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丹麦

2018-01-02 18:34薛玉凤
世界文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徒生丹麦童话

薛玉凤

北欧小国丹麦之所以有“童话王国”的美誉,是因为童话大师安徒生(1805—1875)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凡到丹麦旅行的人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愿望——寻觅安徒生的足迹。从作家的故乡欧登塞到首都哥本哈根,近20个与安徒生有关的历史遗迹,令人流连忘返。

虽然出身贫寒的安徒生14岁就离家去哥本哈根闯荡,但如今只有20万人口的童话小城欧登塞仍是安徒生的世界,到处可见安徒生的“足迹”与影子。除了安徒生博物馆、安徒生出生地、安徒生童年故居、打火匣体验馆(以安徒生童话为背景的儿童乐园)四个直接与安徒生有关的景点外,欧登塞还精心打造了一条真正的安徒生“足迹”线路。在欧登塞市中心沿那些深红色足迹行进,就能找到13个伴随安徒生成长并且对其创作有巨大影响的地方,包括Sortebrokre剧院广场、教会学校、洗衣地、安徒生铜像、欧登塞大教堂、市政厅、医院、圣汉斯教堂等。无数游客如寻宝一般,在保存完好的安徒生时代传统丹麦风格的彩色低矮木屋中穿行。安徒生的諸多童话故事,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而触手可及。

景点中最不起眼的“洗衣地”,只是欧登塞河的一小段,如果不是足迹指引,很难对这条寻常的小河有什么特殊感觉。但这里是安徒生的母亲为达官显贵洗衣服的地方,也是《她是废物》的故事发生地。故事中的母亲一连几个小时站在冰冷的河水中拼命为人洗衣,双手双脚冻得肿胀流血,只为把儿子养大。为了御寒她时不时需要喝一点酒,却因此经常被市长骂为“废物”“酒鬼”。母亲对儿子说:“我要拼命干活,尽管我的手指很痛,鲜血流了出来,但是为了我亲爱的孩子,我愿意吃任何苦,我要凭着自己的劳力把你养大。”就像故事最后所说的那样,这个可怜的母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年幼的儿子,她当然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伟大的母亲。故事中的孤儿寡母显然有童年安徒生和他母亲的影子。安徒生出生在一个贫困至极的底层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妇,家里经常入不敷出。当时丹麦的大环境同样糟糕至极。昔日北欧霸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帝国已分崩离析,随着对瑞典、英国和普鲁士的一场接一场败仗,丹麦不得不割地赔款,国内则经济衰退、百业萧条,人民怨声载道。安徒生的鞋匠父亲也不得不从军打仗,战败回家不久就病死了。母亲只得改嫁另一个鞋匠,同时继续当洗衣妇挣钱贴补家用,却又沾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尽管 《她是废物》中的孩子一遍遍听市长说他母亲是个废物,但故事对母亲的酗酒还是做了善意的解释。可见童年的贫穷如影随形,在安徒生心中有着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对以市长为代表的上层阶级的痛恨,对父母的感恩,都力透纸背。

欧登塞大教堂(14世纪)背后巨大的安徒生塑像俯瞰的童话公园里,每年6月至8月间,都有安徒生童话上演。演出大多采用音乐剧的形式,戏台是座城堡式建筑,除主持兼讲解外,演员几乎都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像模像样地演绎着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角色。观众则在戏台前的草坪上或坐或站,一切随性又自然。安徒生童话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阅读,被演绎,被广为流传着。

安徒生14岁就到哥本哈根谋生,一待就是大半生,哥本哈根也因此满是安徒生的气息,徜徉其间,你时不时会与童话大师不期而遇。如果不是有意寻找,如果对安徒生童话一无所知,即使路过也极有可能错过几块大石头上只有1.5米高的不起眼的美人鱼雕塑。但自1913年以来,这个诞生于童话《美人鱼》中的, 忧伤地面朝大海、望穿秋水的小美人鱼就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美人鱼为了心中的美好爱情,不惜舍弃亲人,舍掉舌头与美妙的歌喉,每天忍受无尽的苦痛,直至最后化为泡沫,也不愿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也许正因为这份凄美、这份执着,才迎来无数人唏嘘感慨。

新港是一条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人工运河,运河两边色彩斑斓的联排建筑尤为引人。安徒生居住时间最长的新港67号(1848—1865)是一幢最不显眼的白色细高建筑。安徒生的许多知名童话,就出自新港。蓝天白云,海港海鸥,酒吧咖啡,色彩艳丽的老式建筑,童话诞生之地果然洋溢着浓郁的童话气息。

安徒生的葬礼在丹麦国家教堂——圣母教堂举行,国葬般隆重。圣母教堂不大,看起来非常简洁素雅,雕塑、祭坛、布道坛、管风琴等却都堪称精品,王储的婚礼等许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安徒生墓地所在的墓园很大,但墓地只有六七平方米大的样子,简简单单一座墓碑,上面刻着安徒生关于死亡与永生的四句诗行。周围是茂密的绿植和鲜花,鲜花后闪烁着即将落入地平线的夕阳余晖,一切都静谧、安详、美丽。安徒生漫长一生的忧虑、无奈、失望、希冀与愤怒,都已随风而去。

