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琼
【摘 要】
通过统计2003年至2016年8月间发表的学分银行研究论文,分析论文发表的年代分布、著者、期刊来源情况。分析学分银行研究内容得出:学分银行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三大类;学者主要从教育制度、模式、管理机构三种视角界定学分银行概念;对国外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韩国和北美;对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内部运行机制、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学分银行的应用研究向多区域、多教育层次发展。根据学分银行研究现状提出:追本溯源基础理论,精准界定概念;突破运行机制研究困境,健全管理体系;转变目前理论研究格局,整合实践成果。
【关键词】 学分银行;信用档案;概念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9-0070-07
“学分银行”最早由韩国提出,我国在2000年开始关注学分银行。我国的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产物,因其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学者持续关注对学分银行的研究。
本文以CNKI作为研究数据来源,以检索式“TI=‘学分银行”进行检索,得到2003年至2016年8月期间发表的学分银行相关论文共1,541篇,进一步筛选出有效论文337篇,其中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11篇,重要会议论文3篇;国内关于学分银行最早的论文发表于2003年《中国远程教育》第23期。具体检索结果详见表1。
一、学分银行研究成果分析
1. 学分银行论文发表年度分析
2003年至2016年8月关于学分银行的论文发表年度分布见表2。
根据2003年至2015年(2016年度数据不完整,不纳入此图)论文发表数量,绘制出学分银行论文发表年度分布图,如图1所示。
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关于学分银行研究的论文篇数从2003年到2010年基本保持在较低数量,2011年論文数量明显增加并在之后的四年里持续增长,增幅较大,于2014年达到峰值,2015年论文数量稍有回落。这是由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2010年7月发布,明确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一文件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提高了学者对学分银行研究的关注度。正是在终身学习理念日趋得到广泛认同的背景下,对学分银行的建设呼声也日益高涨。任何一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论文数量在快速上升后往往会经历一个平缓发展期,所以2015年学分银行的研究论文较之前有所下降,2016年前八个月的论文发表数量较2015年同期也并未出现迅猛增长。
2. 学分银行论文作者分析
在学分银行的321篇期刊论文中,独立发表的论文有201篇,120篇是合著论文。其中,合著作者为6人的论文1篇,合著作者为4人的6篇,合著作者为3人的27篇,合著作者为2人的87篇。作者总数共354人,其中发表文章7篇的作者1人,发表6篇的作者2人,发表5篇的作者4人,发表4篇的作者3人,发表3篇的作者12人,其余作者发表论文数均少于3篇。统计表明,学分银行论文独立作者和两人合作的论文占多数,但高产作者较少,如图2所示。
在发表的期刊论文中第一作者单位共137家,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和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其中,高校共87家,占64%;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共37家,占27%。28家单位发表论文数量达到3篇及以上。其中,15家单位是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占53%;5家单位是高校,占18%。发文数量最多的单位是国家开放大学,发表论文13篇;发文数量最多的高校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发表论文11篇。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五的单位如表3所示。
学分银行因为明显的教育属性,研究人群主要集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个别教育行政部门也进行了研究。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重要内容的学分银行,在提倡终身学习的同时,也推广开放教育,所以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也将学分银行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机构或教育企业同时都在关注学分银行。
3. 学分银行论文来源期刊分析
321篇论文发表在146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的共5种,总共发表论文82篇,占总论文数的26%。《中国远程教育》刊载23篇学分银行论文,为发表数量最多的期刊,其他刊载论文数量较多的期刊为《中国成人教育》《职教论坛》《开放教育研究》《成才与就业》。刊载文章较多的期刊如表4所示。在全部期刊中,学报类共52种,占总期刊的36%,教育类期刊共51种,占35%,其他期刊为科技类或综合类。核心期刊共17种,占总期刊数的12%,共刊载论文116篇,占总论文数的36%。核心期刊中刊载论文10篇以上的期刊有4种,分别为《中国远程教育》《中国成人教育》《职教论坛》《开放教育研究》,刊载论文5-9篇的期刊有4种,分别为《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可见学分银行研究中质量较高的论文主要发表在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类的期刊上。
4 学分银行研究主题分析
对学分银行论文主题进行词频统计,忽略“学分”“银行”和非关键词,分析论文主题词频分布,高频词汇统计结果见表5。
通过对高频词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学分银行论文的主要研究主题有五大类:第一类,理论研究。研究基础理论、管理制度和体系构建等。此类高频词有“建设”“制度”“模式”“机构”“框架”“理论”“体系”“理念”“管理”等。第二类,主体研究。研究学分银行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包括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培训机构、社区教育等。此类高频词有“自学考试”“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培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校”等。第三类,客体研究。“学分”作为学分银行的管理对象,其内涵剖析、认证办法以及相关课程也是研究关键点。此类高频词有“课程”“开放”“衔接”“认证”“转换”“功能”等。第四类,技术研究。学分银行管理平台的设计和产生的数据管理都离不开教育技术。此类高频词有“系统”“平台”“设计”“架构”“模型”等。第五类,案例研究。开放大学和部分高校已经初步构建起校际间的学分认证和管理体系,为学分银行的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此类高频词有“探索”“探析”“实施”“实践”等。
二 学分银行研究内容分析
1. 基础理论研究
(1)理论基础
