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冲,支 玲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彭 冲,支 玲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为掌握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动态,增强研究成果对决策的辅助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的研究文献。从生计资本构成及影响因素,生计资本指标体系构建,工程实施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可持续生计能力等的影响方面阐述了当前研究现状。认为今后应结合生计状况的变化建立适合当下情况的农户生计资本指标体系,动态分析农户生计状况,揭示农户生计变化趋势。
农户生计;退耕还林工程;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能力;研究综述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之一,其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工程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程实施必然对退耕农户生计产生影响。目前,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偿期限将或已陆续到期,2014年新一轮期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启动,农户的生计是否能得到可持续的保障,关系到这十几年来的退耕还林成果能否保存下去以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是否能得到有效实施。
因此,系统梳理退耕还林工程农户生计影响文献,把握其研究态势,对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增强研究成果对决策有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学者在研究生计资本时,大多将生计资本分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五大类,这些资本的禀赋决定了农户生产的类型、数量和生活状况[1]。家庭状况、生计活动和生计策略等农户自身因素对农户生计资本有重要影响,同时,政策和制度等外在因素对农户生计资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李金香、龚晓德认为,家庭所在地区、家庭人口、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自身因素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外在政策因素对农户生计都有着重要影响[2]。
国内学者在设置生计资本的指标体系时,大多借鉴了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可持续生计框架将生计资本分为5大指标,许多学者在这5部分生计资本构架下,根据数据调研的情况分别又设置了下一级的指标体系,用以分析所研究区域的农户生计状况;也有学者根据所研究工程区的特殊情况设置了与这五大指标平行的指标,如基本需求指标、生态恢复指标和土地利用程度指标[3-5]
1.2.1 自然资本指标体系研究
自然资本描述的是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无形资本,可以直接作用于生产的有形资本和生态服务。所以自然资本能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生活质量以及生产活动,同时也是脆弱性最强的资本,一旦遇到森林火灾、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和土壤肥力下降等损害自然资本的事件,会对农户的生计带来巨大的影响。表1中杨皓等6位学者设置的自然资本指标,多为与农户生产直接相关的林地、耕地等指标,少有学者设置与生态保护和农户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的指标,仅有李金香学者设置了年水土流失量这一指标[2,5,10]。
1.2.2 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研究
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状况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人力资本。杨皓等6位学者设置的人力资本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表1 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中所包含的指标
注:表中学者一项只列出了第一作者,下同。
表1中,仅有唐轲设置了与健康状况有关的指标,仅有李金香和唐轲2位学者设置了与技能、手艺相关的指标。杨皓、唐轲等学者设置的受教育年限指标中,只关注了户主一人的状况,而一个家庭的人力资本显然包括了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所以应该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受教育情况。杨皓、李金香和王立安3位学者在成年劳动力数量这一项内容中只关注了男性成年劳动力,然而实际上现在农村女性在生产活动中也提供了一部分劳动力。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和男性是一样的,所以女性成员在人力资本这一项应该加以考虑[2,5,10]。
1.2.3 物质资本指标体系研究
物质资本包括农户的基本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它的作用是提高农户的生产能力。杨皓等6位学者设置的物质资本指标体系见表2所示。
表2中,杨皓等6位学者设置的指标各不相同,其中唐轲设置的指标最多,但也没有将农村的基础设施情况设置成指标,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利以及电网等对于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2,5,10]。
表2 物质资本中所包含的指标
1.2.4 金融资本指标体系研究
这里的金融资本一般意义上指的是现金、现金等价物和获得现金的手段,它包括流量和存量2个方面。大部分学者设置的指标体系中只考虑了金融资产的流量,而没有考虑金融资产的存量。杨皓等6位学者设置的金融资本指标体系见表3所示。
表3 金融资本中所包含的指标
表3中,仅有唐轲和李金香2位学者设置的指标中包含了存款这一指标[2,5,10]。
1.2.5 社会资本指标体系研究
社会资本指的是在生计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它包括横向和纵向的2个方面。横向方面指的是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社会关系网,如朋友、亲戚和社会组织等,纵向方面指的是与上级和领导的关系。杨皓等6位学者设置的社会资本指标体系见表3所示。从表3中可见,仅有唐轲和蒙吉军设置的指标考虑到纵向的社会关系[2,5,10]。
1.2.6 其他指标体系研究
王立安在对甘肃武都区退耕农户生计的研究中,为了研究退耕区贫困农户的综合生计能力,设置了与五大生计资本指标平行的基本需求指标[25]。认为基本需求应该用最差月份中每天吃饭的次数、食物短缺状况、购买新衣物次数、住房状况、基本生活消费物品5个指标加以反映。
退耕林地作为农户的自然资本之一,与农户的生计状况息息相关。汤清和徐勇为了衡量农户生计活动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设置了生态参数指标[3]。他们认为,生态参数指标应该用土地利用构成、粮食产量、泥沙流失量3个指标加以反映。
