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散文选评

2018-01-05 02:14陈玉驹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蝉声西红柿

托物言志散文,是指以托物言志为主要表现手法创作的散文。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作者的志向和意愿。写植物,就是要写出这一植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写动物,就是要写出这一动物的形状、大小、习性等特点。写器物,就是要写出这一器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质地等特点。但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透过这些物的外在特征,去联想这些特征背后的有关人的特性,从而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志”。

一、托植物言志

甘森的西红柿

文/甘建华

(1)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写去甘森路上的荒凉,突出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甘森人幸福工作、生活做铺垫:环境越是恶劣越能突出甘森人的精神品质。)

(2)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甘森到了。”(“莫非”一句发出疑问,让读者思考,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甘森人的工作和生活真是美好:吃、住全超乎我们的想象!)

(4)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点题——聚焦西红柿,写西红柿的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味道鲜美。)

(5)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一块制作精美的鋁合金板,上方写着:“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由物质到文化,揭示甘森美好生活的原因:亲情文化支撑了甘森人的工作、生活的精神。)

(6)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宋代勇说:“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7)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郭光元儿子:“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8)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写甘森人的亲情文化给我带来的心理感受。)

(9)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910米。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照应一段,实写甘森环境的恶劣: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

(10)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1958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插叙当年甘森人艰苦奋斗的情景,礼赞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11)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60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12)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13)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表面赞美甘森的西红柿,实际是对甘森石油工人品德和精神的礼赞。)

1.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①途中自然景象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②反衬。③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为揭示文章颂扬甘森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一主旨作铺垫。

2.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4分)

①远离市镇,社会依托条件差;海拔高风沙大,自然条件艰苦。②由初建油田时条件恶劣的荒漠,变成了环境优美的沙海绿岛——石油人的“新家园”。

3.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请简要分析。(6分)endprint

①为了表现并赞扬甘森石油人的精神风貌。②写出了甘森石油人及其家属懂得爱与亲情,有家庭幸福感与责任感。③写出了甘森石油人及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4.文章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①点题。②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贵,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甜美生活。③西红柿又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它寄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红柿颂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二、托动物言志

蝉声

文/郭枫

(1)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一个“爱”字,奠定了文章对“蝉声”的情感基调。)

(2)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绿阴”一词写出了蝉声的美好——夏天的太阳可厉害着哪!)

(3)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可真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啊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们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写黄河的平整和辽阔,就是写蝉声的雄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蝉声。)

(4)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用太阳的毒辣写出蝉的勤劳:催促人们去收获。)

(5)庄稼汉成群的像一阵风似的出发。麦田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的脸上,蝉声起劲地作着拉拉队。

(6)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趕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蝉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写蝉声的好处: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7)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曝晒着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着的小鸡知道,散步着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着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得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写蝉声的好处:给你生活的激情。)

(8)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儿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的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榆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写蝉声的好处:给人带来无言的快乐。)

(9)那一片蝉声,真美。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总结上文,概写蝉声特征:美。)

(10)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一个“也”字,开始升华文章主题:蝉声不仅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像课本一样教给我们人生的道理。)

(11)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

(12)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朴。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着的黄沙,狂舞着的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得爽快,死得坚强。那些把根扎在黄土地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着绚丽的光彩,如这热切的蝉声。(卒章显志——我们要向蝉那样生活:恬淡、勤恳和拙朴,要向蝉那样让生命活得爽快,死得坚强。)

(1968年写于台湾)

5.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①奠定了全文的热烈、深情的感情基调。②点题。③引出下文对儿时听蝉的描写。④给读者以悠远的时间感,引发读者共鸣。

6.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6分)

①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②将小鸡、小猫、小花狗的沉默与蝉的鸣叫作对比,反衬蝉的热切。③整散句结合,富有音韵美。

7.“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

①蝉声中包含了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②教我们学会恬淡、勤恳和拙朴地生活。③教我们拥有活得爽快、死得坚强的生活态度。

8.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6分)

①对蝉的喜爱与赞美。②赞美勤恳、质朴的农人和淳朴的民风。③对民族性格中的恬淡安乐与坚强抗争的颂扬。④隐含着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思念。

三、托自然现象言志

文/靳以endprint

(1)对于火的喜爱几乎成为自己的癖好,虽然时常被父母警诫着,说火是最无情的,会把什么都毁掉的,但是每次看到了那跳动着的红红的火焰,还有那圆圆的光晕,好像那点温暖舔着我的心,就不自主地忘记了一切。(“喜爱”一词,奠定了全文我对“火”的情感基调。火能给“我”带来温暖。“癖好”一词是贬词褒用。此段为文章的“起”,开启文章标题。)

