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初探

2018-01-05 08:03田小青单鑫蓓计天岑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苯甲嘧菌松江区

田小青,单鑫蓓,计天岑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611)

几种新型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初探

田小青,单鑫蓓,计天岑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611)

对几种嘧菌酯类、噻呋酰胺类复配成分的新型国产药剂防治纹枯病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国产75% 戊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225 g·hm-2、32.5%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600 mL·hm-2、30% 噻呋·戊唑醇悬浮剂 450 mL·hm-2与进口的 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600 mL·hm-2、75% 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225 g·hm-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均较接近,具有防效好,持效长的特点。

杀菌剂; 水稻; 纹枯病; 药效; 上海

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侵染水稻叶鞘、叶片和穗等部位,使水稻结实率降低、瘪谷率增加、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产量。该病一般发生田块会造成水稻减产 5%~10%,发生严重的田块减产可超过 30%[1-3]。近年来,上海郊区水稻受菌源数量、气候及种植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稻纹枯病发生呈加重的趋势,如何安全高效地防治水稻纹枯病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

前几年对纹枯病防效突出、持效期长的主要是进口药剂[4],近两年国内厂家逐渐推出一些新颖药剂,如嘧菌酯类、噻呋酰胺等类的复配剂。松江区农技人员对国内几种新型纹枯病防治药剂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其防治效果,如防效接近进口药剂,则可广泛应用于面上防治或绿色防控示范区,为松江区家庭农场节约药剂成本。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松江区良种繁育场进行。参试水稻品种为松香粳1018。供试药剂共6种:75%戊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南京惠宇),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江苏克胜),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浙江桐庐),30%噻呋·戊唑醇悬浮剂(江苏东宝),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瑞士先正达),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德国拜耳)。施药器械为担架式喷雾机。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均于8月8日和8月29日喷药液2次。处理1,75%戊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225 g·hm-22次;处理2,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2次;处理3,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450 mL·hm-22次;处理4,30%噻呋·戊唑醇悬浮剂450 mL·hm-22次;处理5,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mL·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各1次(常规对照);处理6,清水对照(CK)。大田示范,每用药处理面积3 000 m2左右,清水对照处理100 m2。第1次施药时,水稻处于圆秆拔节期,后隔20 d进行第2次施药。用药方式与面上生产实际一致,试验前10 d和试验期间未用其他药剂防治。

1.3 调查和统计方法

在8月24日第1次药后16 d、9月18日第2次药后20 d,采取随机调查法,每个处理调查500株,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纹枯病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防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的穗数×相应级的代表数值)/(调查总株数×发病最高级的代表数值)]×100;病株防效=(清水对照病株数-施药后病株数)/清水对照病株数×100;病指防效=(清水对照病情指数-施药后病情指数)/清水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表1表明,除处理3 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第1次施用防效略低外,其余各处理药剂对水稻纹枯病均表现出良好防效,其中国产75%戊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处理1)、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处理2)、30%噻呋·戊唑醇悬浮剂(处理4)第1次药后对水稻纹枯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在90%左右,第2次药后对水稻纹枯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均达95%以上;与进口药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处理5,常规)防效接近,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处理1、2和4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防效好,持效长的特点。

表1 几种新型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

注:第1次施药8月8日,第2次施药8月29日。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的,表示其差异达极显著、显著水平。

2.2 安全性

在试验期间均未发现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的药害症状。试验期间未发现供试药剂对非靶标作物和天敌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可用国产75% 戊唑醇·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225 g·hm-2、32.5%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600 mL·hm-2、30% 噻呋·戊唑醇悬浮剂 450 mL·hm-2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在水稻纹枯病尚未发病或发病早期(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采用喷雾法均匀喷雾,隔15 d 左右进行第2次用药。

进口药剂对纹枯病防效突出,但药价相对较高。上述3种新型成分的国产药剂防效接近进口药剂,可作为替换药剂,成为松江区生产上防治或绿色防控主打药剂,以降低成本。

[1] 李沛霖.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J]. 农业与技术,2017,37(1):25-26.

[2] 石晶. 水稻纹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7(7):86.

[3] 马骥.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4):48.

[4] 周金鑫,黄付根,丁治军,等.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筛选试验[J]. 现代农药,2016,15(3):55-56.

2017-09-20

田小青(1979—),男,上海松江区人,硕士,从事农林植保工作,E-mail:tianarson@hotmail.com。

文献著录格式:田小青,单鑫蓓,计天岑. 几种新型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237-2238.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48

S435

B

0528-9017(2017)12-2237-02

张才德)

猜你喜欢
苯甲嘧菌松江区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光助过硫酸盐氧化处理苯甲羟肟酸的研究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二苯甲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影响*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世界上最苦的物质是什么?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