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主要在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李金香、龚晓德等学者在对宁夏盐池县农户的生计状况调查分析后发现,退耕后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显著的增长,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变化不大。自然资本增加的原因是退耕地为25°以上的坡耕地,减少坡耕地对于农户的收入影响非常小,而退耕还林地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却非常大。物质资本增加的原因是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农户收入增加,同时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都增加了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增加的原因是各项扶贫政策和当地各项产业增加为农户带来现金收入[2]。杨皓分析了河北省涞水县农户的生计资本变化情况,比较退耕还林工程前后,发现农户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得到了提升。原因是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对剩余耕地的投入,使得耕作质量提高,同时退耕增加了草地和林地,使得环境得到改善,减少了水土流失,所以自然资本增加;退耕还林后农户的收入、家庭住房、交通工具、农业机械以及家庭牲畜数量都得到了改善,所以物质资本增加[6]。
生计策略指的是农户采取的生计活动的组合。农户开展怎样的生计活动取决于他们的生计资本。退耕还林工程使得农户的生计资本发生了巨大变化,生计策略也随之变化。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随着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提高,农户生计策略中的非农生计活动会增加;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提升,会使农户生计策略中的农业生计活动增加[11,1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畜牧业、外出打工以及林业等生产活动的比重上升,农业生产活动的比重下降。农户的生计策略受地区的影响明显,当地的自然环境、物产种类、工资水平以及产业状况都会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然而,就工程区环境而言,农户的生计活动面临着自然、技术和市场风险,要实现提高农户收入,巩固退耕成果的长期目标,政府应该关注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需要[13,14]。
生计策略的稳定与否,以及生计策略是否具有多样性,对于脆弱性背景下农户的生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至关重要。蒙吉军在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退耕农户的生计状况研究中,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分为纯农型、半农半牧型、多样型和非农型。纯农性生计策略的农户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业;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农户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以及畜牧业;多样型生计策略的农户生计活动种类较多,主要有种植、养殖、放牧、打工、经商以及个体运输。非农型生计策略的农户主要依靠工资性工作、经商以及个体运输来维持生计。经过比较分析,蒙吉军认为,多样型生计策略的农户生计状况更为稳定,农户的收入也比较高[8]。可见,对农户的生计问题进行分析时,不仅要关注农户的生计资本,同时也要关注农户生计策略的多样化。
农户生计能力是指一个家庭利用其所拥有的各项生计资本,通过一定的生计活动,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能在不破坏自然并且在各种风险的打击下保持并获得增长才是可持续的[15-17]。
国内学者衡量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比较农户在退耕前后净收益的变化来衡量。另一种是通过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数来衡量。农户的综合生计能力指数是将农户生计资本标准化后的数值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生计指标赋权之后的乘积[18-21]。国内学者赵峰借鉴阿马蒂亚·森衡量能力的观点,认为制度和权力对于人的生计能力有重大影响,在其所设置的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制度一级指标,包含惠农补贴金额、离县城距离以及新农保、新农合是否对年老者有保障等因素,以此计算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标[22]。
英国海外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认为,生计资本与生计能力相互影响,农户生计资本的丰富程度决定了生计策略的多样性,多样化的生计策略能改善农户的生计结果,如规避风险,降低生计脆弱性等,而生计结果又会影响到生计资本,进而改变生计能力。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提出,将衡量生计能力的方法从净收入过渡到了综合生计能力指标。综合生计能力指标法建立在农户能够依据自身的资本状况做出合适选择的基础之上,然而实际上农户是否能做出合理的选择受到农户自身素质、政策引导以及区域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以后运用综合生计能力指标时应该思考这一问题[23,24]。
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型、生计资本结构发生变化以及资本积累增加而产生的收入效应等因素,使得农户的生计能力发生了改进,但是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也不完全一致。李树茁等学者认为,家庭结构对于农户生计资本的配置和积累有显著的影响,有小孩和成年人的家庭会更加关注小孩的生活质量,会将退耕补助用到小孩的教育之上,也会花时间陪伴小孩,从而减少外出打工的时间,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其生计能力的提升不明显。而对于有小孩、成年人和老人的家庭,只有成年人的家庭,有老年人和成年人的家庭,老人可以帮忙照顾小孩,甚至耕种剩余的耕地,而成年劳动力则能外出务工。但是李树茁的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只是改变了农户生计活动的结构,对农户收入的提升并不明显,建议政府在制定补偿政策时考虑农户的家庭结构[9]。贫困程度对农户的生计能力有明显的影响,王立安从农户贫困程度的视角进行研究,结论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对于绝对贫困农户、相对贫困农户和一般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和综合生计能力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而对富裕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和综合生计能力有负面影响[25]。
上述不难看出,现有研究成果内容比较丰富,对完善现行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还不能满足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中农户生计问题,需要强化以下2方面的研究。
现有研究以生计资本为核心,虽然对不同生计策略和农户家庭情况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变化进行了分析,但是研究内容有些滞后: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户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来源都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新一轮退耕还林对于退耕树种不再限制,林种呈现多样性变化,经济林的比重上升。因此,现有研究对于农户的生计资本的描述不够全面,需要结合农户生计状况的变化,建立适合当下农户生计资本指标体系。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从1999年试点开始到现在已经实施了18年,并将继续实施下去,但现有文献动态研究不足。如果研究成果欲更好地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言献策的话,有必要从动态、持续的角度出发,研究退耕还林工程是如何影响农户生计的,以适应退耕还林工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需要。
