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丽红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数学课堂不再是单一枯燥的被动听讲和练习,而应是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推理等活动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动手操作学习的概念和必要性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学习是指在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定向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探究与发现规律,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最常用的学习方式。
1.“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
没有积极的活动,没有亲身的体验,很多知识就如过眼云烟,很难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把书本中的数学变成活动中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与应用的过程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这样扎根于孩子腦海中的数学学习方法和知识才会伴随和引导学生一生。如,我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第一课时例1:9+3=?时,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学习了“9+几”的计算方法,为后面20以内进位加法的系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面各类计算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2.有效地解决了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动手操作学习的活动有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分一分、拼一拼等,学生在亲自动手活动中理解、感悟数学知识,在建立表象的同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从而将外部的感官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如长方形面积的教学,学生手中是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教师首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的方向,接下来就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在学生动手摆的过程中,建立了计算长方形面积方法的表象,接下来请学生拿出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先猜一猜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并说一说猜测的依据,接着就是验证猜测。这样学生在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由形象思维过渡到了抽象思维,将形转化为数,总结概括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操作学习的过程性思考
1.激发动手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我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猜一猜除直角外的任意一个角的度数并测量,接下来学生猜另一个角的度数,而教师适时地“告诉学生”:“不用量,我就知道这个角的度数一定是40度。”此时学生就会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答案的,“想知道答案,就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然后小组共同探究,你就会发现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种“有目的”地激发兴趣会为学生的操作探究提供积极的营养成分,指明探究的目标与方向。学生在积极地探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
学生的动手操作学习过程是对新知识或较难知识的体验与探索,是手、脑、眼、耳并用的学习经历,所以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一步一步地探索,这中间也可能会失败,那就需要学生换个思路重新探索,所以不能把操作性学习只看做一个形式,让学生走马观花,应该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摩、动口表达的适度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操作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渔”的过程,得到成功的体验。
3.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紧密结合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合作学习也是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这两大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紧密结合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我在教学“合理地安排时间——烙饼问题”这节课中,让学生4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怎样烙饼所用时间最短,同学们边操作边记录,最后有两组学生在小组成员共同的智慧下,找到了用时最短的烙饼方法,充分发挥了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的强大功效。所以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4.在活动中发展创新
创新这个在教育活动中一直在呼喊的口号,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学生在学习上也要有创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灵感又来源于哪里呢?当然是在感观和操作体验中。还是以9+3的探究为例,大部分学生用了“凑十法”9+1=10,10+2=12很快算出了答案,也有部分学生将9根小棒与3根小棒放在一起数出来,在汇报交流时我没有急于概括总结哪种方法好,而是又给出了9+5,仍然让学生利用小棒来算一算,在巡视中我发现放在一起数的学生也找到了“凑十法”这一快速的方法,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更让我高兴的是有部分学生有了创新:从9中取出5个给5凑成10,再加4。这样学生在动手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将会茁壮成长。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