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8-01-03 11:22左逸帆胡天弄陈小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圈湘江村落

左逸帆,胡天弄,陈小蓉

◂民族传统体育学

基于GIS的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左逸帆,胡天弄,陈小蓉

(深圳大学 体育部,广东深圳518060)

为了解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湘江文化圈中104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聚合型空间分布,集中在江永县、宜章县、炎陵县、浏阳市4个县市。形成了3个高级密度圈,分别是长株潭核心圈、炎陵—茶陵核心圈、南岳核心圈,以及3个次级密度圈。研究发现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具有丰富性、二元性和兼容性等特征,其空间分布与水文、传统村落和宗祠寺庙的分布存在着相关性。

湖南;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GIS技术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位于荆湘文化区。湖南地理可概括为“三湘四水”,“三湘”是指沅湘、蒸湘和潇湘,“四水”即湘、资、沅、澧四条大江。四水贯穿整个湖南,使湖南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1]。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湖南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者孙文辉先生把湖南划分为五大文化区域,分别是湘江文化、湘北洞庭文化、湘西北武陵文化、湘中梅山文化、湘西南雪峰山文化。这五个文化圈均有各自的特点,对湖南全省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本研究利用GIS技术,对湖南湘江文化圈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空间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笔者收集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数据,主要来源于湖南省文化厅所编制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该书收集的非遗项目包含了湖南省国家级(1~4批)、省级(1~3批)、市级(1~4批)、县级(1~4批)的非遗名录。此外,通过湖南省文化厅网站获取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收集湘江文化圈6市体育非遗项目104个,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13项、市级24项、县级66项(表1)。

表1 湖南湘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数据

本研究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位,将非遗申报与保护地址精确到乡镇村落。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百度地图的拾取坐标系,以统计数据的十进制精确地理坐标。通过中国传统村落网,根据网上公示的三批次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统计传统村落22项,其中长沙市1项、衡阳市5项、永州市8项、郴州市8项。根据百度地图收集衡阳市宗祠与寺庙地理信息,共收集到167个。

1.2 研究方法

GIS空间分析法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以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和产生新的空间信息[3]。

本研究运用ArcGIS10.2,对湖南省湘江流域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矢量化作图,然后对该区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目、类型、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测算其分布的核密度。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法,从湘江流域主支干以及湘江附近的传统村落、宗祠寺庙分布、历史文化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研究湘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并且分析湘江体育非物质文化圈的构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湖南文化圈构成

民族民间文化首先是一种地域文化,它的生成、传播和发展与地域有着密切关系。江河湖海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根据地,在这里文化得以传播、交汇。深山老林则是人类安居避难的圣地,高山虽让人们与世隔绝,抑制文化的发展,但这种隔绝也使许多文化习俗得以保留。湖南民间文化构成了五大文化区域,湘江文化区域包括湖南东部地处湘江流域的长沙、湘潭、株洲、衡阳至南部郴州、永州的部分地区,如图1所示。

图1 湖南文化圈构成[2]

2.2 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地理分布与特征

2.2.1 空间分布特征 在ArcGIS10.2中利用Quantities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出湘江文化圈6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图中最浅的白色所代表的是该县“体育非遗”数量为0,颜色最深的灰色所代表的是该县“体育非遗”数目在8和9之间,色块颜色越深分布越多,色块颜色越浅分布越稀少[4]。在ArcGIS10.2软件中使用Spatial Statistics Tools中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得出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平均最邻近指数为0.552267,点要素有 Clustered、Random、Dispersed三种空间分布类型,而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输出的结果为Clustered,也就是聚合型空间分布。

图2显示4块地区颜色为深灰色,表明体育非遗项目集聚,造成此种现象的成因很多:①多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的凸显,永州市江永县是典型代表。江永县主要居住为瑶族,从秦始皇派兵攻打百越起,该地区一直民族矛盾激烈。瑶族人民为反抗压迫,确保本民族的生存与尊严,习武成为生活的必需。因此诞生了瑶族武术、瑶家棍术,特别是针对女性习武的特点,创造了女子拳。这种现象直至明朝矛盾才开始缓解,瑶族武术也代代相传,传承了下来,形成了现在极具特色的瑶族体育非遗。②株洲市炎陵县是炎黄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明代时期,瑶民盘王莲由蓝山县迁至如今炎陵县朦胧山,导致汉、瑶文化交融,山多林密,因此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今炎陵县、茶陵县不但有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客家火龙,也有省级非遗龙渣瑶拳。同时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在了“舞狮板凳拳”上,既有瑶族拳术文化,又有汉人舞狮文化。③受地理位置与当地民俗影响,浏阳市(县级市)隶属省会长沙,东临江西省,是省会长沙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当地文化繁杂,语言极其复杂,浏阳市有赣语、湘语和客家语3大方言区,因此诞生了牛马会。牛马会是当地群众性、自发性的商贸文化活动,最先是交易牛马,后演变至有牛马的比赛。同时,集会上有丰富的武术表演、街头卖艺和形式多样的舞龙舞狮等内容。随着民俗节庆活动的延绵不断,武术与舞龙狮等活动传承至今。

