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摘 要:教育的真谛即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培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儿童时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决定学习成绩;又可以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无穷。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谈谈自己在低段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要会“看”
首先给学生观察权,让学生多观察。在近四年的低段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凡是通过学生自己看、想,就能学会的东西,比教师讲三遍都要有用些,他们容易记得更牢,印象更深刻。
其次是让学生愿意看。在教学中,我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让学生观看,制作了很多教具、教学图片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用不同的彩色笔来板书,尽量让板书演示做到准确,生动、鲜明,能引起学生观看的兴趣。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我制作了十几只小鸟图片,上课时用动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看得眼都不眨,在观察完后,让每位学生口述老师刚才展示的过程,以便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孩子们都很积极的展开了述说,同时也把混合运算的方法掌握了,那一节课我觉得轻松了,效果上来了,学生的兴趣也来了,就连平时爱开小差的小朋友也“老实”了。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制作的教具更多了,没想到对后面的看图说话也收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要会“听”
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学会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我在平时注重了如下练习:一是我每节课开始时念口算题,学生直接说出得数;二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列出算式等。像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的记忆能力。
三、要会“想”
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筋想问题,除了靠教师的提问外,还要靠教师去促使他动脑筋。我在每节课上的要求是,老师每提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抽到不会回答的,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且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经过两个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大部分都能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的站起来都有话可说。而且在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后进生优先,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回答进行补充和纠错。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又可提高一般优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优生的发展,使其思维的灵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再进行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给予鼓励。
四、要会“说”
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学生思维过程要通过说才能表达出来。要想说得好就得去认真地想。课堂上我常常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有意的促进学生去多想。抓了会说这一环节,也能促进学生对其他三会的提高。因此我在平时的课堂上非常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训练学生大声发言
第一节课师生相互介绍,要求每个学生起立,大声说我叫什么名字,我长大后最想当什么。说得好的,当即表扬:“××同学发言,声音宏亮,姿势端正,很精神!”。此后,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大声回答问题,每个人说话时,全班同学能听得到才算合格。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有胆小的学生花了我很多的时间,有的学生甚至其他小朋友都鼓励他,他仍然开不了口。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知道放弃就意味着我的努力要白费了,我可不想自己的心血白费,经过了大半期努力,他们变了,胆子大了、声音大了、信心足了。
(二)多问学生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课上讨论时,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在小组里,可以大声说、个人独自小声说,两人之间练习说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习惯的说出想法。如,在教学9+几时,我先让学生算出结果,然后抽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举手回答,却只能说结果说不出理由,站在那里很紧张。我就让他到讲台上来摆出计算过程,再让他根据过程慢慢的说一说,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整地讲清楚了,全班同学都给予热烈的掌声……显然,让学生说想法的过程,就是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说想法,我逐步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同时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减轻了负担。
(三)给后进生发言的权利
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教师只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培养全体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在于培养后进生。因此对后进生更要想方设法使他学会动脑筋,这就要给后进生发言权。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怕说错、心虚,所以声音小,甚至有时语句不连贯,常会引来一阵笑声。为此设法使后进生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是我课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例如,在教学15减几中,学生们小组讨论15-7的算法时,我特意到后进生比较多的小组听他们说话,并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幫组他们理清关系,指导他们预先把要回答的问题说清楚,在回答问题时让他们先说。结果,引来了同学们诧异的眼光,老师再及时的表扬,这时你会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同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很少批评那些回答错误的孩子,他们都愿意积极地举手回答。这样,同学们的嘲笑少了,掌声多了,课堂活跃了。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或少教,我们教一年级是为了给二年级打基础,教小学是为了中学。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学习之基,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看听想说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铺上一条更加宽阔的道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成就他们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