实证方法和规范性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严谨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改变研究者获取和积累知识的习惯,从而更好的支撑理论思考和研究,因此实证研究与思辨、理论研究并不是对立的两面,实证研究也必须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产出创新的理论贡献,与理论研究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为知识的积累做出有益贡献。
(感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本科生秦甜帆和韩赛同学在文献收集和分类方面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明.教育实证研究的地位与价值——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5年年会综述[J].教育科学,2016(2):93-96.
[2]Abreu, M., & Grinevich, V.The Nature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UK: Widening the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J].Research Policy,2013: 408-422.
[3]陈明哲.学术创业:动态竞争理论从无到有的历程[J].管理学季刊,2016.
[4]Hambrick D.C., & Chen M.-J.New Academic Fields as Admittance-seeking Social Movements: The Cas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2-54.
[5]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6]陆根书,刘萍,陈晨,刘琰.中外教育研究方法比较——基于国内外九种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10):55-65.
[7]张静,罗文豪,宋继文,黄丹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化的演进与展望——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的发展范例与社群构建[J].管理学报,2016(7):947-957.
[8]Phillips N., Lawrence, T.B., & Hardy, C.2004.Discourse and Institu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4,29(4): 635-652.
[9]Green S.E.A rhetorical theory of diffu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9(4): 653-669.
[10]毛基业,张霞.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及现状评估——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論坛(2007)综述[J].管理世界,2008(4):115-121.
(责任编辑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