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秋
10月24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山东有4位企业家入选。这4位企业家是:华勤橡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牛宜顺、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湘平、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邱亚夫、东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建宏。
这四位入选的企业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山东在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发展、传承下来的经济结构,以及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承担的使命。
40年改革开放,山东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一省财富超越了大多数国家。与此同时,大象经济,高耗能、高污染、密集型劳动企业占比较大的弊病也凸显出来。
客观来说,上述四家企业都脱胎于传统行业,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旧动能范畴,但40年来,他们秉持着企业家的创新使命,不断进行体制与技术的革新,在旧动能中培育出了新动能。
回顾他们事业发展中的每一次关键性抉择,这几位出身普通的山东人,书写了山东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市场征程,在企业与个人财富增加的同时,他们輾转腾挪,用尽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改革空间,为市场经济的路径与可能性进行最大程度的探索。
牛人牛道牛宜顺
四位企业家中,年龄最大的是牛宜顺。他身上也保留了最多的传统的山东特质。
牛宜顺生于1955年,公开资料显示,在创业之前,他并没有受过相关高等教育,至今仍说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
在华勤集团的宣传片中,充满动感、时尚、国际化的画面,其中唯一一段同期声就是牛宜顺在“同一首歌”走进华勤集团的录播现场上的致辞,用的是地道的山东话。
事实上,了解牛宜顺的人都知道,包括与大国政要和国际商界精英对话的时候,他都是一口山东话,说到情绪激动处,还会时不时冒出一句粗话。这是他的特色。
牛宜顺在兖州是名人,当地人对他的风评不错,在记者的历次采访中,都能听到这样的描述,“牛老板的企业变大了,但他本人性格或许并没有太大改变”,“牛老板人不错”。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很朴实、传统的人,在那个跃动的时代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成为了一部济宁改革史的鲜明注脚。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牛宜顺就已干了多年的副业,并成为当地安装公司的经理,但慢慢地他发现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重大的抉择。
1985年11月,牛宜顺接管了这家负债19万元的安装公司。3年后的1988年,国家收缩楼堂馆所的建设,这使得他们原来的主业受到很大挑战,他选择了输送带业务,开始是盯着为兖矿集团做配套。从这一选择开始,其先斩后奏的做事风格开始显现,也正是这次选择,才有了日后将可能成为他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的安能输送带公司。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倔强的牛宜顺也曾有潸然泪下的时刻。“我们经常去煤炭部、化工部、煤研所去跑手续。后来终于打动了煤炭部供应局化验处的一个处长,给我们签了一个字,同意我们到兖矿进行试验。”随着兖矿接受牛宜顺的产品,他们最初的市场终于打开了,“后来又给兖州煤机厂做配套。”一两年之后,输送带的销路慢慢好转。
更大的命运转折始于1997年。在1997年国家提出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下,有一次济宁市召集企业家开会,三天的会议,牛宜顺其它什么都没听进去,就听进去一句话——“个人可以对企业进行买断”。回来以后,他就开始正式向当地政府提出买断的想法。
“当时受极左的思想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泡个豆芽都可能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牛宜顺说。
所以,在当时提出买断确实让包括当地官员在内的很多人感到吃惊。其中有其它厂的厂长朋友告诉牛宜顺,“在中国,就是你花钱买断,哪一天国家要是收回,还是照样收回,你钱也是白花”。
牛宜顺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就是希望获得企业经营的自主权。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他就是两怕,“一怕提,二怕撤”。所谓“提”就是在你企业经营得不错的时候,“把你从企业的厂长提为一个副乡长,一个月几百块做去吧”;所谓“撤”就是被撤职,当时对牛宜顺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事情是,当地一个镇的镇长,晚上睡觉睡迷糊了,半夜将该镇下辖的11个厂的厂长给撤了9个,“我就是怕哪天我们的镇长也睡迷糊了,把我给撤了”。所以,在这样的畏惧下,他坚决提出要买断。
1997年9月30日,个人出资600万元,他一次性买断了银河橡塑镇属产权,当上了没有“官方”参与的民营企业老板。
正是在买断、变身为民营企业以后,牛宜顺才开始具有独立运作的自由,并为其与外资企业的自主合作打开便利之门,开启了他20多年的财富传奇。
地炼大佬李湘平
东明石化的前身是始建于1987年的东明县石油化工厂,1997年组建现在的公司东明石化集团。
