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安康的力量
——安康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2018-01-03 06:58毋晓丹胡文强唐李佩白乂爻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资助精准

本刊记者 毋晓丹 胡文强 唐李佩 白乂爻 杨 乐

教育扶贫安康的力量
——安康教育扶贫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 毋晓丹 胡文强 唐李佩 白乂爻 杨 乐

在安康,最美的地方是学校。这是安康教育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山路蜿蜒,一座座美丽的校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读书声、欢笑声在山间回荡……

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安康是一个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市,山地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辖区内的县区均为贫困县。教育扶贫就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自然条件差,以及城镇发展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重重阻力下,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积极作为,按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就业、特色教育抓融合、统筹城乡教育水平的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每一个孩子,让更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贫困。

安康市在教育脱贫工作中狠抓“六项精准”措施,充分发挥教育脱贫助力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

安康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邹成燕(左二)看望困难家庭学生

抓精准识别。建立了以信息化手段为主的贫困户学生识别机制,充分利用“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扶贫大数据平台与学籍系统对比的学生名单,组织各县区进行逐人核查,把贫困户学生定点到校、到班级。

实施精准资助。在各个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落实过程中,优先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优先按最高标准享受,截至目前已对符合国家资助政策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资助资金8379万元。

开展精准关爱。开展了“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全市2.8万名教师与所有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活动,实行“一生一册、一生一案”,从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进行深度关怀。同时,继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护,为残疾儿童完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的教育保障。

实施精准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县级职教中心培训基地的作用,和扶贫部门对接,摸清摸准在册贫困户中剩余劳动力的底数,建立相关台账和数据库,逐户逐人征求培训需求,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地方龙头企业用工需求等,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同步,起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作用。累计举办培训班205期,受训1.4万人次。

精准提高办学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共1100名城乡教师对口交流,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以脱贫村学区所在学校为重点,实施贫困村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82个项目,完工47个项目,完成投资1.59亿元。

落实精准宣传。在逐户印发惠民政策“明白卡”“宣传册”的基础上,推行发放“精准脱贫享受教育政策登记证”“教育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告知书”等,以教育惠民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的实际行动,让政策的宣传落地落实,提高了群众对教育脱贫工作的满意率。

这六项精准措施的实行,改变了教育扶贫“大水漫灌”的传统思维和做法,更加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对象,提高了教育脱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精准化”管理也带动了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式转变,教育脱贫与教育发展相互促进,整体提升。

教育承载着未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市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协调下,安康下辖的各县区,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扶贫方式,各美其美、亮点纷呈,共同开创教育扶贫的新局面。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安康的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均衡成效显著,目前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9个、省“双高双普”县7个、省级教育强县4个。2017年5月,安康的教育扶贫经验被中组部编入国家干部培训教材,教育扶贫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这是对安康教育扶贫工作的充分肯定。

汉滨区:精准扶贫 一个都不能少

汉滨区教师深入家访

李书林是汉滨区大河中学初三学生,他的父母离异,一家老小的生计全靠母亲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因为家庭贫困,成绩又不理想,9月份,李书林没去学校报到。得知情况后,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多次去家访,说服他继续学业。回校后,学校给他安排了一名结对帮扶的老师,平日里把他当自己的孩子,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找他谈心、辅导功课,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他关爱与温暖。

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幼教专业一年级的薛文霞,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失去音讯,她和奶奶、弟弟相依为命,家里没有收入来源,初中毕业面临失学风险。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新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门招收贫困学生的慈善扶贫班录取了她。学校免除了她的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生活费等费用,还帮助她申请了国家的相关资助。内向自卑的她,在学校领导、老师地关心和鼓励下,变得外向爱笑起来。

这样的故事在汉滨区还有很多。对贫困学生实行关爱帮扶,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在汉滨区已成常态。

汉滨区地处秦巴腹地,是全省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区102.56万人口中,贫困人口12.88万,建档立卡户学生有22643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汉滨区教育系统把教育脱贫作为头号工程,瞄准贫困学生不因家庭贫困失学这一靶心任务,从“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入手,构建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资助”的精准扶贫模式,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

汉滨区教体局依据扶贫部门建档立卡户数据,组织区内学校“逐村、逐户、逐生”开展摸排核对,建立了学校、镇办中心校、区教体局三级贫困家庭学生精准信息库。对全区22643名建档立卡户学生,采取“师生结对”,将贫困学生扶学、扶贫、扶志任务一一落实到全区8060名教师肩上。