图2 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分布

2.2.2 “体育非遗”的空间密度分布 运用密度分析测算空间聚集区域。密度分析主要包括点密度分析、线密度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本文采用核密度分析的方法。核密度分析用于计算每个输出的栅格像元周围点的密度。从概念上理解,每个点的上方覆盖平滑曲面,点所在的位置出现表面值的峰值,随着与点的距离增加表面值降低,在与点的距离等于搜索半径时表面值为零。通俗的表达就是认为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位置上的概率不一样。点密集的区域事件发生的概率高,点稀疏的地方事件发生的概率低[5]。

核密度估计是指在研究范围R内分布有n个事件S|S1,…,Si,…,Sn|s处的点密度值为λ(S),其估计值记为^λ(S),则τ处的点密度的估计表示为

式中:k()表示的是核的权重函数,τ>0,称作宽带,即以S为原点的曲面在空间上延展的宽度,τ值的选择会影响到分布密度估计的光滑程度;S-Si是密度估值点S和Si之间的距离[6]。

利用 ArcGIS10.2的 Spatial Analyst中集成的Kernel Density工具进行核密度分析。通过多次试验,选择搜索半径为0.5km,生成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核密度分布(图3)。

由图3可看出,湘江文化圈中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3个高密度圈、4个次级密度圈,其中高密度核心圈是长株潭核心圈、炎陵—茶陵核心圈、南岳核心圈。次级密度圈所在地区分别是祁阳—祁东、东江湖、宜章县、江永县。

长沙坐落于湖南东部偏北的位置,地处湘江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长沙,湘江流域支流河长5 km以上的有289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4条支流,毛主席途经长沙时也曾作词《沁园春·长沙》“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长株潭核心圈所代表的是古老的长沙文化,以长沙市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依图3分析,长株潭核心圈包含长沙市、部分湘潭市区、韶山县和株洲市区、株洲县。体育非遗数量有11项,按级别来说有省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4项、县级非遗3项。按类别来说有武术类4项、舞龙舞狮类4项、龙舟类1项、健舞类1项、游戏类1项。因为长沙市经济发展排全省第一,所以该文化圈“体育非遗”的保护力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更大且更加完善。

炎陵—茶陵核心圈处于湖南省东南部。该核心圈是湘江支流洣水的源头。因为水源的充足,茶陵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传说是炎帝带领先民开创的农耕文明,同时该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客家文化,全县客家人占总人口的60%以上。炎陵—茶陵核心圈是以炎陵县为核心,辐射到周围地区。包含炎陵县、茶陵县、安仁县与攸县部分项目。体育非遗数量有19项,按级别划分有省级非遗3项、市级非遗2项、县级非遗14项,按类别有武术类4项、舞龙舞狮类14项、健舞类2项。

南岳核心圈是以南岳衡山为核心,向周围地区扩散,其中包含县市有衡阳市区、衡山县、衡阳县、衡东县、衡南县。衡山是湘中地区地势最高的地方,所以水流呈放射状,降水丰沛,特别到梅雨季节,降水多,但冬季降水减少,河流枯落,其特点是夏汛冬干。南岳核心圈中的衡山为中国“五岳”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方,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7]。因此该地区体育非遗同样也具有很浓厚的道教、佛教色彩。例如衡山席草龙,它流传于衡山县店门、祝融地区,因龙由席草制成,所以称为席草龙。它融入了南岳道、佛文化精髓,表达古人对大自然、对佛祖菩萨的敬畏之情。体育非遗数量有12项,按级别来说有省级非遗3项、市级非遗2项、县级非遗7项,按类别来说有武术类2项、舞龙舞狮类9项、龙舟类1项。

综上所述,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的形成与文化积淀相关,与城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水文资源都有密切关系。

