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矿井中生产的煤炭,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我国每年的大量新人技工学员,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这个行业。但是矿井建设具有区别于其他建设的行业独特性,从而在矿井建设这一板块,新人学员根本得不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从而根本上就达不到矿井建设的教学目的。本文就“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优势以及运用进行分析,希望广大矿井建设教学工作者能够从其中得到感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矿井建设;教学实践
“理实一体化”是一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好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平衡,以免理论过于脱离实践,导致学习能力丧失实践性。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矿井建设教学课堂这种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的教学中,其作用将会更加突出,矿井建设教学老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构建与实践最为契合的理论教学,以达到矿井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国矿井建设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的人才。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矿井建设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够合理安排实践时间
相比较以往的矿井建设教学模式,无非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然后再举几个案例,为学生讲解复杂的操作。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将会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由于矿井的建设是一项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的工程,其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仅仅是依靠纯理论的讲解,是不可能真正弄懂并掌握其中的關键环节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员,即便理论知识很过硬,但遗憾的是动手能力根本不行,达不到我国矿井建设需要的人才标准。而新的教学法“理实一体化”,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实践的操作,有效地安排了实践的时间,学员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马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员,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都是过硬学员。
(二) 合理安排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
“理实一体化”在矿井建设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化,使学习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学员能够明白学的是什么、学习的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将会使用在矿井建设中的哪个方面,通过先进的教学法,学员一定会学有所成,比如山西煤炭集团就采取了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把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学习的情境趣味性。由于这种学习方法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样的教学会让学习的各个阶段更加具体化,也就使得矿井建设的教学不再像以往那样晦涩难懂,基本上可以达到学完所有知识,立马具备动手实践能力的效果。
(三) “理实一体化”使得矿井建设教学实践考核通过率更高
之前旧的矿井建设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员在考核模式上,普遍存在“偏科”的现象,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好的实践却不行,反之亦然。始终会存在全能型人才不多,这就导致了无法向矿井建设中输送人才。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将会大大解决这种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考核的过程当中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具备的,这就让通过率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培养出来的矿建建设人才,也是绝对可以放心向社会矿建建设中输送的。
二、 “理实一体化”在矿井建设教学中该如何实践
(一) 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定体系,教师更加注重备课质量
在矿井建设的教学实践中,相关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在讲授相关的矿井建设课程之前,率先做好相关的备课工作,制定好本节课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相对应的实践项目。“理实一体化”不能仅仅成为一个标志,不能简单地对外标榜一下就说明所开展的是这种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延续之前的教学方式,“理实一体化”运用在矿井建设教学中,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点,那就是必须注重情景式教学,这可以说是“理实一体化”的核心点,把理论中学习的难点问题通过实践的教学,得到真正的融会贯通。教师在“理实一体化”中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关系着这种教学方法能否实现的问题。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应当下达一定的任务书,让学员学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带着问题和措施进入到矿井建设的实践操作中。
(二) 扩充实践基地以及实践理论教学设备
相关团体应当保证“理实一体化”的实践基地足够学员进行学习操作,同时相关教学设备也应当足够,因为在矿井建设教学实践中,不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手法的掌握,都需要具有实践的地方,如果没有准备足够的基地以及设备,所学的知识就根本不能运用到实践的操作中,至于教学设备上,相关矿井建设团体,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补足设备的不足,这样才会使得学员在接触完理论知识后,能够第一时间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也就保障了此种学习方法的实施前提,对于学员技能掌握程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 完善教学体系,组建讨论团体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把理论成功地运用实践当中。理论不能成功地代入到实际的建设当中,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一体化了,这就成了之前的老模式教学了。理论和实践脱离了连接,教学的体系不再完善,所以说,在进行教学的实施之前,就应当做出一系列的完善准备工作,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样的道理。完善了教学体系,再接着投入到实际的矿井建设教学中,所获得成果将会是不完善教学体系的几倍。可见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对于矿井建设教学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完善教学体系外,教师还应当组织矿井建设学员进行组建讨论团体,这种讨论不是单纯的讲解理论,而是边讲解理论的同时边进行实践,在矿井的实践基地里,将讨论的结果付诸实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矿井建设学员,能够具备更多现场知识,因为在实际的矿井建设当中,将会面对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
三、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在矿井建设教学中的实践,是需要注重相关完善的体系支持的,在进行教学之前,就应当做好科学合理地分析与思考,以确保“理实一体化”为我国未来的矿井建设输送更多可靠的全能型人才,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
参考文献:
[1]万嘉萍.《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240.
[2]赵庆雨.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贾炜锋,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