精准资助是解决靶心问题的关键一环,汉滨区严格执行中、省教育资助标准,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生助学体系。学前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每生每年可享受生活补助750元;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小学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补助1250元;普通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年可享受2500元生活补助;属于在册贫困户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享受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还可享受一次性3000元的扶贫助学补助;当年考入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新生,可享一次性5000元的助学补助,所有高校在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每人每年可申请6000—8000元的生源地无息助学贷款。通过规范教育资助宣传、审核、公示、兑现、审计、监督等环节,汉滨区实现了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2016—2017学年,先后落实资助资金2314.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7508人。

此外,汉滨区还通过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垫高贫困地区孩子的成长起点。

2016年以来,按照“高中城市化、初中区域化、小学集镇社区化”的目标,汉滨区先后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建设项目132个,完成投资3亿元,在全区29个镇累计建成公办幼儿园75所,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寄宿制学校45所。

为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汉滨区从弥补偏远山区教师不足上入手,将偏远学校教师招聘全部纳入特岗计划,为偏远贫困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1183人。通过落实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为335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5792名教师发放阶梯式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为边远贫困村学校培养了一批“留得下,教得好”的本土化教师。这一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还入选了教育部优秀工作案例。

汉阴县:教育均衡发展,扶贫先扶智

汉阴县县长关心山区贫困儿童

观音河镇地处汉阴北部山区,距离县城17公里,全镇7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一万余人。在资源整合前,辖区内原有5所村级小学,1所镇中心小学和1所镇中心幼儿园。辖区5所小学因学生离家较远,上学难度大,路途交通安全隐患多,而且学校面积小、学生少、年级多、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大多为复式教学,办学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县委县教体局于2015年春季进行资源整合,全镇保留学校2所,其中幼儿园一所,120余名幼儿,教职工14人;一所中心小学,学生300多人,专任教师20人。中心小学建有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等20室1部,仪器配备达到省定标准,学生的住宿条件和伙食都得到极大改善。

位于城关镇的太平小学,原来是一所村级完小,2014年经过扩建后,成为城郊一所高标准“卫星”学校。原有学生100多名,去年秋季已增加到了206名学生。像太平小学这样城区周边的“卫星”小学汉阴县还有6所。办学条件的改善,使得学校出现了学生回流现象,有效缓解了城区大班额难题,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汉阴属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自2011年至2016年5年间累计投资6亿元改善办学条件,相继完成迁建汉阴中学、新建小学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改扩建中小学83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等405个建设项目,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全部达标。2015年汉阴县通过省级“双高双普”县验收,2016年高分通过全国教育均衡县验收。

“教育的均衡,不仅仅是硬件的均衡,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均衡。”汉阴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小泉说,“目前汉阴的教育已经进入关键节点,如何抬高均衡的底部,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师是关键。”如何破解长期以来农村教师不愿留、留不住的问题,打破城乡教师难以流动的壁垒,这个问题在汉阴县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汉阴县在教育经费管理上实施“校财局管”,教师人事编制实行“县管局控”,这些创新举措为教师的流动提供了保障。

汉阴县从2014年就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教师补贴和激励体系,2015年县教体局、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汉阴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方案》,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干部津贴两项津贴叠加执行。2017年再次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由原来2015年执行的每人每月50至5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至1000元。

“山区教学条件虽然艰苦,但这几年待遇不断提高,今年汉阴又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翻番,再加上乡镇工作补贴,每月工资足足增加了1240元,这不仅改善了我的生活,更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村教师的关怀,我和同事们从心里感到温暖。”这是来自离县城79公里的漩涡镇上七小学教师刘学的肺腑之言。

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力量,让城乡教师真正流动起来,汉阴县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先后出台《汉阴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工作调动管理办法(试行)》《汉阴县中小学校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工作办法》,按照“遵循编制、岗位空缺,学科配套、网上公示”的原则,实现了深山向浅山、浅山向川道、川道向城区、城区反赴农村的教师良性双向循环流动。