通过分析学分银行论文中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发现学分银行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三大类。邓澳利(2007)认为学分银行的弹性学制、灵活的选课制度和导师制都体现了学习自由理论,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构建了很好的平台。武洁水(2014)认为学分银行不同程度促进了教育起点均等和过程均等,促进了学生选择机会均等和发展机会均等,与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相吻合,而且学分银行与终身教育思想的共同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所以终身教育思想是学分银行的动力和支撑。胡荣琳(2011)认为学分银行的建立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相互统一。另有学者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学分银行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认为学分银行以人本管理思想为理论基础,注重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发展而进行管理;学分银行作为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动适应经济体制的表现,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公平交易原则和资源配置方式。
教育学相关理论:学习自由、教育公平、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理论等。学习自由:学生学习选择权的自由,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的学分银行符合自由学习的规律。教育公平:公平在教育中的体现,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公平并不等于平等,公平是在满足、激励、满意、保障原则条件下承认合理差异的存在(华桦,等, 2006,p.32-45)。学分银行以灵活的学制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起点均等,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促进教育过程均等。终身教育: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可以说是终身教育催生了学分银行,通过学分银行能更好地实现“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终身教育理念。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学生自治,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分银行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
管理学相关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个体的感知觉、动机、认知等会影响到学习行为,更注重民主的教学管理,强调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学分银行的建设目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学习过程管理都是以人为本的。
经济学相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学分银行可以从人才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两方面满足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同时市场经济也对学分银行提供理论支持。学习者作为教育的消费者有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教师甚至学校,学生的选择也能促进教育资源的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2)概念
学者主要从三种视角界定学分银行概念。第一,学分银行是教育制度。邓澳利、武洁水、郭艳霞等大部分学者在学分银行论述中,直接出现“学分银行制度”的表述。可见,学分银行是一种制度更为学者认可。第二,学分银行是教育管理模式。熊慧平(2006)论述高职院校学分银行运行机制,认为学分银行是模拟或运用银行运行的基本机理,对教育和教学的安排做出相应的变革或改进的一种制度或模式。第三,学分银行是管理机构。张莹(2011)从档案的角度,提出学分银行是“面向全体公民,为每一名在学分银行注册的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对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转换成标准学分,并对标准学分存储、积累、兑换、借贷、折旧的学习管理机构”。虽然学者对学分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学分银行“模拟”银行运行模式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3)国外学分银行
对国外學分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洲、韩国和北美。国外学分银行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学分转移”、欧洲的“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ECTS)”、韩国的“学分银行”。学者通过研究国外学分银行的产生背景、建设情况、管理特色、构成要素、制度保障、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对国外学分银行的研究,可以根据研究重点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学习阶段,以国外学分银行对我国的启示为重点。杨黎明(2005)等学者分析了韩国学分银行的制度产生、运行管理和取得的成果,从学分银行的运行原则、保障机制对我国学分银行的建立提出了建议,并将标准建设、学分转换系统和平台建设作为建设重点。有学者对欧洲和北美的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学分转移等做了系统研究(孔磊, 等, 2012;杜社玲, 2009;汤诗华, 等, 2013)。第二是反思阶段,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在建设我国学分银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吴韶华(2012)认为韩国学分银行在积极推动终身学习社会发展中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负向功能,主要表现为人才特色体现不足、社会认可度低、产生结构性失业、强化追求文凭的功利主义。杨晨(2012)从学分银行制度和显示应用的差距、学分银行管理机构不完备、功利主义等方面剖析了国外学分银行建设存在的问题。
2. 运行机制研究
(1)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学分银行之所以能被称之为银行,是其具备银行的基本功能。但严格意义上,学分银行只是借鉴了银行的运行机制,与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同于银行经营货币,学分银行管理的是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学分。
邓澳利、武洁水等学者参照银行的存储功能、兑换功能、借贷功能将学分银行的内部运行机制作了梳理。熊慧平(2005)认为学分银行内部运行机制对应银行的零存整取和汇兑等业务,内部机制主要分为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学分的通兑是学分银行运行的最高境界。胡荣琳(2011)将学分账户建立纳入内部运行机制的第一步,将获取学历(资格证书)作为学分银行的最后一步。俸娅楠(2014)以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为例,将学分银行内部运行机制按照是否需要兑换分为两条路径。刘素娟(2014)将学分银行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细化,提出应包括学习成果框架、以课程为中心的学分标准机制、学分认证机制、“存—贷—换”学分联动机制及学习者、教育培训机构、认定机构共同构成的诚信机制。
(2)管理体系研究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分银行的管理体系进行了细分。齐航(2011)、郭庆春等(2011)从管理角度把学分银行按照课程管理、学分管理、学生管理、资源管理、学习过程管理等分为课程标准系统、学分管理系统(学分积累、认定、存储、兑换、贷分)、学生服务系统。邓澳利提出学分银行的评估委员会和学分银行系统、选课系统、兑换系统共同构成学分银行制度四要素。魏婷(2011)按照学分银行要素的主客体关系,以具体的成人教育学分银行为对象,认为学习者、学分银行、资源库和学习成果构成学分银行的框架模型。姚德明等(2011)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信息化管理在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认为要建立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学生档案网络管理系统、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系统。
