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亚红 刘赫
摘要:二人转《蓝桥》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尾声妻女”故事,它通过对东北地方戏和大鼓词的融入而得以迅速民间化。《蓝桥》的婚姻及爱情叙事,揭示了闯关东“流民群体”生活中女性备受压抑的悲剧内涵。本文以悲剧的冲突、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以及悲剧的审美效果三个层面为着眼点,深入解读了二人转《蓝桥》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二人转《蓝桥》;悲剧;冲突;人物
二人转《蓝桥》又叫《蓝桥会》,分为上、下两本。“从故事的渊源来看,二人转《蓝桥》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尾声妻女的故事。”“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魏奎元,源于春秋时代的信士尾声传,又作微生传。”金元以后出现了各种戏曲版本的《蓝桥》,其情节大同小异。近代以来,戏曲、曲艺中的《蓝桥》融入了民间传说,最后成为二人转的经典之作。其中,通过讲述蓝瑞莲一家和自身被买卖的遭遇,反映了东北“流民群体”的艰苦和不幸的生活。东北化以及民俗化的二人转《蓝桥》的悲剧,以闯关东农民生活文化背景为基础,突出了农民生活的苦痛以及女性在群体中的地位,展现了女性生活的悲剧性。本文根据叙事理论,从悲剧的冲突、悲剧人物的性格以及悲剧的审美效果来解读二人转《蓝桥》的悲剧意蕴。
一、悲剧的冲突
黑格尔认为,行为之间的冲突是因为,人物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之中遭受两种力量的分裂和对立,双方力量具有“独立的定性”,对立的双方都不肯和解让步,这样必然激起“对方的对立情致,导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二人转《蓝桥》中,蓝瑞莲的美貌引起了周家人对她的垂涎,产生了蓝家与周家的债务冲突;当她嫁到周家,丈夫丑陋以及婆母待遇不公,使她的内心开始产生对现实不满与对自由渴望的冲突;当她遇见魏奎元,二人心生爱慕,激起了她对抗买办婚姻制度的强烈愿望,于是决定与魏奎元远走高飞,但是在强大的礼教制度的权威之下,与其反抗的微小因子很难存活,最后二人双双殉情,以死亡化解事件冲突。
蓝瑞莲家本住在山东广府小西关,三年遭受天灾,地里不生庄稼,无奈举家逃荒来到了蓝河湾。居住在附近的周家不怀好意,表面周济蓝家的吃穿,两年半后上门讨债,蓝家没钱还债,只能以蓝瑞莲为抵债品抵押给周家儿子做续弦,以此解决蓝家与周家之间产生的债务冲突。蓝家与周家一贫一富,蓝瑞莲嫁给周家并非门当户对,为实现两家心理平衡,采取的方式是周家送蓝家金钱抵清债务,蓝家送周家人力传宗接代。蓝瑞莲既充当物品又充当劳力,始终没有受到尊重,两家的冲突转化成蓝瑞莲内心情欲与外在世界的冲突。
蓝瑞莲嫁到周家之后,发现丈夫比自己大三十岁,痴茶呆傻,相貌丑陋,婆母娘时刻监督她,处处责骂她。她幻想的爱情遭遇现实的打击,她的内心积攒起强烈的怨恨和苦痛。当魏奎元出于爱慕大胆地提出与蓝瑞莲“结凤鸾”的请求时,蓝瑞莲的第一反应是气恼,她认为魏公子不过是耍弄自己。她的爱情愿望早已在现实的压迫之下如同死灰,没有复燃的可能。她的身世已经说明,要想实现爱情的自由,比登天还要困难。魏奎元与蓝瑞莲的爱情与现实之间存在三重阻碍,打破这些阻碍,就要冲破蓝瑞莲头顶的“三层天”:“头层天我的婆母管得太紧,二层天痴茶呆傻的丈夫男,三层天娘家哥哥知道了,写一封书信送到当官”。第一层天是婆母对蓝瑞莲的束缚,代表了买办婚姻方对抵押品使用权利的维护;第二层天是他的丈夫对蓝瑞莲的束缚,代表了买办婚姻对爱情自由的限制;第三层天是娘家人对蓝瑞莲的婚外情的限制,代表被买办婚姻方对尊严及名声的维护。这三重阻碍是蓝瑞莲内心情欲与外在世界的三种冲突,而魏奎元的到来激起了第四种冲突,那就是她和魏奎元之间的爱情与这三重冲突之间的对抗。
