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承源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海航标处,广西 北海 536000)
钢底模在沉箱预制中的应用
唐承源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海航标处,广西 北海 536000)
重力式码头沉箱预制施工工艺中所采用的底模结构多种多样,有砂底模、钢底模、混凝土底模等,一般需要根据沉箱的尺寸、重量、预制场地等因素决定沉箱预制采用何种底模。笔者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对砂底模以及钢底模做简单比较,并主要对钢底模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受力变形等方面进行简述。
沉箱预制;钢底模;施工工艺
重力式码头沉箱预制施工工艺中所采用的底胎模结构多种多样,有砂底模、钢底模、混凝土底模等,由于节约成本,广西沿海地区的沉箱采用气囊出运工艺时,预制底胎模多采用砂底模,近来由于文明施工要求,沉箱预制钢底模也开始被使用。本节主要介绍砂底模与钢底模的施工流程,并对两种底模结构进行分析对比。
砂底模是沉箱预制工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底模结构,其施工取材容易,适应性较广。砂底模铺设工艺流程:工字钢铺设→工字钢间回填砂→回填砂冲水振冲密实整平→铺设2cm厚胶合板。
图1 砂底模断面结构示意图
钢底模共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工字钢作为底模骨架,这点与砂底模相同;二是采用钢模板作为面板,直接架设在工字钢上。钢底模的铺设工艺流程:工字钢铺设→钢模板铺设,与砂底模相比较节省了回填振冲砂的流程。
图2 钢底模断面结构示意图
对比以上两种底模工艺,分析其优缺点如下表:
表1 砂底模与钢底模对比表
根据上表可知,在沉箱数量多,钢底模周转方便的情况下,其使用效果要高于砂底模。鉴于钢底模的优势,以下对钢底模工艺做详细介绍。
以广西北海一个码头水工工程中钢底模的应用为例,其沉箱底面尺寸为19.65m×16.95m,钢底模的平面布置图如下(标注单位为米):
根据图3可知,钢模板的尺寸分为三种:1#钢模板2m×3m,2#钢模板0.6m×4m,3#钢模板2m×1.85m。其中1#钢模板42块,2#钢模板30块,均为通用尺寸,对该工程以外其他尺寸的沉箱同样适用,3#钢模板有7块,是专门针对该工程沉箱尺寸所制作的补平钢模板。
抽取钢底模流程:在1#、3#钢模板下摆放气囊→顶升沉箱→抽取两边的1#、3#钢模板→抽取工字钢及2#钢模板→摆放支垫枕木→气囊放气→抽取气囊及剩余的1#、3#钢模板。
图3 钢底模平面布置图
钢模板采用[6.3槽钢作为加强肋,6mm钢板作为面板制作而成,以1#钢模板为例,其结构形式见图4。
图4 1#钢模板断面图
根据上图可知,1#钢模板有上下两块钢板,正面的钢板是作为整个底模面板,背面1.5m宽钢板主要作用是保证气囊顶升时不被钢模板的加强肋刮伤,且气囊能够受力均匀。
1#钢模板的加强肋有横向及纵向两种,横向肋布置间距0.3m,2m长方向单条通长布置。纵向肋布置间距0.5m,外边两条3m长方向单条通长布置,中间的三条在横向肋之间布置,采用塞焊的形式。
2#、3#钢模板的结构形式与1#钢模板基本相同,只需根据尺寸的不同略作调整,2#钢模板作为枕木支垫位置,不需要摆放气囊顶升,因此其背面不需设钢板。
(1)1#、3#钢模板不应超出沉箱底板过长,防止气囊顶升沉箱时造成边角上翘变形。
(2)1#、3#钢模板底面要设有钢板,以保证气囊顶升时能够受力均匀,且保护气囊不被损坏。
(3)2#钢模板可采用钢丝绳连接为整体,方便气囊顶升沉箱后进行抽取。
(4)1#与2#钢模板之间要留有4mm左右的空隙,防止顶升时2#钢模板被1#钢模板夹住造成抽取困难。
(5)钢模板的布置要考虑顶升沉箱时可摆放的气囊数量,在气囊额定工作压强范围内能否顶升沉箱。
(6)为保证钢模板的平整度,其叠放不宜过高,且应支垫均匀。
因沉箱采取分层浇筑,钢模板的变形只在浇筑沉箱底板时产生,将混凝土作用在钢模板上的重力看作均匀面荷载,则单条横向肋承受0.3m宽度范围内的面荷载,沉箱底板浇筑高度为0.65m,因此单条横向肋承受的均布荷载:
钢模板的横向肋受力模型可简化为承受竖向均布荷载的简支梁,其受力示意图如下:
图6 钢模板横向肋受力示意图
简支梁的最大应力及变形发生在跨中处,根据材料力学的弯曲梁横截面最大应力计算公式:
I为梁截面惯性矩,[6.3的取值为5.12×10-7m4;
ymax为截面边界到截面中性轴最长距离,[6.3的取值为0.0315m。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①可得σmax=150MPa<[σ]=170MPa。
跨中挠度计算公式
式中:E为钢材的弹性模量,取2.06×108kN/㎡;I为梁截面惯性矩,[6.3的取值为5.12×10-7m4;l为梁跨度,取2m。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②可得ω=9mm。
根据上述受力分析可知,钢模板的刚度及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满足施工需要。
钢底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预制沉箱的效率,其铺设及抽取施工方便,需用劳动力少,占用场地面积小,能够保证场地的使用率及文明施工管理,符合日益趋于机械化施工的现代化发展需要。
[1]范钦珊,殷雅俊.材料力学-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龙驭球,包世华,袁驷.结构力学.1,基本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U443.13
A
1006—7973(2017)12-0054-02
10.13646/j.cnki.42-1395/u.2017.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