(2)记得幼小的时节,常常喜欢把纸捻浸了油来点燃,把灯烛都熄灭,只是看着自己手中的火亮。那总是在没有人的时候,若是有别人在我的面前,定然会看到在闪闪火亮的后面有一张充满喜悦的脸呵!可是,一个闯入者如果走进来,是会惊到我的,我便会向地下一掷,积极地用脚踩灭了它,也许还有斥责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来,我听得出那是父亲或是母亲,要不就是其他的人,说着要去告诉我的父母的话。(承接第一段,具体写火能给“我”带来喜悦。此段为文章的“承”。)

(3)真就有一次,惹出过一场灾害来。我和弟弟在一间房里点起一些柴草来,点着了,又扑灭它,然后再点起来。渐渐地胆子大起来了,每次要更费力才扑灭它。终于,我们是再也不能扑灭它了,它还燃着了这屋里堆积着的书纸。弟弟吓慌了,我的心却没有什么扰动。我领了他的手走出来,同时那扑上窗纸的火焰也被人看见了。惊慌的叫喊,引出了其余的人们,还有我的父亲;这时弟弟哭起来了。我就站在那里望着,看着父亲和人们手忙脚乱地把水泼上去,于是,火连屋顶也不曾烧穿就熄止了。我还好像有点遗憾似的呆呆瞩视,火熄了,心中像突然失去些什么,一直到父亲铁一样的手掌打到身上,才因为疼痛哭了出来。这一次母亲也不来说情,也不给我抚慰,一任我哭得疲乏了独自悄悄地睡到床上。(虽然是火灾,却也不能阻断我对“火”的热情。此段为文章的“转”。)

(4)岁月把我从幼年带到成人,永远我只是一个陌生人。我不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我,只有火对我来说还是那么亲切熟稔。

(5)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友人的家中,我消磨了大半夜。我自如地坐在壁炉的前面,我像是呆了,望着友人把树枝投进去,看着火烧得旺起来。它烤热了我的脸,我的心,带走了我的疲劳和寂寞。友人夫妇曾在我孤苦的日子不知劝说我多少回,但都没有说动我。他们尽自默默地坐在一旁,一直到我为一声小小的爆裂所震动,把头转向友人时,他才说:“你很喜欢壁炉吧?”(承接上文父母不理解我,此段写朋友不理解我:朋友只是给“我”安慰,不能理解“我”内心孤苦的原因。)

(6)“不,不,我是爱火的。”

(7)我说完了,便又把头移向着炉火,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边的友人,胸中荡漾着那一点快活。看看友人们,都已偎在椅子里睡着了,这时我才蹑手蹑脚地站起来,取了大衣,涂写了一张告别的纸条,放在桌上,就轻轻地拉开门,又轻轻地关上,走了出来。街上已人静路寂,夜寒如水,但是想起了熊熊的烧着的火,就觉得温暖宜人,踏着大步子走了。(照应第一段,写寒夜里火能给“我”带来温暖。)

(8)记得三年前我就在家中的时节,有一天邻居的屋宇失慎了。于是,人们都跑出去看。有人担心这火的延烧,有人发着同情的叹息,我却大声地笑着。为什么不笑呢?——火已經抓住了梁柱、器具,疯狂般地吼着,在一场火之后,有形的将成为无形的了,什么都要换个样子,旧的早已厌了,为什么不来些新的呢?(照应第三段,继续写我喜欢火的原因:火能给“我”带来全新的世界。)

(9)此后我的家冷落了,一个人独居在旧城的一个小小院落里。我更沉默了,只有每当夜晚时,自己把酒倾在圆铁盒里,用火柴点燃了,放在面前的桌上,熄了灯火,凝望着这荧荧的绿的火焰,心才感到一点鼓舞的温煦。随着火的跳动,我的眼睛也在闪着,像是因为过于疲乏,它们蒙上了一层清泪。(照应第二段,继续写我喜欢火的原因:火能给“我”带来寄托。)

(10)突然一个黑的影子闪进来,他随手开了灯,用责备的语气向我说:“你这是做什么?”

(11)强烈的光刺着我,我闭了一下眼才回答他:“我看着火,你不知道我爱火么?”