总的来看,对于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的整体研究还不够全面,主要是基于传统教育管理体系对学分银行的管理进行构想,并在局部地区进行尝试性实践。
(3)保障机制研究
对于保障机制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政策保障、监管保障、经费保障、服务保障和技术保障。法律保障:学分银行作为新生事物亟须法律保障,学者们从继续教育立法的角度提出对学分银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法律保障的研究主要在教育领域开展,法律专业性研究较为薄弱。政策保障:韦雄沣(2013)等学者认为要从政策、机制、制度等方面建立学分银行运行保障机制。监管保障:刘素娟(2014)提出要建立质量保障机制、认证保障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经费保障:不同的学者在研究中共同提出要从投入、筹措、使用等方面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服务保障:学分银行的建设需要建立符合终身教育的服务体系,郭艳霞(2012)认为要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体系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体系。技术保障:孙冬喆(2014)认为学分银行保障机制要注重平台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将技术作为学分银行建立和良好运行的关键保障。通过分析相关论文,笔者发现对学分银行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的专门技术研究论文较少,学分银行其他方面的研究论文中对技术的呼声都较高。
3. 应用研究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广,学分银行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继续教育、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如《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质量保证体系初探》《基于学分银行的开放大学专业课程标准化建设》《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建构》。但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渗透,学分银行应用于社区教育、企业培训领域,如《论“学分银行”在社区教育中的运用》《學分银行:企业员工培训的制度创新》《培训券与“学分银行”的对接:农民工培训研究的新视角》《基层电大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学分银行”与学历教育相衔接的探索》。
随着学分银行理论研究的深入,学分银行的实践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分银行的实践从最早北京、上海、福建等教育发达地区扩散到其他更多区域。
武洁水等(2013)对福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进行探析。齐航(2011)介绍了北京市建立学分银行的理论探索。彭飞龙(2011)从学习者角度分析探索了慈溪市市民学分银行的实现方式和运作模式。杨黎明(2009)、杨敏等(2011)、李惠康(2012)对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已有经验、自身的不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张德明(2012)分析了上海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基本功能和重点建设内容,认为创建“学分银行”制度是一项范围广、内容复杂、涉及很多利益相关体的系统工程。胡泽民等(2012)从建设目标、组织框架、平台建设和运作流程对广西学分银行建设进行了应用研究。江颖、李光先、徐永波、史晓娟、时海涛等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四川、广东、辽宁、天津等地的学分银行建设进行了研究。
三、研究特点和建议
1. 加强学分银行基础理论研究
对于学分银行的基础理论研究,专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较少,少量论文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不明确。大部分的基础理论都来源于教育学,比如学习自由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也有学者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引入学分银行,比如人本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笔者认为,学分银行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根植于教育领域,其价值实现是解决不同教育之间学习成果的互认,通过终身学习最终达到社会的教育公平,具有明显的教育属性,因此教育学应该是学分银行基础理论的主要来源。有益于学分银行管理和运行的其他领域理论,可作为启发或参考,毕竟学分银行的核心是“学分”(学习成果),若因把重点作为“银行”而将管理学或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理论,难免有牵强附会、喧宾夺主之嫌。
学者们对学分银行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机构。笔者认为,学分银行是一整套学习成果管理体系,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运行机制,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借鉴银行功能全方位协调管理学分的存储、积累、兑换等。随着学分银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学分银行概念从最早职业教育中的学分积累和转换“信息系统”演变为终身教育的学分认证和转换体系,并最终向涵盖更多教育层次的学习管理制度和学习成果管理模式发展。
“学分银行”是由“credit bank”一词翻译而来。“bank”原意除有“银行”之意,还有“库存、库”之意。从目前学分银行的研究和建设情况分析,学分存储功能的实现较为顺利,参照银行的借贷功能的“学分借贷”则陷入困境,所以目前来讲称之为“学分库”更为贴切。
2. 健全学分银行管理体系
在学分银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存分机制”“兑分机制”“贷分机制”。有学者认为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是并行关系,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沿着从学分获取到学分通兑的路线渐次运行(邓澳利, 2007),也有学者认为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是贷分机制的基础和初级阶段,贷分机制依赖于存分机制,兑分机制是核心机制(武洁水,2014)。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学分存储和汇兑,对贷分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贷分机制仍然是学分银行建设的难点,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学分银行的贷分功能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观点。对于学分银行管理体系,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主要针对课程、学分和学生管理。笔者比较认同陆汉栋等(2015)从继续教育角度提出的“学分银行”顶层设计思路,他们认为需要从国家制度角度进行学籍协同管理的“顶层设计”:宏观层面的立法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构建灵活开放的服务体系、建立成熟运作的组织系统、实施高效有力的协同机制。
