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 柴子欣 桑升烈
摘 要 教學模式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研究教学模式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有重大意义。以共享课建设为基础,基于翻转课堂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模式构建,通过对选取样本的座谈反馈,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原则,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程序步骤。
关键词 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地理;微课;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3-0063-03
1 引言
核心概念 Flipped Classroom,来源于美国可汗学院网络教学名词,翻译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定义,具体说法不统一,很多专家认为翻转课堂是颠倒知识传授及内化顺序的教学方式[1]。由教师录制学习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自主学习,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交流以完成教学目标,对传统教学进行翻转,从而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教学结构进行重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课上学习、课下巩固的特点,而是改为课前知识传授,课内知识内化。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日益多样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越来越多,翻转课堂是运用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现方式是微视频等的制作和使用[2]。教学模式起的是纽带作用,连接着教学理论与实践,是教学目标和任务完成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多由教师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翻转课堂对课堂内外进行调整规划,学习主动性回归到学生身上。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实践意义。
首先,促进了新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基础是教师成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将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结合,促进新课程的改革。
其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力包含科研能力、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问题探究能力等,翻转课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视频制作等实践动手能力,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最后,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是教学改革的目标,翻转课堂改变传统灌输教学、填鸭教学的模式,将知识接受时间放于课下,学生自我完成学习内容,提高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 翻转课堂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理论依据
1)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过程自我设计、自我检测的主动过程[3]。它是相对于灌输式学习而言,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性。自主学习的基础是自立性,学习个体具有独立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强调不可替代性。自主学习的实质是自为性,即学习主体探索、构建、创造的渐进性。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是相对立的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身心、潜能甚至是情感的发展[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尊重学习者自身需要性、主动性、自由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特性,认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过合理引导,激发潜能,实现自我。在这种理论下,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学习、情感和认知的统一性是其主要的特点,指明了学生是教学模式的主体。
实践基础 在进行本研究之前,对山东师范大学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山东省寿光市的12名地理教师进行访谈。
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取自山东师范大学经十路校区的100名地理专业的大四学生,主要调研这批学生对当前地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认为的师生角色性质等。其中,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体现的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通过调查,讲授法还是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虽然会有分组讨论现象,但也是以灌输为基础,忽略了学生主体的需求,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不高。而对于教学手段,以教科书、黑板、粉笔等传统信息载体为主;对于多媒体课件,大多是将板书内容移植到PPT中,制作也相对简单。教学手段相对平面,缺乏动感,很难提高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师生角色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主动输出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中心是教师的知识讲授,教在前、学在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偏低,产生一种依赖型的对立师生关系。
教师访谈环节的对象为山东寿光市六位高中地理教师和六位潍坊科技学院地理专业方面的教授,主要访谈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地理教学模式如何改革和对翻转课堂的认识。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总结,教师普遍认同传统讲授课堂存在弊端,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知识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略学生主体性、需求和全面发展性;同时,讲授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问题突出,很多教师也在尝试改变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这种新的尝试提供了一种方式,并且翻转课堂尤其适用于大学课堂。
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遵循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也要体现出翻转课堂理念。翻转课堂在构建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指的是翻转课堂要兼顾教学程序、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等,不能把翻转课堂作为单一教学方式,要实现整体构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各类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遵循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
可操作性原则 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其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源于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在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充分体现教学实践,合理安排教学模式的程序,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是指在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注重学生能力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责任分工的能力,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这几方面的能力并不矛盾,主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并逐渐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在翻轉课堂模式中,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其内容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目前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尤其是在中学阶段,很不完善,需要随着创新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
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程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在遵循完整性、可操作性和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程序可按照图1所示五步走。
内容设计 翻转课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为内容设计,是教师打破教材知识结构,将学习内容按照重要性或者难易程度重新整合,明确微课中的知识讲解模块和作业学习模块,提出课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课后需要拓展的内容等,对微课内容进行细化和重组。
1)细化内容。根据待讲知识点的重要性,确定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以“地理方法论”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概述”一节为例,内容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意义”“作用”和“分类”,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基本内容为地理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作用,而将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视为本节的“重难点知识”,基本内容是微课的主要讲解点,重点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2)重组内容。根据微课编写的需要,将上述细化的内容重组到微课的知识讲解、作业、思考和拓展四大板块的内容中。基础知识通常放入知识讲解部分,习题放入作业部分。还以“地理方法论”中的“地理教学方法的概述”为例,将教学方法的意义、特点及作用放入知识讲解部分,将练习题的第三题放入作业部分,同时将探究题放入思考部分,将拓展阅读的两篇论文放入拓展知识部分。
微课自学 翻转课堂自学教学模式的第二步是微课自学,这一阶段是自主学习阶段,主要方式是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知识讲解部分”,独立完成“作业部分”,思考“思考专项”并阅读“拓展部分”,自主完成课前学习,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这一环节主要分为微课观看、完成练习和提出问题三部分。
视频观看主要是观看“知识讲解部分”的内容,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和理解重要知识点。完成练习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讲解”的内容,或者是只对“思考探究模块”而进行的思考。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四大板块之后,将思考到的各类难点通过网络、纸条等途径提交给教师的过程。
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步,是真正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教师了解学生微课学习情况,并确定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等,同时对第二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三个环节,分别是自学效果监测、搜集问题和确定题目。确定题目主要是分析学生自学时出现的问题,通过网络、纸条等搜集到的问题,思考模块中出现的问题等,作为课堂师生讨论和研究的题目进行确定的过程。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是学生通过交流、发问、合作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课堂反馈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包括讨论问题和汇报交流两个环节。讨论问题是指在外人引导和小组讨论下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汇报交流是小组将讨论问题后形成的观点相互汇报交流。
总结评价 这是翻转课堂自学模式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阶段,是对翻转课堂学习内容的总结,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评价,包括教师点评和学生之间共同总结两个环节。
5 小结
本文重点对翻转课堂教学原则和程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运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因实践和研究深度的局限,现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目前高中阶段较难实施。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化,翻转课堂理论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2]焦淑华.移动APP程序在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5(4):76-77.
[3]肖少北,赖秀龙.构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之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