这次趁参观丹麦之际,再次系统阅读《安徒生童话》,仍十分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表现力,而且忽然发现读出来的几乎都是旅行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或主动或被动地穿行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体验多姿多彩的人生,满足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却也不得不面对生命中常见的危险暗流。《枞树》里的小枞树一生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直至最后化为灰烬。《一年的故事》中的麻雀与鹳鸟极力寻找春天。鹳鸟生活在炎热的埃及尼罗河畔,每年都飞过高山大海,不远万里到北欧避暑。它们在屋顶做窠,生儿育女,引起北欧人的许多幻想。《坚毅的锡兵》中的锡兵随纸船漂流,被吞入鱼腹,最后却又神奇地回到原点。《母亲的故事》中的可怜母亲为寻找被死神带走的孩子,决意走到世界尽头,不惜失掉眼睛与生命。《一个豌豆荚里的五颗豆》里的五颗豆成熟后各奔东西,命运迥然不同,恰如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瓶颈》中的酒瓶九死一生,漂洋过海,最后又回到老小姐身边,自己却成了一只鸟笼里的水盅。

另一些旅行故事则有更深的寓意,安徒生借这些故事针砭时弊,提醒人们戒骄戒躁,切勿重蹈主人公的覆辙。《缝补针》中小小的缝补针狂妄自大,浑然不知噩运将至。《蜣螂》中住在皇家马厩的蜣螂同样不知天高地厚,因嫉妒馬儿的金掌而负气出行,后来忘恩负义,遗弃新婚妻子,最后又莫名其妙地回到马厩。千奇百怪的旅行视角赋予安徒生童话多姿多彩的情节,引领读者见证世间百态。故事的主人公形形色色,除人类和动植物外,还有木夯、瓶颈、缝补针等物件,他们无不拥有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人生,在上天入地的各式漂泊中,见证了人类的诸多悲欢离合。人生正如旅途,有美景也有磨难,有起点也有终点,回看来路,才发现过去的每一天都是上天的恩赐。

安徒生童话中之所以有这么多旅行故事,是因为作者是个不折不扣的旅行家。除跑遍丹麦各地外,安徒生还做过29次国外长途旅行,并且在国外一待就是9年。他跑遍了欧洲,也到过亚洲和非洲。对于安徒生来说,“旅行即是生活”。有人说怀念故土是一种严重的病,而安徒生“怀念出国”同样严重。在旅行中他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与思路,还结交了狄更斯、雨果、海涅、格林兄弟和易卜生等大文豪,使他受益匪浅。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安徒生的海外旅行是一种逃避,“因为只有到了国外,他才能有片刻的清净,才能暂时摆脱狭隘的世俗偏见的包围和困扰”。从安徒生一生的恋爱悲剧来看,似乎也不无道理。

安徒生一生经历过三次刻骨铭心的失恋,均源自他低微的出身与贫穷。即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之后,功成名就的安徒生也从未真正摆脱世俗门第观念的桎梏与贵族阶层对他的恶意侮辱。从14岁离家到70岁去世,安徒生一生漂泊,未婚未子,一直没得到自己希冀的浪漫爱情。因此尽管爱情也是安徒生钟爱的创作主题,却少见传统中王子公主式的大团圆结局。美人鱼为爱舍命,丧于索命的单相思;《梦在柳树下》中的痴情郎克努兹则因失恋而在德国和意大利漂泊,最后冻死在家乡柳树下;《伊卜与小克里斯丁》描述的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人,因女孩儿后来离开家乡发展而不得不分道扬镳;而《恋人》中的陀螺似乎比上述主人公们幸运得多,它极力追求球小姐,越是求而不得,对她的爱恋就越深。故事末尾,当陀螺面对在屋顶水槽里待了5年的昔日恋人时,心中已不再有涟漪。从安徒生孤老一生的经历来看,甜蜜爱情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变为苦涩无奈的单相思、令人痛苦不堪的失恋或被岁月抹去激情的麻木,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安徒生也有乐观的时候,在一些故事中他竭力挖掘积极心态对幸福人生的重要作用,充满正能量。《谁最幸运》中的每朵玫瑰都相信自己是最幸运的,而这种信心让它们感到很幸福,正像《老头子做事总是正确的》中对丈夫深信不疑因而好运连连的老婆婆。在《蜗牛与玫瑰树》中,玫瑰是美丽与勤劳的化身,一心为世界奉献自己的美丽,与好高骛远、懒散成性的蜗牛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在极力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同时,安徒生又对令人失望的现实无可奈何,不时流露出悲观失望的情绪。

安徒生没有如父亲所愿接过他的衣钵做鞋匠,而是成了一个勤奋多产的天才作家。他一生共创作童话170多篇、小说14篇、戏剧50部、上千首诗歌和大量的传记与游记作品。他的作品至少被译为161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除了作家,安徒生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剪纸、绘画、绘本和拼贴画都技艺精湛,晚年还自己做了一个精美的屏风,所绘人物个个栩栩如生。

100多年前风雨飘摇中的丹麦孕育了多才多艺的安徒生,100多年来安徒生则用大量不朽之作反哺自己的祖国。安徒生是丹麦的骄傲,丹麦则因安徒生而成为无数人向往的童话王国与人间天堂。

猜你喜欢
安徒生丹麦童话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丹麦Skovbakken小学
午夜童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