2001年之前,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制约、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原油资源紧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东明石化在资金、原料、设备、效益等方面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有人说,东明石化曾在1998年播出的一期《山东新闻联播》里被对口帮扶菏泽东明县的某石化公司负责人描述成为了一文不值的、亏损的、技术设备陈旧的地方炼油小厂。
2001年10月,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了14年的东明石化,几乎悲壮地走到了倒闭破产的境地。
危难之际,2001年12月,李湘平从集团总会计师的岗位上临危受命,上任集团董事长,彼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亏损2800余万元的企业和1700多名职工及其家庭的命运。
他其实有更好的选择。
“也就是在2002年初,我刚刚接任董事长一职,面临各种棘手难题时,国内某上市公司以年薪100万的优厚待遇,力邀我去做总经理。我几乎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回绝了他们的邀请。后来他们又通过多种途径,希望我加入他们的团队,但是我没有丝毫心动。”
100万的年薪和亏损2800余万元的企业,这是一个几乎不用犹豫的选择。
李湘平也没有犹豫,在许多人不理解的目光中他坦然又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我可以不负责任地一走了之,我也可以不接受组织的任命,不去承担那么大的压力,不去遭那份罪。但是我于心不忍、于心不甘呀!我的良心绝不允许我这样去做。”
没有惊慌失措,李湘平留了下来,铺下身子、豁出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从集团实际状况和所处环境进行分析,认为当时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不是资金和发展问题,而是思想观念和体制问题。
“改革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发展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创新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效益是一切工作的目的。”围绕这一总体思路,李湘平带领公司上下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转变企业经营发展观念;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机构改革;实施股份制改造,推进资本运作,筹集发展资金;聘请专家对企业发展思路和规划进行诊断,排除千难万险推进项目建设,实施第一个“3至5年发展规划”……
在正确战略的引导下,东明石化规模迅速扩张,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巨变,由一个地方“小炼油”发展成为全国地炼行业的“老大”,这个阶段被李湘平称为东明石化的“二次创业”。
如今的东明石化集团早已完成了横向、纵向的扩张,成为一家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及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物流运输、产业投资、国际贸易、成品油(氣)销售等为一体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
邱亚夫的如意之路
1975年,年仅17岁的邱亚夫成为济宁毛纺织厂的一名普通工人。自幼长在运河边的他,血液里始终流动着“走出去”的因子。他19岁当车间主任,24岁到西北纺织工业大学读书,从调度员、车间主任到厂长助理,一步一个脚印。
1992年,这家国企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取名“如意”——一个充满东方梦幻色彩的名字。然而由于全国毛纺织产品严重过剩,1997年,39岁的邱亚夫接手如意时,面对的却是一个资产质量严重落后的烂摊子和3000个嗷嗷待哺的工人。
“只有改革才能找到生存的一线生机!”邱亚夫决定用企业安身立命的资金,带着40多名中层干部到纺织业最发达的欧洲考察。这件事本身就是革新,当时他们出国还需要层层打报告。
他们以买纺织器械的名义到了意大利,跑了49家著名企业,杰尼亚、1881、BOSS、劳尔·比亚耶……全是纺织界的煌煌巨子。“我们完了!”这是他当时的原话。邱亚夫遇到了从没有过的气馁,“我当时40岁了,我们这一辈子没有希望再赶上人家。”
1克重的羊毛,如意能抽到40米,而国外能做到200米,这显然是一条在当时看来很难跨越的鸿沟。而当时如意生产的西装重达1.2千克,是国外西装的3倍。
邱亚夫最终决定放手一搏。“意大利、英国代表着当今纺织业的最高水平。其实,他们的设备技术性能,与国内某些企业相差无几。看来,人不改变,你就是把世界上最好的设备买来,也未必能生产出世界水平的产品。”他们回来后,对标意大利最顶级的毛纺织企业,从100多个方面一条一条找差距,随后提出了10年的改进措施。
为了走出困境,邱亚夫做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让1000多个工人先下岗。当时的情形,邱亚夫至今难忘:“我当时承诺,企业好了再请他们回来。”
在全国毛纺产能大量过剩、大批企业停工的时刻,如意逆流而上,投资2亿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别人说,市场这么疲软,如意这回死定了!邱亚夫说,不一定,走着瞧。“市场疲软,多是大路货过剩,精品却严重不足,如意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档次,恰逢其时。”通过一系列创新,不到3年,他们创造了如意奇迹。
如意带着自己生产的面料再次来到意大利展览时,国外订单的价格翻了一番,如意也成为唯一进入巴黎“第一视觉”PV博览会的中国纺织企业。
那一年,邱亚夫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被评为“全国最受关注的十大企业家”,如意被评为“全国质量先进单位”,三个产品获得国家金质奖。当年,如意实现了1200多万元的利润。当拿着这些钱交到那些下岗职工手里时,邱亚夫心潮澎湃:一个崭新的如意时代来了!
