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武器”,对抗战争中的性暴力

2018-01-02 18:34李忠东
世界文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纳迪性暴力强奸

李忠东

德尼·穆奎格:“治愈女性的男人”

德尼·穆奎格1955年3月出生于刚果(金),在家中九个孩子中排行第三。他年幼时经常跟随五旬节教会牧师的父亲探访社区中的病人,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治愈父亲为之祈祷的病人。1983年从布隆迪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后,德尼在刚果(金)东部城市布卡武附近的勒梅拉医院担任儿科医生。当发现由于缺乏适当护理的女性患者在分娩后经常遭受疼痛、生殖器损伤和产科瘘后,他决定专注于妇科和产科。后来,他自己也成为布卡武五旬节教会的牧师。

创办医院 收治受害者

德尼在法国昂格斯大学学习了妇科和产科,并于1989年完成了住院医师培训。从法国留学归来后,他继续在勒梅拉医院工作。第一次刚果战争开始后,由于时局动荡,暴力升级,德尼回到布卡武,于1999年创办了潘奇医院。第一天收治了一名强奸受害者,施暴者在强奸之后对着她的阴道和大腿开枪,并把子弹留在里面。他当时相当震惊。3个月后,医院里又接收了45名有相同经历的妇女,她们全都说:“他们冲进我们的村庄,强暴我,折磨我。”

德尼和他的同事治疗了大量的妇科损伤和创伤患者,其中60%的伤害是由于性暴力造成的,当时大部分患者都来自冲突地区。他们为这些受强奸伤害的妇女做器官修复手术,对伤势严重者还要进行心理测试,以便知道她们是否能够承受得住手术。

德尼无法按捺内心的愤怒,此后便投身性暴力受害女性的治疗工作。“正义是每个人的事,这是我一直奉行的基本原则。”他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官员还是士兵,国内还是国际的掌权者,都有一个共同责任,那就是严厉声讨和惩治这样的罪行。” 德国医学使命研究所一直在用资金和药物支持德尼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不同武装组织之间的冲突中,性暴力被用作战争武器,强奸成了清除种族的工具。这种野蛮的、惨无人道的罪恶行为在“二战”时期就已发生过。1992年爆发的波黑战争中,至少有5万名妇女被有组织地强奸,而且手段相当残忍。1998年,刚果(金)发生内战,强奸又一次被大规模使用,妇女们被掳掠、轮奸。联合国资料显示,仅南基乌省,2006年就发生了2.7万起性凌虐事件,而这可能仅占全国总数的很小比例。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霍姆斯表示,刚果(金)的性暴力堪称世界最糟,无论统计数字或残忍程度,都令人震惊。

義正词严 痛斥性暴力犯罪

2012年9月,德尼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揭露刚果(金)东部地区的混乱局势,多次谴责大规模强奸而不受惩罚的现象,并批评政府和其他国家没有采取足够措施阻止战争中的性暴力,呼吁各方停止将性暴力作为战争武器。“一些患者还有被灼伤的痕迹,施暴者在强奸之后给她们的阴道倒上了某种化学药剂。我不禁开始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可不仅仅是战争行为,这肯定是某项策略的组成部分。”他愤慨地说,“不知多少人遭到了公开强奸,一夜之间整个村子的人都被摧残了。他们在强奸受害者的同时,竟还要伤害整个村落……”

德尼和家人因此成为武装团伙的袭击目标。2012年10月25日,4名武装分子趁他不在家时袭击了他的住所,劫持了他的女儿作为人质。德尼回家后,警卫舍身护卫,被武装分子枪杀。他本人摔倒在地,幸而未被击中。在遭遇枪手暗杀未遂后,德尼一度流亡欧洲。从2012年起,他开始受到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保护,以防遭到针对性武装袭击。

获悉自己的离开极大地影响了潘奇医院的日常运转,德尼为了病人于2013年1月14日返回布卡武。那一天,人们从布卡武机场到城市沿途20英里开外热情地欢迎他。特别是德尼的病人,通过卖菠萝和洋葱筹集资金来支付他的回程票。德尼一边救助病人,一边倡导帮助性暴力受害者,惩罚战争性暴力的犯罪者,要求国际社会努力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全世界都有责任对抗性暴力。

