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需要”与“不可”

2018-01-04 09:26刘峰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情感教育历史

刘峰

摘 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一些必须和禁忌,针对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法的指导,史料教学“史实”与结论只重视其一、忽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情感教育空洞说教、忽视感悟体验拓展升華的现象,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需要”与“不可”。

关键词:历史;学法指导;论从史出;情感教育

随着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历史教学迎来了崭新的春天,伴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炉,历史教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历史教学需要授之以渔,不可只授之以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然而,我们身边的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只重视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的现象,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只是知识的载体和能力的躯壳。

记得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校内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时,教师展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览表,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后填写,学生找到知识要点填完表格后,再让学生写一写、背一背。很显然,这位老师只重视了知识点的掌握,学生没有深入地思考,只是按照教师展示的表格回答问题,导致学生不会学习,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将会事倍功半。同样是这堂课,在三年前济宁市教学研讨会上,邓继民老师将此学习方法贯穿教学始终。课前寄语让学生明白怎样读书、听讲、交流,并且对学习战役、政权的建立必须了解和掌握哪些历史要素进行了精准的学法指导。如在教学板块二“官赤逐鹿英雄出”时,先让同学们思考:学习一场战役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参照官渡之战的学习方法仿学赤壁之战,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学会了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列表归纳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历史教学需要论从史出,不可偏废其一

史料教学法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运用史料教学就要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但有的教学只有“史实”没有“结论”,不利于学生理解、概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或者只有“结论”而无“史实”,导致学生不理解历史结论,无法形成牢固的历史印象。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由于教材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没有详细的介绍,所以很多老师在处理时也模模糊糊,最后却发问学生:张骞出使西域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试想学生对张骞出使的路线、经过都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又怎能回答呢?即使最后能够勉强答出,也是在老师的一再提示、引导下,显得十分生硬,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

三、历史教学需要感悟体验、拓展升华,不可空洞说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中指出: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而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由于考评机制的原因,历史教学往往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中心,过多地注重学科的知识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或者出现空洞说教的现象,削弱了历史学科独特的德育功效。

在教学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时,我认真研读课标与教材,大胆地整合了教材,将本课确定为天之骄子起草原、一统江山号大元、民族融合谱新篇等三个板块。板块一中:我收集了三段史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后分析得出我们应学习成吉思汗的哪些优秀品质?由于这三段史料贴近生活,学生易于体验,小组内合作探究,争先恐后抢答,课堂氛围活跃。板块二中:展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后,教师边读边解释诗的大意,结果课堂效果一般,学生没有体验,因此感悟不深,还不如设计成小组品读、找生范读这首诗,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其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领悟其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从而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一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第三板块的主要内容是回族的形成,学习完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以后,通过图示感知中华民族的不断壮大和凝聚力的不断增强,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现在的时事热点——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汇聚中国力量,汇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让学生谈一谈怎样做,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增强了团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师生达成共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节优秀的历史课堂总能让学生在每学习完一课后,思想上都能得到一次洗礼,心灵上都能得到一次触动,情感上都能得到一次体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效。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情感教育历史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历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