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娟 阮芳 蔡鑫 王佳宁 肖璐
摘 要: 制度建设是国家级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高校众创空间的非营利性和建设实践出发,对国家级众创空间自身的制度建设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从管理制度、进退机制、选拔机制等的企业化制度创新的解决措施。创新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管理模式、建设企业化制度和提高创新文化教育与认同。
关键词: 创新创业;企业化;制度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0-0040-04
一、 国家级众创空间制度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级众创空间对入孵企业的运营管理制度
1. 审核制度不严格,项目入驻程序复杂
国家级众创空间出现的一大问题——项目在入孵前未进行深入审查,审核管理办法制定方面不够细致,制订的入孵流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申请时间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二是众创空间的入驻程序复杂。企业允许入驻的条件为通过初赛和决赛(包括路演答辩),审核成本过高,而成效却不高,同时对项目的可发展性没有做正确的研究,风险评估不足,导致项目后期面临淘汰风险。
2. 企业档案管理不完善,考核制度不全面
在企业考核方面,多数国家级众创空间存在以下不足:
(1)企业相关资料缺失,企业经营和考核受阻
入驻企业资料缺失,没有及时更新,国家级众创空间的管理部门不能根据企业的资料及时合理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导致企业经营被动,缺乏自主和活力。在向企业传达消息命令时,管理部门内部未协调商议好,导致反复传,消息失真。
(2)企业考核条例涉及层面窄而内容杂
考核条例涉及的层面窄导致入驻企业钻条例的空子,制度之间关联性低,存在交叉、重复和矛盾的现象,再加上制度执行的人为因素,执行流于形式。
而多数国家级众创空间项目运行中期管理和考核制度中有些条例太过细致,内容杂乱,企业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执行,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执行力下降。
3. 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很多国家级众创空间没有对入驻企业设置一个详细的孵化过程,仅提供一些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资源。企业入驻后没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没有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措施未落到实处,其创业激情受到打击,干扰企业的发展。
(1)特色性与市场化机制有待增强
从当前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良莠不齐的现象来看,如果缺乏创新和长远经营的特色理念,那么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只会变得仅为获取政策资助的短暂行为或是盲目跟风的从众行为,只是简单地挂牌和场地再利用,形式大于内容。从运营角度看,学校运营或学生运营是高校众创空间的主要运营方式,企业介入运营的高校众创空间极少,缺乏市场化机制引入,这与全国高校众创空间整体发展趋势不符。
(2)联盟体系有待构建
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省市的高校已组建众创空间联盟。而江西省各高校众创空间在建设上基本是“单打独斗”,高校间缺少交流、经验借鉴和资源分享。而各高校也未意识到联盟的重要性,并无发起者牵头者组建省级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因而各高校众创空间之间的交流、共建、共享不足,集群优势未形成。
4. 企业家精神及文化管理制度缺乏
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生成有极大的制约性,主要体现在“中庸”观点,是一种排斥竞争的观点重义轻利观,易形成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
作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在制度化建设时,大部分入驻企业精力都投入于“刚性管理”,忽视了文化实力对于企业发展前景的助力,缺乏一定的企业精神的文化内涵,导致管理思想的僵化,缺乏企业竞争优势,存活周期缩短。
(二)国家级众创空间管理部门的制度
1. 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
(1)管理部门冗杂,职能不明确
组织结构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组织结构必须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
国家众创空间在部门设置方面存在基层管理部门设置过多问题,一方面使注意力集中在不恰当的问题上,加剧不必要的争论,小题大做;使弱点和缺陷加大,而不是使长处和优势加强。
(2)联合辦公,协同创新机制缺乏
管理部门的初衷是为创业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等创业支持环境,协助企业发展,将更多的资源运用到优质的企业中。而目前很多高校中的国家级众创规定的管理部门的职能过于片面狭隘,管理部门成员并未真正融入企业中去,企业也无法及时掌握管理部门传达的信息,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完全是靠从企业提交的财务报表中得知,被动地接收信息,降低了部门的管理质量。
2. 缺乏健全的选拔制度
在社会性的国家级众创空间中,管理部门人员的选拔渠道不畅,队伍市场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在国家级高校众创空间成员选拔中,缺乏部门职责规范和目标,选人用人制度体系设计的不完善、不配套,同时选拔上的学生干部未经培训考核就直接上任,其办事能力以及效率较低,影响了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与相应的激励机制
在社会性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高校众创空间中都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与相应的激励机制,缺了合理的参考标准,不能对管委会的相关情况做出有效评价,进而很难实施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久而久之会打击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管理部门整体的影响力和管理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
4. 管理部门培训机制缺失
管理部门作为与入孵企业直接对接的职能部门,目前缺乏系统性的、与入孵企业发展相配套的培训体系,导致成员和企业之间的磨合期较长,对整个众创空间运作方式了解较慢,不利于众创空间长远发展。
高校内部的众创空间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基地,无论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管理人员,还是由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更新速度相对于企业来说较快。在管理部门内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鲜血液注入,新入团队成员的占比达90 % ;而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创业无论是有了进步还是无法进展都将在入孵几年后选择退孵。正如此,对管理人员对业务的快速熟悉程度和与入孵企业的协调程度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见图1)。
二、 国家级众创空间企业化制度建设策略
(一)企业化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目标
高校及其大学科技园为运营主体的众创空间,定位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对于国家级众创空间企业化制度建设一定意义上就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有效集成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增值服務,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建立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综合创业服务平台。