蓝瑞莲最后同意与魏奎元私奔,说明她要与以父母和婆家为代表的买办婚姻决裂,这是女子为争取恋爱自由、地位平等和人格尊严而做出的反抗,魏奎元只是蓝瑞莲反抗大爆发的导火索。故事的结局将冲突推向白热化的程度,当魏奎元与蓝瑞莲马上要实现私奔的计划,意外发生,天降暴雨,魏奎元被洪水冲走。蓝瑞莲赶到为时已晚,她的计划破灭,她独自一人无法反抗强大的封建礼教制度,她无法再苟且而活,死亡才能化解一切冲突。于是,她义无反顾随魏奎元殉情而亡,带着对不平等制度的强烈愤恨而去,代表了争取人身自由的女性对礼教制度永不妥协的坚定信念。
二、悲剧人物的二重性
《诗学》认为,“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为了行动而表现性格”,“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这种分歧在于人物身上的“二重性的特点”,即“行动元与角色”,蓝瑞莲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又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坚定的性格特征。
蓝瑞莲与魏奎元在井边偶遇,二人互诉衷肠,在一见钟情、诉情、试情、定情、赴情、殉情等六个情节中,无论是话语权还是恋爱的决定权,都牢牢地掌握在蓝瑞莲的手中,她主导着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中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是属于情节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蓝瑞莲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推动了悲剧情节中“突转”和“发现”的产生。
放假回家祭祖的书生魏奎元被蓝瑞莲的相貌吸引,于是来到井台“讨清泉”接近她,当问到蓝瑞莲的身世、住处时,她毫无戒备地发泄心中的怨气,通过她的回忆性叙述,魏奎元发现他眼前所爱慕的“贤嫂”原来是被逼所嫁,命运如此悲苦不堪,于是内心产生强烈的情感。他对“贤嫂”身世的“发现”,是悲剧中极其重要的情节,亚里士多德对它的解释是“从不知到知的转变”。这说明,魏奎元有幸抓住“贤嫂”婚姻不幸的机会,大胆地提出要与她“结凤鸾”的请求,以此获得理想的爱情。蓝瑞莲聪明机智,她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即时性情理叙述,理性地拒绝魏奎元,其目的是对对方情感的试探。她被魏奎元的真诚所打动,毅然同意對方的请求。两人互送定情信物,约定三更时分在蓝桥见面,从此远走高飞。在这一系列的情节中蓝瑞莲始终占主导地位,决定自己爱情的发展方向,魏奎元不过是她内心情感的诱因。
就在一切得以顺利发展之时,情节开始发生“突转”——两人赴约的当晚天降暴雨,魏奎元站在桥下避风寒,不小心被洪水冲走。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的“突转”是“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魏奎元的死亡导致了蓝瑞莲的爱情突然由顺境转至逆境的改变。这一悲惨事件的发生是由外界偶然的事故引起,最后却导致了二人双双殉情的悲剧。看似偶然的“突转”其实内在潜藏着必然。黑格尔认为哈姆雷特和朱丽叶的死都是偶然性在起作用,但是事实上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一开始就已潜伏了死机”。蓝瑞莲的内心始终与强大的封建礼教制度在对抗,渺小的力量在强大的集体意识面前必将遭遇粉身碎骨。最后二人殉情而亡的发生不过是蓝瑞莲内心矛盾冲突的外显,她与外界的对抗终究不能得到胜利。所以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最根本的动因来自于蓝瑞莲内心中对自由的执拗与对现实的不屈服。
蓝瑞莲在故事中表现的主动性,极大地凸显了女性角色。黑格尔认为,悲剧人物的性格自始至终都要具有一种“完全自由自决的主体性格”,能够“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要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作为故事的悲剧人物,她始终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当魏奎元出现,以真诚的态度打动她时,她勇敢地挣脱束缚,追求情感的自由,甚至为爱而亡。这一切行为展现了她内心中对封建礼教反抗的彻底性,以及为坚守真爱而至死不渝的坚定性。