在政策上,实行待遇向基层倾斜,高待遇向艰苦边远学校倾斜的原则,将全县各镇学校分为10个执行档次标准。同时职称晋升向山区学校倾斜一到三个百分点。

“山区教师不怕苦,就怕看不到希望。这些管理办法为每一名教师指明了发展的路线图,把选择权真正交给了教师。”张小泉局长说。今年有40多位教师主动选择调到山区学校。目前汉阴三百人左右的学校都有省市级教学能手担任领导职务,带动了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省级教学能手、观音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吴琼原来在城区实验小学任教,2015年到观音河镇中心小学进行为期两年的挂职支教。“作为一名省级教学能手,我将原学校教研教改经验带到新的学校,培养了两位县级教学能手,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我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吴琼说。

四年来,20余名省市教学能手到山区农村学校任教,全县公开合理流动684人,交流轮岗520余人,选拔任用校长50余名,培养省级教学能手36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5名,市县教学能手297名,236名符合出山进城条件的教师自愿选择继续在农村学校任教。教师流动犹如源头活水,为汉阴的教育注入了活力,真正意义上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奠定了基础。

扶贫先扶智。让优秀师资留下来,让失衡的农村教育不断地得到补充,从而壮大教育实力,阻止贫穷蔓延,师资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薄弱学校改造、城乡教师均衡配置,到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特殊群体关爱,汉阴县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全覆盖。今年12月,汉阴的扶贫经验登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开发》专刊,在全国推广。

白河县:产教融合 教育驱动大扶贫

“学校食堂的饭菜和奶奶做的味道一样,如果要打分的话,我给满分。”白河县茅坪小学六年级一班的程玉茜发现,这个学期学校食堂的饭菜种类多了,味道也更可口了。程玉茜吃到的可口饭菜,都是茅坪镇田湾村高山蔬菜合作社的贫困农户新鲜采摘及时配送到学校的。

提起“合作社”,白河人都不陌生。

2016年,白河县教体局在摸底调查包抓的贫困村田湾村时发现,这里适宜种植高山蔬菜,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也很高,但他们很担心蔬菜的销路问题。教体局算了一笔账,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18所,在校学生3.05万人,其中寄宿生0.9万人,教职工1811人,全县寄宿生一日三餐在校就餐,走读生每天在校一餐,加上教职工就餐,每年校园食堂对蔬菜、肉类和鸡蛋的采购资金超过1000万元。农户有产出,学校有需求,如果让学校食堂优先采购贫困户的肉蛋类和蔬菜产品,既能提高学校食堂采购食材的新鲜品质,保障学生营养膳食,又能为贫困村产业发展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路。

在反复调查、征求农户意愿、学校意见的基础上,2016年5月12日,《白河县教体系统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村农产品促销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农户+合作社+学校”的农产品购销模式正式推出。贫困村农民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籽种、传授种植技能,待蔬菜成熟后,统一收购,统一销往学校。食材进入学校食堂,要经过包括备案准入和订单式采购及核查退出机制等一系列规范的流程。教体局联合工商、食药监和农业等部门,对合作社及其采供的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对不守信用、以次充好、投机倒卖、出现事故或人为质量安全问题的农户,清退出学校采购圈,拉入黑名单。

为了使这一模式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白河县教体局还专门建立了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协调扶贫项目资金等措施,落实资金扶持,激励合作社增强产能。为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在发展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白河县职教中心实施精准教育培训,送培到村镇,服务到农户。同时,通过买保险等措施,提高合作社抗风险的能力。

现在,首个加入“试点”的田湾高山蔬菜种植合作社,贫困户已经有58户,发展蔬菜达110亩。合作社负责人陈绪虎介绍,今年春季以来,合作社已向全县学校销售蔬菜12万斤。

从全县来看,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也因此受益。目前,10个贫困村15个合作社在学校销售土豆、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共计价值368.628万元,实现943个贫困户2814人人均增收1309元。预计2018年,“农户+合作社+学校”产业模式的贫困村合作社将超过20个,遍布全县每个镇,年产能将超过800万元。

教育和产业,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领域有机结合,打开了白河扶贫新局面。“农户+合作社+学校”农产品产销模式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还带动了一批茶叶、药材、水产养殖等产业合作社的发展,为白河教育扶贫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

宁陕县:提标扩面统筹协调 党建与教育扶贫“双促进”