为了增强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效率观念和创新产出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竞争实力,就要建立健全企业化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有序发展。
(二)企业化管理制度的内容
企业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科学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经营目的和观念、公司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其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及组织分工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考核激励管理制度、薪资福利管理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等。
(三)孵化企业的企业化管理制度建设
1. 设计与公益性平台相一致的进退机制
(1)建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风险评估机制
针对项目入孵前期的风险考核,虽有企业自身提供的资料及“入孵答辩会”上的审核做支撑,但其专业程度还不够,多数众创空间并未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应建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确定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同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改进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稳定、健康发展。
(2)设计简单高效的入驻流程
腾讯众创空间现行的入孵流程做了很好的示范,该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时间也较为灵活,通过一对一地指导提高了项目路演效率,同时也能为项目团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建议(见图2)。
由此,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驻流程提出以下建议:
①不规定申请时间,创业团队通过线上线下途径随时可以申请。
②取消入孵答辩会,改成专家约谈或专家评审项目路演,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一对一指导提高项目路演效率,从而为团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创业建议。
2. 管理企业规范化
(1)改革教育培训制度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应通过学习系统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是必须做好需求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进行课程设置。二是在内容上,要以开发为导向。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三是在训练方法上,要坚持参与式训练方法。将现实案例交给训练对象分析,提出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四是在训练形式上,坚持多种形式,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见解,提高创新能力。
(2)建立科学有效的会议制度
借助专业教师、学生管委会及创业企业职工等空间内部力量,通过全体成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民主载体,发挥企业成员和学生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会议内容:汇报上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分析各项指标数据(部门周报表、月报表及工作安排表),完成中心工作计划及总结,检查各部门工作计划、总结,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沟通,就各项议案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会议流程:
①汇报:上报工作近况及各项指标数据
②议题:结合现状分析出现的问题
③方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④讨论:研究讨论合理的方案
⑤决策:形成方针政策
⑥计划:由综合管理部拿出具体的执行计划
⑦执行:由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创新修正并监督执行
(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入孵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不仅能快速查阅了解一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经营状况,也是最能反映出其从入孵到退孵这一过程中的成长情况。
①可操作性
a. 贴合实际
在内容上,尽量保留原件或者对原件进行复制,使得档案的内容具有可视性及可听性。
在档案分类上,既可以按照不同的企业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内容的类型进行分类,但都要确保分类的时间性,即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好。
b. 灵活可变
档案管理要随着众创空间和入孵企业的发展情况做到灵活可变,切忌死板,是归档的内容、保管方法,甚至是管理制度的可变。
由于众创空间的创新性以及其形式的初创性,在配合国家或地方政策、科技创新的不断变化时,其档案管理制度也应随形势走。
②完备性
档案管理制度作为对入孵企业的全面记录的资料,一定要具备完备性,这应该体现在其在内容和时间轴上的覆盖面绝对性(见图3)。
③可反馈性
入孵企业档案的一个作用是全面反映其历史发展进程,不仅如此,也具有通过历史决策预测未来发展的作用。由档案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完备性才可得出档案资料更应该具备可反馈性。因此,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可反馈性,应该对档案进行定期整理的同时应该形成相应的报告。
对于入孵和退孵的企业档案的管理应该及时反馈,包括对新入孵企业档案的尽快建档和基础性资料的完善,对退孵企业档案资料的及时整理备份和不重要文件的清理;对于经过一定期限且不重要的文档资料进行销毁等等。
3. 构建专业化、社会化的运营支撑系统
(1)建立众创空间人才、技术、服务创新机制
一方面,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人才队伍,定期为入驻企业经营诊断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在队伍人员选取方面,应从实际需要出发,采用众创空间内外部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保持该队伍组成的多样化,从而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与服务。
另一方面,以市场化为手段,围绕众创空间的发展成长,建设全方位的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培育创业文化体系,积极引进具有双创意识的人才。
(2)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众创平台,构建联盟
众创空间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创业者聚集在一起,使得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更加便利、更为开放。这就要求众创空间建立开放的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创业企业的技术交流,在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众创空间自身的进步。
①高校联盟
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的作用在于能够整合各高校的创新创业要素、资源,使高校众创空间之间互通有无、互补共赢,促进区域高校众创空间整体建设。在国内较早成立的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为区域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和发展树立了样本,在推进创新创业的力度和做法实效显著,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②市场化服务平台