德尼不辞辛劳,一天工作大约18个小时,通常会主持多达10次的手术,成为修复性暴力导致的生理伤害方面的世界性权威,因此获得了“治愈女性的男人”的称号。他透露,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大多处于裸体状态,一些人不止一次被轮奸,身体遭受严重的伤害;甚至还有遭到强奸的1岁半女孩儿,最终在反复手术后得救。很多医生在救治遭遇性暴力病人的同时,也备受心理创伤。据穆奎格创立的潘奇基金会官网介绍,自1999年来,德尼和他的同事治疗了5万多名性暴力受害者,医院不仅提供身体治疗,还为受害者提供法律和心理治疗服务。 2014年,德尼被欧洲议会授予欧洲最高人权奖——萨哈罗夫奖(该奖由欧洲议会于1988年设立,以197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苏联核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的名字命名,颁发给对维护人权有显著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于每年12月10日即国际人权日颁发)。

63岁的穆奎格之所以获得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原因在于他20年来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刚果(金)竭尽全力地帮助妇女从性虐待与强奸的暴力和创伤中恢复过来。有人权组织评价,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多年来“最赞的”。“等待很长时间以后,诺奖终于关注到了可怕而又迅速蔓延的战争性暴力。”挪威难民委员会秘书长简恩·艾格兰表示,“希望战争性暴力犯罪者都能受到惩罚,受害者都能得到保护。”

纳迪娅·穆拉德:“我讲我的故事,这是我最好的武器”

纳迪娅·穆拉德是雅兹迪族少数民族,1993年出生于伊拉克北部城镇辛贾尔,也是大家族里最小的妹妹。当地居民都是虔诚的雅兹迪教徒,属于库尔德族,说库尔德语。由于与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的多数人不同,雅兹迪人被看作是“魔鬼崇拜者”而一再遭受暴力,前后经历了共74次种族屠杀。

自揭伤疤 揭露“伊斯兰国”罪行

2014年8月15日,一伙“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闯入辛贾尔,命令所有的居民在学校集合,女性被单独隔离。10分钟后密集的枪声响起。纳迪娅目睹了这血腥一刻,312名男子被屠杀,她的8个哥哥有6人身亡,母亲被杀后扔在乱葬岗。

纳迪娅和其他妇女一起被掳走,武装分子在颠簸前行途中对她们动手动脚、亲吻乃至于性侵。她和同胞们被关押在“伊斯兰国”的大本营摩苏尔的一幢建筑物内,当晚被一名武装分子带走强奸。“那真是一个可怕的晚上,武装分子强迫我换衣服和化妆。”她痛苦地回忆道,“强奸我之后又迫使我改变宗教信仰,但是我拒绝了。”

纳迪娅被迫成为性奴,武装分子将她卖给其他人,每日都在遭受凌辱,过着梦魇般的生活。3个月来,她不断地被武装分子殴打和轮奸,身上被烟头烫得伤痕累累。姑娘不想死,而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只有逃离魔掌。第一次尝试爬窗逃跑被发现,敌人脱掉她的衣服,将其推进全是守卫的房间百般凌辱,直到她昏过去。第二次纳迪娅幸运地撬开门锁,成功地跑了出来,徘徊在摩苏尔街头,寻找一个避难所。一个穆斯林家庭出手相助,将其藏了起来。她靠着假证件一路过关,长途跋涉,终于抵达难民营。一年后,纳迪娅加入了一个为雅兹迪难民提供援助的非政府组织。在该组织成员的帮助下,她得以在德国定居,并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

对于不堪回首的往事,纳迪娅没有保持沉默,选择站出来。2015年2月她在难民营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曝光雅兹迪女性遭遇的惨况。随后四海奔波,现身国际场合,不停地面见各国领导人,不断出现在电视节目里,不惜一再自揭伤疤,讲述自己成为性奴的悲惨经历,请求国际社会解救族人。作为雅兹迪族最著名的代言人,纳迪娅成为世界各地媒体的头条。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称,把伤口一次次撕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在讲述自己经历的痛苦并代表其他受害者大胆发声时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勇气”。

2015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第7585次会议上迎接了纳迪娅·穆拉德的到来。她身着一件朴素的黑色开衫,头发斜斜地散在一边,与周围西装革履的外交官员显得格格不入。她含着眼泪用3分14秒讲述3个月里所经历的一切,呼吁全世界关注战争中的性暴力犯罪,倡导终止将性暴力作为战争武器,恳请国际社会把“伊斯兰国”组织移送国际刑事法庭,将其彻底铲除。大厅里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在场官员们无不动容。