宁陕县省教育厅李鸣来宁陕视察教育扶贫工作

宁陕县属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但经济的落后不等于教育的落后。宁陕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在安康市率先实现“双高双普”,在陕西省率先实施“营养计划”,在全国贫困地区率先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2013年创建成省级教育强县,2014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精准扶贫是关键”。宁陕县广货街镇和平村村民裴兴富家里4口人,自身身体残疾,老婆无劳动能力,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小女儿平时在学校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吃住都在学校,基本上家里不用花钱。大女儿上高二,除了免除学费以外,每年学校还给她落实2500元的助学金和3200元的“莲花助学”项目。他感激地说:“要是国家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家里真的是没有条件送孩子上学。”

一年前考入中国劳动关系保障学院的贫困大学生刘莹动情地说:“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情十分激动,全家人高兴不已,但又为巨额的学习费用发愁。父亲是视力二级残疾,母亲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还有年迈的老奶奶需要照顾,一家人只能靠城镇低保过着艰难的生活,是北京电梯商会的爱心资助圆了我的大学梦。”

宁陕县认真做好国家的各种政策与社会爱心助学的统筹工作,在为贫困生优先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同时,统筹泛海助学、中办扶贫助学、县政府资助、市政府资助等6个资助项目,积极发挥教育、民政、扶贫、工会、团委、妇联、慈善、移动公司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多渠道、多层次资助贫困学生,确保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一个不少”。结合学生申请需求,给每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落实助学金,统一资助标准,按照一本8000元、二本6000元、三本5000元、专科3000元的标准实施资助,实现了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全覆盖。近五年,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为1815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达1273.63万元。其中,2017年争取各类资助项目16项,筹集各类助学金225.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614人次;为普通高中4355人次的学生发放助学金387.9万元。

宁陕县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党建+扶贫”新模式,明确规定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教育精准扶贫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起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责任。该县教育系统258名在职党员干部、党员教师还与675名贫困家庭学生采取“1+X”方式结成帮扶对子,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心骨、联通贫困学生的主线路、帮扶贫困学生家庭的主渠道,实现了基层党建与教育扶贫的“双促进”。

教育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为城乡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切实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据测算,每年可为每名幼儿家长减轻1400—2000元经济负担,为每名中小学生家长减轻1100—1500元经济负担,每年为全县所有学生家长减负900余万元。同时,巩固了基础教育成果,各类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小学、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在98%以上,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6.23%,比2011年的45%上升5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72%。通过免费教育逐步实现了“教育移民”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通过高考或学得一技之长,走出深山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了全县人口素质的提升。

石泉县:精准脱贫一个不漏一个不少

石泉三中的张秀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爷爷70多岁了,她和2岁的弟弟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懂事的张秀龄经常帮家里养蚕养猪维持生计。由于家境贫寒,张秀龄在学校感到自卑,不愿说话,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落实各项贫困生补助政策后,张秀龄享受到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一学年1250元,营养改善计划一年800元,孤儿补助每月400元,同时学校为她争取社会资助600元。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学校的女子足球队,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如今的张秀龄自信而阳光。

“县上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教育脱贫与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相结合,持续不断地加大贫困人口的关注力度,让贫困孩子有尊严、高兴地去上学,上好学。”石泉县教体局局长何飞说。

石泉县认真落实中省市从学前到高中的各类教育资助政策,同时,争取社会资助,通过“圆梦教育基金会平台”统筹各类社会助学资源。近三年来,累计为全县11000人次的贫困中小学生捐助现金和物资约400万元,为1500余人次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800余万元;近年来,该县累计为6698人次家庭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4043万余元。通过从幼儿园到大学“一条龙”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让该县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辍学。控辍保学方面,2017年劝返42名学生,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户没有新增一人。

位于江南片区的江南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目前在园600多人。建园初期,县上从教师配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从2017年春季开始,县财政实施全年免除学前三年适龄幼儿保教费政策,民办园的幼儿也享受到了与公办园同等的待遇。”江南幼儿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据统计,2017年全县全年免除学前三年适龄幼儿保教费10157人次,1500余万元,免除学前三年幼儿课本费53.04万元。

石泉县自2013年春季学期起,率先在全市实行从学前三年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从2017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除了民办幼儿园保教费。今年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15年免费教育资金达1900余万元,此举减轻了所有贫困家庭在内的教育支出负担,惠及全县2.4万余名学生。

