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天蒙山:沂蒙小调70年

2018-01-03 12:34吴永强
齐鲁周刊 2018年45期
关键词:蒙山沂蒙山沂蒙

吴永强

11月6日,山东作家鲁商集团创作基地揭牌暨“硕秋天蒙作家行”活动启动。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各级领导、鲁商集团领导和全国各地24位作家出席仪式。在八百里沂蒙绵延悠长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举办此次活动,是诗与远方的结合,也是文脉的延续。

蒙山东麓,天蒙山下,曾发生过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也是歌曲《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地方。活动期间,本刊记者穿行于小调博物馆,探寻一段深藏于山间的历史。

小调博物馆里的“活历史”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熟悉的旋律响起,绿水青山在音符中流淌、激荡人心。67岁的宋守莲站在一群作家面前,不知第多少次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阴雨绵绵,蒙山被一层薄雾笼罩,更显婀娜。这首歌最初诞生的费县白石屋村,如今已成为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的一部分,并被专门开辟为小调博物馆。

这是一座独特的博物馆,没有高大宏伟的建筑,没有沉积数百上千年的文物,在一面僻静的山坡上,连片的石头房子,还原出70多年前的村庄原貌。青山绿水,硝烟不再,安静祥和的氛围中,一段历史被不断传唱。

在这里,每个院落都是一个展馆,具有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主要建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精神馆、沂蒙历史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沂蒙味道馆和沂蒙人家等。

其中,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驻地旧址,即《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同时也有《大众日报》战时印刷所旧址。具体展示了抗大一分校的来历和一些抗战时期的活动。

“沂蒙人家”展厅还原了过去青山绿水间的沂蒙人家。“沂蒙历史”展厅延续并升华了沂蒙历史的内容,分为“孝悌文化感天动地”“东夷文化源遠流长”“古圣先贤光耀千秋”“汉竹简画像石闻名遐迩”“名门望族光耀千秋”“大义文化气薄云天”六大主题。

婚俗馆则介绍了沂蒙人的婚嫁和生育习俗,从“说媒和相亲”至“发嫁拜堂”。布艺展馆则展示了沂蒙民间的布艺,它渗透到蒙山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信仰、礼仪禁忌之中,因此其价值是多元的。

宋守莲,是这个博物馆里的“活历史”。

从首唱人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第二代传唱人、沂蒙山区著名民歌手韦友琴到第三代传唱人、在当地有着“金嗓子”之称的宋守莲,60多年来,《沂蒙山小调》魅力不减,不仅在山东引起了轰动,也飞出国门,走向世界。

宋守莲介绍,自己是上世纪80年代获评《沂蒙山小调》传唱人的。“必须是山东本地将《沂蒙山小调》传唱出去的人才能评选传唱人,演唱既要展现当地的风情也要有自己的特色。”

“我从12岁就跟着广播里第二代传唱人韦友琴老师的歌声学习《沂蒙山小调》,一唱就是50年。”宋守莲说,小调的旋律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受传唱人的影响,如今《沂蒙山小调》已经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当地的一种文化底蕴。自2016年起,一年一度的小调音乐节应运而生,以“唱出来的沂蒙山”为主题,将《沂蒙山小调》的魅力传播到各地。

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小调》让不少作家动情。“这首歌我一直很喜欢,却是第一次听得如此浮想联翩。”日照作协主席夏立君说,“咱们有大视野、大境界、大格局,也会在细微处打动人心。比如民俗的元素,比如,村民原有的房子,将这些原生态的东西保留下来,把沂蒙山的文化、费县故事融入景区中去,将会具有更多耐人寻味的风情。”

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调》

具体到这首歌诞生的历史,可以说是革命歌曲和民间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创作了歌曲《反对黄沙会》。

在沂蒙期间,阮若珊一直是文工团的主要演员,参加多幕话剧《李秀成之死》《阿Q 正传》等演出,在小调剧《亲家母顶嘴》《抗属真光荣》《双喜临门》及抗战胜利前夕动员参军的独幕话剧《过关》等剧中,她扮演过农村大嫂、妇救会长等角色。

1940年8月中旬,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李林和阮若珊对《反对黄沙会》进行了重大修改,在保留前两段歌词的基础上,将反对黄沙会内容的段落改为抗日的内容,易名《沂蒙小调》,汇编入《垛庄战斗组歌》之中。组歌在学校召开的垛庄战斗祝捷大会上演出,《沂蒙小调》由阮若珊独唱,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自此,这首歌迅速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日寇占领区的部分青年学生也暗地里学唱。同时,各地还出现了一些在《沂蒙小调》前两段歌词基础上的改填新词本。

由于那时物质条件十分困难,《沂蒙小调》的原本、修改本、改填新词本均未正式出版。经过多年战争环境下的口头传唱,歌曲作者的姓名与歌名逐渐消失,曾先后出现以歌词为名的《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好》,以歌词的衬词为名的《那个》《那格》《哎嗨哎》等多个代歌名。

1949年4月,由陈曼鹤编辑、陈一虹发行、美乐图书出版公司印制的《民歌集》,纳有一首无作者三段词的《沂蒙小调》。经考证,这是《沂蒙小调》的第一个歌词删节刊印本。此《民歌集》能于上海解放前夕的1949年5月27日在上海出版发行,堪为珍贵。

1953年秋天,原山东军区文工团要去青岛、烟台巡回演出,拟在一个女声独唱节目里再加一首民歌。经过讨论研究,他们选中了那时仍挂留在人们口边,荡漾在人们心里的一首只有两段歌词却无歌名的“山东民歌”(即《反对黄沙会》的前两段歌词)。

