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18-01-02 11:55孙思航宗文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构建研究服务体系创新创业

孙思航 宗文宙

摘 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帮助和扶持学校创业类项目能够少走弯路,借助学校的帮扶和指导能够让这些创客、创业项目或初创期企业少走弯路,加快成功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创业是充满创新的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麦可思《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大学毕业生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大学毕业生高0.9个百分点。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情况并不理想。大部分大学生创办的公司不是被合并就是卖出,很多公司由于资金问题面临停产,创业成功率不到1%。进一步探索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对人才培养、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格局形成、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面临的问题

1.1体系构建缺乏针对性和整体性

在体系构建的实践中,学校、学生等的活动都处于自发的状态,由于没有系统性理论的引导,就业创业体系的构建十分困难,效果不佳。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的构建缺乏针对性和整体性,难以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2研究流于形式,难以指导体系的构建

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构建这个课题,虽然也有学者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是研究并没有非常深入。在研究中,针對体系构建抛出的疑问以及给出的策略太过泛化,并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状况导致研究流于形式,没有有效的研究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的构建。

1.3重理念,不利于体系构建的实践

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构建的研究显然更加重视理念方面的深入。研究者对课题的探究并没有立足于实践,而是偏向于研究已有的资料,这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性,当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时,他们难以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1.4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跟踪不到位

当下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社会上各种金融机构也为大学创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贷款。然而,大学生的创业方案不成熟,还有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利用这些贷款进行创业而是用于享乐,最终未能创业且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大量的债款。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有待于优化和完善。

2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2.1政策解读平台

提供政府扶持政策和基地优惠政策解读和咨询,例如:政府创业贷款政策、社保补贴政策、贷款融资政策、科技项目申报、补贴政策等。

2.2代理服务平台

代理工商营业执照、会计代账、社保办理和报税及银行开户等指导服务:提供行政办公接受信函、接待访客;代理会务、商务谈判、代理申报项目等服务。

2.3专家指导平台

提供专家团队为企业定期进行管理咨询,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4金融帮扶平台

专业投融资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融资、贷款及资金担保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帮助导入种子资金;为企业进行财务、税收、贷款、融资的指导和代办服务。

2.5法律援助平台

专业法律事务所,为入驻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有助于其在经营过程中得到法律护。

2.6市场项目平台

为入驻企业进行市场筛选指导、网络推广和其他形式的推介,搭建市场交易平台,对入驻企业提供项目储备、项目推荐、项目评估、项目运营咨询和创业项目交流服务。

2.7人才服务平台

为入驻企业提供的人才招聘与人才配置服务;定期定向为入驻企业开设创业就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政策解读等培训课程。

2.8管理咨询平台

提供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培训与开发、社会保险的咨询和指导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绩效与劳动关系管理等咨询服务。

2.9物业管理平台

为入驻企业提供会议室、培训室、休息大厅等公用设施;提供公共区域清洁卫生和消防及安全监控等服务;为优质项目企业免费提供 3 个月办公场地,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可持续免费到半年或一年。

3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路径探索

3.1促进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的全方位协同

政府、社会层面。国家在体制创新中给予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政策并不多,目前还未形成一整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调查表明,我国现有的一些创业机制,比如财政扶持、社会保障优惠等,总体上有利于鼓励、规范、促进青年一代就业创业活动,起到一定激励作用,但还存在理论、实践、创新相脱节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目前,执法部门实行的“收支两条线”体制给大学生就业创业造成阻碍;这种体制将原来不合理的政府收费合法化了,再加上超收奖励和罚款分成使一些政府部门和行政收费性事业单位想方设法额外收费,制约了大学生创业。也使得大学生在缺乏一定资金情况下创业时,面临更多困难。迫切需要国家、社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帮助创业者做好市场调研,决策风险,提供资金帮助。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2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具有开创性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从哲学角度讲,主要是人们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思想和创业观念;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创业的心理基础、创业个性和创业意志;从行为学角度来讲,主要是指人们创业的行为模式、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从相关调查情况分析看出,大学生不安于现实,善于抓住一些新奇的事物,敢于大胆想象并实践,面对创业失败,大学生认为能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会为下次创业奠定基础。

总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高校要主动肩负起引导大学生更好就业、正确择业、有效创业的职责。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人员要将指导工作和服务体系落实到实处,为学生走入职场的各个阶段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构建与实施路径探索[J]. 江汉森. 高等农业教育. 2018(01)

[2]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 李佩忠,王岚,白婷,李振宇,陈海菊,高欣,赵丽梅,李明媛.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7)

[3]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孙鹏,王珍珊. 好家长. 2018(82)

[4]台湾地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及探讨[J]. 陶礼军,袁向东. 青年发展论坛. 2017(06)

[5]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 张鑫鑫,王艳华. 时代金融. 2017(30)

[6]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对吉林省2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 侯海荣,向欣,唐楠. 现代教育科学. 2017(12)

[7]中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与借鉴[J]. 庄玉琳,朱建伟,张日军,刘思航. 中国地质教育. 2017(04)

[8]增强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之对策[J]. 程光德,高慧.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王美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03)

[1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研究[J]. 胡唯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1)

课题名称:教育生态体系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课题类别:省教育厅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GBC1317105

猜你喜欢
构建研究服务体系创新创业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高职卓越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互联网+”实训室构建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构建研究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