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坤,张 哲,邓莉兰
(1.镇沅县和平镇林业服务中心,云南 普洱 666511;2.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和平镇铁核桃嫁接改造技术初探
张 坤1,张 哲,邓莉兰2
(1.镇沅县和平镇林业服务中心,云南 普洱 666511;2.西南林业大学 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选取A、B、C、D 4个立地条件不同的天然实生铁核桃林地块进行嫁接改造试验。嫁接接穗选用漾濞泡核桃1年生结果枝或营养枝。对砧木胸径>10 cm的采用插皮接、对砧木胸径≤10 cm的采用切接的嫁接方式。调查、分析成活率,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及结实情况。结果认为,胸径≤10 cm采用切接的砧木成活率高,采用掘苗嫁接的成活率高。采用精化管理方式的A、D地块树势强健、挂果多、产量高,第八年的产量已达到丰产;而采用仿自然粗放管理方式的B、C地块3年后树体长势逐渐放缓,到第八年时,树高、胸径、产量等仅为A、D地块的 1/3。
铁核桃;嫁接改造;成活率;生长量;结果状况;产量;和平镇
和平镇位于云南省镇沅县东部,全镇林业用地面积 12 821.5 hm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3.8~16.8℃,极端最低温-3.4℃,最高温35℃;年均降雨量 2 107 mm,蒸发量 1 178 mm;年日照时间 2 000 h左右。
和平镇适宜核桃生长的总面积约为 8 177 hm2。铁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天然实生繁殖,受人为因素影响,现仅存面积不足100 hm2。铁核桃幼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长期以来,铁核桃幼树一直是农民群众用于改造的砧木,有约 4 000~5 000 株5~10年生的幼树被用于嫁接改造,但改造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很低。为了摸索铁核桃实生苗改造技术以及结果状况,积累一套成熟的改造技术经验,为林农供提技术服务,选取4个(A、B、C、D)立地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块,分4次(年)(A→B→C→D)依次进行改造试验。改造株数均为100株,改造面积均为0.67 hm2。改造地块立地条件见表1。
表1 立地条件分析
在A、D地块按相关技术措施改造,在B、C地块则仿原生自然环境改造。
伐除其它杂灌木和年龄过大的老树(树龄≥20 a)、病虫害严重的实生铁核桃树。株行距为10 m×10 m或8 m×8 m(视坡度而定,一般坡度≤15°时选用10 m×10 m,≥16°时选用8 m×8 m)。在试验地内,培养胸径5~16 cm、树龄在10a内的目的树种,共计237株(A52,B67,C71,D47),其余全部伐除。
3.2.1 嫁接材料的收集与处理
1月中下旬采集树龄15~30 a的漾濞泡核桃(Juglans‘Yangbi’)1年生的结果枝或营养枝做接穗。要求:健壮充实,髓心较小,无病虫害,粗度1.5~2 cm。采后在散光下晾晒8 h,适当脱水——当接穗失水在8%左右时嫁接成活率最高[3]。剪成8~15 cm长,留2~3个饱满的芽,封蜡备用。封好的穗条撒晾于阴凉、通风、潮湿的屋内,也可现采现用、现封现用。
3.2.2 嫁接节令与天气
嫁接节令在立春前后20 d左右。A、D地块为阳坡,立春后气温回升迅速,于立春后第6~15 d进行嫁接;B、C地块为阴坡,气温回升缓慢,在立春后第16~25 d进行嫁接。A地块选晴天,B地块选阴天,C地块选雨天,D地块选晴天。
3.2.3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主要采用插皮接和切接2种。当选择粗度>10 cm的铁核桃作为砧木时,采用插皮接。当选择粗度≤10 cm的铁核桃作为砧木时,采用切接。包扎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松紧适宜。
3.2.4 嫁接育苗种类
嫁接育苗种类主要是站苗嫁接和掘苗嫁接[4]2种。站苗嫁接适用于原生的铁核桃砧木嫁接;掘苗嫁接是对12—1月补植的铁核桃进行的嫁接方式。
3.2.5 嫁接后管理
站苗嫁接要防止或减少伤流液从嫁接口流出;而掘苗嫁接不用考虑伤流问题。嫁接15~20 d后,用刀切除萌蘖,以集中营养供接穗生长。若发现接穗顶芽已泛开,但迟迟长不出嫩叶,且嫁接口包扎膜内有较多伤流液时,应及时划砧放液或在距接口最近位置(下侧)培养1~3个萌蘖,称为拉水技[5],以减少嫁接口的伤流液数量,但要控制好拉水枝的生长量。进入5月可以逐渐解除包扎膜。
在A、B、C、D 4个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嫁接方法的不同,接穗的成活有较大差异(表2)。
表2 嫁接种类、方法与成活率分析
4.1.1 站苗嫁接
砧桩胸径>10 cm的,采用插皮接,成活率达75.22%。砧桩胸径≤10 cm的,采用切接,成活率达80.58%。
4.1.2 掘苗嫁接
砧桩胸径>10 cm的,采用插皮接,成活率达80.87%;砧桩胸径≤10 cm的,采用切接,成活率达83.49%。
砧木生境不同,嫁接成活率也有明显差异(表3)。潮湿地带,插皮接平均成活率为71.17%,切接的平均成活率为73.4%;干旱地带插皮接平均成活率为77.84%,切接的平均成活率为82.02%。
采用不同的嫁接种类,成活率也有差异(表2)。
原因分析:影响成活率主要原因是伤流液,采用插皮接的砧桩胸径>10 cm,最容易产生伤流液。而采用切接的砧桩胸径≤10 cm,故嫁接成活率更高;而掘苗嫁接切断了根系,不易产生伤流液,成活率最高达88.44%。
A、D地块于立春后第6~15 d嫁接,成活率达80.18%;B、C地块于立春后第16~25 d嫁接,成活率达75.27%(表4)。
试验选择了不同的天气进行嫁接,成活率均不同(表4)。晴朗气天嫁接的成活率达80%以上;阴天嫁接的成活率为74.07%;雨天嫁接的成活率为70.85%。
4.6.1 站苗嫁接
砧桩胸径>10 cm的砧木,接穗成活后,第一年到第三年的新枝平均生长量大幅度提高。砧桩胸径≤10 cm的小树,接穗成活后,第一年到第三年的新枝平均生长量也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提高幅度没有胸径>10 cm的砧木大(表5,表6)。
4.6.2 掘苗嫁接
砧桩胸径>10 cm的砧木,接穗成活后,第一年新枝平均生长量与砧桩胸径≤10 cm的小树的生长量差别不大。但是到第三年的时候,砧桩胸径≤10 cm的小树生长量低于胸径>10 cm的砧木,但冠幅大于胸径>10 cm的砧木(表7,表8)。
表3 砧木生长环境与成活率分析
表4 嫁接节令、天气与成活率分析
表5 插皮接站苗嫁接生长情况
表6 切接站苗嫁接生长情况