然而,如果只保留前两段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的歌词的话,词意便不够完整,必须进行适当加工整理,才能成为一首独唱歌曲。于是便由文工团的乐队队长李锐云执笔,与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一起在原词原曲的基础上步韵续行,成就了如今的四段歌词版本。

“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续写的新词中注入了时代内容,形成现在这首脍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调》。

此歌一出,在山东引起了轰动,也波及到全国各地,至今盛唱不衰。首唱人是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受王音旋的演唱影响或经她的声乐指导,多年来,培育出了歌唱家韦友琴、彭丽媛、王世慧、冯欣和民间歌手庄惠英、宋守莲等诸多音乐人才。

于是,中国民歌形成了“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调》”的格局。

还有一个观点,认为这首歌最初来源于当地民歌。

据说,早在抗战之前,有一首民间艺人打着花鼓或扭着秧歌演唱的民间小调就已经在临沂境内传唱,唱的是王禅、孙膑、庞涓在蒙山里修炼的故事。《打黄沙会》的几位作者也有类似的说法。阮若珊说,《打黄沙会》是根据当地民间老艺人演唱的民间小调填的词。李林则说:“那支小调不是我在山东搜集的,而是我童年在沈阳老家时,经常听山东逃荒的人沿街讨饭唱的一支曲子。影影绰绰记得一点轮廓,我把它慢慢记下来再经过整理,就成为后来那支《沂蒙山小调》。”

如今,歌词朴实生动,曲调婉转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为了沂蒙的象征,除了在当地传唱,还被舞剧《沂蒙颂》、京剧《红云岗》、柳琴独奏曲《春到沂蒙》、吕剧《补天》以及电影《南征北战》《沂蒙六姐妹》等演绎为主题音调,成为山东人特有的音乐形象。

这支来自民间的歌,唱出了山水之美,唱出了时代变迁。在整个沂蒙山区,以及更广大的范围内,其生命力依舊磅礴。

李杜两兄弟,一山分齐鲁

离开天蒙后,诗人张军(笔名弓车)写下一首《听宋守莲唱<沂蒙山小调>》,其中前几句写道:

是谁,将十万大山堆积到她的舌尖?

把百千条河流布于她的喉管?

她一张口,就把山,把山魂吐了出来

把云,把云里的电闪、霹雳吐了出来

雾,罩住了她的山,我们的世界

她一吸,就将这冷雾吸走了

再一吐,就把太阳呕了出来

哦,不是太阳,是她的一颗心

带着十万蒙山形成前岩浆的亮度和温度

哦,不是岩浆,是沂蒙人的热血

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浇洒在我身上

1999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过程,以及现今流传的《沂蒙山小调》词曲及作者。原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长、国家农业机械部副部长袁成隆题写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纪念碑名,词作者阮若珊题写了“深深怀念沂蒙好地方”,分别镌刻在白石屋村旁的巨形花岗石上。

而今,作为博物馆的白石屋村,小调与蒙山融为一体,使这座山东第二高山有了另一种生命。

论语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这里的“费”,即鄪国,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春秋时去‘阝为费。后被鲁国吞并,成为鲁国大夫季孙氏,即季友的封邑。

这是费县最早的由来,而颛臾是另一个国家,“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其职责就是掌管祭祀蒙山。颛臾在平邑县境内,也是围绕蒙山。

在天蒙景区的山顶,有一个“齐鲁阙”。经过季氏的经营,到孔子时期,蒙山之南已经尽归鲁国。后来,山北的蒙阴被齐国攻陷。于是,齐鲁交界之地就由现在看到的齐长城沿线向南推进到了蒙山一线。齐鲁阙之北是齐国,之南是鲁国,跨过此门,就从齐到了鲁。

齐鲁阙附近海拔1001.2米的望海楼,是蒙山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山脚下的大青山,犹如一条苍龙,俯卧在一片云雾中。针对黄沙会的战斗结束一年后,这一带再次成为战场,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彪炳史册,被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称为:“北有平型关、南有大青山。”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他走后一千余年,公元745年,蒙山的树林里来了一对兄弟,年长者44岁,年幼者33岁。他们来寻找一个叫范十的隐居者,在范十家里度过了愉快的几天,然后携手而归。激动不已的年幼者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归”,可见两个人关系之紧密。

年幼者是杜甫,年长者叫李白。杜诗的前四句是:“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可以想见,杜甫仰望李白的眼睛里射出的光芒,宛若一道神光,是人世间所有情感的集合。

明代著名诗人公鼐,出生于蒙山脚下的蒙阴,一生为蒙山写下了大量诗篇,其中一首写道:“蒙山最高是双峰,上有烟云几万重。我欲峰头一伫立,却从天外数芙蓉。”公鼐位居“山左三大家”之一,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山东三大作家之一。清代文坛领袖王洋洋评价他:“吾乡公文介公鼐,万历中为词林宿望,诗文淹雅,绝句尤工。”

公鼐所看到的蒙山,和孔子、李白、杜甫看到的蒙山,有着相同的基因延续。而作为《沂蒙山小调》和大青山突围战的蒙山,又是另一种文化。不同的文化在蒙山汇聚,融入山间草丛,融入这片土地。

猜你喜欢
蒙山沂蒙山沂蒙
沂蒙山小调
蒙山医药随想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古风盎然的蒙山山歌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爬蒙山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弘扬光大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