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园园(营养师)
菌类和茄子究竟能不能一起吃
文/李园园(营养师)
最近一则关于“菌类与茄子不能一起吃,否则会中毒,甚至要人命”的传言,又在朋友圈被“高速”传播。这种“性命攸关”的传言总能立即吸引住大家的眼球。不少朋友被其“情真意切”的语言打动,信以为真,决定以后再也不将两种食物一起吃了,还“善意”地转发扩散。不过也有很多朋友将信将疑,表示自己经常一起吃也没有什么不对劲儿。这种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呢?如何识别朋友圈的类似传言呢?
茄子和菌类蔬菜都是常见常吃的大众蔬菜,传言中所说的茄子与菌菇类蔬菜不能一起吃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茄子肉质顺滑,烹调方法多样,且能量密度非常低,虽然算不上深色蔬菜,不过人气却很旺,可谓是老少皆爱。茄子含有一些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烟酸等,矿物质(尤其矿物质钙、钾含量比较高),花青素,少量的蛋白质以及脂肪之类的常见成分。
菌菇类蔬菜家族庞大,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爱,例如蘑菇、黑木耳、银耳、香菇、口蘑、鸡腿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猴头菇等等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这类蔬菜营养“亮点”很多,除了水分之外,蛋白质与膳食纤维含量在蔬菜家族名列前茅,还含有一般蔬菜中所缺乏的维生素D,尤其是干制的菌菇类含量更高。更为其加分的是,这类蔬菜中的功能性多糖含量较为丰富,例如香菇多糖、木耳多糖、银耳多糖等,不仅可吸附肠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加速其排出,而且还有一定的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抵抗力等保健作用。当然,菌菇类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常规”成分。
所以总体来看无论茄子还是菌菇,营养成分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都是人体经常“打交道”的常见成分而已,只不过不同类别蔬菜中的营养素倾向与含量有所不同。谣言中所传的“一起吃中毒”的反应基础根本找不到,“吃了丧命”更是无稽之谈,大家生活中的实践也早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很多朋友为了贪图鲜嫩,专挑不是很熟的茄子来吃。这样的茄子中茄碱的含量比成熟的茄子要高。茄碱是啥?说起另外一个名字,大家肯定不陌生,就是龙葵素。同属于茄科茄属蔬菜,发芽土豆中的茄碱含量比茄子要高得多,所以土豆“名气”更大一些。
茄碱的含量除了与成熟期有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因素。据实验测定:果实的茄碱含量显著高于茎、叶等其他器官;果肉中的茄碱含量远高于果皮和果蒂;紫茄子的茄碱含量高于绿茄子。茄碱摄入太多确实会中毒,中毒症状主要是咽喉部瘙痒、头晕、恶心、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耳鸣、脱水、昏迷、脉搏细微、呼吸困难等。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茄子中的茄碱含量总体来说较低,按照最高的品种来算,每次大概吃450克这种高茄碱茄子,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而日常大家每次吃的量恐怕不容易达到这个量。即便真的由于吃茄子太多而出现不适,那么也不能把原因归结于“茄子与菌菇一起食用”所致。无论是否与菌菇一起吃,茄子选择不当,再加上吃得量太大,本来就可能招致不适。
市售的菌菇可放心吃,但不是所有的菌菇都对人类“友好”,那些能够引起人体中毒的菌菇其实很多,统统被称为“毒蘑菇”。
毒蘑菇中的毒素极为复杂,但都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一般烹调或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药物,导致病死率较高。野外的菌菇类植物切不可随便采摘,尽管很多模样长得“似曾相识”。
如果因为误食了“毒蘑菇”而出现中毒,那么与茄子也是没有关系。相反,如果吃了可食用的菌菇,也绝不会因为跟茄子一起吃就变得“有毒”。
类似的食物相克谣言总是此起彼伏地被散布着。其实“食物相克”论早就被批判多年了,现在营养主流观点都没有那些食物相克之说。早在80年之前,中国老一代营养学家就做过诸如柿子和酒、大葱与蜂蜜等食物搭配的试验,证明对健康人而言,根本不存在食物相克的问题。
倒是有些营养素之间搭配合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吸收(例如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等),有些搭配不合理在会一定程度上妨碍营养素吸收(例如草酸/植酸妨碍钙吸收)等。再就是吃进某些食物后的身体反应与个人体质、食物的烹调方式、食物新鲜程度等都有关系,切不可把某些“个案”夸张到“全民皆忌”的程度,这是非常不科学不严谨的。
所以不必因为那些食物相克的谣言而让膳食结构的平衡受到影响,在保证食物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在适合自己的基础上,保持食物多样化更有利于健康。
相关链接
如何识别类似的朋友圈传言
朋友圈类似的谣言很多,分析其会发现这些谣言大都有这样一些特点:
1.信息不详,让大家无证可查,例如本则出现医大、医生同学等含糊字眼。
2.没有任何原因解释,只是对结果夸大其词。这类谣言压根就是没有理由、没有证据的“乱说一气”,所以总是莫名其妙、没有缘由、没有征兆地突然出现。
3.涉及的大都是那些大众化食物,吃的人群很多,这样让几乎每个看到的人都能联想到自己,可能的“传播”价值更大。
4.经常涉及“食物相克”,缺乏辩证思想。具有此类特点的谣言,大都不必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