在传统认知中,纺织企业一直与低端、廉价相关联,但在如今的邱亚夫看来,“其实,我们是个美丽、有爱的朝阳产业。”邱亚夫说,从孩子生下那一天,就需要穿最舒适的纺织品。现在孩子用的尿不湿甚至比面膜还要舒适,这里边需要高科技纤维,但这些长期被美国、日本控制,没有这样的纤维,就生产不了这样的面料。近年来,如意聚焦高新技术改造,投资10亿建立了中国纺织工程研发院,高科技高性能纤维很快在这里诞生,而且技术世界领先。
张建宏的“中国心”
张建宏是个军人,因为这段经历,东岳集团在管理方面,至今仍有着浓厚的军事化色彩。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建宏退伍之后回村创业,率领村建筑队来到济南一家化工企业干建筑。1986年中秋的前一天,张建宏听说这家化工厂车间里拆除了两台旧转炉,这两台旧转炉奠定了东岳集团的未来格局。他带着38名被他称为“黄埔一期”的农民,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
“每一个草根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都会遭受嘲笑和质疑。”上东岳第一个产品无水氟化氢时,当地好多人说这是“老乡玩老虎”。
张建宏提出与清华合作研发新型环保制冷剂时,他的这一想法在当时几乎传为笑谈:“一个乡企还想结亲全国顶尖高校,闹着玩吧?”但这并没有阻挡住张建宏付诸行动的步伐。在随后的一年里,他往返北京30余次。一个炎热的中午,张建宏与东岳总工程师于修源12点多便一起赶到清华园,正值午休时间,离上班时间还有1个小时。于修源对张建宏说,给朱明善教授打个电话吧?张建宏摆摆手,“现在正是朱老师休息的时间,我们别打扰他,等等吧。”两个人在校园的连椅上坐了一中午。等朱教授午休起来见到脸被晒得黑红的二人时,从心眼里被张建宏的质朴打动,答应向系里汇报到东岳进行实地考察。
类似这样“程门立雪”的故事,在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历史中,比比皆是。这是那个时代的风貌,对技术的尊重与渴求让这批企业家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东岳与清华牵手,仅用了一年时间便使替代传统氟里昂的绿色制冷剂走下了生产线。该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际统一编号,被美国SNAP计划认可并推广使用。目前,东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环保制冷剂生产企业。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的路子并不平坦。”2009年9月22日,由东岳集团科技攻关团队研发的氯碱离子膜成功下线,摘取了这一材料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在这八年磨一剑的坚持中,张建宏所带领的东岳集团攻克了这一世界级科技难题,彻底结束了我国氯碱工业受制于人的历史,使中国氯碱行业从此有了“中国心”。
2003年底,张建宏等人到北京参加科技部的专家项目论证会。会上,不少专家善意提醒张建宏放弃这个项目,不要冒这个险。但军人出身的张建宏有着浓重的家国情怀,他深知这张膜对国家的意义,决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圆中国化工人几十年未圆的梦。
在业界的一片质疑声中,张建宏与科研团队一起,开始了艰苦攻关路。在整个过程中,使张建宏感到压力最大的不是东岳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是在以难以计数的失败累积成功的科技攻关道路上,受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声和冷嘲热讽。
这样艰苦、寂寞的技术攻关之路,直到今天仍是企业家成功的堂堂正道。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而在张建宏早年的一本日记上,也写着类似一段话:“我知道创新的风险有多大,但创新对我的诱惑是如此之大,大到有一种不顾一切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