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燕 孙妍 陈阳建
摘 要 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为例,以就业为出发点,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两个方面,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就业导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仪器设备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2-0120-03
1 前言
为了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国家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正在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生物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是实验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科学有效地开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生物化学实验作为药学类专业的基础实验课程,其课程标准的制定往往缺乏针对性,如何将其建成能满足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需求的实践课程,是值得探讨的。
2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购置实验仪器 学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下,长期与多家医药企业单位合作,发现企业对熟练型操作技术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这就要求学生的实训实习操作技术水平要过关、熟练程度要達标,才能让其实现快速就业。但随着人类药品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对药品质量监管日益严格,企业使用了较多先进的仪器来满足研发、生产的需要,学校的实验设备与企业相比相对滞后。这就要求学校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尽快同企业接轨,最大限度给学生创造实践平台。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比较简单,以水浴锅、电炉、离心机、烘箱和化玻仪器等简易设备为主;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仅靠这些简单的仪器设备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更好地与制药企业生产、研发接轨,势必需要购买符合国家或制药行业检测标准的实验仪器。例如:购买pH计来代替pH试纸;在“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中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故可以购买电位滴定仪来代替手动滴定,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由于经费有限,学校并不是所有的先进仪器都能够购买,故需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学生熟悉企业常用的仪器设备,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仪器操作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仪器设备及操作要求。
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1)以就业为导向,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在学校改革创新教育发展的局势下,以改革创新驱动学校向着现代化、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必须实行全方面现代化的先进教育改革。学校生物化学实验课以就业为导向,随时把握市场对药学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自身的教学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将能力培养计划和能力考核标准及措施写入大纲,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目的,设置科学合理的实验项目,把能力培养工作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为实验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如在“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实验项目中,除了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还设置了BCA试剂盒测定法,使用酶标仪进行检测。制药企业大多采用试剂盒进行研发,故逐步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企业接轨,实现教学的无缝对接。又如在“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中,摒弃传统的目视碘比色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中有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要求开展实验,使学生了解中国药典的相关知识和企业常用的仪器设备。
2)以就业为导向,增设综合实验项目。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主要开设一些基础实验,如蛋白质含量测定、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等,基础实验虽然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但对于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显然是不够的。为此,学校在开设基础定性与定量实验的基础上,还增设了部分综合实验项目,设置了典型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分析系列实验(如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蛋白质,HPLC法检测蛋白质纯度,以及SDS-PAGE法鉴定分析蛋白质),并在这些实验过程中融入分光光度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等操作技术,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在“HPLC法检测蛋白质纯度”实验中,学生可以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它是现代药企常用的一种药物分析仪器。但学校的HPLC为单机版,仪器配置及性能与企业相差较远,尤其是企业现在一般使用HPLC网络版,不仅实现了人机分离,还具有审计追踪功能,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药企常使用的安捷伦与沃特世HPLC仪器的操作视频,并简要介绍HPLC网络版的功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里的仪器设备,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3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门课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自主学习能力。高职学生是行业企业的主力军,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在未来职场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与新环境,站稳脚跟。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原先多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即教师在实验开始前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学生操作演练,最后分析结果。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的这样一种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生物化学实验采用项目化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分组按每个小组4~5名学生,在每一个教学任务开始前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提出的项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讨论和结果展示。有些实验项目是教材中没有的,这就需要学生提前针对实验项目进行文献调研、归纳总结,完成预习报告、预习习题;实验结束后,学生还需要总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原因,完成实验报告。
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型学习模式逐步转换为主动型、探索式学习模式。另外,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介绍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引起学生重视,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方向。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会进入药企的研发岗位,创新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创新并不是要在理论或技能上做出具体的创新实例,而是着重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赋予学生未来做出创新实践的可能性[2]。
如在“蛋白质的提取”实验项目中,原料分别为鸡蛋和牛奶,要求每组学生分别设计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或不同的实验步骤来提取同一种蛋白,每组需要获得两个蛋白样品,或者提取原料中两种不同的蛋白。在实验课开始前完成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学生對操作步骤做出相应的说明(如进行该步操作的原因、目的、影响因素或注意事项等),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评价最佳方法并说明原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
此外,学校针对少部分学生设置了生物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引导的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方向,独自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总结结果。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教师作为辅助者,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并发挥作用的相关品质,是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4]。职业素养对提高大专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有些企业更看重求职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如能吃苦耐劳、努力上进、善于与人沟通与协作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上课过程中难免出现实验失败的情况,学生不免情绪失落,害怕失败。因此,建立公平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即考核更侧重于实验过程及对结果的分析,对结果成功与否不做过多关注,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动手,培养其不惧失败的精神;鼓励学生作为一个组、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此外,教师向学生进行诚信药德教育,让学生理解药品事关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医药相关的工作者,应该有一种博爱的心怀,用良心做药、做良心药。这就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这是一个持续的工程。学校应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就业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一大目标,通过探索实验教学与企业研究、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改革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就业导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持续发展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阳建,罗方,范三微,等.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分类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13):13-15.
[2]王萍,杨海燕,姚鹏程.中医药高等院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5):85-87.
[3]刘李,缪明星,刘晓东,等.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研究[J].药学教育,2014,30(6):62-65.
[4]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