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进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江苏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
王世进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文章从出口贸易总量、出口贸易依存度等方面对江苏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江苏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探讨如何实现江苏出口贸易持续平稳发展和推动碳减排双目标。基于对当前江苏碳排放现状分析得出江苏省碳排放总量呈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阐述了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机理,提出出口贸易通过规模、结构、技术等3种效应对碳排放产生影响,发现规模效应对碳排放有扩大影响,技术效应可以抑制碳排放,而结构效应取决于各省的自然禀赋与要素。
出口贸易;碳排放;机理;现状
2014年,江苏GDP为65 088.3亿元,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 418.69亿元,江苏能源消耗总量为29 863万吨标准煤,其中出口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较高。江苏在2016年3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要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大力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并积极应用于生产领域,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资源消耗,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能源消耗大省和出口贸易大省,江苏省理应在发展“低碳贸易经济”方面为各省提供参考,做出表率。
Gen M.Grossman和Alan B.Krueger(1990)[1]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运用实证分析验证了环境与人均收入之间呈倒U型,并指出贸易主要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环境产生影响。关于贸易开放对污染排放的影响,主要有两种理论假说:乐观派主张“环境收益”假说(Vogel,1995)[2],即贸易开放可以促进各国交流与节能减排有关的生产技术,通过国际竞争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生产技术水平;而悲观派支持“污染避难所”和“向底线赛跑”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由Copeland和Taylor1(1990)[3]提出,贸易自由化促使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发生,发展中国家往往因为相较于发展中国家更为宽松的环境标准,容易在一般污染密集型产业形成比较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在高碳排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向底线赛跑”含义相似,主要是指各国环境标准竞相降低,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扩大使各国为降低环境成本获得价格优势而放松环境管制,导致高碳排产业规模扩大并加剧环境污染。Rashid Sbia、Muhammad Shahaz和Helmi Hamdi(2014)[4]在研究中指出,贸易开放可以使贸易国生产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减少总的能源消耗,而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正相关,由此得出贸易开放有利于碳减排。Lin-Sea Lau,Chee-Keong Choong n,Yoke-Kee Eng(2014)[5]通过研究马来西亚贸易与碳排放量关系之后得出的结论为国际贸易降低环境质量。关于碳排放的测算方面,朱启荣(2011)[6]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各行业中隐含碳排量,并对各行业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得出:高碳行业产品占出口比重较高,不利于促进低碳贸易经济的发展。何艳秋(2012)[7]通过收集整理42个行业相关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各行业完全消耗系数、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并测算出各行业的边际碳排放量。关于碳排放与出口贸易关系方面,路正南、王颖(2013)[8]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进出口贸易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比入世前后变化,得出相关结论:加入WTO后碳排放与对外贸易量弹性值变大,再次验证了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过程也是碳排放量增加的过程。谢晓明(2014)[9],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我国1978~2009年数据,通过研究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出口贸易的迅猛增长加剧了我国近年来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关于出口贸易低碳发展研究方面,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10]应用碳因素分解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碳排放、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李国志、王群伟(2011)[11]运用可变参数构造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对CO2排放的动态影像,并得出结论:中国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与CO2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1 江苏出口贸易现状。2000年以来,江苏实施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采取宽松的政策吸引外资,同时鼓励企业出口,带动了江苏省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促进出口贸易持续迅猛增长,无论是出口总额还是出口依存度都有规律性变化。结合江苏历年统计年鉴,表1为2000~2015年江苏省出口总额及出口增速的变化趋势。表2为2000~2015年江苏省出口贸易依存度变化趋势。
表1 2000~2015年江苏省出口总额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根据表1可知从2000年开始江苏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到2015年出口总额增长至3 386.7亿美元,是2000年出口总额的13倍。尤其是从2001年到2008年,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呈直线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应该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省出口贸易总额有所下降,但其占全球出口比重却有所提高,并且2010年江苏省出口总额增加至3 126.2亿美元,并在2010年之后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
表2 2000~2015年江苏省出口贸易依存度
根据表2可以看出,江苏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江苏出口贸易依存度也大幅增加。从2000年24.94%增加至2007年的59.51%,达到近16年来对外依存度峰值,在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省出口贸易依存度下降了14个百分点,在2010年出现回升,自2010年后江苏省出口贸易依存度呈平稳下降趋势。
2.2 江苏碳排放现状。本文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测算2000~2014年江苏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12]。公式为:
其中:Ai为江苏省第i年的碳排放总量(万吨),Bij为第i年的第j种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Cj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即采用各类能源消费量乘以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得到相应年份的碳排放总量(见表3)。
在对江苏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方面,本文选取了2000年以来江苏省8种能源消费量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能源。然后将这8种能源分为煤炭类、石油类和天然气三大类以方便计算,煤炭类包括原煤、洗精煤、焦炭,石油类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13]。
根据表3可以获知江苏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5 957.89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20 134.31万吨,在过去15年间增加了2.37倍。可以看出江苏碳排放量从2002年到2010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1年开始碳排放总量趋于稳定并表现出轻微的下降,这种发展趋势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14-15]。
表3 2000~2014年江苏省碳排放总量 单位:万吨
比较优势为出口贸易对环境和碳排放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会产生比较优势,双边贸易或多边贸易参与国不同,比较优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常来讲,发达国家由于具有较高的科技生产水平,而在生产高科技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初级工业制成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时,发达国家以出口高科技水平、低污染、低能耗的产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将主要生产和出口高污染密集型的初级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更多的碳排放。根据前文对江苏主要出口地区的分析,可知在排名前十的江苏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以发达国家为主,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连年第一。因此,在江苏进行的双边贸易中,其大多是在出口初级工业制成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江苏省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始终占据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不但附加值低,而且以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环境为代价[16-17]。