三、悲剧的审美效果
蓝瑞莲的身世以及遭遇的不公,使得她的内心产生一种对抗外界的力量,但是由于她个人的力量有限,这种潜在的内心冲突并没有表现在行动之中。魏奎元的出现帮助她注入了一种强大的反抗力量,当她想要凭着这股力量一鼓作气挣脱束缚的枷锁时,一场意外使她的理想幻灭。魏奎元的死亡使她内心中对抗的力量丧失了,她已经无力再去反抗,于是通过毁灭自我达成内心矛盾的和解。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结局要达成一种“和解”,它是悲剧人物做出行动来否定自己信念中起损害作用的片面性因素,从而化解对立矛盾冲突。蓝瑞莲作为悲剧人物,她内心中时刻向往人身自由以及恋爱自由,但是她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冲突,如果她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会产生一场腥风血雨,引起悲剧的发生。她始终无法抛弃自己的理想,外部的行为产生的矛盾就会一直存在,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说,事件的发生以“一分为二”开始,最后会以“合二为一”告终。这说明,悲剧的矛盾冲突,终究要得到解决,最后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对于悲剧人物蓝瑞莲来说,要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结果只有两种,或是完全遭到毁灭,或是在实现目的过程中,至少要被迫退让罢休”,从而实现悲剧冲突的和解。如果她退让罢休,接受现实无情的制裁,则无法体现她的主体性以及坚定的人格。结局设置了她对自己的毁灭,增添了人物的悲壮性,同时也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
悲剧会引发“哀怜”和“恐惧”的感受,黑格尔认为这两种情感分别包含积极与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哀怜”是一种“对于旁人的灾祸和痛苦的同情,这是一种有限的消极的平凡感情”。它具有对受灾难者贬低的意味。消极的“恐惧”是一种对于外界威力产生的压迫,是想要设法营救受难者的迫切愿望以及面对灾难情境的心痛。但是,真正的审美感受并非如此,二人转《蓝桥》的悲剧性结局所带给人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观众内心感受到真正的“哀怜”,是对女性悲剧与性爱压抑的同情,是对蓝瑞莲高尚品质的赞美和认同。“恐惧”是对蓝瑞莲坚持自我的敬畏,它使观众内心产生对追求真理的敬畏和庄严之感。
蓝瑞莲的死亡是对反抗不公平礼教制度的胜利,她没有屈服于不公之下,而是实现了正义理想的诉求。她付出的行为后果平衡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冲突,所以当我们看到悲剧人物的毁灭不是一种廉价的同情和悲伤,不止是庄严和敬畏,而是感到一种欣慰和畅快。这种“调解”的感受正是对“永恒正义”也就是反礼教行为胜利的庆贺。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雙双殉情,在观众的内心当中,金童玉女的两个人终成眷属,真爱在灰色的礼教之下熠熠生辉,人类的至真至纯的爱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人转《蓝桥》的悲剧叙事,表现了关东农民的情感,写意似地展现了东北的民风民俗以及浓厚的地域文化,极大地契合了关东农民的审美理想。民间的情感诉求是丰富的,它有对于喜剧舒缓、幽默的追寻,也有对于悲剧严肃、净化的需要。《蓝桥》以其丰富曲折的悲剧层次和富于历史感的悲剧叙事,承载了历史也承载了文化,成为东北二人转永恒的艺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