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洋
提到邹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连串著名的民营企业。魏桥纺织、西王糖业、宏诚家纺、长寿花食品、西王食品、中国宏桥、西王特钢等9家上市公司,累计从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40.4亿元。魏桥创业集团位居世界500强第185位,是山东省唯一一家跨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
这就是邹平企业发展的成绩单——上市公司个数、融资额均居山东省县级第一位。在山东,邹平可谓是民营经济的一个经典样本,这里拥有众多产业基地,有巨大的财富和资本输出,也流传着许多财富传奇。
魏桥“传奇”
无论如何,魏桥是现阶段邹平民营经济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
美国《财富》杂志今年4月发布的2018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72岁的张士平位居第25位,其治下的魏桥集团在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位居第三,仅次于华为和苏宁。
1981年,因“能吃苦、最勤劳”,张士平被提拔为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人生从此转折。而在此之前,他熬过了推车工、扛棉工的长达十多年的“苦难”岁月。
接下来,张士平拯救了“奄奄一息”的工厂,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的情况下,率先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責任制。这一举措比1988年国务院颁布《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整整早了7年。1989年,他利用企业的600万元积累,共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1.6万纱锭的纺纱厂;随后,又想办法募来6000万建成了拥有3万多枚纱锭的棉纺厂和336台织机的织布厂。油棉厂完成了进一步野蛮扩张的基础。
在扩张过程中,张士平于1994年创建了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1998年,改组为魏桥纺织集团;2003年更名为魏桥创业集团,这一年,魏桥纺织率先登陆港股。作为一个颇具神秘感的传统制造行业的民营企业家,张士平三十年时间做进世界五百强和山东首富。他执掌的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铝业的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在不同时期成为了各自行业内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都在香港上市。魏桥纺织生产的牛仔布充斥全球,90%的苹果手机壳体所用的铝板材料均来自于张士平的工厂。
根据《福布斯》2018全球亿万富豪榜,魏桥张士平家族以55亿美元位列全球第334位,在中国富豪榜中排名28,成为山东最富有的家族。据悉,张士平家族累计持有魏桥集团48.79%股权,其中魏桥前任董事长张士平持有36.27%的股份,其儿子张波持股3%。家族企业这种既古老又极富生命力的企业组织形式,在邹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个地区家族企业的分布,也是财富聚集和产业分布的侧面反映。
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
在邹平,民营经济几乎与改革开放“同生”。邹平的发展模式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一个缩影,也是山东民营经济发展四十年的缩影。
根据山东年鉴数据,2000-2017年,邹平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从2000年的60亿元到2017年的910.3亿元,这18年,邹平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从2000年至今,邹平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实现迅猛增长,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2004年开始,邹平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据滨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并且该占比一直在稳步增加。2008年,邹平县民营经济强势发展。实施“百万工程”项目410个,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135个;实现产值698亿元、利税73.4亿元,实交税金15.5亿元,分别增长10%、90%和23%。
2013年,邹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37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9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80元。全社会固定投资19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0亿元,利税225亿元,利润160亿元。
可以总结,邹平在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滨州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原本只长庄稼的农村沃土,却孕育出了多个民营家族企业群。邹平当地的成功企业多是纺织、食品、钢铁、铝业、电力等传统行业,这说明传统行业有它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利润保证。这些传统行业多是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掌握多少高科技核心技术,在沿海大城市并非优势产业,但在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农村还能施展开拳脚。
在邹平,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发展格外好,与此相反,国企不仅数量少,规模也不大。
官方数据显示,邹平目前仅有梁邹矿业集团一家国有企业,2016年销售收入仅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0.03%,民营经济在该地占绝对主导地位。在这个山东省中部偏北,西北临黄河的地方,还在持续上演着民营经济的“奇迹”。
中国民企500强,邹平有3个
邹平的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在山东颇具代表性。
根据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山东省有73家民营企业入围,滨州市有7家入围。其中邹平市3家,分别是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名)、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其领域涉及纺织、农副食品加工业、冶炼、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等多个行业。
一个县级市,3家企业入围民企500强,可以代表邹平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初步战果。自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邹平上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四新”促“四化”,重点抓好28个重大工业项目,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为广大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高山引领,群峰并起。邹平骨干企业发展的虹吸效应正逐渐增强,以魏桥创业集团等大企业为引领形成的铝深加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钢铁冶炼等主导产业加速崛起,带动全县形成了256家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以及总数超过1.1万家的企业主体。
数据显示,去年1-7月份,邹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5.6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9.4%,增速提高了8.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2%,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53.4亿元,同比增长了16.3%。
今年8月28日,山东省政府下发通知称,撤销邹平县,以原邹平县行政区域设立县级邹平市。立邹平为市,其综合实力不可小觑。邹平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糖都、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和“绯闻”后,邹平让人感受到一种落差:走进邹平,有些惊奇,惊奇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企业;走出邹平,有些失落,失落那些企业又有多少可以平安度过时代的冲击?邹平的经济传奇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