笔者认为,亟须建立健全学分银行法律法规,尽快成立学分银行最高管理机构,以高校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为支撑,制定通用的课程标准,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终身学习信用档案,优化学习支持服务,通过学分存储、认证、积累、兑换完善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并实现区域间学分银行的对接。
3. 促进学分银行理论联系实践
通过对目前学分银行研究的分析,除国家开放大学开展的国家级“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相关论文,其他大部分研究都以教育层次或地域为单元开展研究,而研究中借鉴的实践经验却以其他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存在研究参照物不对等的问题。从地域上来讲,早期开展研究的地区,如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取得大量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其他地区的研究起步较晚,甚至有些地区还未开展研究。从教育层次上来讲,对于学分银行的研究主要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主体也主要是高校继续教育和开放大学的管理人员,他们研究的重点以其工作管理范围内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主,因此对社区教育、社会培训及学习者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研究较少。
笔者认为,学分银行的建设需要整合不同机构、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学分银行的研究也同样需要整合研究成果,推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根据地域特点加强学分银行的全面建设研究,打通校际、区际及不同教育层次间的学分银行建设壁垒,从课程资源建设和学分管理上实现学分银行的标准化建设,从框架体系和运行机制上实现学分银行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邓澳利. 2007. “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 湖南大学.
杜社玲. 2009. 带着你的学分去学习——欧洲学分互换系统对“学分银行”的启示[J]. 成才与就业(19).
俸娅楠. 2014. 农业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郭庆春,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崔文娟. 2011.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8).
郭艳霞. 2012. 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 山西大学.
胡荣琳. 2011. 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 南昌大学.
胡泽民,杨雄,杨挚诚. 2012. 广西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研究[J]. 廣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华桦,蒋瑾. 2006. 教育公平论[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32,45.
江颖,黄霖. 2015. 学分银行功能及建构的调查与实证分析——以四川省的调查为依据[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3).
孔磊,殷双绪. 2012. 欧洲和北美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欧洲ECTS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TS为例[J]. 远程教育杂志(3).
李光先. 2015. 广东学分银行建设模式研究[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5).
李惠康. 2012.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构建[J]. 开放教育研究(1).
刘素娟. 2014.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分银行机制设计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陆汉栋,李红亮. 2015. 论成人教育“学分银行”制的“顶层设计”[J]. 中国成人教育(4):5-8.
彭飞龙. 2011. 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之学分银行的构建模式——以慈溪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1).
齐航. 2011. 北京市建立学分银行的理论与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2).
时海涛,苏梅,董会英. 2014. 天津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10).
孙冬喆. 2014. 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汤诗华,毕磊,朱祖林,郭允建. 2013. 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 中国远程教育(5).
韦雄沣. 2013. 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D]. 广西大学.
魏婷. 2011. 基于终身教育体系下构建成人教育“学分银行”框架的探索[J]. 科技信息(32).
吴韶华. 2012. 韩国“学分银行”的负向功能及其引发的思考[J]. 中国远程教育(11).
武洁水,叶飞霞. 2013. 福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探析[J]. 成人教育(5).
武洁水. 2014. 福建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熊惠平. 2005. “学分银行”的信贷运行机理解读[J]. 职业技术教育(25).
熊惠平. 2006. 论高职院校“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联动效应[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徐永波. 2015. 辽宁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服务模式的研究[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杨晨. 2012.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 中国远程教育(6).
杨黎明. 2005. 从韩国的“学分累积制度”看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J]. 职教论坛(9).
杨黎明. 2009. 关于创建上海市“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职教论坛(9).
杨敏,孙耀庭,顾凤佳. 2011. 态势分析法视野下的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
姚德明,衡播. 2011. 基于知识共享的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3).
张德明. 2012. 上海建设学分银行的基本构想和战略思考[J]. 开放教育研究(1).
张莹. 2011.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J]. 云南电大学报(2).
责任编辑 邓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