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方面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形成,他们认为,各国应根据自身的土地、资本和劳动3种要素的丰缺程度安排生产和贸易,以克服各国自身资源的短缺,并且通过贸易增加各国福利。然而,近年来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原有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因此,国内外学者将环境作为新的要素纳入要素禀赋理论中提出环境要素禀赋理论。根据环境要素禀赋理论,环境要素的差异会对各国要素禀赋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一国在贸易中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客观上,一国自身的资源替代程度、环境修复能力及环境技术的禀赋差异决定该国是具有比较优势还是比较劣势。但主观上,各国对环境的偏好程度同样决定了各国是否在环境要素禀赋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具体体现在各国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方面。发展中国家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因此具有较低的环境偏好程度,其环境标准也低,环境成本也会低于发达国家[18-19]。若将环境成本计入总成本中,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因成本更低而价格也相对发达国家较低,发展中国家因此具有比较优势,进而扩大生产,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从前文对江苏省商品结构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出口贸易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有较高的出口比重,并且其SITC6和SITC7这两类低附加值、高能耗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指数近10年来持续上涨,这与江苏省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和标准不无关系。
(1)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促进专业分工和交换,使得经济活动的规模更加扩大因此带来产出的扩张。要增加产出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生产要素,将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很多商品的生产,在生产初期原料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对化石能源的消耗,这势必会导致碳排放的大量增加。因此,当一国出口贸易品中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总量较大时,将会对该国产生碳拉动效应。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因为出口贸易规模扩大导致碳排放量增加,所以出口贸易的规模效应理论上应该是负面的,是规模不经济现象。这种规模不经济是江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2)结构效应。贸易自由化在促进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形成国际专业化分工。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参与国会更趋向于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活动。若某一国在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结构效应是消极的;相反,若某一国在清洁产品部门具有比较优势,那么结构效应就是积极的。而一国的结构效应是碳拉动还是碳抑制取决于该国产业结构中高低能耗部门的比重。
(3)技术效应。贸易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竞争的加剧可以有效刺激生产成本的下降,从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可以以较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减少碳排放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另一方面,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环境规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贸易可以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交流,从而促进清洁技术的创新以及其在生产与出口领域的应用。而清洁产品不仅减少资源消耗还具有较高的盈利性,因此会对许多大公司进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形成激励作用,同样有利于各国生产技术的提高,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系数。因此理论上,技术效应起碳抑制作用[20]。
综上分析,江苏仍然没有改变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因此应注意避免一味追求扩大出口规模和获得贸易差,均衡调控经济增长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将出口贸易规模与增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本文分析,江苏出口贸易对碳排放量具有正的规模效应,合理地控制出口规模有利于降低碳拉动作用,促进江苏省实现出口贸易在低能耗、低碳排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1]Grossman G M,Krueger A 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Z].1991.
[2]VOGEL D.Trading up:consumer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a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Copeland B R,Taylor M S.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109:755-787.
[4]Rashid Sbia,Muhammad Shahbaz,Helmi Hamdi.A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lean energy,trade openness,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to energy demand in UAE[J].Economic Modelling,2014,36:191-197.
[5]Lin-Sea Lau,Chee-Keong Choong,Yoke-Kee Eng.Carbon dioxide emission,institutional quality,and economic growth:Empirical evidence in Malaysia[J].Renewable Energy,2014,68:276-281.
[6]朱启荣.中国出口贸易活动中的能源消耗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11(5):41-46.
[7]何艳秋.行业完全碳排放的测算及应用[J].统计研究,2012(3):42-67.
[8]路正南,王颖捷.对外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86-90.
[9]谢晓明.我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104(2):202-206.
[10]许广月,宋德勇.我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2010(1):74-79.
[11]李国志,王群伟.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82-89.
[12]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
[13]魏一鸣,等.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4]蒋金荷.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1(5):6-14.
[15]何凌云,林祥燕.江苏省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6):9-13.
[16]刘晓燕,董锋.基于协整检验的江苏省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9):16-19.
[17]李铄.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与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8]赵秀娟,张捷.对外贸易对碳生产率的影响[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28-39.
[19]沈永昌,余华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江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117-125.
[20]宋建新.基于CHINA3E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与碳减排问题分析[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6.
Impact Mechanism of Export Trade's on Carbon Emiss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Effect Research
WANG Shijin (School of Busines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export trade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eyes carbon reduction target from the effects of the export trade of carbon emiss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effect angle.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in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province carbon emissions.In addition,from the total export trade,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export trade dependency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export trade in Jiangsu province.And then expounds the mechanism on the impact of export trade on carbon emissions,and put forward the export trade through scale,structure,technology and other three effec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export trade;carbon emission;mechanism;current situation
F406.5
A
1002-3100(2017)12-0005-04
2017-09-3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BGL140;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537;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EYC003。
王世进(1980-),男,河北衡水人,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能源结构优化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