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摘 要]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出台后,高校为了与时俱进,提高治理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文章探究了在审计全覆盖要求下,高校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为审计工作提供审计思路。
[关键词] 审计全覆盖;高校审计;审计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038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3- 0063- 03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底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文件中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在维护公共资金和国有资产、资源的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高校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如何更好的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工作。
国家推进审计的全覆盖,是要使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均在审计的监督下,在监督工作中不留死角,更好的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近年来,高等教育由于招生人数和规模的扩大而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高校资金的总量激增,这给高校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探索高校内审工作的新思路,推进高校审计全覆盖工作,从而指导决策、规避风险,进而提高办学效益和学校的治理水平。
审计全覆盖使审计的监督范围扩大,由于经费和人员编制等原因,高校内部审计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要实现全覆盖,要做到全面兼顾、统筹重点,更关键的就在于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审计的形式在转变,由从前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监督型审计向管理审计、服务型审计转变,加之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所以审计的手段也应该顺应历史潮流,由从前手工型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
由于审计信息化可以提高内审效率,而高校审计全覆盖又能起到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的作用,所以审计信息化推动高校审计全覆盖的课题已经成为高校内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审计信息化推动高校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
在新形势下做到高校审计的全覆盖,就必须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路径选择,创新高校内部审计模式,有效统筹有限的审计资源,使审计信息化推动高校审计的全覆盖。本文以审计阶段为区分,阐述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三个审计阶段中信息化如何促进审计全覆盖(如图1所示)。
2.1 审计计划阶段
首先要通过构建审计信息资源库的方式,获取和利用审计数据。近年来,审计署陆续出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审计数据规划,而高校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构建审计资源库、审计对象库、项目计划库的方式实现管理自己的审计项目。这些基础的数据库是审计信息化的基础,是之后数据分析的依据,是审计评价和判断的根基。所以在构建基础数据库时,要与学校各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如组织部中各位将要被审计人员的信息,计财处中的财务数据,要做到各项数据的真实、保密。构建基础数据库,使审计数据清晰、系统、一目了然,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时候能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实现有重点的审计全覆盖。
2.2 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突破现有审计以审计人员经验为主寻找审计疑点的传统审计方法,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的互通比较、抽象概括,创建适用于高校自身的审计法律、准则库、审计疑点库、审计结论库,促进审计全覆盖,通过审计信息化,可以整合海量数据资源,展开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寻找潜在审计疑点。可以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业务流程分析、信息系统流转方式,从而挖掘出针对高校而言重点的业务和重点的信息,从而确定重点的审计数据范围,提高审计效率,重点审查核心数据资源,为深入数据分析做好前期工作准备。
2.3 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报告是在对被审计对象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对象及其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效益型进行评估和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提高高校治理的水平。在对审计报告的起草、征求意见、复核、审定、签发过程中要对审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机密性做到保障,做好审计档案的存档工作。特别要做好关键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访问控制权限。同时,可以通过集成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针对可比数据,在高校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在自身各年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客观的指标体系是评价更加客观,使审计报告更加公允,提高审计能力、审计的质量、审计的效率,从而扩大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性的开展审计工作,拓宽审计的内容和监督范围,从而实现审计的全覆盖。
现阶段下审计信息化还是摸索阶段,高校审计更没有可以参考和直接套用的模式,高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难度较大,所以高校亟需制定审计信息化方面的制度和规范,为信息化提供制度支撑。
3 期待与展望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内部审计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作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更要怀着兼收并蓄的态度,多思考、多学习审计理论与方法,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本文的局限之处在于,仅研究了信息化对高校审计全覆盖的影响,高校内审工作是多种多样的,并未从具体的审计业务阐明审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审计、预算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科研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许多内审日常工作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严畅.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初步探讨[J].审计月刊,2014(3):13-14.
[2]付忠偉,黄翠竹,张百平,等.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机制探析[J].审计研究,2015(3):15-19.
[3]刘伟.借力内部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J].中国内部审计,2016(4):37-38.
[4]孙永军.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现实要求与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3(6):57-60.
[5]王家新,晏维龙.《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学习笔谈纪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1):1-15.
[6]陈伟.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6,43(1).
[7]马志娟,梁思源.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5(5).
[8]裴俊红,张青,范义敏,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