2.2.3 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特征 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由湘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背景与多民族的结构组成,显现出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内容丰富性。湘江文化圈中包含6个种类的体育非遗,分别是武术、舞狮、舞龙、划龙舟、健舞、游戏。在体育非遗种类中除棋类、球类以外均有涵盖。江华县的市级非遗火烧龙狮和浏阳龙狮表演既有舞龙又有舞狮,攸县舞狮板凳拳既有舞狮又有拳术,使得数量增加为107(表2)。通过对该文化圈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在湘江文化圈中就武术非遗而言,可分为拳术与器械。拳术又可细分为南拳、洪拳、巫家拳、瑶拳、东安拳等,器械可分为棍、剑、刀、凳等。舞龙的类别则更加丰富,独具特色。如炎陵县三人龙舞与宁乡县周氏双龙舞等在表演人数上有所不同;江永县的女子龙,限定了必须是女子参加,这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极为少见。还有舞龙活动中制作龙的材料也别具一格,有稻草做的衡阳县九市稻草龙,有纸质做的南岳纸龙舞,有香火组成的汝城香火龙等。此外龙的外观样貌也大有不同,有桂阳县金爪龙舞,有把表演者完全遮挡的耒阳市滚地龙,有由板凳组成的祁东板凳龙。相对于舞龙的复杂,舞狮则比较简单,主要区分于动作形态的表现,有结合杂技的宜章县黄沙高桩醒狮,也有与拳结合的攸县舞狮板凳拳,当然还有最为传统的舞狮形式。健舞类项目则比较复杂并无规律,有湘潭虾舞、舞春牛、藤牌舞等。相对单一的是划龙舟项目,基本内容与形式差异性小。导致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历史要素与地理环境要素。历史要素是湖南体育历史悠久,人类为求得生存,在与猛兽、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出形式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而地理环境要素是因为八百里洞庭与连绵不绝的山脉造成的地理隔绝和湖南原本就处在地理文化交互地等原因,使得大量的体育非遗被保留下来。无论是历史的沉淀诞生了许多不同的文化,还是前期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许多文化得以保护,后期因水运的发展使文化得以交流传播,这些都使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愈发显得丰富与饱满。

二是民族的二元性。现居住于该文化圈的民族主要有汉族、瑶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回族等。但对于体育非遗来说,除汉族体育非遗之外,就只有一部分瑶族特色的体育非遗保留了下来,如炎陵县龙渣乡瑶拳、江永县瑶族盘王武术、宜章县莽山香火龙、松柏瑶乡女子龙、宜章县莽山瑶族赛鼓、耍春牛等。据《资兴县志》述:“早在明初,瑶族就在湖南资兴密林深山中定居,至清朝逐步散居于江华、常宁、江永等地。”湖南省瑶族现主要分布在永州市的江华、江永、蓝山、宁远、道县、新田,郴州市的汝城、北湖、资兴、桂阳、宜章,邵阳市的隆回、洞口、新宁,怀化市的通道、辰溪、洪江、中方,衡阳市的塔山以及株洲市的炎陵等县,也有小的聚居区,上述地区均包含在湘江文化圈中。瑶族聚居区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水力资源和地下资源丰富。在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在汉文史料中,与其他少数民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武陵蛮”的武术规范动作甚少,但实用性较强。《酉阳杂俎》载:“有田者,五溪酉首,有十子,皆孟勇过人。”在长期的战争中,“武陵蛮”沿湘江由北向南慢慢退缩,直至移居广西等地。这以后湘江文化圈武术就沿着汉族武术和瑶族武术两条道路发展,形成该地区武术的二元格局。这两种势力在独立、斗争、交织、融合的不断演变中,推动该地区武术的发展。

三是兼容性。首先,该文化圈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圈,各民族杂居。即便是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民族分布也是大分散、小聚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这使很多“体育非遗”难以分清其族属。依据王会昌先生的《文化地理学》来划分文化地理位置,该文化圈地处多种文化交汇点上,北有中原文化副区,南有岭南文化副区,东有鄱阳文化副区,本身处于荆湘文化副区。自唐代以后,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带动了文化的传播,不同的文化互相兼容,优胜劣汰,导致许多体育非遗项目都具有历史渊源。如长沙市天心区、湘潭雨湖区、株洲醴陵县都有“巫家拳”项目,但不同地区的“巫家拳”都兼容了当地的特色;炎陵县龙渣乡的“瑶拳”与江永县的“瑶拳”也是瑶族迁徙产生的文化交融产物。其中兼容性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武术项目。明清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武术流派林立,武术套路逐渐成熟,全国各地拳师、僧侣通过洞庭湖、湘江来湖南开馆招徒传艺,各地拳种涌入湖南,同时湖南本地拳师沿湘江云游各地授艺。在湘江上,湖南地方拳种武术与传入湖南的外地武术相融合,对外来拳种的套路和招数取其精华,加以改造之后,另立门派,自成一系,如巫家拳、湖南南拳、七星拳、东安武术等。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在此交融,体现了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的兼容性。