[1] 许汉石,乐章.生计资本、生计风险与农户生计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2,10:100-105.
[2] 李金香,龚晓德,夏淑琴.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基于宁夏盐池县农户的调查[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279-284.
[3] 汤青,徐勇.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J].地理科学进展,2013,2(36):161-169.
[4] 葛智超,张贵军.环首都退耕区土地利用与农户生计耦合关系研究—以涞水县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14,1(32):62-67.
[5] 王立安.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J].社会科学,2014,33:33-35.
[6] 杨皓.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以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5,4(35):263-270.
[7] 唐轲,周易.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退耕户与非退耕户生计状况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4(28):244-248.
[8] 蒙吉军,艾木入拉,刘洋.农牧户可持续生计资产与生计策略的关系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2013(12):112-120.
[9] 李树茁,梁义成.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2(7):1-9.
[10] 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61-68.
[11] 赵文娟,杨世龙.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研究—以云南新平县干热河谷傣族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6,38(1):136-143.
[12] 伍艳.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2(14):57-66.
[13] 王娟,吴海涛.山区农户最优生计策略选择分析—基于滇西南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5(9):97-107.
[14] 徐定德.西南典型山区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5,9(36):118-125.
[15] 沈茂英.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的生态政策研究[J].西部发展评论,2014:159-167.
[16] 赵锋.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J].经济研究参考,2015,27:81-87.
[17] 张峻豪,何家军.能力再造:可持续生计的能力范式及其理论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14,9:41-47.
[18] 张蕾,戴广翠.退耕农户长期生计分析[J].林业经济,2006(2):12-19.
[19] 赵锋,邓阳.甘肃省独生子女户与多子女户生计能力的比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1):64-71.
[20] 杜本峰,李碧清.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生计状况与发展能力分析——基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J].人口研究,2014(4):50-62.
[21] 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457-464.
[22] 赵锋.可持续生计与生计动态能力分析:一个新的理论研究框架[J].经济研究参考,2015,27:81-87.
[23] CHAMBERS R,CONWAY 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R].Brighton:IDS,1992:296.
[24]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Z].London: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0:68-125.
[25] 王立安.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甘肃南部武都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7(27):78-84.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the Influence of Grain for Green Programme on the Livelihood of the Farmers
PENG Chong, ZHI 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This paper sorted out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Grain for Green Programme on the livelihood of the farmers to master the research dynamics and strengthen the assistance of research on decision. The research status was illustrated from the component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livelihood capital, the establishment of livelihood capital index system, and the influence of projects on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and ability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In view of the change of livelihood situation, the appropriate livelihood capital index system should been set up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and reveal the variation trend of farmer′s livelihood.
farmer′s livelihood; Grain for Green Programme; livelihood capital; livelihood ability; literature review
2017-05-26.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评估与优化技术”(201504424-03).
彭 冲(1993-),男,湖南长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林业项目管理.Email:46968601@qq.com
支 玲(1958-),女,四川三台人,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林业政策研究及林业投资项目评估.Email:zhi-ling166@aliyun.com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5.022
S774;F301.24
A
1671-3168(2017)05-0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