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跨越关口再上新台阶

2018-01-05 17:06罗一清
浙江经济 2017年23期
关键词:浙江现代化体系

□本刊特约记者/罗一清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跨越关口再上新台阶

□本刊特约记者/罗一清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因应“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将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事件后,中国人正准备拥抱久盼的梦想,那就是国家的现代化。”当世界以慨叹的目光,打量这个追赶者60余年砥砺奋发的身影,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后半程”。

“后半程”的路更加布满荆棘,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等诸多关口。靠什么续写辉煌与光荣?靠什么跨越关口和陷阱?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过去5年里,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探索与实践,寻求解决之道。

新的远见已经凝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受访的浙江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因应“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浙江将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追求内涵式发展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作为一份擘画中国发展蓝图的纲领性文件,十九大报告给出了回答。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十九大代表、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冯波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

这些年,浙江国有企业正是秉持新理念,实现了发展的飞跃。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国企实现营业收入1.12万亿元、利润总额675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28倍、1.34倍。“浙江国企跨越发展背后是理念的更新,我们坚决摒弃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动力转换到依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冯波声说。

其实,浙江人早就意识到,在过去形成的那种发展模式(专业市场+乡村工业化)下,一段时间内,浙江还能保持高速增长状态。但是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如果还依靠这样的惯性,很可能走进死胡同。

浙江有6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涉及170多个行业、20多万家企业,但有人说它们“铺天盖地”多、“顶天立地”少——多数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资源消耗大。在此基础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也毫无效益可言,而且不可持续。

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在“腾笼换鸟”计划中,九大行业的430多个项目被打入“落后制造”的“黑名单”,浙江GDP增速一度落入全国20名开外。但这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浙江人深知,经济转型升级要经得住阵痛,舍得付出代价,主动转、及时转可以得到长远的收益。

十八大以来的5年,浙江经济在迈向中高端的康庄大道上高歌前行,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浙江制造全方位提升和蜕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升。按照十九大部署,浙江将在追求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勇立潮头。

澎湃“第一动力”

在阐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时,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受访的企业界人士一致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体系。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唯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为经济创造勃发的生机、涌动的活力,唯有构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国家意志上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代表、杭钢集团董事长陈月亮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总书记用‘第一动力’来论述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他认为,这就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如果把杭钢比作一棵参天大树,创新就是它不断生发新芽的源头。2015年底,安全关停半山钢铁基地400万吨产能之后,杭钢通过“无中生有”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成立省数据公司、智能健康集团等。杭钢得以进入诸多新兴产业领域,正是持续不断的创新在支撑。

发展新产业需要人才的支撑。陈月亮代表注意到,报告中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一点让他很有共鸣——今年,杭钢提出了人才强企战略,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投入1亿元,用于培养和引进各类专门人才,以基本满足企业新产业发展所需。

新的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更加急迫。本刊记者注意到,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这是对浙江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准确判断。今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创新强省,增创发展动能新优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举措,让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创新真正成为浙江发展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浙江在创新平台、技术市场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区域创新能力进步明显。当下,浙江正举全省之力打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九大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狠抓落实,加快推进创新强省建设各项工作。

开放的大门不会关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40年改革开放历史证明,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大期间,十九大代表、舟山市委书记俞东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舟山近年来的发展,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舟山是一个海岛城市,不开放没有出路,只有大开放才能带来大发展。过去5年来,开放的舟山拥抱世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浙江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和改革试点先后在舟山落地,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喜人。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意味着扩大开放。中国经济体系向现代化升级的过程,也将是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过程。”俞东来说,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要求,接下来,舟山在对外开放中,将着力打造开放大平台,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是探索做好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这篇文章,还有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主要是利用海港优势做好江海联运这一文章,成为浙江“一带一路”战略的枢纽位置。

专家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开放经济体系,是内外联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经济体系。浙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浙江企业家对此的理解尤为深刻。

图/新华社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陈爱莲要求公司全体员工学好十九大报告。万丰奥特这几年得以实现飞跃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些年,万丰通过跨国并购,实现了从一家以汽车零配件为主业的企业向汽车零配件轻量化、智能装备、通用航空方向发展。

陈爱莲表示,推动十九大精神在企业发展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万丰而言,尤其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快产品、产业和并购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大交通领域先进制造业的全球领跑者,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好“两只手”

步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许多专家表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依赖于“以完善产权制度和优化要素市场配置为重点”的一系列经济机制体制改革,依靠激发全社会最广泛的创新创业动力,来激励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提出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部署,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

事实上,报告中提及的许多改革举措已经在浙江实践。绍兴诸暨是省政府批复同意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也是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县。这些改革举措激发出经济发展的巨大活力。诸暨今年全面启动了创投改革试验区建设,总规模达462亿元的各类产业基金签约落户。诸暨的民间资本投资教育领域超过30亿元。

在诸暨县负责人看来,要素实现自由流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要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才能妥善化解“成长的烦恼”,穿过改革深水区的暗礁和巨浪。

浙江企业家相信,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日趋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也将越来越公正公平。让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源泉充分涌流!

猜你喜欢
浙江现代化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浙江医改三部曲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