2.3 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空间分布的成因分析

2.3.1 “体育非遗”分布与河流 湘江干流总长844 km,湘江流域面积达到 94 660 km2[8]。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将印度洋地区的西南暖湿气流传输过来,相对湿度高,易形成降水,使湘江成为长江流域汛期最早的支流之一。长江三峡建成前,每年4月便可出现年最大洪峰,且汛期降水集中,多暴雨,近10年径流量基本稳定[9]。以湘江流域主要支流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10.2工具栏中的buffer分析,设定10 km为缓冲半径,再通过相交分析计算缓冲区内的体育非遗项目个数(图4)。

图4显示湘江文化圈里有83个体育非遗项目分布在10 km湘江流域缓冲区范围内,占总数的79.8%。这说明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项目大部分都分布在湘江流域,它们依水而生、依水发展。

图4 湘江流域缓冲区

茶陵县、炎陵县等地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种植水稻对降水量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湖南是典型的夏秋梅雨气候,同时早春干旱也是常事,所以先民求雨的祭祀活动频繁。该文化圈龙元素盛行,在中国文化中龙元素寄托了人们对水的想象,寻常百姓皆把龙视作主宰雨水之神。人们深信“龙”可保一方风调雨顺,祭祀它是希望它能遂人心愿,常年五谷丰登[2]。正月舞龙,祭的是云中龙,为了一年的人寿年丰。五月舞龙,祭的是水中龙,是一种典型的祈雨活动。自古以来舞龙、划龙舟是祈雨活动的典型代表,统计表明,该文化圈中舞龙和划龙舟类非遗数量达到55项,占总数的51.4%。

为了进一步了解水域与龙文化的关系,采用Arcgis10.2中的Buffer工具对湘江10km缓冲区中的龙元素体育非遗进行制图(图5),并且进行Intersect计算,得到结果是55项龙元素体育非遗项目有47项在湘江10km缓冲区内,占总数的85.5%。说明该文化圈中水文环境与非遗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先民经常利用舞龙或者划龙舟等活动进行祈雨,并逐渐演变成人们日常重要的民俗活动。

图5 龙元素缓冲区相交图

2.3.2 “体育非遗”分布与传统村落 村落作为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年代久远,拥有完整的格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10]。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文化民风习俗,都保存相对完整、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其至今仍有村民居住、生活[11]。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12]。在悠长久远的农耕文明中,村落建筑的风格、族群部落的集聚方式使得村落文化教育得以长久保留下来。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是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留下的最大遗产。在村落中非遗是最能体现当地民众精神面貌的产物,非遗文化中所体现的民俗习惯实际上反映了当地村落原住民信仰的文化理念,折射出当时的生活方式。而体育非遗具有表演性、宗族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使其成为村落文化中的精华,影响着村落文化的发展。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村落网提供的三批古村落名录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10.2工具栏中的buffer,分别以15km、30km、50km为村落缓冲半径对其做缓冲区,再运用Analysis Tools中的Intersect计算不同缓冲层的非遗个数,具体数据见表3与图6。

表3 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在村落缓冲区分布数量

图6 湘江文化圈传统村落缓冲区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看,湘江在永州以上是上游,因地形多为丘陵山脉,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未开发地区较多,所以无论是体育非遗项目还是古村落数量都因地势、交通闭塞和对外交流少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统村落大多分布于湘江流域的中上游,也是体育非遗项目与传统村落密集的区域。

通过表3与图6可以发现,传统村落是大部分体育非遗的起源地或者是其发展的基础,村落的保护做得越好,体育非遗的数量也就越多,质量也就越高。由此可见,村落是文化空间存在的基础,传统村落是保存非遗的“生态博物馆”,传统村落的乡村性保护与体育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密切,两者的保护、传承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传统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结合的、多元自然与人文因子所构成的多层次的、开放的、高度复杂的系统[13]。

研究发现,体育非遗项目产生于当地的传统村落,如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的女子拳等;具有发散性,周围附近的村落都会受到古村落文化传播的影响。表3中的村落缓冲区分布数量表明,传统村落因历史悠久,保留了文化的原生态特征,所以传统村落周围的体育非遗项目最为丰富,充分说明了体育非遗与传统村落的分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3.3 体育非遗分布与寺庙宗祠 湘江文化圈有着一山一水,水为湘江水,山为衡山。衡山为中国“五岳”之一,是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以衡阳市为例,以百度地图中的衡阳市寺庙宗祠地理信息为基础数据,共收集到寺庙宗祠167项,以5km为寺庙宗祠缓冲半径对其制作缓冲区,运用Analysis Tools中的Intersect计算不同缓冲层的非遗个数。缓冲区内“体育非遗数”为14项,占总数的73.7%(图7)。

