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2018-01-03 08:26马英丽朱康宁汪传银
海南医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沙格列汀利拉鲁胰岛

马英丽,朱康宁,汪传银

(渭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渭南 714000)

·临床经验·

二甲双胍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

马英丽,朱康宁,汪传银

(渭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陕西 渭南 71400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用利拉鲁肽、沙格列汀以及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渭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二甲双胍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沙格列汀组、地特胰岛素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的TC、TG分别为(3.89±0.50)mmol/L、(1.58±0.12)mmol/L,较治疗前的(5.12±1.02)mmol/L、(2.89±0.35)mmol/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格列汀组与地特胰岛素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沙格列汀组、地特胰岛素组患者的FBG、2 hBG分别为(5.23±0.23)mmol/L和(7.69±1.23)mmol/L、(6.36±0.54)mmol/L和(8.99±1.02)mmol/L、(7.12±0.52)mmol/L和(10.12±2.12)mmol/L,利拉鲁肽组患者下降效果最为显著,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二甲双胍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沙格列汀;斯特胰岛素;疗效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呈增长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糖尿患者数最多的国家[1],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5%。糖尿病会并发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因此控制患者的血糖显得尤为重要[2]。磺脲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继发性碘尿类药物失效的情况,由此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3]。针对这一临床现象,根据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推荐[4],笔者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二甲双胍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利拉鲁肽、沙格列汀、地特胰岛素治疗,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在渭南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二甲双胍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沙格列汀组、地特胰岛素组,每组30例,利拉鲁肽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4~56岁,平均(45.89±3.56)岁。沙格列汀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3~58岁,平均(45.78±3.60)岁。地特胰岛素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3~56岁,平均(45.59±3.60)岁。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5]:①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急慢性严重并发症患者;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晓且签署自愿书。

1.3方法利拉鲁肽组患者予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方法:二甲双胍口服,每天三次,饭后服用,每次0.5 g;利拉鲁肽1.2 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若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则减少剂量至0.6 mg。沙格列汀组患者予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方法: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同利拉鲁肽组,沙格列汀5 mg,每日晨口服,每日一次,若患者出现过敏或低血糖现象,则减少剂量为2 mg/d。地特胰岛素组患者予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方法:二甲双胍服用方法同利拉鲁肽组,地特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1~0.2 U/kg,睡前皮下注射,每2 d调整一次胰岛素的剂量,一次调整2~4 U,直至达到维持剂量。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低血糖、心血管事件以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和TG水平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患者的TC、TG水平下降明显低于沙格列汀组和地特胰岛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沙格列汀组与地特胰岛素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和TG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和TG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利拉鲁肽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TC TG利拉鲁肽组沙格列汀组地特胰岛素组F值P值30 30 30治疗前5.12±1.02 5.06±1.10 5.10±1.30 1.801 0 0.460 4治疗后3.89±0.50a 4.99±1.02b 5.01±1.23b 20.828 1 0.000 0治疗前2.89±0.35 2.80±0.45 2.82±0.56 6.141 7 0.064 0治疗后1.58±0.12a 2.68±0.45b 2.70±0.68b 61.493 2 0.000 0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和2 hBG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FBG、2 h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BG、2 hBG都有所下降,利拉鲁肽组患者下降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沙格列汀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和2 hBG比较(±s,mmol/L)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和2 hBG比较(±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利拉鲁肽组比较,bP<0.05;与沙格列汀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数FBG 2 hBG利拉鲁肽组沙格列汀组地特胰岛素组F值P值30 30 30治疗前8.89±1.02 8.78±2.02 8.85±1.32 0.960 2 0.050 0治疗后5.23±0.23a 6.36±0.54ab 7.12±0.52abc 20.703 5 0.000 0治疗前13.25±2.12 13.02±3.02 13.35±2.82 3.904 0 0.140 2治疗后7.69±1.23a 8.99±1.02ab 10.12±2.12abc 17.303 1 0.000 2

2.3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三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低血糖以及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代谢疾病之一,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会引起患者的各个脏器出现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肾病等,且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6-7]。糖尿病患者常常会伴有血压控制不佳的状况,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8]。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的结果,但是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9]。大量研究表明,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糖尿病发展过程中,脂质代谢紊乱会减弱胰岛素的敏感性,损伤胰岛功能[10]。有研究表明,当2型糖尿病被诊断时,已经有超过50%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失,并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其功能也不断恶化。由此可见,如何保护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11]。有资料表明,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药物主要为二甲双胍,其降血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肝糖输出以及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也就是改善胰岛素抵抗[12]。

糖尿病指南推荐的GLP-1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线药物,有学者指出将上述药物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作用[13]。利拉鲁肽是GLP-1类似物中的一种,对降低患者的血糖具有确切的效果;沙格列汀是DPP-Ⅳ抑制剂中的一种,具有高效性、长效性、稳定性。且GLP-1能够作用于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减少患者的摄食并抑制胃排空,可以有效的维持患者的体重,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患者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14]。临床研究指出,虽然二甲双胍具有抑制肝糖原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但是降低血糖效果还有待于提高,而与利拉鲁肽、沙格列汀以及斯特胰岛素联合使用,能够达到互补的作用,对控制患者病情具有积极的作用[15]。有研究结果表明,利拉鲁肽和沙格列汀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弥补了许多传统降糖药物的不足,地特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肯定,但是三种药物各有不足之处[1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TC以及TG水平,而沙格列汀和地特胰岛素在治疗血脂方面无显著效果。并且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并且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未明显增加。由此可见,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糖,恢复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效果显著。

[1]杨璐,宋美情,张秋玲,等.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比较[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36(3):309-312.

[2]吕珊珊,潘天荣,钟兴,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07-109.

[3]李艳玲,张星光,陈彬,等.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8):3350-3352,3355.

[4]Cassidy S,Thoma C,Hallsworth K,et al.High 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improves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reduces liver fa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Diabetologia,2016,59(1):56-66.

[5]丁然,丁国聪,蔡日红.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2):154-156,159.

[6]李会会,姜涛,康慨.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6):4454-4456.

[7]杨璐,孙路路,王淑梅.阿卡波糖对比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4):3371-3374.

[8]赵富利,亓民,刘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5):43-46.

[9]陈光明,胡艳飞,楼雪勇.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9):1910-1912.

[10]王雯,陈一丁,钱铁镛,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32-333.

[11]Bralić Lang V,Bergman Marković B.Prevalence of comorbidity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levated HbA1c: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Croatia[J].Scand J Prim Health Care,2016,34(1):66-72.

[12]卫晋菲,周亮,王晓青,等.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5):261-265.

[13]王思瑶,李军,曹国磊.二甲双胍单用或联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对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72-373

[14]张四青,习燕华,钟树妹,等.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5):525-528.

[15]刘云涛,简磊,潘敬芳.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及二甲双胍对其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9):1410-1413.

[16]Zhou J,Xu H,Huang K.Organoselenium small molecules and chromium(Ⅲ)complexes for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 and type 2 diabetes[J].Curr Top Med Chem,2016,16(8):823-834.

R587.1

B

1003—6350(2017)23—3908—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3.040

马英丽。E-mail:mylaaai@126.com

2017-03-24)

猜你喜欢
沙格列汀利拉鲁胰岛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评价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黄葵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