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农林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林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
一.引言
21世纪,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改变着当前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条件和手段、甚至方法都有了质的飞跃。而作为拥有很多传统农林学科的农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工具十分必要,计算机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被视为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技术也成为衡量现代农业从业人员现代化素质的标准之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受教育资源及行业等因素影响,农林类专业存在设置特殊 、生源构成复杂,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农业、动医等专业因为专业限制,生源多来自于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少,不像其他电子、土木、金融等专业学生更多来自于城市,接触计算机机会更多,导致农林专业学生自身计算机水平处于弱势。
2.由于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学生都是大班教学、大屏教学的特点,计算机教育略显尴尬,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即使遇到问题,也会羞于求助于老师,这也是传统教学的弊端。
3.课时安排不够,由于农林院校一些专业设置较为生僻,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导致学生和老师也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忽略了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而计算机课程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需要大量的练习,实操的安排时间不够也是造成该课程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4. 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排课间隔不合理。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一般是1:1比例,也就是理论课在前,实验课在后。然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排课时间一般不会在一起,可能会间隔两到三天,正是这样的时间脱节,学生进行实践时已遗忘了理论课上学习的一些内容。
5.计算机技能和所学知识和专业需要和社会实践脱节,不能应用于实践,也是造成教师和学生困惑的原因。
针对以上的现状,下面就提高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本科教学水平,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提出几点浅显的建议。
二.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首先从农林专业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设方案。农林类专业包含大农学类、生命科学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动物科(医)学类、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类、农业工程类。这些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和要求:需要较强的获取信息及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方面掌握程序设计基础和程序开发技术等;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农业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在“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方面重点掌握农业资源管理与利用,虚拟植物与虚拟农业和农林数据处理技术等知识。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课程,适合于农科各专业。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最终实现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夠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来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
2)理论课程知识构成和安排
根据农林专业需求,可以和每位专业教师一起参加制定,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来创建不同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例如表1为第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的构成。
3)实践课程知识构成和安排
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正是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在实验课程设置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2则为第一计算机实验课程基础知识点的构成。
三.总结
在农林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的教学中,由于专业不同的要求以及有限的学时,可以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农林院校的特点和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这仍是需要在今后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的问题,通过探索与改革农林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新模式,具体还需由各校自定。
参考文献:
[1] 宋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体系研讨[J].计算机教育,2006:39-40
[2] 郑珂晖,宁正元.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管理刍议[J].福建电脑,2010(7):186
[3] 郑冬梅,张喜春,李奕松,江占民.提高高等农林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程与教学,2014-4: 65-67
[4] 杨宝华.农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实践课程的“三个阶梯”探索[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0-11(6)9357-9358
作者简介:
聂轰(1982—),女,湖南长沙人,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