在A、D地块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则进行操作,所以树势生长强健,嫁接口愈合良好。在B、C地块则按照原生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故接穗成活后生长势弱,嫁接口愈合差。第一、第二年生长量差异不明显,第三年后明显表现出来。A、D于第三年树形已基本形成,B、C则第六年才基本形成树形。从生长的相关性看,砧木的粗度越粗,长势越强健,生长越旺盛,砧木的粗度与新梢的粗生长与高生长之间存在正相关[6]。
4.7.1 砧桩胸径>10 cm的
在A、D地块,苗木嫁接成活后第三年开始挂果,平均单株初果量为231.8 g;第五年平均单株产核果 2 562.3 g,平均冠影产核果0.04 kg/m2;第八年平均冠幅面积为308 m2,平均产核果58.85 kg/株,冠影产核果0.20 kg/m2。在B、C地块苗木嫁接成活后第三年平均单株初果量为108.2 g;第五年平均单株产核果为 1 058.4 g,平均冠影产核果0.04 kg/m2;第八年平均冠幅面积为61.08 m2/株,平均产核果8.87 kg/株,冠影产核果0.15 kg/m2,未达到丰产的44%,未进入盛果期(表9,表10,表11)。
表7 插皮接掘苗嫁接生长情况
表8 切接掘苗嫁接生长情况
表9 插皮接第三年结果状况(d>10 cm)
表10 插皮接第五年结果状况(d>10 cm)
表11 插皮接第八年结果状况分析(d>10 cm)
4.7.2 砧桩胸径≤10 cm的
A、D地块苗木嫁接成活开始挂果,3 a平均单株初果量196 g;第五年平均单株产核果 1 681.5 g,平均冠影产核果0.04 kg/m2;第八年平均冠幅面积125.32 m2/株,平均产核果40.96 kg/株,冠影产核果0.20 kg/m2,进入盛果期。B、C地块苗木第三年平均单株初果量95 g/株;第五年平均单株产核果909.5 g/株,平均冠影产核果0.04 kg/m2;第八年平均冠幅面积41.25 m2/株 ,平均产核果3.21 kg/株,冠影产核果0.08 kg/m2(表12,表13,表14)。
原因分析:在A、D地块进行精细化管理,接穗成活后,经过人工整形修剪,树势强健,挂果多,产量高,第八年的产量已达到丰产(冠影产核果0.34 kg/m2)的60%,进入盛果期。在B、C地块进行适当修剪等仿自然粗放管理,前三年接穗长势旺盛,树体强健,抗性强,与A、D地块差异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是由于水、肥供应不足的原因,树体长势逐渐放缓慢,到第八年,树高、胸径、产量等均仅为A、D地块的1/3。
表12 切接第三年结果状况分析(d≤10 cm)
表13 切接第五年结果状况分析(d≤10 cm)
表14 切接第八年结果状况分析(d≤10 cm)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云南省林业厅.云南主要林木种质资源[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116.
[3] 孟斌,李贤忠.核桃接穗失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研究[D].昆明:西南林业大学,2014.
[4] 李寿禄.商品林培育及加工技术.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23.
[5] 朱丽华,张毅萍.核桃高产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61.
[6] 赵伟明,张海军.不同嫁接时间和砧木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34(4):104-106.
Study on Grafting Technology ofJuglanssigillatain Heping Town
ZHANG Kun1,ZHANG Zhe1,DENG Lilan2
(1.Heping Forestry Service Center of Zhenyuan County, Puer,Yunnan 666511,China; 2. School of Forestr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This paper selected fourJuglanssigillataforest A、B、C、D with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s the object of grafting test, annual fruiting branches and vegetative branches ofJuglanssigillataas the scions, bark grating for rootstock DBH>10 cm and cut grafting for rootstock DBH≤10 cm as the grafting methods.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survival rate, height of tree, DBH, growth increment and frui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ootstock DBH≤10 cm with cut grafting and the method of lifting seedling grafting had high survival rate.Juglanssigillataforest A、D with the intensive management method presented the advantages of vigorous growth, rich fruits and high yield, which the yield had been highest in the eighth year, meanwhileJuglanssigillataforest B、C with the extensive management method growed slowly gradually, and height of tree、DBH and yield were only one third ofJuglanssigillataforest A、D.
Juglanssigillata; grafting; survival rate; growth increment; fruiting conditions; yield; Heping town
2017-04-01.
张 坤(1976-),男,工程师.从事森林保护、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农村经济林建设发展等工作.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5.031
S792.13;S723.13
A
1671-3168(2017)05-01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