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业也可以是新势力

2018-01-04 03:13
中国汽车市场 2018年13期
关键词:猎豹造车势力

从事汽车行业时间长一些的人都知道李建新和他的猎豹,当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在湖南冷水滩这个很偏僻的地方居然出了个越野车干得这么好的企业。北有北京吉普,南有长丰猎豹,是那个时候对猎豹汽车在行业中地位的最好背书。记得当初广汽集团宣布并购重组猎豹后,很多人都觉得很突然,大家不理解李建新和他的猎豹干得好好的,为什么退出了呢?特别是,如今每个企业都搞SUV,SUV成了市场宠儿的时候,人们格外觉得,他们的退出太可惜了。毕竟他们曾经是中国汽车SUV的先行者和成功者。如果他连续干到现在,也许长城汽车就不是今天这个地位了。

再次见到李建新是在“新猎豹”北京的研究院。才弄清楚,当年被广汽集团重组后,猎豹品牌被保留了下来,并且从2012年起,李建新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做着让猎豹汽车回归市场的努力。听李建新讲述过去几年他们干的事,得知他们还干得不错,猎豹汽车也开始卖出量了,还有了盈利。只不过,他们这几年不愿意更多向外宣传,才导致外界对他们知之甚少。这一点与他们当年的行事风格一样,不喜欢说。

很显然,今天的市场和行业环境与当年完全不一样了。猎豹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必须做出改变。我相信,李建新愿意与我坐下来作小半天的交流,就是这种改变的开始。但我更想看到的是另一种变化,那就是李建新能否放下过去成功的包袱。说实话,与李建新交流前,我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一点。

坐在面前的他,与十几年前相比变化不大,不太修边幅,思维敏捷。也许是太长时间没有面对公众了,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仿佛要把这些年的话全部倒出来。整个过程,我都不忍心打断他。他的滔滔不绝背后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受,他是有备而来,不是为了这一次的交流,而是为了猎豹的明天。

他是清醒的。对自己,对行业,对挑战,包括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很客观,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他交流,与其说是在讲猎豹这些年在干的事,不如说是在交流对当前汽车行业的看法,更多的时候是在讲猎豹与当前所处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汽车时代的差距。这使得他带领的猎豹汽车在过去的几年中从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追赶潮头的步伐很扎实。这一点,仅从他谈到的去年的经营业绩就得到了证明。

近一段时间来,随着一批新势力造车企业的进入,如何造车、如何发展企业成为大家争议的焦点。有的从来没干过汽车,仅凭着想象和直觉就拉起了队伍闯入到汽车这个领域;有的干脆高举高打,大把烧钱搞汽车,短期内根本看不到盈利;还有的借助智能化和新能源技术将汽车重新定义,卻忘了汽车传统的一面同样需要下功夫去踏踏实实做的事。我觉得,过去几年中,李建新和他的猎豹从零开始重新来过,又稳稳当当发展的过程,值得大家在对这场争议说对与错的时候,借鉴和对比一下。

说造车新势力,绝不是个与传统对立的概念。只不过是突出了与旧的造车理念、旧的造车方法等相比有新的进步和不同而已,更不是对传统汽车的全面批判和全盘否定。从这个定义出发,任何一个有变化创新的企业都可称之为新势力。我们应该特别倡导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的新势力。李建新和他的猎豹既有过去那个猎豹的影子,又不失今天热门的新能源、智能化,而更让人觉得这种融合值得称道的地方,是李建新这个当年做得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保存着如何让一个企业成功的清晰头脑,还有着与他今天实际年龄不相符的那股创新活力。首先,造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人,需要懂汽车、懂制造、懂研发、懂质量、懂营销等方面的人。不仅如此,围绕着这些环节有机协同的管理体系,可能在今天的一些所谓的新势力那里显得更为重要。最近,舆论场说得最多的那些新势力车企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规模化交车的话题,就是大家对他们这种体系能力的担忧。尽管这些车企有花重金请来的技术专家、权威。事实上,在管理体系上的协同肯定不如重新东山再起的猎豹。其次,新能源、智能互联等新技术,是个发展中的、开放的概念,不全是互联网新势力车企独享的技术。其用得好与坏,一方面体现在与汽车本身的匹配上,另一方面也考验各企业的认识和应用程度。今天看,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势力,这种认识都各自在变化中。特别要讲的是,造汽车和做企业必须要盈利,赔本赚吆喝不可持续。这些问题,在与李建新的交流过程中,我都得到了完整的回答。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李建新是汽车业的老人,他的猎豹也是个老企业了。

其昨天的成功有他的道理,今天,虽然还没干几年,但它已走在一些新势力车企前面了,同样有新势力车企学习的东西。我想,今天讨论新势力造车,将李建新和他的猎豹当作一个样本,可能有典型意义:老企业也可以是新势力!

猜你喜欢
猎豹造车势力
UP!00后新势力
天生骄傲的大疆为何“造车”?
吼叫的猎豹妈妈(上)
两只猎豹
这些车你会买吗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哗;英雄
互联网造车热炒之下的空中楼阁
楚汉争霸
冬日“水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