“我们在录播教室,通过互联网和城里的小朋友同时听省教学能手老师上的课,还能和老师网络互动,我们班同学都喜欢抢着举手回答屏幕那边老师的提问,这样上课很有意思。”石泉县中池镇中心小学五一班学生杨福雨说。补齐农村教育短板是教育脱贫的重点,而教育信息化应用是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石泉县教育人立足山区贫困县实际,抢抓列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国家区域综合试点”的契机,按照“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以“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了农村教学点专业师资不足,丰富了城乡教师校本研修方式,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极大地提升了城乡教育的均衡水平,让农村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为贫困家庭真正摆脱贫困带来了希望。

旬阳县:用职业技能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正在旬阳县职教中心参加县政府组织的第27期手足修复师技能培训的双河镇马家村农民杜永明最近格外忙碌。“这个培训是儿子强烈推荐我来的,最近特别忙,一边上课,一边还要张罗给儿子办喜事。”说起儿子杜龙斌,杜永明笑得合不拢嘴。

杜龙斌今年23岁,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打工,由于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苦活累活,无法彻底摆脱贫困。2016年6月,他参加了第8期手足修复师培训后,进入陕西远元集团湖北分公司,从领班干到副店长,不到半年从副店长升为店长,现在已是管理9家店的片区经理,月入过万。杜永明最欣慰的是儿子不但学到了一技之长,带动全家脱了贫,还在武汉谈了女朋友,年底准备办婚事。

掌握一门拿手的技能,是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关键。面向缺技少能的贫困户青壮年劳动者,旬阳县开展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贫困家庭增收脱贫。

杜永明父子参加的手足修复师技能培训,由政府(县人社局)负责招生与培训工作督查,学校(旬阳县职教中心)负责培训过程管理与后勤保障服务,企业(郑远元专业修脚保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派遣专业骨干教师授课与就业安置。招收学员时面向全县城乡劳动者,优先考虑贫困户。每期培训12天,课程内容包括手足修复技术、足浴技术、按摩技能、足疗技术、沟通技巧、服务礼仪、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等。参训学员享受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杂费、免教学用品费,补交通费100元的“三包两免一补”政策。截至目前,已组织培训27期,培训人数30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500余人)。学员参加培训后,远元集团负责就业安置,保底工资4000元。据不完全统计,这项培训直接脱贫近300户。

旬阳县手足修复师技能培训现场

除了手足修复师,旬阳县还开展了电工电子机械加工、汽车驾驶与维修、建筑施工、涉农技术(魔芋、黄姜、油牡丹、烟草、拐枣种植,果树嫁接,畜牧业养殖等)、乡村医生、专技人员继续教育、退役士兵再就业、两后生就业等10多种大类20多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覆盖县域经济诸多领域。

在所有的扶贫培训中,对初高中“两后”毕业生的培训至关重要。为这部分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培养一门技能,往往能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针对“两后”毕业生,旬阳县职教中心开设了建筑设计、学前教育、商务文秘等多个专业,吸纳了3000余名初中、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学习,以期打深扎牢贫困学生就业本领,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多层次多领域的技能培训,推动了传统农民向产业技能型人才转型,为实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力,也为旬阳经济提档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紫阳县:抢抓机遇,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啊,娃娃上学不仅能吃到免费的营养午餐,还能领到政府助学金。”拿着500元县政府贫困学生助学金,紫阳县东木镇贫困户余云兰感激地说。

像徐正菲这样接受各类资助的贫困学生,紫阳县今年共有11168人。该县在全面落实13年免费教育政策和认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同时,还按照贫困学生补助标准,分学期给他们发放助学资金和生活补助资金。除此之外,该县每年还拿出100万资金,集中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进行资助。

今年秋季,紫阳县资助人数一共11168人,涵盖了学前教育到大学的各个学段,累计发放各类助学资金生源地助学贷款2274.265万元,实现了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紫阳县今年抢抓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契机,总投资2.6亿元,规划教育项目94个,通过实施一大批新建、改建项目,实现办学条件和教育装备全面升级,切实保障学生接受到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

针对每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儿童众多的实际,紫阳县积极探索和总结了留守儿童关爱“四五六”工作模式,通过管思想、管学习、管身体、管生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帮扶“五个一”,突出“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政策上优先惠及,心理上优先疏导,安全上优先管护”六个优先,解决了广大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办学条件有保障,资助政策全覆盖,特殊群体受关爱,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也不少”的教育扶贫目标。

