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8-01-05 11:26蔡映旭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状阅读教学

蔡映旭

【摘要】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也倍受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语文对学生主要进行的是语言方面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要求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阅读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0-098-01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更加受到重视,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由于语文是初中各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是必要的,而阅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初中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和理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传统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活跃、师生活动频繁、以学生为主体。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角色。有这样一个现象: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就像一个花盆,教师就是往那个花盆里注水的人,教师先要自己把水装满,然后再为学生浇水,在学生吸收之后,他又要去为自己装水,然后为学生浇水,传统教育就是如此反复的一个过程。针对这一现象,有学者指出教师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由教师不断灌输的,而是应该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所有人都能辩证的看待问题和事物。

阅读教学不仅是对语言的学习,它还会让你认识更多的生字、生词提高初中生的文学水平。阅读读的是作者的思想,是书中的世界;阅读重要的是我们要理清书中的思路,了解书中的时代背景,在不同的背景下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体会书中的情感,它充分连接了学生的思维跟精神,属于自主性的探索。但是纵观现在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文章的体悟,课堂上通常是问答式教学,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教师会把中心思想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二)过于重视讲解考点知识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评价学生的好坏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判断的,这样的现象同样在教学中也比比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就体现在教师对考试重点过于重视,通常都是在课文中勾出考试重点,并让学生反复阅读,对于其他知识不够重视。除了教学方法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还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在课文讲解上会改成阅读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阅读课文,这样的做法极其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文中的情感,无法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书中的世界千千万,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索然无味的。所以要求语文教师不要再进行千篇一律的教学,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让学生不再厌恶学习,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经专家探讨得出了下面几种教学方案:第一,情景教学。就是借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一些图片或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难度较大的阅读中,例如如科普类的文章。第二,表演教学。阅读文章情节丰富,故事曲折。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表演,把人物用自己的方式刻画出来。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能够使学参与到课堂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以课本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发散式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是初中生学习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让初中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在注重课本阅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前提,对知识进行课外拓展,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举个例子,就用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动荡、麻木不仁的社会,因此他的作品大多都具有讽刺意义。鲁迅先生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痛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阅读鲁迅先生在那一时期的其他作品,由于时代背景相同,其思想也大致相同。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作品可以加深印象,了解文章内涵,从而对课文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环节

初中学生阅读的内容主要是课文。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环节,使课堂难度呈阶梯式。课堂环节如下:首先是认读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其目的是先把文章中的生字词解决,只有进行基础阅读后才能进行深入阅读。然后是解读环节。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文章内涵及写作手法。这样有层次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要求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被传统观念束缚;以课本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发散式阅读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设计课堂环节,使每个课堂环环相扣。只有经过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学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翟倩.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5(33):90-91.

[2]邹云来.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8):103-106.

[3]潘海生.淺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8):80.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现状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