图7 衡阳市寺庙宗祠缓冲区

对图7的分析表明,寺庙宗祠的空间分布影响着体育非遗项目的分布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到有部分非遗地理位置与寺庙宗祠相重叠,由此可以说明,非遗的产生、传承与发展与寺庙宗祠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寺庙与社会文化”上有许多独特的研究。如英国汉学家王斯福将中国古代民间宗教视为宗族之外又一个将松散的个人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联系体[14]。赵世瑜先生提出寺庙是当时当地的文化中心,庙会体现许多寺庙具有的经济和文化娱乐功能。寺庙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同样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构建与发展的一个必然条件就是经济基础[15]。可见宗教祭祀是非遗项目的主要起源之一。

庙会是以寺庙为中心的群体性文化活动,包括祭神、祭祖以及一些相关联的游艺活动。一般大型祭典的起(启)龙仪式地点都设在寺庙,于是应运而生了许多非遗项目。历史资料表明,大量民间民俗活动都是在各种庙会举行的。

3 结论

湘江文化圈共有104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化圈中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形成了3个高密度圈、4个次级密度圈。高密度核心圈分别是长沙市区核心圈、炎陵—茶陵核心圈、南岳核心圈;次级密度圈分别是祁东—祁阳、东江湖、宜章县、江永县。同时湘江文化圈中“体育非遗”具有内容丰富性、民族二元性、兼容性的特征。

湘江文化圈中有83个体育非遗项目分布在10 km湘江流域缓冲区范围内,占总数的79.8%。尤其是有85.5%的龙元素体育非遗项目传承地在湘江10 km缓冲区内。说明该文化圈中水文环境与非遗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先民经常利用舞龙或者划龙舟等活动祈雨,并逐渐演变成重要的民俗活动。

通过对体育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和传统村落缓冲区分布数量的分析,发现不少体育非遗项目不仅产生于当地的传统村落,而且具有发散效应,说明了体育非遗与传统村落的分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体育非遗项目空间分布与寺庙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寺庙宗祠的空间分布影响着体育非遗项目的分布范围,有73.7%的非遗项目地理位置与寺庙宗祠相重叠,说明非遗项目的产生、传承与发展与寺庙宗祠和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1]萧重周.且谈三湘四水[J].老年人,1995(12):10-11.

[2]孙文辉.蛮野寻根[M].长沙:岳麓书社,2015:5.

[3]黎夏,刘凯.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7.

[4]马冬雪,江芸,朱明勇.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体育科学,2015(6):19-24.

[5]PhilippK.Janert.数据之魅:基于开源工具的数据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卢敏,杨柳,王金茵,等.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点群密度制图应用研究[J].测绘工程,2017(4):70-74,80.

[7]萧跃.衡山远古海洋中凸起的“南天柱石”[J].华北国土资源,2013(6):43-45.

[8]陈淑芳.湘江径流泥沙变异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9]杨纫章.湘江流域水文地理[J].地理学报,1957(2):51-72.

[10]叶长生.古村落保护中的挑战与发展出路探讨[J].艺术科技,2014(12):71.

[11]曹易.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发布 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J].城市规划通讯,2012(9):4.

[13]管理.文化景观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功能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

[14]Feuchtwang,Stephan,赵旭东.帝国的隐喩 :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5]赵世瑜.明清时期华北庙会研究[J].历史研究,1992(5):118-130.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port in Cultural Circle of Xiangjiang River in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GIS

ZUO Yifan,HU Tiannong,CHEN Xiaorong
(Sports Department of 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Guangdong,China)

To figure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 the Xiangjiang River cultural circle in Hunan Province,this study researches deeply on 104 subjec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ports in the Xiangjiang River cultural circle based on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culture circle is aggregate and concentrates in Jiangyong County,Yizhang County,Yanling County and Liuyang city,where there are 3 advanced density rings,namely,Chang-Zhu-Tan core ring,Yanling-Chaling core circle,Nanyue core circle,and 3 secondary density circle are found.The study also finds out that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culture circle has the features of diversity,duality and compatibility,of whic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logy,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ancestral temples.

Hunan Province;Xiangjiang River cultural circle;spor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GIS technology

G80-054

A

1004-0560(2017)06-0125-07

2017-09-15;

2017-10-05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体育类)”(13&ZD140)。

左逸帆(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陈小蓉(1956—),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E-mail:cxr819@163.com。

郭长寿

猜你喜欢
文化圈湘江村落
湘江魂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湘江渡
圈里事儿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
湘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