(12)“好,我领你去,如果你真是爱火的话。”

(13)他领了我的手,我就随他跋涉。我越过山渡过水,在疲困的时候,我也从不曾休息。我只是问他:“火在哪里呢?”他不回答我,只是脚步迈得更紧了。

(14)“我将献身在火的怀抱中……”我自许着,可是我还望不到火的影子。然而我却知道了,在不知名的地方,有冲天的火在燃烧,我将用尽我的力量,淌着最后的一滴汗,奔向那里……(由实到虚,写“虚”火,原来火是理想、光明和希望的象征。)

9.“记得幼小的时节,常常喜欢把纸捻浸了油来点燃,把灯烛都熄灭,只是看着自己手中的火亮。”请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①在内容上,叙写“我”小时候玩火的经历,表现了“我”对火的喜欢。②在结构上,与上文“对于火的喜爱几乎成为自己的癖好”相照应,为下文写“我”玩火惹出一场灾祸作铺垫,并与后文写在朋友家观炉火、看邻居家失火的场景以及对“火”的追求相呼应。

10.文中的“我”爱火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①火能给“我”带来温暖。②火能给“我”带来喜悦。③火能给“我”带来寄托。④火能给“我”带来全新的世界。

11.文中说“别人也不理解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①父母不能理解“我”喜爱火的癖好。②朋友只是给“我”安慰,不能理解“我”内心孤苦的原因。③周围人不能理解“火”毁灭旧世界、才能迎来新世界的道理。④表现了“我”对理想和光明的执着追求。

12.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6分)

①“火”象征了理想、光明和希望。②理想有时并不清晰,但具有强大的力量,激发“我”为之奋斗。③表达了要为理想、光明而执着追求的主旨。

四、托社会现象言志

山间小路endprint

(台湾)龙应台

(1)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野莓,随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本文主要写岳麓书院的山间小路,却以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开篇,这是散文家笔法:或类比,或对比,或侧衬,或反衬。)

(2)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从岳麓书院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这不是类比是什么?)

(3)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院落,叫岳麓书院。

(4)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叶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踽踽前行者的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什么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栻会面。他要和张栻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朱张两人来回渡湘江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由路到人,写当年朱熹和张栻两位哲人讲学辩论的热闹场景。)

(5)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探讨朱熹和张栻能够讲学辩论的社会原因:国家认识文明、尊重文明。)

(6)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弃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的命运。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可是”一词对第5段进行反拨:为什么后来朱熹及其学说又被贬为逆党伪学,再后来又变成太师官学?)

(7)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点出朱熹及其学说命运无常的原因是政治的霸权。)

(8)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此段又对第7段进行反拨:如果霸权决定一切,为什么文化又能保存至今?)

(9)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会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点出文化能够发展并保存至今的原因:霸權的对面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

(10)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顺治的“卧碑”:“为学当尊敬先生……勿妄行辨难……军民一切利弊,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

(11)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雅儒,思有以振起”,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个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地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12)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照应第2段,写我的愿景:希望受到先哲及其文化的润泽。)

13.文章主要写岳麓书院,为什么却要从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写起?(4分)

①以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开篇,突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类比长沙岳麓山的小路,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引出正题“我到长沙……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为下文写岳麓书院作铺垫。③将“小径”与众多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14.文章第七段画线部分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①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出书院的宁静清幽。②引出作者对历史的追思(或“引出后文进一步的议论与抒情”)。③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千年历史中曾经的“不平静”。

15.作者认为岳麓书院的兴衰说明了什么?(6分)

①书院兴,说明社会尊重文明(2分);②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2分);③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2分,也可答成“总有一种和政治霸权抗争的不灭力量存在”)。

16.文章为什么要以“山间小路”为标题?(6分)

①从结构层面看,“山间小路”是全文的线索(或“贯通全文内容”),它与开头、正文、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②从内容层面看,本文是作者走在山间小路上引发的思考,“山间小路”也使人们联想起朱熹曲折的命运和书院的兴衰历史;③从思想层面看,小路有象征意义,它贯穿古今,连接着过去的书院和现在的书院,小路上曾走过许多思想家,小路见证了太多文明的兴衰,所以它象征着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

总之,写物的形状、大小、颜色、习性、体积、质地等,只是表象,关键是我们要发现与之对应的人的品性或者社会属性等,也就是由形似到神似,比如“甘森的西红柿”的心形,与之对应的是人对家国的责任心(《甘森的西红柿》);比如“蝉声”的粗犷与热切,与之对应的是民族性格中的恬淡安乐与坚强抗争(《蝉声》);比如“火”的光焰和明亮,与之对应的是人的激情和理想,社会的光明(《火》);比如“山间小路”的蜿蜒数里,与之对应的是文明发展过程的曲折与漫长等(《山间小路》)。如此,我们才能发现作者所要抒发的“志”。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蝉声西红柿
竹园的蝉声
蝉声
蝉鸣
听蝉
西红柿熟了
听蝉
蝉声这道菜
巧给西红柿“脱衣服”
西红柿又遇紫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