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伟
摘 要:流程图属于高中化学问题中比较有难度的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把握好对题目的收集和加工,还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只要找到其中的规律,解决化学流程图问题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关键词:高中化学;流程图题;信息加工;策略
化学流程图题几乎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会出现,属于让高中生望而生畏的“大题”。也确实,这种流程图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对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学科素养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是比较有难度的一类题目。尤其是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化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元素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变化、制备、分离、除杂、提纯等,所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而且涉及许多化学工业的专有名词,相对生僻,有时候单是整合题目中的信息就让学生手忙脚乱了。但是,这类题目雖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这种题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通常只要找到一处线索,整个题目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化学流程图一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教学方法,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一、化学流程图题的信息与信息加工
流程图类的问题虽然涉及的信息丰富,但是无非有三个来源:
1.题干信息
题干是一个问题的主干部分,最主要的信息都会集中在题干部分,题干中最常给出的一般是初始原料的成分和流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或者基本要求,这些信息是解题的基础,做题时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好在这些信息虽然繁杂,但也有据可循,学生只要能够做到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从成分之间相互影响、流程设计要求、如何进行成分分离以及应用原理这些方面一条一条地、有条不紊地进行信息收集,就不会丢失信息,避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问题。
2.图框信息
图框中的信息是对题干信息的进一步补充,大体上还是遵循收集题干信息时的那些方法,尤其考虑各成分之间如何进行组合分离,充分关注图框信息,能够对忽视掉的题干信息起到补充作用。
3.符号信息
通常符合信息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部分信息,但其实符号,尤其是单箭号所提供的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单箭号上面通常会标注反应条件,后加入的物质以及分离方法等,是对初始信息的动态补充。我们充分关注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变化过程。
学生只要能够关注到这三个方面的信息,就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然后在个这基础上有条理地将其归类,找到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够把握化学流程图题的主要脉络。
二、化学流程图题的对策
除了信息的收集与加工之外,还有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包括流程图题解题的原则、解题技巧和常见的知识点等。以下简要叙述。
1.解题原则
鉴于这一类的题目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结合紧密,所以我们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必要的原则。第一,要注意可行性原则,也就是这样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第二,要注意节约成本,对原料要考虑到环保问题,对设备等要考虑到损耗问题,还要注意到对废渣废料的处理问题等;第三,要考虑效益问题,也就是尽可能节省生产步骤、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第四,要考虑到对产品的提纯问题。以上这些问题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必然会面对的,但是在解题过程中,没有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我们通常会忽略这些细节。所以在做这类题时,要养成考虑生产原则的习惯,最好形成条件反射。
2.解题技巧
一般来说,拿到题目首先要快速审题,明确题目的大致要求,确定问题的方向;然后运用上面说到的方法,对题干、图框和符号的信息进行逐一筛查,选择有用的信息,将每一步的反应物、生成物、废弃物等依次写到流程图中;最后进行复查,确保解题严谨完美。这其中如果遇到看不懂的信息时,可以选择暂时跳过,也许做到后面再反过来看,就能明白了,又或许有些信息根本是没有用的,不用在上面浪费时间。如果整道题目偏难,或者时间紧张,可以选择相对独立的题目进行解答,节约时间。总之,在做这一类题目的过程中,要灵活而谨慎,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用最快的速度寻找到题目的关键方向。
3.常见知识点
对于这一类题常会考到的知识点,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以便熟悉同类题的解题思路。常用的知识点一般有化学反应原理(包括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无机物的制备等)、化学平衡原理、水解理论、反应速率原理、物质制备与分离的相关理论、盖斯定律、电解电镀相关的知识以及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等。在溶解这一方面,一般常用酸溶,对水浸、酸浸、浸出这些相对专业的名词要充分理解,对调节pH值除杂质之类的分离提纯工艺要多加练习。充分及时地总结这些知识点,有利于我们找到规律,做到知己知彼,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1]徐杰.高中化学解答无机化工流程图解题分析策略[J].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2016(4):57-58.
[2]张晓璞.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法浅析[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2):46-47.
注:本文系2016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成果,课题名称为高中化学流程图题中信息加工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立项批准号:QJYKT2014-006。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