为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紫阳县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从今年秋季起,在全县积极探索实践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二三四”(建立信息台账、问题台账,开展志向和情感帮扶、心智和学业帮扶、物质和经济帮扶,达到学业得到明显进步、生活得到一定改善、情感得到疏导慰藉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四个目标)工作法,2000余名教师与11766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紫阳县是国家贫困县,也是劳动力输出大县。年均10万余人外出务工,因缺技术,大多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作。2014年以来,紫阳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目标,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与途径,形成了以修脚足疗培训为核心、以政企合作为基础、以定向输出为保障、以部门联动为支撑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机制,“紫阳修脚师”这一职教品牌正在形成。

治贫先治志,扶贫先扶智。紫阳县通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拓宽了贫困户、无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增收渠道,正一步步改善着当地农户的收入结构;同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了闲置劳动力的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紫阳品牌,实现政企双赢,逐步形成了山上种药、山下建厂、山外开店的综合扶贫开发格局。

岚皋县:多措并举,探索地方特色脱贫新路

岚皋县全县总面积1956平方公里,总人口17.6万,辖12个镇125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2个,贫困发生率达到29.8%,是一个山区深度贫困县。

岚皋县为学生发放“泛海助学”项目助学金

滔河镇,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是全县唯一不与域外相通的镇,交通闭塞,贫困发生率较高。滔河九年制学校是该镇中心学校,新教学楼巍峨挺拔,塑胶运动场设施齐全,四排青砖红瓦平房两两对称排列,绿树掩映,曲径通幽,校园文化特色鲜明,被誉为“山区花园学校”。校长韩久平说:“近两年学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新修了教学楼、餐饮楼、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周转房,运动场扩大了三倍,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真有点恍然一梦的感觉。”

面对办学条件落后、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陈旧的现状,从2012年开始,岚皋县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为抓手,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县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改善。通过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2017年12月,岚皋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

全县公办幼儿园从1所增加到17所,实现了公办幼儿园镇镇全覆盖,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8所,创建了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76%。

针对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带来的城区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岚皋县实施了城区教育资源整合扩容工程。无偿划拨土地120亩、投资2亿元新建了城关九年制学校,整合资源新组建了城关第二小学、岚皋县第二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实施了城区1所初中、2所小学扩容改建工程,新增学位近4000个。2017年又启动实施了城关初级中学教学楼改扩建、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和县第三幼儿园、黄家河坝幼儿园建设工程。

利用大数据平台,对照电子学籍系统、电子资助系统进行了逐镇逐村逐人筛查甄别,精准识别后建立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信息库;精准及时兑现资助资金,依据精准识别后的建档立卡户学生名单,认真落实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仅2017年就筹措资金238万元,无偿资助建卡家庭大学新生476人。

2016年,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县教育部门在全县36所中小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中心,能满足留守儿童亲情接待、心理咨询、常规保健及室内活动要求,同时为每一名在校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依托中心针对留守儿童特点进行“一对一”地关爱和辅导;县妇联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爱心爸妈”结对帮扶活动,成功结对2000余人;县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2134名困难留守儿童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初步形成了以县民政局牵头,妇联、教育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格局和工作体制机制,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做到了一个不漏。

镇坪县:“四个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镇坪县教师捐资助学

“爱心不限大小,红包倾注真情”。每周五放学前,镇坪县钟宝中学的寄宿生吴明泽和吴明芳兄妹俩都能从班主任那里申请到10元的回家路费,包括平日费用不大的感冒药、生活必需品等花销也都可以到班主任老师那里申请。钟宝中学有一项“专项经费”,这项经费源自1987年毕业的学子在同学微信群里发起的红包捐助,总额不大,只有4300多元,但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钟宝中学的学生都能像吴明泽兄妹俩申请路费一样,只要填写一张简单的申请表,就可以从管理专项经费的刘金莲老师那里快速地领取到所需要的钱。据统计,学校近年来已通过社会爱心助学争取助学资金15万余元,救助贫困学生(包含学区内小学和以上高中的学生)160名。

镇坪县紧紧围绕“四个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即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教育资助、全面抓好弱势群体教育关爱。建立健全精准资助档案台账,结合脱贫攻坚数据,到村认真开展“解剖麻雀”工作,在组织全县教师对学生实地走访、入户宣传政策、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资料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都有相应的信息台账资料,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精准资助对象建立健全定人定向结对帮扶机制。全面落实好各类资助政策,在资金分配上进一步精准,在认定程序上进一步规范,杜绝“平均分配”和“轮流资助”的现象,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2017年上半年,共发放了困难幼儿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困难住宿生生活补助、高中国家资助金、中高职一次性资助等资助金117.8万元,受惠学生1392人。