“很多人一生只会死一次,可我们在那个地狱里每个小时都要死一遍。”纳迪娅悲愤地说,“我知道自己只有二十几岁,但每一绺头发和每一寸皮肤都在他们手中改变了,身体每一个部分似乎都已完全枯朽。我感觉自己很苍老,无法描述这种感觉。”纳迪娅指出,性虐待是“伊斯兰国”组织系统性战略的一部分,用来打击雅兹迪派这样的少数族裔。她称雅兹迪族的未来还悬而未决,至今还有1300名妇孺被囚禁,20多万人流离失所。她同时批评国际社会没有尽力拯救被“伊斯兰国”绑架的伊拉克少数族裔,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尤其是伊斯兰领袖们必须站出来保护被压迫的人们。

纳迪娅把自身经历化成一把直插“伊斯兰国”心脏的利刃,公开揭露和指证其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2017年6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首次认定,“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对雅兹迪信仰团体实施了种族灭绝行为。同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将对“伊斯兰国”对雅兹迪人的种族清洗罪行进行国际调查。

勇往无前 追求美好新生活

在著名国际人权律师阿拉穆丁·克鲁尼的协助下,纳迪娅对当年施暴于她的“伊斯兰国”及其指挥官提出起诉。阿拉穆丁是好莱坞影星乔治·克鲁尼的妻子,从2016年起一直担任纳迪娅和其他雅兹迪幸存者的法律顾问,为雅茲迪人权益奔走。“我2015年认识纳迪娅时,她总是哭个不停,显得柔弱无助。”阿拉穆丁回忆道,“如今,她和我成为并肩的战友,正寻求把‘伊斯兰国以战犯身份送上国际法庭受审,追究其对雅兹迪人犯下的危害人类罪、种族灭绝罪、性奴役罪、招募儿童兵罪以及其他战争罪。”

纳迪娅写下一部自传《幸存的女孩儿:我被俘虏以及逃离“伊斯兰国”的日子》,记录这段惨痛的经历。她在书中激动地写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经历这个故事的女孩儿。”该书由阿拉穆丁撰写前言,2017年出版后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2018年1月,拍摄纳迪娅的纪录片《在她肩上》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

纳迪娅成为保护雅兹迪人运动的象征性领袖,2016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获欧洲理事会瓦茨拉夫·哈维尔人权奖和萨哈罗夫思想自由奖。她被任命为首位联合国人口贩卖幸存者尊严亲善大使,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为暴行幸存者授此殊荣。此外她还创立了“纳迪亚倡议”组织,致力于“帮助因种族灭绝、大规模暴行和人口贩卖而受害的妇女和儿童,以治愈和重建他们的生活和社区”。

2018年8月19日,25岁的纳迪娅迎来了新的人生转折,她通过社交网络宣布自己已经订婚,并且发布了订婚照:只见勇敢漂亮的姑娘刷着长睫毛,画着深色眼影,戴着长吊坠耳饰和金手链,身着粉色蕾丝长裙。纳迪娅的未婚夫名叫阿比德·沙姆迪恩,也是雅兹迪人权活动家,他的命运与纳迪娅很相似。他从辛贾尔逃到美国,当过美国陆军的翻译,而后在非政府组织雅兹达工作,为雅兹迪人权益奔走。“我和纳迪娅在2015年的一场竞选活动中第一次相遇,我对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她刚逃离囚禁,身体虚弱不堪,常常流泪,我和她一起哭。”阿比德讲述道,“我们是一对战士的结合,希望我俩的订婚成为幸存者们的一个范例,让我们一起回归雅兹迪社区。”

纳迪娅最终成为人权斗士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心存勇气和信念的人可以被打倒,但不会被打垮。纳迪娅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2018年10月8日,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新闻俱乐部召开的发布会上,她宣布把50万美元奖金全部捐出去,用以打击性犯罪。

猜你喜欢
纳迪性暴力强奸
两国间谍相互策反,无间道演绎动人真情
强奸何以为恶?
V-苯烯纳米管的逆基于度的拓扑指数
“婚内强奸”行为的刑法规制
长腿爸爸
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遏制婚内性暴力现象
超三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性暴力”入法究竟难在哪儿
反家暴法再审议:性暴力应否纳入家暴成关注焦点
强奸犯罪之轮奸及既未遂问题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