挑选专业型人才入驻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服务团队,利用互联网开展共享服务;专家采取无偿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和资源,为入驻企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交流活动;注重在技术引进与创新、科技立项与成果奖励、企业管理、行政法规以及前沿科学知识等方面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建立一整套规范的服务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场地租金、网络、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降低创业者成本与风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完善协作机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开放的创新技术研发平台。
(3)建立“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管理制度
提供办公场所、物业管理、工商注册、法律财税等多方位的“一站式”创业服务,由于众创空间的运营涉及专业性强、事务性内容复杂,这些服务均可采用“购买服务”的模式,结合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基地,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应包括业务委托的范围,业务处理的基本要求,监督和评价制度以及费用制度等。
为创业团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及时的创业孵化服务,提高创业孵化的成功率,实现孵化一批有影响、有规模、有示范作用的创业项目的目的,带动国家级众创空间引资引智,助力更多在孵企业的成长发展。
(四)管理委员会的企业化管理制度建设
1. 管理服务体系化
(1)搭建企业化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能
国家级众创空间应根据自身战略设计与功能定位,合理设计组织架构,对各部门制度、工作流程、表单、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说明进行整理、梳理和优化。
对一些职能相似或重复的部门进行精简合并,制定管理机构职责并形成部门管理手册。依据手册进行管理,实现制度管理、科学管理。
同时为了避免各部门之间资源的浪费,对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与管理,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使用率。
可借鉴四川大学科技园的组织架构,如图4所示。
国家级高校众创空间的制度建设应兼顾教育属性和创业属性,将企业化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众创空间中,应具备明确的功能分配:
①综合服务功能:统筹管理空间内部各个板块的协调运作,以及日常文书等琐碎事项。
②项目服务功能:对创业团队从空间入驻到项目退出进行全程服务和指导,包括入驻、项目咨询、团队培训、项目指导规划、资源整合、项目退出等内容。
③创业教育功能:能够与高校教学结合,促进大学创业教育发展,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对各部门制度、工作流程、表单、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岗位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说明进行整理、梳理和优化。
(2)实施企业化的工作流程
将企业化的工作流程引入众创空间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还有效地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部门工作的效率。在举办活动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作流程,即先计划审核、后执行总结,使各部门共同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3)建立日常管理运行经费管理制度及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对创业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是国家级众创空间企业化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应涵盖经费使用总则、经费使用和审批程序、经费开支范围、经费使用管理等方面内容。在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中应完善内控制度,包括构建有效的创业资金跟踪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资金绩效考核指标。
2. 实行企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制定管理部门干部选拔制度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招聘与选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管理部门干部的选拔可以参考企业人才选拔的流程进行。首先对管理部门目前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需求作出规划,并确定人员选拔方案,具体可以将选拔过程分为他荐和自荐。进行初步的筛查后开展面试与笔试,并进行小组讨论,经过竞选、试用、最终确定录用。这种选拔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公开性与公正性,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被挖掘发现,充分地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
(2)制定管理部门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的绩效考核与众创空间的绩效考核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企业考核主要是为升职加薪作为参考依据,而众创空间的考核则是为了让管理人员更好地协助国家级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应充分考虑各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与职能,对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考核。
第一,不同的指标,如从管理人员的道德品质、团队协作能力、政治素养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不采取单指标评定。第二,多渠道进行考核,对学生管理部门的考核,可以分为基层学生评定、同级评定、老师评定、学院领导评定、自我评定等等,综合不同的评定结果来考虑。第三,多阶段多方式,如可以将考核定为月度、季度以及年度进行分阶段考核,而不局限于某个阶段;同时还要采用多种考评方式,如现场述职、纸质打分、材料总结等。
3. 管理人员职业化,制定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将企业培训制度应用到国家級众创空间的培训中,应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每年进入管理部门的成员大多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工作方法和工作运作过程了解空白。在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应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办公软件等专业技能、法务会记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进行拓展培训,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部门工作的有效性,使管理部门稳定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应平.发展众创空间的制度环境及制度创新[J].经贸实践,2015(12):1-3.
[2]梁铭玉.政府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机制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7.
[3]张巧娜.福建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1):61-66.
[4]张育广.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以广东工业大学国家级创客空间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13):101-106.
[5]许四清.福建省众创空间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8(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