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打通教育扶贫上升通道。镇坪县教育体育局深入开展职业教育调研,找准职业教育发力点。5月份,我局组织职教中心主任、各中学职业教育负责人一行7人深入广东、西安、安康取经学习。7月份,该县组织70名未就业大学生前往西安参加招聘会。近期,该县教体局正在积极筹备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一个不少的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我们职院的环境设施都很好,我也在很努力地学技术,中职就业前景很好,如果初中功课学得再用心一些,老师们讲的操作原理我就能理解得更透彻了,希望学弟学妹们刻苦学习,这对你们今后学技能很有帮助。”广东东莞电子商贸学校的肖瑶通过视频和母校钟宝中学的学弟学妹们远程互动。钟宝中学的校长龙勇说:“我们学校充分借助校友的力量来为孩子们解决生活和思想问题,已经工作的校友经常会对贫困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而正在上大学、高职、中职的校友也向孩子们讲述他们现在的生活,使孩子们对未来有了规划,确立了成才的志向。”

2017年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504名(28名建档立卡户新生)困难大学生签订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贷款金额352.4万元。生源地入学资助及助学贷款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为他们在大学继续求学深造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确保了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平利县:家校联系,合理提升教育质量断穷根

考入理想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从此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改变人生轨迹,是边远山区贫困人口的梦想,更是教育扶贫扶智的意义所在。如何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提供有效保障,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助寒窗苦读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2017年,平利县教育体育局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实行政策兜底,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资助的全覆盖,在实施教育扶贫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7年8月,平利县八仙镇花园岭村的黄金梅收到了一所民办高职的录取通知书,但9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全家人发愁。父亲积劳成疾不能外出打工,在家照顾年迈的奶奶,弟弟在上初中,家中的经济来源全靠母亲外出务工的微薄工资,如果不去上高职,黄金梅只能外出务工。“幸亏我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能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我能申请一年8000元的助学贷款,我们平利县教体局也给我发了5000元的补助,让我的学费和第一学年的生活费有了着落,真的很感谢政府的帮助。我还是很想去上大学的,我们家人也希望我学一门技术,将来立足社会改变家庭的命运。”黄金梅感激地说。

平利县实施全覆盖的措施,精准实施贫困学生资助工程。积极协调县财政部门筹措资金,按照每生5000元的标准,筹措资金119.5万元,对239名专科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2017年大学新生实施资助,在安康市率先实现了建档立卡大学新生资助全覆盖。

2017年,平利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341人,在为学生办理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同时,平利县按照生均5000元的标准为139名学生落实“泛海计划”资助金69.5万元,仍有202名家庭贫困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资助,陷入“入学难”的窘境。如何打破贫困学生入学“瓶颈”,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平利县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切实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在积极统筹中国人寿保险资助项目、安康电视台“阳光助学”和市政府资助贫困大学新生等社会资助项目的同时,自筹资金50万元,采取“一卡通”方式,为100名建档立卡大学新生按照5000元标准发放补助,累计为2017年341名建档立卡大学新生按照生均5000元的标准发放资助资金131.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受资助率达到100%,实现资助政策在建档立卡大学新生中的全覆盖,确保了贫困家庭子女全员入学,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坚持把扶智作为教育扶贫的根本大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强化中小学教学常规督查检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组织召开全县教育质量分析会,科学分析研判教育质量提升举措,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优质教育,以高考为代表的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做到培养一名人才,改变一生命运,致富一个家庭。

从2017年春季开学起,在全县教师队伍中深入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建立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长效机制,对贫困学生、留守子女在校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爱和帮助,教育学生自立自强。目前,共计安排1754名教师结对帮扶2681名学生,解决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的后顾之忧。暑假期间,先后组织教师深入贫困村开展家访和教育政策宣传活动,提高了教育脱贫政策的知晓率,加强了家校联系,密切了干群关系。

同时主动加强衔接,争取外援,吸引有识之士和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争取西安交大、西安工程大学支教团队来平支教,近三年共计38名大学生支教团来我县支教,援少会等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活动。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